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μm中紅外激光由於(yu) 具備處於(yu) 大氣窗口波段、對人眼安全、對大氣分子敏感以及液態水分子強吸收等特性,在雷達、激光通信、環境監測以及高精度手術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jia) 值。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蘇良碧課題組與(yu) 山東(dong) 師範大學、山東(dong) 大學、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等機構合作,基於(yu) “稀土發光離子局域格位結構設計”的思想,利用三價(jia) 稀土離子在螢石型結構晶體(ti) CaF2/SrF2中自發富集形成離子團簇的特性,通過合理的摻雜機製提高激活離子間的相互作用效率,在低濃度摻雜的情況下實現了超越Stokes量子效率的高效率中紅外波段激光輸出。相關(guan) 研究成果發表在Photonics Research,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係列學術期刊上。(Photonics Research 2018, 6: 762-767; Optics Letters 2018, 43: 4300-4303; Optics Letters 2018, 43: 2418-2421; Optics Letters 2018, 43: 1726-1729; Optics Express 2018, 26: 5558-5563; Optics Express 2018, 26: 26916-26924)。
研究團隊在Tm:CaF2晶體(ti) 中引入調劑離子La3+,合理設計晶體(ti) 的組成和配比,顯著提高了Tm3+離子2μm波段發射截麵和熒光壽命;采用792nm激光二極管做泵浦源,在Tm,La:CaF2晶體(ti) 中實現了斜效率67.8% (Stokes量子效率41%)、功率4.27 W的連續激光輸出,激光波長調諧範圍達190 nm(1850-2050 nm)。
研究團隊利用CaF2-SrF2混晶中陽離子格位無序的特點,合理設計混晶中Ca和Sr的比例,在4 at.% Er:CaF2-SrF2晶體(ti) 中實現了斜效率41.4% (Stokes量子效率35%)、功率712 mW的3μm波段連續激光輸出,同時在調Q模式下獲得了鎖模激光脈寬1.78 ns、重頻136.3 MHz的穩定脈衝(chong) 激光輸出。此外,采用980nm激光二極管做泵浦源,在3 at.% Er:SrF2晶體(ti) 中實現了斜效率41%、功率1.06W的3μm波段連續激光輸出。
研究團隊采用1.94微米Tm光纖激光器做泵浦源,在0.5 at.% Ho:CaF2晶體(ti) 中獲得了斜效率59.8%、功率7.17 W的2μm波段連續激光輸出。並且,利用聲光調Q技術,實現了脈寬54 ns、單脈衝(chong) 能量1.9mJ、重複頻率3kHz的脈衝(chong) 激光輸出,平均輸出功率5.71W,斜效率為(wei) 48.5%。
該研究工作與(yu) 目前已報道的同類工作相比具有顯著進步,特別是有效避免了在其他類型激光晶體(ti) 材料中因高濃度摻雜存在的一係列不利影響,包括激光上能級上轉換效應、晶體(ti) 光學質量和熱導率下降,從(cong) 而獲得了高效率的中紅外波動激光輸出。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戰略性先導專(zhuan) 項(B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的支持。
Tm,La:CaF2 晶體(ti) 連續激光輸出和激光波長調諧範圍:斜效率最高達67.8%,輸出功率4.27 W,波長調諧範圍超過190 nm
Er:CaF2-SrF2晶體(ti) 連續激光輸出和調Q鎖模激光脈衝(chong) :斜效率41.4%、功率712 mW的連續激光輸出;調Q模鎖模激光脈寬1.78 ns、重頻136.3 MHz
Ho:CaF2晶體(ti) 連續和調Q工作模式下的激光輸出情況:連續激光斜效率59.8%、功率7.17 W;調Q激光平均輸出功率5.71W、斜效率48.5%、脈寬54 ns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