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ye) 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如何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做出部署,要健全體(ti) 製機製,打造一批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先進製造業(ye) 集群,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
事實上,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方向早已明確。去年7月,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首次提出要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水平,緊接著,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再次要求充分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製度優(you) 勢和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打好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可以說,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水平,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和有力支撐。就工業(ye) 經濟發展來看,當前我國工業(ye) 基礎能力如何?邁向高質量發展,我國製造業(ye) 還應在哪些方麵發力?
日前,由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主辦的2019中國工業(ye) 經濟年會(hui) 在京舉(ju) 行,專(zhuan) 家學者對製造業(ye) 的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不少建議,麻辣哥把“幹貨”都梳理出來了,供您參考。
製造業(ye) 及相關(guan) 環節減稅力度大,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增長快
回望過去的一年,麵對外部不確定性風險加劇,國內(nei) 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壓力猶存。實現高質量發展,既是製造業(ye) 麵臨(lin) 的現實問題,也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guan) 鍵所在。
先說說亮點和有利因素:去年前11月,我國規模以上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4.9%,總體(ti) 運行平穩。高技術製造業(ye) 投資同比增長14.8%,加快運行的態勢已持續6個(ge) 月。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實現蓬勃發展,消費品工業(ye) “三品”專(zhuan) 項行動紮實開展,新品牌新產(chan) 品不斷湧現。
同時,營商環境大幅改善。在推動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政策紅利下,製造業(ye) 及相關(guan) 環節在增值稅減稅規模占比近70%;與(yu) 此同時,清欠工作有序開展,去年累計清理民營和中小企業(ye) 欠款超過6000億(yi) 元,進一步減輕了企業(ye) 資金壓力。
“特別是去年四季度以來,一些行業(ye) 出現積極變化,指標持續好轉,為(wei) 全年平穩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海林說。
去年11月,製造業(ye) 生產(chan) 明顯加快,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上月加快1.7個(ge) 百分點。其中,裝備製造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8.5%,增速比上月加快2.0個(ge) 百分點。汽車製造業(ye) 延續了上月的回升態勢,同比增長7.7%,比上月加快2.8個(ge) 百分點;汽車產(chan) 量同比增長3.7%,為(wei) 去年7月份以來首次由下降轉為(wei) 增長。
中國紡織工業(ye) 聯合會(hui) 產(chan) 業(ye) 部副主任劉欣說,從(cong) 最近一段時間來看,紡織行業(ye) 內(nei) 產(chan) 成品去庫存能力正在逐漸提升,一方麵反映需求在回暖,另一方麵也是去年以來,紡織業(ye) 致力於(yu) 向科技、綠色、時尚轉型的結果。通過提升自主創新能力,不斷開發新纖維新產(chan) 品,滿足消費升級的市場趨勢,深挖內(nei) 需潛力。
不過,從(cong) 整個(ge) 製造業(ye) 來看,承壓依然不小。去年前11月,製造業(ye) 實現利潤總額46283.4億(yi) 元,下降4.1%。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下降42.3%,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ye) 下降23.3%,汽車製造業(ye) 下降13.9%。這表明,製造業(ye) 仍需要努力轉型升級、爬坡過坎,來提升經營效益。
製造業(ye) 發展麵臨(lin) 三大變革,加快科技創新是關(guan) 鍵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you) 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guan) 期,產(chan) 業(ye) 基礎和產(chan) 業(ye) 鏈脆弱問題凸顯。無論是推動產(chan) 業(ye) 升級,增強產(chan) 業(ye) 鏈韌性、抗風險能力和競爭(zheng) 力,還是創造新供給、滿足新需求,都必須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中國工業(ye) 經濟聯合會(hui) 會(hui) 長李毅中認為(wei) ,關(guan) 鍵要在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推進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上做文章,實現製造業(ye) 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
“從(cong) 整體(ti) 來看,當前我國工業(ye) 基礎大而不強,集中表現在一些核心關(guan) 鍵技術受製於(yu) 人,關(guan) 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關(guan) 鍵材料自給率隻有三分之一,大量依賴進口,產(chan) 業(ye) 技術基礎支撐實力薄弱。”李毅中說,我國企業(ye) 情況各異、水平參差不齊,從(cong) 工業(ye) 1.0到4.0都有,對相當多的企業(ye) 而言還不到謀求智能化的階段,補短板、強基礎應該成為(wei) 接下來發力的重點。
在李毅中看來,夯實工業(ye) 基礎,要分行業(ye) 查找問題,抓住重點難點痛點,製定並實施項目方案。目前,工信部和財政部已發布的《工業(ye) 強基工程實施指南》中列出了十大先進製造重點領域“一攬子突破行動”的項目明細,合計有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80種、關(guan) 鍵基礎材料20種、先進基礎工藝30項。“在此基礎上,從(cong) 材料、工藝、加工到裝配各環節組織產(chan) 業(ye) 鏈協同攻關(guan) ,徹底解決(jue) 發展痛點。”
推動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既要夯實工業(ye) 基礎,也要強化產(chan) 業(ye) 鏈支撐。特別是要瞄準製約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的關(guan) 鍵核心技術瓶頸開展攻關(guan) ,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等,加速科技成果轉化,不斷催生更多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增強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力和新動能。
專(zhuan) 家認為(wei) ,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主要體(ti) 現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供應鏈能根據市場需求靈活高效作出反應、國際競爭(zheng) 能力強和整體(ti) 處在價(jia) 值鏈中高端等四個(ge) 方麵,其中關(guan) 鍵是要加強產(chan) 業(ye) 鏈自主創新能力。
“通過創新提高產(chan) 業(ye) 鏈自主可控能力,要分層次組織創新攻關(guan)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hui) 理事長李培根指出,針對大中型骨幹企業(ye) ,要鼓勵其加大研發投入,建立自己的研發中心和技術團隊,對於(yu) 中小微企業(ye) ,則可依托國家公共服務平台參與(yu) 創新。
據介紹,目前國家已批複建設了11個(ge) 國家製造業(ye) 創新中心,2020年要達到15個(ge) ,2025年達到40個(ge) ,基本覆蓋所有重要行業(ye) 。“對於(yu) 一些行業(ye) 共性技術,中小企業(ye) 實力有限難以全部承擔,一旦組織力量集中攻關(guan)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的科技水平就會(hui) 得到提升。”李毅中介紹,以電動汽車行業(ye) 為(wei) 例,其技術難點是動力電池,但長期以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各自為(wei) 戰,久攻不克。2016年,在工信部組織下,相關(guan) 科研、生產(chan) 單位組建了國家汽車動力電池創新中心,目前關(guan) 鍵技術已取得重要進展。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海林透露,下一步工信部將突出協同攻關(guan) ,做好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進製造業(ye) 創新中心建設,從(cong) 而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能力和產(chan) 業(ye) 鏈水平。此外,推進智能製造、綠色製造的重大工程,培育先進的製造業(ye) 集群將成為(wei) 今年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重點。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