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這家台灣製造企業,淨利潤是華為1.6倍!

星之球科技 來源:毒舌科技2016-08-02 我要評論(0 )   

55歲的時候還在打工,56歲才開始創業(ye) ,如今他一年能賺下1.5個(ge) 華為(wei) 。而這樣的獲利能力,已不是一年兩(liang) 年,而是保持了幾十年,其獲利能力可謂冠絕群雄。

國際媒體稱他是
一個讓對手發抖的人

宗慶後 42 歲創辦哇哈哈,任正非44歲創辦華為(wei) ,陶華碧49歲創辦老幹媽,隻要你有激情、有夢想、有野心、又渴望,什麽(me) 時候創業(ye) 都不算晚!

今天扒哥要跟你介紹個(ge) 更牛逼的大佬,他比上麵幾位更顛覆,55歲的時候還在打工,56歲才開始創業(ye) ,如今他一年能賺下1.5個(ge) 華為(wei) 。而這樣的獲利能力,已不是一年兩(liang) 年,而是保持了幾十年,其獲利能力可謂冠絕群雄。

2015財年,他的公司以1671億(yi) 營收獲得淨利潤 604億(yi) ,其利潤規模:

是台灣最大企業(ye) 、營收8872 億(yi) 的鴻海精密 231 億(yi) 淨利潤的2.6倍;

是營收 3950 億(yi) 的華為(wei) 369億(yi) 淨利潤的 1.6倍;

是營收 1028 億(yi) 的騰訊 288 億(yi) 淨利潤的 2 倍多;

也領先阿裏 2016 年財年 427 億(yi) 淨利潤將近 180 億(yi) 。
 


 

他是張忠謀,台積電創始人、董事長。
台灣人尊他為(wei) “半導體(ti) 教父”,他被美國媒體(ti) 評為(wei) 半導體(ti) 業(ye) 50年曆史上最有貢獻人士之一,他入選全球最佳經理人,國際媒體(ti) 稱他是“一個(ge) 讓對手發抖的人”。
 

1、 少年時代: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張忠謀 1931 年生於(yu) 浙江寧波。1931 年—1940 年,一家人為(wei) 避戰亂(luan) 輾轉遷徙於(yu) 南京、廣州、重慶、上海、香港,成人之前,張忠謀已居住過 6 個(ge) 城市,在 10 個(ge) 學校念過書(shu) ,相當長時間內(nei) 都是居無定所,顛沛流離。

小時候,張忠謀文藝而多才,喜歡音樂(le) 會(hui) 、小提琴、網球、電影,他文采出眾(zhong) ,還曾立誌當作家,直到父親(qin) 受不了他兵荒馬亂(luan) 還搞天真爛漫,警告說“當作家要餓肚子”,他才收住念頭。高中畢業(ye) 時,張忠謀被父親(qin) 誘導考入自己的母校滬江大學銀行係。

 


 

兩(liang) 個(ge) 月後,內(nei) 戰爆發了,逃到香港的張家決(jue) 議:張忠謀要去美國讀理工,以防萬(wan) 一,將來好在美國安生立命。

“油然生起飽曆滄桑之感覺”的張忠謀於(yu) 是坐上前往彼岸的飛機,並在記憶中寫(xie) 下這樣的心情:“舊世界已經破滅,新世界正待建立,自己必須鼓足勇氣。”
 

2、 青年時代:美國留學,18歲進入哈佛大學。

1949年,18 歲的張忠謀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全校1000多位新生,他是唯一的中國人。當時他的三叔,早已從(cong) 哈佛拿到電信碩士學位,之後還拿到應用物理博士學位的張思侯先生,成了美國東(dong) 北大學的教授。當時的美國,以全世界5%的人口創造著全世界40%的GDP,正值最黃金時代。他很快被“隻要肯努力,你就能出頭”的美國精神感染,也很快在哈佛如魚得水。

哈佛第一年,張忠謀的成績位列全年級前10%。他在哈佛的第一年也成了最後一年。當時,國民黨(dang) 徹底潰敗,父母也從(cong) 香港去到美國,並在中國是回不去了的悲觀中,根據當時華人在美的就業(ye) 發展情況再次決(jue) 議,張忠謀必須轉學理工。
 


