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影院的激光放映廳、到客廳的激光電視,從(cong) 故宮“上元之夜”投影秀、到隨身便攜投影儀(yi) ,近年來,曾經造價(jia) 高昂的激光顯示產(chan) 品,已然成為(wei) 了生活中的“常客”。而助推這一切的公司中,便有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之一光峰科技的身影,公司獨創的ALPD(激光熒光粉顯示技術)技術路線,成功將被稱為(wei) “第四代顯示光源”的激光顯示技術實現產(chan) 業(ye) 化。
“我們(men) 靠技術創新突破了成本難題後,在激光顯示領域裏,九成以上都用著我們(men) 的技術路線。這令我們(men) 很欣慰,光峰科技憑借硬科技實力開創了一個(ge) 新市場,成為(wei) 了這個(ge) 領域的先行者。”作為(wei) 一手主持研發的科學家,光峰科技董事長李屹博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zhuan) 訪時對公司的科創曆程如數家珍,表情難掩自豪。
正逢科創板開板一周年,作為(wei) 中國深圳本土孵化的科創企業(ye) ,李屹回望過往經曆感慨頗多:“深圳是一個(ge) 很適合搞科研和創業(ye) 的城市。氛圍開放包容,環境也是鳥語花香、陽光明媚。光峰科技從(cong) 深圳出發,希望也能從(cong) 這裏走向國際,向全世界傳(chuan) 播中國企業(ye) 的科創精神。”
激光顯示“領航者”
牆麵上隨處流瀉的光影、色彩變幻的迷你故宮、三麵環繞的客廳投影……這個(ge) 頗具賽博朋克風格的場景,來自於(yu) 光峰科技總部的展廳。“比起LED顯示屏,我們(men) 的激光顯示產(chan) 品畫麵更亮更細膩,能呈現的細節也更豐(feng) 富,這樣的效果離不開公司獨創的ALPD技術。”在展廳現場,一位工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了解,激光投影顯示技術即是采用激光作為(wei) 光源的投影技術,色域廣、壽命長、亮度高、能耗低,被稱為(wei) 第四代顯示光源。但因成本等原因,該技術長期未能突破產(chan) 業(ye) 化難題,更談不上在現實生活中裏大放異彩。李屹帶領光峰科技研發的ALPD技術,解決(jue) 了上述難題,據介紹,ALPD是一種用於(yu) 圖像顯示的、基於(yu) 激光激發熒光材料、混合多色激光的技術路線,具有性能更優(you) 、成本更低等優(you) 勢。
“公司成立前,海內(nei) 外很多研究激光顯示的機構都走同樣的技術路線,我們(men) 想做不一樣的。”對於(yu) 公司如何決(jue) 定研發方向的問題,李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如果隻是沿著前人道路去做,靠節省勞動力等方式減少成本,這不是真正的創新和前瞻性,也無法真正實現彎道超車。”
作為(wei) 發光材料之一的稀土可以應用於(yu) 激光顯示核心器件,能大幅降低成本。李屹認為(wei) ,這或許能成為(wei) 激光顯示實現產(chan) 業(ye) 化的突破點:“我們(men) 提出這個(ge) 技術路線的時候,業(ye) 內(nei) 是都沒想到的。雖備受質疑,我們(men) 依然‘壯起鼠膽,把貓打翻’,努力幹。”
2006年,光峰科技在深圳成立。一年後,李屹帶領公司研發團隊成功發明ALPD技術。2010年,光峰科技與(yu) 首創DLP技術的德州儀(yi) 器(TI)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標誌著光峰的ALPD技術正式得到業(ye) 內(nei) 認可。2013年,公司與(yu) LG合作推出全球首台100寸激光電視,激光顯示家用市場迅速升溫。目前,光峰科技ALPD代表的藍色激光+熒光粉技術架構已占據98.6%的市場,成為(wei) 了激光顯示行業(ye) 的主流技術路線。
在核心技術實現突破之後,光峰科技不斷致力於(yu) 開發核心技術不同的應用場景,廣泛應用於(yu) 影院市場等藍海領域。
