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德國,國人的第一印象是嚴(yan) 謹、一絲(si) 不苟和工匠精神,在機械領域領先全球,“青島下水道配件”流言曾風靡一時。雖說誇張,但無法否認,德國人在機械製造上確實有過人的天賦,德國工人每天隻工作六小時,卻能在工作時間內(nei) 高效完成任務,世界上最好的機床、最好的刀具都是德國製造的。近些年,德國製造業(ye) 神話正在破滅,原因是令人詬病不已的德國鐵路係統。
“歐洲最差的鐵路”

作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強國,德國在一百多年前就完成了全國鐵路網布局,一戰爆發時,德國在極短時間內(nei) 就將數百萬(wan) 大軍(jun) 動員至前線,從(cong) 而確立在戰爭(zheng) 初期的優(you) 勢。但如今,德國人的嚴(yan) 謹精神絲(si) 毫沒有表現在鐵路上。在德國,火車晚點是家常便飯,幾乎沒有人坐過不晚點的火車。火車首尾分離也是常事,到了站點後,火車會(hui) 因為(wei) 各種原因分成頭尾兩(liang) 截,駛向誰也無法預料的地點,乘客一覺醒來發現不知身處何地。官方統計,每年都有10多萬(wan) 列火車偏離預定路線。總之關(guan) 於(yu) 德國鐵路的故事足夠寫(xie) 一本書(shu) ,被稱為(wei) “歐洲最差的鐵路”。

據統計,德國火車晚點率高達70%,晚點原因多種多樣,天氣惡劣、信號燈故障、有障礙物等等,各種各樣的晚點原因折射出德國鐵路係統嚴(yan) 重老化和科學管理的缺失。前幾年,一張德國人在火車上專(zhuan) 心致誌看書(shu) 的照片在國內(nei) 瘋傳(chuan) ,人們(men) 紛紛對德國人愛好學習(xi) 的精神表示折服,但真實原因是,德國火車上的信號太差,沒有辦法玩手機。自從(cong) 引進中國基站後,德國火車上已經很少見愛好學習(xi) 的人了。
德國拋出6600億(yi) 元訂單,我國有望全盤接收

近日,為(wei) 改善全國鐵路係統,德國鐵路公司出資860億(yi) 歐元(約6600億(yi) 元)招標,計劃用10年時間完成對鐵路係統的翻新維修。德國勞動力較少,鐵路建設方麵較為(wei) 薄弱,如果由本國來完成,可能至少需要15年時間,成本也會(hui) 遠遠高於(yu) 預算。招標計劃中,中國和日本最有望拿下。

我國是鐵路建設大國,高鐵更是已經成為(wei) 一張名片,在滿足國內(nei) 需求後已經開始對外出口。德國鐵路係統規模龐大,翻新改造工作曠日持久,而中國有豐(feng) 富的建設鐵路經驗和更高的性價(jia) 比,非常有望擊敗日本全盤接接收。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