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軌道交通新聞
中國製造複興之路:中國製造業需要一場與世界的對話
星之球科技 來源:經濟觀察報2017-12-03
我要評論(0 )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製造業(ye) 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改變了製造弱國形象,正在發展成為(wei) 製造大國,並致力於(yu) 成為(wei) 製造強國。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來,中國製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改變了“製造弱國”形象,正在發展成為“製造大國”,並致力於成為“製造強國”。
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出台《中國製造2025》,全麵推進實施“製造強國”戰略,這是我國實施“製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不僅要推動傳統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和健康穩定發展,還要在應對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當中,實現製造業高端化的跨越發展,搶占具有國際產業競爭力的戰略製高點。
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形勢複雜多變,全球化與貿易保護這兩個影響全球經濟走勢的命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比如墨西哥邊境牆重修、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備忘錄對中國發起“301調查”等事件,均顯示出新貿易壁壘與全球化進行的激烈碰撞。伴隨我國“一帶一路”政策實施以及互聯網技術所帶來的生產力變革,中國製造業的發展麵臨著全新格局。
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但目前還不是製造強國。在這個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並存的時代,中國製造如何實現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速度如何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如何向中國品牌轉變,中國製造大國如何最終成為製造強國,都成為中國麵臨的重大課題。在這個時刻,中國製造業需要一場與世界的對話。
對話嘉賓
馬躍: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
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張彬:漢能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首席文化官何川:聯寶戰略與事業部總經理
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
經濟觀察報:美國、德國、日本製造給外界的印象是有傳統、有技術積累的,而中國給外界的印象一直是世界工廠。中國是世界製造大國,但還不是製造強國,全世界3000家冠軍企業中,德國約為中國的19倍。目前全球都在進行製造業轉型升級,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以及中國製造2025,都是如此。在全球製造業轉型升級新格局之下,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質造,從製造大國最終成為製造強國,如何實現突破?
張彬:重要的是中國人要有民族自信。改革開放以來,國內大量的產業發展,都有非常好的創新。很多公司都做得非常棒,引領世界的潮流,可以做到讓飛機飛得更高,汽車跑更遠。
比如漢能有些產品,就是供不應求,連美國的很多大公司也沒有這樣的產品。這是一張紙,這個紙是柔軟的,上麵有藍色的小點代表已經發電了,這個技術叫“砷化镓”。用在了美國高空無人機上。媒體都說是這是偉大的發明,但沒想到的是其動力源是漢能的產品。
伴隨中國和歐美國家的燃油車陸續退出市場,現在很多公司開始尋求跟漢能合作。比如漢能與奧迪聯合研發作為太陽能輔助動力的汽車,目前正在探索階段。中國需要多一點民族自信,我們自己有非常好的東西,往往不被了解,不被認知,甚至是誤讀。我們需要改變,中國創造才有真正的春天。
馬躍:達到匠心品質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把精益生產重新注入製造業。離開精益生產,製造強國無從談起。而實現精益生產,就是要充分利用數字化平台、物聯網平台。
21世紀的中國製造,是把實時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建立模型,用實時的數據管理每天的生產,達到先進製造,基準點就是要完成全企業的數字化。從中國製造數字化、再達到中國製造智能化。