 

學理工,最理想的就是去麻省理工了。張忠謀想去,就去了。

1950 年的麻省也正處於(yu) 黃金時代,擁有眾(zhong) 多世界級大師,在機械係學習(xi) 的張忠謀成績依然優(you) 異,還幫教授打點工,掙點碎銀子,但卻過得並不快樂(le) 。他形容自己對麻省“雖有十分的敬,卻隻有五分的愛。”
 

3、 博士沒考上,一個(ge) 意氣用事的決(jue) 定,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一路順風順水的張忠謀,在碩士畢業(ye) 申請讀博士時,卻連續兩(liang) 次落榜了。

十幾年的讀書(shu) 生涯嘎然中斷,下一步做什麽(me) 都還沒有想到,我何以對父母?對我新婚不久的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在倏忽中消滅。

麻省不留張爺,何處可留張爺呢?

被落榜羞辱的張忠謀,帶著雪恥的怒火,把簡曆一封封地寄給了心目中的大公司,以及萬(wan) 一大公司不成,先將就一下的備胎們(men) 。

然而,牛人之所以成為(wei) 牛人,很大一個(ge) 原因是,哪怕意氣用事,甚至當時看來做錯事,他們(men) 也往往歪打正著,狗屎運特好地踩到了更加正確的點上。

發出簡曆兩(liang) 個(ge) 月內(nei) ,張忠謀獲得了 4 家公司的工作機會(hui) 。其中兩(liang) 家令他滿意,最滿意的是鼎鼎大名的福特汽車,專(zhuan) 業(ye) 對口,待遇也好;比較滿意的是一個(ge) 叫“希凡尼亞(ya) ”的半導體(ti) 公司,公司不怎麽(me) 知名,但待遇更高,比福特高出一美金。

一美金不多,但張忠謀覺得這不是錢的問題,是福特憑什麽(me) 少給一美金的問題。於(yu) 是,他自信滿滿地跟福特講價(jia) :“我恭敬地說,我很想來福特,但另一家公司的月薪比福特高,可不可以請你們(men) 考慮提高起薪?”

結果,那個(ge) 在麵試時跟他談笑風生的人事專(zhuan) 員,態度180度大轉彎:我們(men) 這兒(er) 不討價(jia) 還價(jia) ,你要來就來,不來,拉倒。這一作,讓本來已經打定主意去福特,但也死要麵子的張忠謀覆水難收了。掛完電話他就決(jue) 定,別了,小氣而無情的福特先生。

1955年5月,年輕氣盛的張先生,一氣之下,去了多給他一塊美金的“希凡尼亞(ya) ”,進而一腳踏入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並一路走到今天。

這也讓他在後來屢生感歎:“人生的轉折點,有時竟是這麽(me) 的不可預期!短短的一個(ge) 電話,加上一時衝(chong) 動的青年感情,就讓我和半導體(ti) 結了一生的緣!”
 

4、 他拚命學習(xi) 、玩命工作,終於(yu) 在 27 歲在這個(ge) 行業(ye) 站穩腳跟。

進入陌生的半導體(ti) ,張忠謀什麽(me) 都不懂,唯有夜以繼日地加快學習(xi) 。他研讀《半導體(ti) 之電子與(yu) 洞》,他說,這有如讀荷馬古詩一樣的困難,但還是“一字,一句、一段慢慢地讀,讀了又想,想了又讀。”

張忠謀的厲害在於(yu) 學東(dong) 西飛快,工作一年左右,他提拔為(wei) 非正式的小主管,手下也有了 4 個(ge) 小兵。

後來他因跟領導不合負氣辭職,跳槽到德州儀(yi) 器。

在德儀(yi) ,張忠謀真正感受到美國科技公司的創新精神及力量:“‘疲倦’簡直是聽不到的形容詞。加班是不成文的規定,而且全都是自願,也沒有什麽(me) 加班費。‘失敗’從(cong) 不被接受;‘挫折’可被理解,但受挫折者必須振作重來,如再有挫折,再重來,直到成功為(wei) 止,大家一起賭,一起輸,一起贏,一起往前拚。”

