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漲價博弈步入“冷靜期”:多晶矽企業擴產忙

星之球科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20-09-20 我要評論(0 )   

前段時間漲漲漲的光伏產(chan) 業(ye) 鏈終於(yu) 冷靜下來,9月各製造端價(jia) 格趨於(yu) 平穩。然而平穩之下仍暗流湧動,企業(ye) 之間既博弈也觀望。裝機量需求增長之下,產(chan) 能擴張的中遊企業(ye) 豪擲百億(yi) ...

前段時間漲漲漲的光伏產(chan) 業(ye) 鏈終於(yu) 冷靜下來,9月各製造端價(jia) 格趨於(yu) 平穩。

然而平穩之下仍暗流湧動,企業(ye) 之間既博弈也觀望。裝機量需求增長之下,產(chan) 能擴張的中遊企業(ye) 豪擲百億(yi) 鎖定未來五年的矽料供應,足可見原料緊張。矽料生產(chan) 企業(ye) 本身是否擴產(chan) ,也成為(wei) 被關(guan) 注的內(nei) 容之一。

9月18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位於(yu) 包頭市的內(nei) 蒙古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內(nei) 蒙通威)現場看到,二期項目在籌劃中。這意味著國內(nei) 矽料大廠裏,通威成了少有的、在2021年和2022年有大規模擴張的企業(ye) 。根據通威的規劃,2023年要將多晶矽料產(chan) 能擴大至22萬(wan) ~29萬(wan) 噸/年。

但有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多晶矽料擴產(chan) 也並非想擴就能擴,也要考慮成本等因素的約束。

圖片來源:攝圖網

光伏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博弈進入冷靜期

“現在多晶矽料價(jia) 格確實是行業(ye) 內(nei) 比較關(guan) 注的話題。”另一國內(nei) 矽料大廠的總經理被問到光伏上遊多晶矽料的價(jia) 格趨勢時說道。

此前幾年較沉寂的矽料,今年因供需失衡突然大火,一個(ge) 月超七成的漲幅猶如一匹脫韁野馬,拉也拉不住。

最近一段時間,多晶矽料價(jia) 格總算趨於(yu) 平穩。同樣平穩的還有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上一周,特級致密料價(jia) 格為(wei) 103元/Kg,價(jia) 格與(yu) 上上周持平;單晶158矽片一二線廠商價(jia) 格分別為(wei) 3.10元和2.90元每片,價(jia) 格同樣與(yu) 上上周持平;單晶PERC電池片,價(jia) 格也與(yu) 上上周持平……

但價(jia) 格平穩之下,其實暗流仍在湧動。在包頭,一位光伏業(ye) 內(nei) 人士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現在上下遊還是在價(jia) 格博弈。”

“博弈”一詞必然是今年光伏行業(ye) 使用最高頻的詞語,幾乎每一個(ge) 光伏人都把它掛在嘴邊。上遊矽料企業(ye) 和它的下遊矽片企業(ye) 博弈,矽片企業(ye) 又和它下遊的電池片企業(ye) 博弈,電池片企業(ye) 再和組件博弈,組件企業(ye) 則與(yu) 下遊電站博弈……

價(jia) 格博弈最激烈的,是光伏產(chan) 業(ye) 鏈最集中的矽料和矽片環節。新特能源、新疆大全、通威、東(dong) 方希望、保利協鑫這五家掌握了國內(nei) 矽料80%的份額,隆基股份和中環股份則拿下了矽片市場的大“半壁江山”。兩(liang) 方的現狀是,矽片企業(ye) 抱怨矽料漲得高,矽料企業(ye) 又說矽片企業(ye) 不肯讓利。

這一博弈過程就像經濟學模型的古諾寡頭競爭(zheng) ——每個(ge) 企業(ye) 都想獲得生產(chan) 可能性邊界下的最高利潤,但競爭(zheng) 約束又隻能獲得討價(jia) 還價(jia) 後的均衡價(jia) 格。

當矽料企業(ye) 想把矽料價(jia) 格從(cong) 10萬(wan) 元/噸報到15萬(wan) 元/噸,矽片企業(ye) 直接擺手:“對不起,我承受不了。”

當矽片企業(ye) 想把矽料價(jia) 格從(cong) 10萬(wan) 元/噸壓到8萬(wan) 元/噸,矽料企業(ye) 也可以說:“對不起,我沒貨了。”