中國企業有很多“小精特”“小巨人”,在成千上萬家企業組成的全產業鏈當中,有為大企業或者小企業提供服務的工程師、以及很多“宅男宅女”,他們依托數字化平台、物聯網平台,製作各種App,把實時的數據放到物聯網上讓大家分享,打破了20世紀中國製造業“大而全”或者“小而全”或者“數據孤島”、企業把數據封閉在自己的小圈子裏裏的情形。
所以可能要考慮,第一,建立數字化平台;第二,建立一個融合共生的創新體係。讓技術宅男宅女和大量的中小公司融入其中,這是對如何達到工業製造強國的思考。
何川:傳統製造走向數字化、智能化,這是人們內心發展的訴求,也是行業、市場甚至是客戶的驅動。幾年前大家都還拿數碼相機拍照,現在大家舉起來的都是手機;十幾年前大家要發短信,現在短信已經非常少了。可見疊加速度是非常迅猛的。就製造業而言,我們的生產線、我們的製造、我們的數據和交付,都需要非常敏捷和柔性,以傳統作坊的方式來運營的話,就沒有辦法管理每天成千上萬的訂單。
從企業運營來講,任何企業都要追求效率,聯寶直接交付到全球126個國家和客戶,這些客戶既包括世界500強頂級的商業客戶,也包括印度小村莊裏一個孩子訂的電腦。如何用更好的產品計劃、更好的質量管控的體係和邏輯,保證交付給客戶的每一台電腦都符合他們的預期,包括成本的預期、交付時間的預期以及產品質量的預期,這是迫切的市場需要。
就機遇而言,目前IT行業大部分的生產製造基地都在中國。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中國製造也承擔了麵對世界的重大承諾。未來我國的製造水平、製造工藝以及產品質量、品質服務能力,決定了全世界未來IT行業的水平。
在過去五年到十年裏,電子設備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工作和生活方式。世界在進步,變化在不停的催促著我們,肩負這樣大的責任,同時也是一個擺在我們麵前的曆史機遇。無論是美國、德國還是中國,談到製造升級,大家的起跑線差不多在同一時間。我們依然認為,跟國際先進的生產力相比,我們雖然有差距,但是有能力、也有充分的自信能夠趕上。也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中國製造會成為我們最頂尖的品牌,這是在全世界人民麵前都值得驕傲的事情。
轉型升級的鑰匙
經濟觀察報:轉型升級,很多人給出了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答案,很多人說未來的轉型升級一定是人工智能驅動、是互聯網驅動、是大數據驅動,也有人提出這樣一種擔憂,就是中國製造經過最開始的信息化、到後來的ERP,而今又到了轉型升級的關口,出現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這些是不是成為扣開未來製造轉型之門的金鑰匙?
張彬:所有的轉型和升級都離不開能源,任何的轉變都必須要有電,下一步的方向是能源的互聯網。這個詞大家可能聽說過,但是還沒有真正做到。現在是信息互聯網,但是真正的互聯網包括能源物聯網的概念,電可以共享,未來的趨勢是分享經濟。
馬躍:能源的消耗讓中國製造麵臨新的機遇。對於未來能源消耗的認識,會用到大量數字化技術,用到大量人工智能的技術,同時也會用到大量安全的技術。真正的人工智能技術可能會很大程度上改變我們的生活、改變我們的製造業。
改革開放近40年中國製造積累的經驗,很多都在老師傅身上,而這一代人馬上就要退休了。要挖掘數據,把他們的知識外化成一個專家模型,這需要我們用現代技術的方法,也是把一代一代的工匠精神傳承下來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讓中小企業有機會學習,並且真正變成一個跨國企業,在自己的知識、管理、特別是在創新模型上,運用數字化和智能化,讓中國企業變成真正意義上的跨國公司。整個生態體係都要走出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何川: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整個產業升級,不光是在IT行業,傳統行業裏麵依然會有很多產業升級需求。在產業升級過程中,用戶需求是在不斷攀升的,如何更好的滿足他們的要求,是全世界麵臨的共同的話題。可以通過更高效、更及時、更敏捷的工具解決。
比如,客戶下了一個訂單,他收到產品可能是幾天之後,使用這個產品可能是未來幾個月到幾年的時間。如何知道客戶對這個產品是否滿意,就要運用一些大數據的手段,監管客戶反饋。媒體上客戶的反饋,無論是微博、微信還是其他的媒體,但凡談到相關產品,捕捉到這些信息,就可以馬上變成生產、研發過程改進的建議和措施,迅速應用到產品生產、交付和質量管理當中。
談到智能化,走出去和請進來要同時談,要結合在一起。一方麵要了解國外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技術是什麽,同時也要有胸懷,聘請國外的專家到中國來。中國的企業未來在強調本土自主創新的同時,也要兼容並蓄,引進更多先進的技術。如果吸收得更好,就可以把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東西,讓先進的技術為我所用。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