身處此境的張忠謀也立即成了鄰居眼裏“瘋狂的工作者”,一進去就立下一大功:

當時,德儀(yi) 替IBM生產(chan) 著四個(ge) 電晶體(ti) ,其中一顆電晶體(ti) 在IBM生產(chan) 的良率10%,但到了德儀(yi) ,做出來的基本上都成了垃圾。張忠謀點子很正,被安排來搞定這最難的一顆。

在“每天早上8點上班,直到半夜第三班開始後才回家”的努力下,他讓產(chan) 品良率超過了IBM本身,最高達到驚人的20%。

這讓 27 歲的他獲得人生中第一個(ge) 正式管理職位:鍺開發部門經理。
 

5、 同事幹了件驚天動地的事兒(er) ,徹底震撼了張忠謀!

張忠謀走上管理崗位時,他的一個(ge) 同事也在幹著一件驚天動地的事。

加入德儀(yi) 不久,他認識了一個(ge) 無話不談的好基友。他們(men) 經常一起喝咖啡,聊天。交談中,這位老兄告訴張忠謀,自己正計劃把好幾個(ge) 電晶體(ti) 、兩(liang) 極體(ti) ,加上電阻,組成一個(ge) 線路放在同一顆矽晶片上。他還跟張忠謀得瑟:公司最大的老大對他這個(ge) 想法也很讚,並問張忠謀怎麽(me) 看?

當時他認為(wei) 好基友做的事情“匪夷所思”,不切實際。

讓他意外的是,過了一段時間,這位老兄卻告訴說,他已經把那玩意兒(er) 弄得差不多了。有點被震到的張忠謀,卻又替他操心:你那玩意兒(er) 就算弄出來,又有什麽(me) 用呢?離實際應用是那麽(me) 的遙遠。

但最後,這件事讓張忠謀深深地震撼了:

他的好基友傑克•基比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而被認為(wei) 和他同時搞出了集成電路的另一位大仙諾伊斯,則在此後帶著一個(ge) 叫摩爾的同事,創辦了英特爾公司,並很快在電子業(ye) 掀起一股股驚濤駭浪的革命。

這件事情已經震撼了整個(ge) 半導體(ti) 世界。

同事、好基友拿了諾貝爾獎,這得是啥感受??!

這件事,讓張忠謀深深地領教了前瞻技術的力量,而這些在他當時看來跟自己不太有關(guan) 的人和事,也都通通在後來,成為(wei) 了他事業(ye) 和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
 

6、 伯樂(le) 賞識,讓他在41歲登上了事業(ye) 新高峰,成為(wei) 美國大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

1961 年春天:張忠謀再次贏得好機運。“總經理召見我,誇了我一番,說我有足夠潛力角逐未來全公司研發副總裁之職。”走出總經理辦公室後,他還得到一個(ge) 公司從(cong) 來沒有給過別人的機會(hui) ,支全薪去讀博士,公司負擔一切學雜費。

1964 年初:取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並回到德儀(yi) 的張忠謀,被提升為(wei) 鍺晶體(ti) 管研發經理,統領將近 3000 人的隊伍,鬥誌昂揚地朝著心中的殿堂狂奔。

33 歲的他:收入已達到美國的中上階級,擁有哈佛、麻省、斯坦福三大世界著名學府的學習(xi) 經曆。

41 歲那年:張忠謀登上了新高峰,成為(wei) 德儀(yi) 統領3萬(wan) 多員工和全球半導體(ti) 業(ye) 務的副總裁,也是這個(ge) 世界 500 強企業(ye) 的第三號人物,以及美國大公司職位最高的華人。
 

7、 張忠謀:一旦決(jue) 定幹一件事,就非得幹成世界第一名!