這段時間的價(jia) 格平穩,可以說是各方達成的價(jia) 格一致——不過是激烈競價(jia) 後的僵持階段。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分析,從(cong) 上周開始,多晶矽市場供小於(yu) 求疊加上遊開工率提升和下遊需求小幅減少的變量,導致上下遊進入更加緊張的博弈期,簽單量和簽單價(jia) 均處於(yu) 僵持階段,因此市場價(jia) 格如預期持穩不變。

另一方麵,矽料實質性緊缺情況未變。根據矽料和矽片在產(chan) 企業(ye) 的生產(chan) 現狀及計劃,預計9月份多晶矽供應總量在3.7萬(wan) ~3.8萬(wan) 噸(包括進口量),需求量在3.9萬(wan) ~4萬(wan) 噸,仍有0.1萬(wan) ~0.3萬(wan) 噸的供應缺口。從(cong) 供需總量來看,市場供小於(yu) 求的局麵尚未扭轉。

緊張的矽料供給之下,矽料企業(ye) 已開足馬力生產(chan) 。

鹿城包頭——三國名將呂布故鄉(xiang) ,是北方重要的重工業(ye) 城市,通威股份子公司永祥股份旗下的內(nei) 蒙通威就坐落於(yu) 此。它與(yu) 四川的樂(le) 山、雲(yun) 南的保山,共同組成了通威多晶矽料三大生產(chan) 基地。

內(nei) 蒙古通威高純晶矽廠區。受訪方供圖

9月的包頭,踩著夏季的尾巴,每天日照時間維持在10個(ge) 小時左右,這是光伏發電需要的區域“稟賦”。

“裝置一直保持滿產(chan) 狀態,每個(ge) 月生產(chan) 量3000噸左右……”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內(nei) 蒙通威總經理袁中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是永祥股份旗下首個(ge) 外省項目,單線產(chan) 能達到3萬(wan) 噸,是全球單線產(chan) 能最大的晶矽企業(ye) 之一。

內(nei) 蒙通威停車場上的光伏發電麵板。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銀白色精餾塔,隨處可見的光伏電池麵板、自動化操作的還原車間……記者在現場看到,內(nei) 蒙通威沒有過密的勞動力投入,而是以自動化生產(chan) 代之。公司的中控室,10多名工作人員透過屏幕,觀察著矽料生產(chan) 情況,那裏還顯示著矽料結構占比、單月生產(chan) 計劃、生產(chan) 進度等。

大單保供頻現

當前,光伏產(chan) 業(ye) 正在加快替代化石能源,實現清潔能源革命。有人預計,2025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將從(cong) 2019年的15.3%再度提升,到2030年有望達到20%的比重。

此前,有業(ye) 內(nei) 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量大約在120GW左右。後疫情時代,光伏將是最有競爭(zheng) 力的能源,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有望快速提升到140GW~150GW。預計到2025年,全球光伏年裝機量將會(hui) 超過300GW。

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署預測,考慮到裝機是逐步增長的,因此,最高峰時期有可能達到1000GW的體(ti) 量。

1000GW是一個(ge) 什麽(me) 概念?袁中華解釋道,100GW就已相當於(yu) 5000萬(wan) 噸石油的能源儲(chu) 備。

與(yu) 之對應,300GW年裝機量也就意味著對多晶矽的年需求量將提升到每年100萬(wan) 噸以上。

破碎後的高純晶矽矽塊。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據記者了解到,正是在2019年,國內(nei) 外多晶矽料企業(ye) 爭(zheng) 先恐後擴產(chan) 上量。

2018年,全球多晶矽產(chan) 量為(wei) 40萬(wan) 噸,中國多晶矽產(chan) 量為(wei) 25萬(wan) 噸;2019年,這兩(liang) 項數字分別為(wei) 51萬(wan) 噸和34.2萬(wan) 噸。多晶矽料擴產(chan) 得益於(yu) 下遊各製造端的產(chan) 量擴張。根據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數據,2019年,矽片產(chan) 量134.6GW,電池片產(chan) 量108.6GW,組件產(chan) 量98.6GW。上述環節占全球總產(chan) 量比重分別為(wei) 90%、77%、72%。

今年,光伏各製造端擴產(chan) 的步伐仍在加速。中環股份2019年規劃單晶矽片總產(chan) 能56GW,2020年規劃單晶矽片總產(chan) 能85GW;億(yi) 晶光電新建年產(chan) 3GW矽棒矽片項目。

9月15日晚,晶澳科技公告,擬對一體(ti) 化產(chan) 能進行擴建,涉及矽片、電池、組件三個(ge) 環節,預計總投資額103.91億(yi) 元。其中1GW拉晶及5GW切片、20GW拉晶及切片合計投資65億(yi) 元,剩餘(yu) 39億(yi) 用於(yu) 電池片、組件項目。

