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在珠峰建5G基站有多難 隻能用犛牛馱運通信設備

來源:環球時報2020-04-30 我要評論(0 )   

編者按:近日,犛牛為(wei) 珠峰5G基站馱運通信設備的視頻被熱轉。而這正是中方在珠峰建設5G基站的一個(ge) 縮影。4月27日,華為(wei) 與(yu) 運營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用5G技術成功進行...

編者按:近日,犛牛為(wei) 珠峰5G基站馱運通信設備的視頻被熱轉。而這正是中方在珠峰建設5G基站的一個(ge) 縮影。4月27日,華為(wei) 與(yu) 運營商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用5G技術成功進行實時景觀慢直播。《環球時報》記者29日從(cong) 華為(wei) 獲悉,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珠穆朗瑪峰6500米基站也即將開通,屆時5G信號將覆蓋珠峰峰頂。為(wei) 什麽(me) 要在如此高的海拔建設5G基站?這其中又麵臨(lin) 哪些困難?《環球時報》記者29日就工程進度、技術難點等話題采訪華為(wei) 珠峰項目技術團隊負責人王波。


向海拔6500米衝(chong) 刺

《環球時報》記者29日獲悉,目前,華為(wei) 與(yu) 中國移動已完成5300米珠峰大本營、5800米過渡營地的3個(ge) 5G基站開通工作。華為(wei) 方麵透露,目前在5800米過渡營地,5G網絡下行速率可達到1.5Gbps,上行速率達180Mbps。


在采訪中,王波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了具體(ti) 的站點分布情況:“普通遊客一般能夠到達5100米的絨布寺,再往上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我們(men) 的站點是在旁邊一個(ge) 小山坡上建的,實際海拔5300米。再往上是5800米的過渡營地和6500米的前進營地,這兩(liang) 個(ge) 營地都要安裝基站和寬帶係統。” 


據王波介紹,在珠峰架設的主要是兩(liang) 類設備,一類是無線傳(chuan) 輸即5G和4G基站,另一類是5G專(zhuan) 線業(ye) 務,“相當於(yu) 家庭的有線網絡。”此前有媒體(ti) 報道,珠峰6500米基站是此次“5G上珠峰”專(zhuan) 項行動最具挑戰的一部分。該行動計劃在海拔5200米珠峰大本營、5800米過渡營地、6500米前進營地,通過SA+NSA組網的形式建設5個(ge) 中國移動5G基站,同時,提供千兆寬帶和專(zhuan) 線接入。


“原計劃是4月25日就把6500米的站點全部開通,但因為(wei) 天氣比較惡劣,光纖傳(chuan) 輸以及發電還暫時不能滿足。”王波表示,預計近期能把整個(ge) 珠峰的5G站點全部開通。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華為(wei) 作為(wei) 主設備提供商,主要工作是針對運營商的目標提出解決(jue) 方案和設備,並提供技術支持和後期維護,“物資的運送、安裝、協調實際上是由運營商來完成,這不是某一家企業(ye) 能獨立完成的事,需要大家協同合作才能達成。”


在被問到未來會(hui) 不會(hui) 在更高海拔的地方建設基站時,王波表示,目前的方案就是通過在6500米架設基站覆蓋峰頂,他個(ge) 人認為(wei) 可能不會(hui) 在更高的地方建基站了:“首先從(cong) 人類的極限上來說,6500米海拔是普通人能夠去到最高的地方,那裏是前進營地,本身就有一些以前登山隊留下來的裝備,有帳篷和相關(guan) 設施,是可以住人的。其次,6500米再往上是C1營地,那個(ge) 地方全是冰川,基本不具備設備安裝條件。”▲


“5G上珠峰”有三大難點

衝(chong) 刺6500米的工程建設有哪些難點?王波表示,首先是人員安全問題,“因為(wei) 我們(men) 的技術工程師絕大部分都是內(nei) 地人,長期生活在低海拔地區,長期在高海拔的地區生活工作,如果身體(ti) 素質不行就容易肺水腫和腦水腫,會(hui) 危及生命。”


近日,華為(wei) 和中國移動官方微博中犛牛馱運設備的視頻被網友熱轉,王波在采訪中向《環球時報》記者證實,在人員安全之外,物資運輸問題也讓建設人員費盡腦筋。“我們(men) 能夠通過車輛運輸的物資隻能到5200米,再往上都隻能通過人背和當地藏民的犛牛來運,而且費用也非常貴,市麵價(jia) 是1公裏1公斤40塊錢,要知道我們(men) 很多設備比如光纖、發電機都非常重。”


此外,發電等在平原地區很簡單的問題在海拔如此高的地區也成了技術難點,“實際上,那裏全年都會(hui) 下雪,如果采用太陽能板,雪就容易把太陽能板覆蓋,現在都是發電機在工作,但上麵的含氧量很低,導致發電機輸出效率非常低,大概隻有低海拔地區的20%,所以在原來的基礎上我們(men) 要用4到5倍的發電機來維持一套設備的運轉。”▲


為(wei) 登山、科考提供通信支撐

既然困難重重,為(wei) 什麽(me) 還要在看起來遠離我們(men) 日常生活的珠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5G基站呢?


“之前網上有一篇文章質疑花這麽(me) 大的代價(jia) ,是不是投入產(chan) 出比非常低?我不是很同意這種觀點。”在華為(wei) 工作了15年的王波認為(wei) ,5G上珠峰不能隻看經濟價(jia) 值,還應看到社會(hui) 價(jia) 值,“上世紀60年代中國人第一次登上珠峰,現在大家怎麽(me) 看呢?中國的5G技術登上珠峰,也能讓大家有一種自豪感。”


對此,有媒體(ti) 引述華為(wei) 創始人任正非的回應:“珠峰上沒有多少錢,也賺不到什麽(me) 錢,但可能挽救登山者的性命。”


中國通信專(zhuan) 家項立剛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每年夏季,到訪珠峰的人達到數萬(wan) 人,對於(yu) 那些想進一步登頂的登山隊員來說,精確獲悉同伴的位置非常重要,“比如你我兩(liang) 人僅(jin) 僅(jin) 相距50米,但找不到對方了,這在登頂過程中非常危險。”


項立剛告訴記者,以前隊員之間進行信息溝通有時會(hui) 借助衛星電話,但衛星電話非常貴,如果5G信號覆蓋珠峰,通信成本能大大降低,“如果你是一個(ge) 登山運動員,你登上去後是不是想直播一下?是不是想和家裏人通個(ge) 話?”項立剛說,這些事情以前做不到,現在對每一個(ge) 登山人來說都非常有價(jia) 值。項立剛表示,對氣候、環境監測等科研活動來講,5G信號的覆蓋也意義(yi) 非凡,“如果有攝像頭或環境監測的多種儀(yi) 器放在上麵,用最快的速度來獲取最新鮮的信息,就可以快速獲得實地數據。”他認為(wei) ,在珠峰的5G建設,也給在其他極端環境地區的通信和科考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