張忠謀升為(wei) 副總裁之後,世界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迎來了中國人 Morris Chang(張忠謀英文名)參戰、發起戰爭(zheng) ,並不斷贏得戰爭(zheng) 的新時代。

當時,被諾伊斯和摩爾飛速壯大的英特爾,已是德儀(yi) 半導體(ti) 業(ye) 務最強勁的對手。

內(nei) 存是英特爾當時最強的業(ye) 務,並且已經做到世界最大,甚至英特爾已成為(wei) 內(nei) 存的象征,許多公司都在其攻勢下落荒而逃。張忠謀卻決(jue) 定,就從(cong) 英特爾的內(nei) 存開打。

他不但決(jue) 定大幹內(nei) 存業(ye) 務,而且決(jue) 心奪下英特爾在內(nei) 存領域的世界第一,打掉它的這個(ge) 象征。這個(ge) 目標嚇到了德儀(yi) 的寶寶們(men) ,但張忠謀態度堅決(jue) 地推進。他的看法是:混科技產(chan) 業(ye) 的大企業(ye) ,一旦決(jue) 定去幹一件事,就非得幹成世界第一不可。

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掌握主動權並獲得理想的利潤,否則,就是賠錢去陪第一名耍。
 

德儀(yi) 工作的張忠謀
 

當時,整個(ge) 市場以及英特爾的主力產(chan) 品都是 1K,為(wei) 了奪第一,張忠謀開足馬力,痛下血本,直接從(cong) 4K 產(chan) 品開打。這個(ge) 大膽決(jue) 策遭到很強烈的反對,但他以更強的力量勇往直前。

結果,4K 新品出來不久,就把英特爾打成了手下敗將,也打出一個(ge) 張忠謀地位。

此後,英特爾在內(nei) 存市場的輝煌便一去不複返,直到徹底退出,轉型成為(wei) CPU 巨頭。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張忠謀也算是英特爾的恩人,為(wei) 逼迫英特爾轉型立了功。

站在最高處的張忠謀,為(wei) 了保住德儀(yi) 的絕對優(you) 勢,不但在技術上持續領先,而且還率先革命掉高科技不能討價(jia) 還價(jia) 的老規矩,主動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價(jia) 格戰,打得產(chan) 業(ye) 同行們(men) 一聽德儀(yi) 又出招了就一腦子們(men) 的汗,甚至丟(diu) 盔棄甲,主動落敗。

靠著技術、價(jia) 格上一輪又一輪的進攻,在執掌德儀(yi) 半導體(ti) 業(ye) 務的將近 10 年裏,世界半導體(ti) 市場上,隻要是張忠謀主打的戰爭(zheng) ,除了他自己,似乎沒有人可以凱旋,包括英特爾、摩托羅拉也不例外。德儀(yi) 在半導體(ti) 領域的“世界第一”,也始終被他緊緊握在手裏。
 

8、 帶領公司成為(wei) 全球第一後,卻因不服公司戰略毅然辭職。

1978 年,有著輝煌戰績的張忠謀,被加大力度向消費性電子產(chan) 品轉型的德儀(yi) 安排了新工作:出任德儀(yi) 消費電子集團總經理。德儀(yi) 原本希望他在半導體(ti) 之外再造一個(ge) 消費電子王國,但這卻是一個(ge) 錯誤的決(jue) 定,而且是,對張忠謀,對公司而言,都是個(ge) 錯誤。

1983 年,張忠謀因不看好公司的戰略轉型,在悶悶不樂(le) 中離開了德儀(yi) 。

離職的消息一傳(chuan) 出,很多很多的新工作便找了上門。再三考慮後,他選擇了前往紐約,出任通用器材的總裁。

但當時,他已是 52 歲的人,重複職業(ye) 經理人的道路對他而言,顯然也隻是可接受,不愉悅,更不刺激。在他心中,他還需要一個(ge) 其他意義(yi) 上的嶄新開始。
 

9、 56歲重新出發,創業(ye) 之初就很狂:我隻有一條路——做一個(ge) 世界級的公司。

一個(ge) 56 歲的老人,接下來還能幹啥?