9月10日,隆基股份上調2021年對通威的矽片銷售數量,由2021年的16億(yi) 矽片調整為(wei) 26億(yi) 片。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擴產(chan) 之際又逢矽料漲價(jia) ,各大企業(ye) 悄然“搶貨”矽料,鎖定長單。

8月,隆基股份與(yu) 亞(ya) 洲矽業(ye) 簽訂94.98億(yi) 元多晶矽料采購大單,約定今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合計采購多晶矽料12.48萬(wan) 噸。

9月,上機數控公告,擬2020~2021年向保利協鑫采購原材料多晶矽料1.67萬(wan) 噸,預計采購金額約為(wei) 15.70億(yi) 元。更早之前的8月,上機數控與(yu) 新疆大全簽訂20億(yi) 元上下的多晶矽料采購大單。

9月,晶澳科技公告稱,公司子公司與(yu) 新特能源達成戰略合作,計劃於(yu) 2020年10月至2025年12月期間購買(mai) 原生多晶矽9.72萬(wan) 噸。參照谘詢機構PVInfolink最新公布的價(jia) 格估算,預計上述協議合同金額約為(wei) 91.37億(yi) 元。

短則兩(liang) 年,多則五年,各方下手鎖定未來五年的多晶矽料,理由隻有一個(ge) ——保上遊供應。自2011年多晶矽料一路暴跌以來,下遊企業(ye) 長單鎖量的一幕已極其罕見。

永祥股份副總經理禚東(dong) 舉(ju) 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他們(men) (下遊客戶)的判斷比我們(men) 還要樂(le) 觀,對未來的光伏市場充滿信心。現在是我們(men) 接到訂單的量太大,需求量太大,要快速生產(chan) 產(chan) 品滿足客戶需求。”

記者在和多位光伏業(ye) 內(nei) 人士交流中了解到,光伏急速擴張的裝機量,將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上遊矽料的供應量。

矽料擴張步伐是否能跟上陡增的需求?從(cong) 國內(nei) 矽料企業(ye) 的擴產(chan) 進度看,起碼最近兩(liang) 年的新增產(chan) 能很少。

矽料擴產(chan) 主要在頭部企業(ye)

“二期項目在籌劃中。需要積極推動生產(chan) 要素匹配、供電線路建設等。”袁中華向記者說道,關(guan) 於(yu) 內(nei) 蒙通威二期項目的籌劃,公司將基於(yu) 一期項目的生產(chan) 工藝情況,進一步做好工藝技術等方麵的優(you) 化設計。

展示台的矽片。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胥帥 攝

他還提到了永祥股份的擴產(chan) 規劃:2019年,永祥股份的出貨量為(wei) 8萬(wan) 噸/年,2021年要達到16萬(wan) 噸/年,2023年要達到22萬(wan) ~29萬(wan) 噸/年,“現在的行業(ye) 發展,越來越向龍頭企業(ye) 集中。目前通威的矽料產(chan) 能8萬(wan) 噸,根據通威的規劃,到那個(ge) 時候將毫無爭(zheng) 議的成為(wei) 行業(ye) 領頭羊!”

根據前瞻產(chan) 業(ye) 研究院數據,截至2019年底,國內(nei) 多晶矽企業(ye) 名義(yi) 產(chan) 能超過萬(wan) 噸級別的有——保利協鑫8.5萬(wan) 噸,永祥股份8萬(wan) 噸,新特能源7.2萬(wan) 噸,新疆大全7萬(wan) 噸,東(dong) 方希望4萬(wan) 噸,亞(ya) 洲矽業(ye) 2萬(wan) 噸和內(nei) 蒙東(dong) 立1.2萬(wan) 噸等八大廠家,合計超30萬(wan) 噸/年。若按照通威股份的規劃,23萬(wan) 噸產(chan) 能,將占據國內(nei) 八家大廠總產(chan) 能的七成。

然而除開通威股份的雲(yun) 南保山項目、永祥新能源(新廠)二期之外,其餘(yu) 大廠2020年的擴產(chan) 計劃較少。

“新疆大全準備上科創板,有擴產(chan) 計劃,亞(ya) 洲矽業(ye) 有擴產(chan) 計劃,其餘(yu) 似乎就沒有看到公開消息。”一位電力設備與(yu) 新能源行業(ye) 分析師表示。