“我們(men) 重視影院,因為(wei) 它是最高端的市場,這個(ge) 市場能把激光顯示切實地普及開來。另外,中國企業(ye) 很少在最高端市場做產(chan) 品,一般是從(cong) 紅海開始的,但因為(wei) 我們(men) 有‘硬科技’實力,可以去創造市場,而不是去搶占市場。”李屹回憶稱,“2014年,我們(men) 與(yu) 中影在《變形金剛4》的首映上嚐試了激光放映,效果很好。之後我們(men) 不僅(jin) 普及了激光放映技術,還讓好萊塢看到,中國也能在電影放映技術上實現突破與(yu) 領先。”
在電影放映領域一炮而紅後,光峰科技不僅(jin) 實現了ALPD技術“從(cong) 0到1”的突破,也成了整個(ge) 行業(ye) 的開路者,推動了激光顯示產(chan) 業(ye) 化的進程。
中國電影放映發行協會(hui)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國內(nei) 激光放映的市場滲透率從(cong) 0%增長至39%。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國內(nei) 以激光作為(wei) 放映光源的影廳約有2.3萬(wan) 套,其中光峰科技占有超六成的市場份額。未來,激光放映機市場滲透率將持續提升,存在替代傳(chuan) 統放映技術的增長機會(hui) 。
科創板助力硬科技專(zhuan) 利保護
時間來到2019年的夏天,手握“硬科技”的光峰科技成為(wei) 首批在科創板上市的企業(ye) ,並在一年後入選上證“科創50指數”首批成分股。在李屹看來,科創板為(wei) 國內(nei) 科創企業(ye) 打開了資本市場的大門,無論對其他科創企業(ye) 還是光峰科技而言,科創板的誕生都意義(yi) 非凡。
“科創型企業(ye) 的投入周期和融資過程都很長,但科創板出現後,一些同股不同權或還沒盈利的公司也得以在國內(nei) 上市,反映了資本市場對硬科技的認可,科創企業(ye) 也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李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李屹進一步強調稱,“更重要的是,科創板對企業(ye) 的專(zhuan) 利訴訟是持開放、包容的態度,正常的專(zhuan) 利訴訟不會(hui) 影響公司的上市,也鼓勵了國內(nei) 科技公司去重視專(zhuan) 利保護體(ti) 係的建設。同時,做好知識產(chan) 權運營也很重要,是為(wei) 科創企業(ye) 的長遠發展打好‘地基’,若兩(liang) 者缺一,科創企業(ye) 就不可能成為(wei) 全球領先的龍頭。”
去年在科創板上市時,光峰科技曾因身陷與(yu) 卡西歐、台達電子等公司的專(zhuan) 利訴訟而飽受市場質疑。在李屹這個(ge) “科研老兵“眼裏,科創型企業(ye) 之間圍繞“硬科技”頻繁發生的專(zhuan) 利訴訟在所難免,也是一種常態:“專(zhuan) 利訴訟不能叫‘糾紛’,隻是你來我往。大家技術路線相似、相伴同行,難免會(hui) 互相踩到。”李屹說道。目前,公司已與(yu) 卡西歐達成和解、也在與(yu) 台達電子的訴訟中取得階段性進展。
截至2019年底,在全球範圍內(nei) ,光峰科技獲授權專(zhuan) 利908項。其中,公司的ALPD技術架構專(zhuan) 利作為(wei) 熒光激光顯示路線的基礎專(zhuan) 利,已在全球被引證達416次。如今,光峰科技的ALPD技術架構已升級至第四代,有了全麵的性能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加固技術護城河,人才也是光峰科技的戰略重點之一。去年,公司的研發團隊已增至387人,占總員工比超30%。2019年10月份,光峰科技上市後便推出股權激勵計劃,向169名員工授予了共計440萬(wan) 第二類限製性股票作為(wei) 激勵,激勵對象包括核心技術人員、公司董事與(yu) 高管、業(ye) 務骨幹等。
李屹表示,股權激勵能讓員工與(yu) 公司共成長,後者一旦成為(wei) 頭部企業(ye) ,前者能獲得的利益在資本市場上具有溢價(jia) 效應,效果遠勝薪酬激勵:“做科創企業(ye) 就像蓋大樓,核心技術就是選好原材料,專(zhuan) 利運營是打地基,打樁建牆就是做好經營,施工隊是人才,我也常戲稱自己為(wei) 包工頭。‘施工隊’願意賣力建設,未來這棟大樓才能建成。”