張忠謀給出的答案是,重新出發,幹出一番全新的事業(ye) ,而且設定出偉(wei) 大目標:“當我辦一個(ge) 半導體(ti) 公司,當然要它長期繁榮。那隻有一條路——世界級。”

如今的全球最大半導體(ti) 製造代工公司——台積電因此誕生。

在這之前,作為(wei) 德州儀(yi) 器三號人物的張忠謀已把持半導體(ti) 世界第一將近 10 年,54 歲到台灣後,他還當了工研院院長,引領台灣科創整體(ti) 前進。

這個(ge) 基礎讓他有了在半導體(ti) 業(ye) 繼續追求世界級的視野、底氣和能力。然而,不是有句話叫“離開平台你以為(wei) 你是誰嗎”?沒了世界級的大平台,從(cong) 零開始再幹一個(ge) 世界級,而且是在最燒腦也最燒錢的半導體(ti) 行業(ye) ,張忠謀的難不次於(yu) 上青天。

但張忠謀還是很快幹成了——成功來自他在半導體(ti) 業(ye) 征戰多年之後的觀察力、思考力,最重要的是:改變現狀、預測未來的判斷力、想象力。
 

10、 他一個(ge) 人定義(yi) 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

當時,全世界看得見的半導體(ti) 公司,走的都是芯片設計與(yu) 製造一腳踢的路子,也就是從(cong) 上到下垂直整合,什麽(me) 都幹。德州儀(yi) 器、英特爾都是典型。

他這個(ge) 人是可以定義(y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是全世界一流的、最尖端的一個(ge) 人物。為(wei) 什麽(me) AMD 可以跟 Intel 競爭(zheng) ?AMD 比 Intel 錢少很多,但是 AMD 可以和 Intel 競爭(zheng) ,重要的就是有張忠謀這樣的人。因為(wei) AMD 隻要設計出好的產(chan) 品就行,它與(yu) Intel比設計,張忠謀的台積電和 Intel 比製造。Intel 自己又要設計又要製造,設計和製造的人都要養(yang) 起來,然後又要自己去投資生產(chan) ,因為(wei) 那個(ge) 設備從(cong) 留

出經費、發出經費、賒出經費一直上去。現在AMD設計,台積電為(wei) 它製造,用製造和Intel拚。到最後,因為(wei) Intel的製造比台積電貴兩(liang) 倍,品質比別人差,所以Intel的製造就變成了Intel的包袱了。Intel的品牌是資產(chan) ,設計是資產(chan) ,但是Intel的製造是它的包袱;那AMD的設計也很好,台積電的製造很便宜,所以就可以咬住Intel,打出自己的品牌,整個(ge) 策略就是這樣形成的。

張忠謀的台積電價(jia) 錢比Intel便宜這麽(me) 多,公司的毛利還能達到50%。他定義(yi) 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救了整個(ge) 台灣島。台灣現在最受世界注目的不是PC這個(ge) 行業(ye) ,而是IC這個(ge) 行業(ye) 。
 

11、 80歲老人的鐵腕管理:推出夜鶯計劃,效率驚人!

最近這兩(liang) 年,台積電還搞出一個(ge) “夜鶯計劃”,在之前三班倒、連軸轉、24 小時生產(chan) 不間斷的基礎上,推行三班倒、連軸轉、24 小時不間斷的研發。

這讓一些員工甚至旁觀者都受不了,但已經 80 多歲的張忠謀並沒有絲(si) 毫手軟的意思。而且,他不但要求三班倒,還要求班班都要做出最高效率。

他說,工作產(chan) 出來自“投入”乘以“效率”,效率才是關(guan) 鍵。“別人工作 50 小時,你比他多做 20% 變成 60 小時,但他的效率比你高 30%,成果還是比你好。”這樣既勤奮又有效率幹下來的結果就是,台積電將獨享 iphoness7、甚至iphoness8 的訂單盛宴。
 

12、 一封信讓張忠謀大怒,10分鍾換掉CEO!78歲的他再度執掌公司。

2005 年,74 歲的張忠謀開始了交班:辭去台積電總執行長職務,並任命跟隨自己多年的得力幹將蔡力行接任,但這次交班最終讓他失望並以失敗告終。

2008 年金融海嘯期間,蔡力行不但未能領導台積電應對好形勢,甚至還一度滑向深淵。2009年第一季,台積電的營業(ye) 收入比上一季跌了差不多40%,毛利率跌到20%以內(nei) 。更慘的是,整整一季,台積電的產(chan) 能利用隻有4%。