就在8月中旬,亞(ya) 洲矽業(ye) 年產(chan) 3萬(wan) 噸電子級多晶矽項目一期工程動員大會(hui) 在西寧舉(ju) 行。亞(ya) 洲矽業(ye) 計劃分兩(liang) 期建設年產(chan) 6萬(wan) 噸電子級多晶矽,項目總投資50億(yi) 元。

9月11日,新疆大全科創板上市招股書(shu) (申報稿)獲受理,公司的募投項目之一正是年產(chan) 35000噸多晶矽項目。根據申報稿內(nei) 容,該項目總投資為(wei) 35.1億(yi) 元。經測算,本項目投產(chan) 後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ye) 收入26.1億(yi) 元,年均淨利潤4.94億(yi) 元。

加上已有產(chan) 能7萬(wan) 噸,這意味著如募投項目投產(chan) 後,新疆大全的實際產(chan) 能將達到10.5萬(wan) 噸。新疆大全在招股書(shu) 中提及,項目建設期為(wei) 19個(ge) 月,意味著最終的投產(chan) 時間可能在2022年。

“最近三到五年,韓國OCI、德國瓦克的產(chan) 能被動壓縮,成本缺乏競爭(zheng) 力。改變格局背後,不隻是產(chan) 能和產(chan) 量規模,還將通過競爭(zheng) 優(you) 勢支撐改變產(chan) 業(ye) 格局。這會(hui) 形成優(you) 中越優(you) 的良好循環,中國多晶矽比例在全球也會(hui) 提升。”袁中華表示,多晶矽成本和工藝競爭(zheng) 上,海外企業(ye) 很難對中國企業(ye) 構成挑戰。

另外一個(ge) 是成本核算維度,國內(nei) 企業(ye) 產(chan) 能擴張並非想擴就能擴,“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2017年沒有擴?”袁中華就此反問,這背後是因為(wei) 成本沒有體(ti) 現出優(you) 勢,哪家企業(ye) 擴產(chan) 厲害,誰就“死”得快。

受價(jia) 格約束,降低單位邊際成本的擴產(chan) 行為(wei) 才更有意義(yi) 。今年上半年,通威矽料平均生產(chan) 成本為(wei) 3.95萬(wan) 元/噸,新產(chan) 能平均生產(chan) 成本為(wei) 3.65萬(wan) 元/噸,基本上是行業(ye) 最低。在最近兩(liang) 年,無論是從(cong) 擴產(chan) 的時間、產(chan) 能來看,通威股份的動作最快,力度最大。

“我們(men) 二期項目要努力在一期基礎上再降5%成本,甚至10%。要讓二期比第一期更具競爭(zheng) 力。”永祥股份董事兼首席技術官甘居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袁中華表示,目前公司的多晶矽技術路線還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我們(men) 通過‘永祥法’循環生產(chan) ,比如現在把蒸汽消耗降到以前的1/10,甚至於(yu) 最後會(hui) 變為(wei) ‘0’蒸汽消耗。”

從(cong) 2007年到現在,多晶矽行業(ye) 大浪淘沙背後,是極致成本控製——綜合電耗從(cong) 2007年的350KWH/KG降低到2019年的70KWH/KG,降幅高達80%。

全要素成本下降也是光伏產(chan) 業(ye) 的必由之路,因為(wei) 邊際成本決(jue) 定了邊際價(jia) 格。根據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的數據,2010年~2019年,光伏發電總裝機成本下降了約4/5。平價(jia) 上網年代,最終度電成本下降才能保證光伏發電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所以在2020年4月,全球才會(hui) 出現1.35美分/KWH的最低中標價(jia) 格。

一方麵是平價(jia) 上網的低價(jia) 格,另一方麵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鏈還有向上的空間。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在2020第三屆中國國際光伏產(chan) 業(ye) 高峰論壇上表示,光伏要高質量發展,在產(chan) 業(ye) 鏈上應強調做精做強,而不是更全更大,雖然未來有很多不確定因素,但從(cong) 曆史上的一些典型案例來看,行業(ye) 發展需要的是全行業(ye) 的協同智慧。

從(cong) 資本市場來看,整個(ge) 光伏板塊個(ge) 股也處於(yu) 2018年以來的高位。

隆基股份股價(jia) 一路上漲,刷新新高,市值逼近3000億(yi) 元;通威股份股價(jia) 高位震蕩,總市值突破千億(yi) 元;晶澳科技股價(jia) 新高,市值逼近400億(yi) 元;晶盛機電股價(jia) 新高,市值也逼近400億(yi) 元……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