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響,世界經濟被按下了暫停鍵。此次疫情,餐飲業(ye) 可謂重災區,對餐飲企業(ye) 來說,走互聯網線上外賣,就成為(wei) 他們(men) 的一個(ge) 必然選擇。不僅(jin) 是街邊小店或品牌連鎖,甚至是高端品牌餐廳、星級酒店集團業(ye) 已加入了線上大軍(jun) 。餐飲企業(ye) 走線上自救,本質上是通過與(yu) 網絡平台結合,獲得平台的規模效應、多業(ye) 態、長產(chan) 業(ye) 鏈等優(you) 勢的賦能,從(cong) 而實現自救。
餐飲娛樂(le) 等第三產(chan) 業(ye) ,離生活較近,容易被直觀地觀察到,引發社會(hui) 關(guan) 注。相比之下,製造業(ye) 受到的關(guan) 注不多。實際上,製造業(ye) ,特別是外貿型、代工型企業(ye) ,受疫情的影響很深,它們(men) 受到“國內(nei) 的-國際的”、“供應的-需求的”、“短期的-長期的”……多個(ge) 雙重打擊。
企業(ye) 自救希望在國內(nei)
在國內(nei) 疫情吃緊的時候,很多外貿企業(ye) 招不到人,無法開工。隨著國內(nei) 疫情緩解,工人有了,但由於(yu) 受疫情的全球擴散性影響,導致國外需求大減,訂單又沒有了。現在,各地政府推出了一係列政策刺激消費,但考慮到即便在疫情結束之後,國際經濟仍然會(hui) 受影響,這些外貿企業(ye) 的壓力,可以說才剛剛開始,而且可能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這些企業(ye) 自救,希望在於(yu) 國內(nei) 的內(nei) 需市場。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zhong) 多,市場規模大,層次多、縱深大——從(cong) 北京二環到五環,再到河北燕郊;從(cong) 一線城市到三線、四線,乃至小縣城、鄉(xiang) 鎮……中國之大,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每當國際風雲(yun) 變幻之時,廣大的國內(nei) 市場,從(cong) 來都是中國企業(ye) 的強力支持。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麵臨(lin) 西方國家的經濟製裁。當時,國內(nei) 幾大彩色顯像管廠家才上馬了新的生產(chan) 線,準備大幹一場,出口創匯,結果,外銷受阻。最終,企業(ye) 家們(men) 充分發揮動能,把渠道下沉,麵向國內(nei) 市場,在國內(nei) 打開了銷路,也把中國彩色電視機的普及提前了好幾年。
不過,對外貿型企業(ye) 來說,從(cong) 外貿轉向國內(nei) 市場並不容易。之前,向外國客戶發貨,隻需要集中精力生產(chan) ,保障質量,不用關(guan) 注市場。現在,直麵國內(nei) 市場之後,需要建立分銷渠道,更難的則是建立自己的自有品牌,需要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這些都非一朝一夕之功,而且風險巨大。
借助互聯網賦能外貿
不過,與(yu) 餐飲企業(ye) 一樣,借助互聯網,新電商模式賦能,或是一個(ge) 可行的好辦法。疫情進入尾聲,多地都在想辦法將外貿企業(ye) 帶出困局。以寧波為(wei) 例,近日,寧波市人民政府與(yu) 拚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出“寧波優(you) 品·雲(yun) 購甬行”係列活動,圍繞幫扶企業(ye) 拓訂單、穩產(chan) 能、穩就業(ye) ,以及推動外向型產(chan) 能轉內(nei) 需市場等目標,出台一攬子行動方案。預計未來一年內(nei) ,超過15000家寧波企業(ye) 將參與(yu) 本次戰略活動,拚多多平台年銷售額將超過800億(yi) 元,這其中,外貿轉內(nei) 需市場訂單會(hui) 超200億(yi) 元。
某種程度上,拚多多的模式天然地適合這些外向型的製造業(ye) 企業(ye) 轉向國內(nei) 市場。這些製造業(ye) 企業(ye) ,鮮有自己的品牌,在傳(chuan) 統電商模式中,很難打開銷路。而積聚消費者找廠家的模式,是拚多多模式的精要之處,對於(yu) 那些沒有品牌的企業(ye) 來說,往往在社交電商平台上,一炮而紅,成為(wei) 十萬(wan) 加的爆款。
其實,社交電商與(yu) 傳(chuan) 統外貿型企業(ye) 的結合,早有先例,且已經非常成熟。深圳的家衛士掃地機機器人工廠,之前一直外銷,前段時間,在外貿滯銷的背景下,轉為(wei) 在國內(nei) 通過社交電商銷售,價(jia) 格低廉,深入中國各地,深受消費者喜歡。不但令工廠規模進一步擴大,消費者也獲得了一定的消費升級。
“轉危為(wei) 機”的機會(hui)
更關(guan) 鍵的是,這也可以看作是外貿型製造企業(ye) “變危為(wei) 機”的一個(ge) 機會(hui) 。我們(men) 都知道,外貿企業(ye) 的價(jia) 廉物美,但利潤很低,大頭都被外國品牌拿走了。比如,作為(wei) 雙立人、LE CREUSET、膳魔師等國際大牌的設計生產(chan) 商三禾,也是一家寧波企業(ye) ,其擁有16年外貿代工經驗,年產(chan) 超過2500萬(wan) 口鍋具,產(chan) 品行銷歐美等全球130個(ge) 國家和地區。但在自創品牌、開拓內(nei) 需市場方麵始終舉(ju) 步維艱。但借助新電商模式,三禾短期內(nei) 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並在此次疫情中,日銷量實現了100%的環比增長。
所以,借助新電商模式,這些企業(ye) 可以高效、低成本的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附加值,獲得品牌溢價(jia) 。有了更多的利潤之後,企業(ye) 在研發、創新上才能持續發力,這也有利於(yu) 企業(ye) 的長遠發展。
作為(wei) 浙江經濟的代表、長三角核心城市之一的寧波一直是中國輕工業(ye) 重地。數據顯示,2019年,寧波實現GDP11985億(yi) 元,經濟總量位列中國城市第12位,較上一年躍進3個(ge) 名次。眾(zhong) 所周知,高速增長的民營經濟是寧波實現穩定發展的關(guan) 鍵,全市95%上市企業(ye) 及高新技術企業(ye) 為(wei) 民營,其中包括39家國家級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產(chan) 品),總數位居中國城市首位。
顯而易見,對於(yu) 寧波的經濟發展而言,高速增長的民營經濟是關(guan) 鍵所在。所以,針對當下局麵,通過網絡、通過新模式的賦能,重點幫扶一批外向型企業(ye) 轉型內(nei) 銷市場,幫助企業(ye) 重回發展快車道“轉危為(wei) 機”,也是寧波製造業(ye) 企業(ye) 的必然選擇。這對於(yu) 寧波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於(yu) 整個(ge) 長三角應對未來的國際經濟局勢變化,非常重要。而對於(yu) 中國其他城市的發展,亦有鏡鑒意義(yi) ,不是一城一市之困局與(yu) 時機。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