張忠謀受不了這個(ge) ,於(yu) 是動議董事會(hui) ,罷免了蔡力行,將權柄重新收回自己的手中。

而據台灣媒體(ti) 報道,真正讓他下決(jue) 心的,並不是業(ye) 績不好,他收到的一封信:

台積電長期推行一項人力優(you) 化計劃,每年針對績效考核最後 4% 的員工特別管理。這原本是為(wei) 了提高人力素質,但蔡力行上任後搞成了變相裁員,將最後 5% 員工辭退。

後來,張忠謀收到一封信,心中一位員工的父親(qin) 懇請他不要裁掉自己的兒(er) 子。一番調查後,張忠謀了解到這位已服務台積電10多年的員工一直表現優(you) 異,還曾進入前10%的獎勵計劃。這次是因為(wei) 這位員工妻子懷孕,需要處理很多家務,但

部門為(wei) 了必須完成“淘汰”5%的任務,所以把他加入了淘汰的名單。

人才和團隊一直是張忠謀最關(guan) 心的事,交班之後他也曾專(zhuan) 門叮囑蔡力行和人力資源負責人,裁員必須經過他的同意。但現在,他毫不知情,員工就這樣被強製裁員,而且還是假借考核、實為(wei) 裁員,有違誠信原則的錯誤做法。

誠信,是張忠謀在台積電強調的第一倫(lun) 理。於(yu) 是,毫無商量餘(yu) 地,他把蔡力行撤掉了。甚至是,在了解到真相後的 10 分鍾內(nei) ,就做出了決(jue) 定。
 

13、 張忠謀:居安思危不適用於(yu) 科技行業(ye) ,必須時時刻刻思危。

張忠謀是如何製定策略,又如何看待策略的?還有,他對世人如何獲得成功,又有什麽(me) 經驗或建議可以分享?甚至,工作之外,他是怎樣的人?

張忠謀認為(wei) ,企業(ye) 的策略分兩(liang) 大部分。首先是大策略,這大概接近大陸常談的定戰略;接下來是小策略,這大概相當於(yu) 大陸常講的套路或打法。張先生說,大策略要看趨勢,到大“紅海”之外尋找大“藍海”;小策略則要看客戶和對手,要從(cong) 競爭(zheng) 中找準客戶需求和對手軟肋對症下藥。

張忠謀認為(wei) ,大策略要靠領導人的洞見,洞見則來自於(yu) 不斷地想未來、規劃未來。

他說,“居安思危”不適用於(yu) 科技業(ye) ,因為(wei) 科技業(ye) 永遠沒有“安”這回事,必須時時刻刻都思危。台積電的思危,思的就是未來會(hui) 怎樣,我要怎樣贏?

但和很多一談未來就要做百年老店的企業(ye) 家不同,張忠謀對未來的定義(yi) 並不那麽(me) 遙遠。他說:“在科技界,你不能不為(wei) 將來想,但也不能為(wei) 太遠的未來打算。如果為(wei) 太遠的將來著想,往往是徒勞無功,白花很多錢、很多精力。”他的結論是:“所謂前瞻性,台積電頂多做到未來五年。”

張忠謀的小策略是從(cong) 客戶和對手中找關(guan) 鍵痛點然後精確打擊。台積電初創時的競爭(zheng) 者,是東(dong) 芝、日立等日本企業(ye) 。其產(chan) 品及合格率和台積電不相上下,但有大弱點:以代工為(wei) 副業(ye) ,還要求客戶技術授權,在市場上跟客戶競爭(zheng) 。張忠謀據此定出兩(liang) 個(ge) 小策略:對外,不和客戶競爭(zheng) ;對內(nei) 要有彈性,盡量配合客戶需求,並且把這兩(liang) 個(ge) 都針對不同客戶做到極致,進而快速建立了相對於(yu) 競爭(zheng) 者的優(you) 勢。
 

➤張忠謀與(yu) 任正非有不少相似:強勢、鐵腕、壯誌雄心又腳踏實地,而且也都比較我行我素,不喜歡混圈子逗悶子,也不兄道弟、拉幫結派、走後門搞政商關(guan) 係,更不投機倒把或鑽法律的空子。和任正非一樣,他也有點知音難覓。

他說:“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歡我,但我並不準備改變”。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