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醫療激光新聞

骨折後用3D打印能再“長”好

星之球科技 來源:信息時報訊2018-11-14 我要評論(0 )   

骨折關(guan) 節缺失怎樣才能恢複正常生活?記者日前從(cong) 南醫三院了解到,該院剛完成了首例3D打印生物型多孔假體(ti) 距骨部分置換手術,使得患

 骨折關節缺失怎樣才能恢複正常生活?記者日前從南醫三院了解到,該院剛完成了首例3D打印生物型多孔假體距骨部分置換手術,使得患者踝關節基本恢複了正常,能正常行走,且關節和原本的功能一樣,經過檢查,距骨假體已經與自體部分相融合,非常穩定。
 
  據介紹,陳女士今年2月因車禍送入南醫三院救治,當時她全身多處骨折和損傷。由於踝關節開放性損傷嚴重,且內部距骨缺損大半,該院足踝外科主任曾參軍在做完前期手術後,計劃等其傷口愈合完好再處理距骨缺損的問題。
 
  曾參軍一直致力於3D打印在骨科領域的運用相關研究,在業界最早開始用3D打印技術完成術前模擬骨折整複手術。考慮到陳女士的情況,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與缺損區域匹配的距骨假體進行部分置換。
 
  根據國內外文獻資料,曾有國外專家嚐試距骨部分置換,但是自體距骨跟假體距骨很難實現牢固固定,會有錯位的情況發生。於是,曾參軍決定對3D打印距骨假體進行改良,他的團隊醫生將陳女士的距骨做CT掃描,並三維重建,以右側完整的距骨作為鏡像模板,打印出患側缺損的距骨假體,且在假體與自體骨的接觸麵設計多孔結構,內部結構類似蜂窩狀,術中將這個鈷鉻鉬合金材料做成的假體植入缺損部位,並將假體接觸麵凸出的兩枚釘棒嵌入自體距骨,兩個界麵完全貼合。
 
  術後2個月,患者開始下地行走,踝部力量恢複良好,行走穩定。經過CT複查,醫生們發現,陳女士自體距骨已經在往假體的蜂窩孔裏生長,這證實了曾參軍當初的設想:多孔結構的假體,能促進自體骨長入;距骨部分置換能使自體距骨上附著的韌帶及其自體感受器保存完好,這些讓假體在體內更穩定,更牢固,使患者的踝關節恢複如初。據曾參軍介紹,3D打印生物型多孔假體距骨部分置換在陳女士身上的成功運用,是世界首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