逆境比順境更富有機遇
在科創板上市後,光峰科技進入商業(ye) 化發展的快車道。數據顯示,公司在2019年實現營收19.79億(yi) 元,同比增長42.82%;實現歸母淨利潤1.86億(yi) 元,同比增長5.36%;均創下過去四年來的新高。
如今,在科創板一周年之際,作為(wei) 國內(nei) 科創的一員,李屹也看到國內(nei) 科創企業(ye) 正肩負重任,不僅(jin) 要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做好核心專(zhuan) 利保護,也需要在5G、新材料、芯片等更核心領域再下一城。
在談到對光峰科技未來的規劃時,李屹首次表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他堅定地表示:“作為(wei) 科創板的首批上市企業(ye) ,我們(men) 希望不僅(jin) 幫助國內(nei) 科創企業(ye) 在國際上贏得競爭(zheng) 優(you) 勢,也希望通過上市後的表現,能證明前瞻性創造價(jia) 值的理念是可行的、將越挫越勇的精神堅持下去,進而帶動國內(nei) 科創的加速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於(yu)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院線停擺,電影產(chan) 業(ye) 陷入“冰河世紀”,影院業(ye) 務占比較大的光峰科技也受到波及。但在訪談過程中,李屹卻不像記者以為(wei) 的那樣擔憂:“影響還是有的,影院停擺後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都不樂(le) 觀。但疫情就像一場大雪,瑞雪兆豐(feng) 年,雪化後的行情隻會(hui) 更好。”
李屹的樂(le) 觀,來自於(yu) 光峰科技的業(ye) 務創新與(yu) 業(ye) 績的新增長點。
“今年疫情後,我們(men) 就開始思考,能否把握住這個(ge) 機會(hui) 將我們(men) 的放映機租賃服務模式推廣開,使公司更快地往軟硬件服務商的角色轉型,成為(wei) 激光顯示領域的‘微軟’。”李屹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據介紹,在激光電影放映機領域,光峰科技子公司中影光峰首創了光源租賃模式,按影院使用放映光源的時長收費並提供維護服務,能緩解影院的資金壓力。而疫情後,資產(chan) 普遍過“重”、業(ye) 績大受挫折的院線或更青睞於(yu) 這種“輕資產(chan) 模式”。
疫情期間,公司的另一增長點則來自ToC業(ye) 務。三年前,光峰科技與(yu) 小米合作推出的激光電視價(jia) 格突破萬(wan) 元大關(guan) ,成為(wei) 業(ye) 內(nei) 的標杆性產(chan) 品。在今年一季度,公司旗下的ToC產(chan) 品逆勢增長,營業(ye) 額實現同比增長約33%。“618”期間,公司與(yu) 小米合資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峰米科技”,更是第三年連續獲得激光電視品類銷售的冠軍(jun) 之位。
從(cong) 開創新技術路線到在疫情中逆流而上,光峰科技得以長期走在行業(ye) 前沿的原因,離不開李屹所強調的前瞻性和“逆境觀”。他認為(wei) ,前瞻性代表著真正的企業(ye) 家精神——預測機會(hui) 、創造價(jia) 值。“前瞻為(wei) 因,創造價(jia) 值是果,我希望光峰能持續地集成前瞻性和創造價(jia) 值。隻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技術領先。”而具有科學家精神的李屹,相較順境更鍾情於(yu) 逆境,“順境一定要小心,逆境則往往意味著機會(hui) ,任何的挫折是會(hui) 讓你很難受和傷(shang) 心,同時,也是在啟發你什麽(me) 地方有不足,個(ge) 人如此,企業(ye) 如此。”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