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英利能源總經理劉丁濤:“十四五”光伏將迎爆發式發展

星之球科技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2020-10-20 我要評論(0 )   

‘十四五’時期,光伏產(chan) 業(ye) 將正式步入全麵平價(jia) 時代,行業(ye) 也將再次迎來跨越式大爆發發展。”日前,英利能源科技集團總經理劉丁濤在接受北青科創頻道采訪時表示。“英利能...

‘十四五’時期,光伏產(chan) 業(ye) 將正式步入全麵平價(jia) 時代,行業(ye) 也將再次迎來跨越式大爆發發展。”日前,英利能源科技集團總經理劉丁濤在接受北青科創頻道采訪時表示。

“英利能源科技集團公司致力構建萬(wan) 物發電的零碳世界,把光伏清潔能源帶入每個(ge) 家庭、每個(ge) 組織、每座建築。”英利能源科技集團總經理劉丁濤說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後來居上 快速發展領跑全球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始於(yu) 20世紀50年代,隨著全球能源形勢日趨嚴(yan) 峻,光伏發電作為(wei) 一種可持續的能源替代方式,受到世界各國廣泛關(guan) 注。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世界光伏行業(ye) 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太陽能光伏產(chan) 業(ye) 起步較晚,但發展勢頭迅猛,尤其是2013年之後,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

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布《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文件要求,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yi) 千瓦以上,其中,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yi) 千瓦以上。

2019年,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開始實現由補貼向平價(jia) 推動的轉變,在政策調整下,光伏整體(ti) 市場出現下滑,全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為(wei) 30.11GW,發電量為(wei) 2243億(yi) 千瓦時。盡管如此,截止去年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依然達到2.04億(yi) 千瓦,光伏發電量首次突破2億(yi) 千瓦,不僅(jin) 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三五”裝機任務,且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十三五’是我國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時期。”劉丁濤表示,在此期間,英利能源科技集團抓住機遇,在技術研發、產(chan) 品迭代到應用創新等方麵,都取得了重要成績。他介紹,在技術研發方麵,公司聚焦光伏建築一體(ti) 化領域,攻克了包括晶矽曲麵組件製造技術在內(nei) 的多項核心技術,多項指標開創了行業(ye) 先河;在產(chan) 品創新方麵,公司在傳(chuan) 統光伏基礎上,發展新的光伏應用,相繼推出11代光伏綠色建材產(chan) 品,占據了全球近40%的市場份額;在“光伏+”應用方麵,公司光伏產(chan) 品與(yu) 方案,在清潔取暖、正能量建築、新型城鎮化等領域廣泛應用,真正實現了光伏的多領域、多場景、多元化應用。

“十四五”光伏產(chan) 業(ye) 大有可為(wei) “光伏+”應用成新藍海

從(cong) 無到有、從(cong) 落後到趕超,近年來,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交出了一份份令人驚喜又驕傲的成績單。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由於(yu) 光伏行業(ye) 積蓄多年的規模發展和技術突破,劉丁濤預測,“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將正式邁入“平價(jia) ”時代,伴隨著無補貼時代到來,光伏全行業(ye) 發展將逐漸回歸市場競爭(zheng) 。

那麽(me) ,“十四五”規劃期間,光伏產(chan) 業(ye) 將呈現出哪些發展趨勢?劉丁濤表示,首先,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會(hui) 更加大眾(zhong) 化,更深入到社會(hui) 生活的方方麵麵,各類“光伏+”應用會(hui) 更加廣泛。隨著成本不斷下降以及儲(chu) 能技術的發展,“十四五”期間,光伏將充分發揮自身分散化特點,真正實現有陽光的地方就可以應用光伏,助力能源結構轉型,推動智能微電網、智慧能源的發展。

其次,光伏產(chan) 業(ye) 在更加分散和下沉的同時,由於(yu) 效率和技術的提升,以及特高壓線路的建設,在西北荒漠之地建設超大型集中式地麵電站將具備現實的基礎和條件,因而,高質高效的超大型地麵電站也將成為(wei) “十四五”期間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要方向。

“平價(jia) ”改變光伏競爭(zheng) 格局 高速發展迎新挑戰

曆年來,光伏在能源產(chan) 業(ye) 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毋庸置疑,作為(wei) “光伏強國”,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取得的成績頗為(wei) 樂(le) 觀,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行業(ye) 也要深刻認識到其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尤其“十四五”全麵進入“平價(jia) 時代”之後,光伏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又將發生哪些新變化?光伏企業(ye) 又該如何應對破局?對此,劉丁濤分享了四點看法和建議。

第一,警惕劣幣驅逐良幣

“在大眾(zhong) 化市場,要警惕價(jia) 格戰引起的劣幣驅逐良幣,破壞行業(ye) 形象乃至行業(ye) 根基。”劉丁濤提醒,在“光伏+”應用領域,由於(yu) 大眾(zhong) 對價(jia) 格更敏感,且行業(ye) 門檻低,因此低質低價(jia) 的產(chan) 品一開始更容易占領市場。劉丁濤建議,相關(guan) 行業(ye) 標準、資質審查必須先行,確保進入市場的都是可靠產(chan) 品,形成良性的市場競爭(zheng) ,真正地促進行業(ye) 進步發展,讓全社會(hui) 享受到光伏平價(jia) 之後的好處。

第二,產(chan) 能過剩之憂

劉丁濤介紹,2020年以來,光伏企業(ye) 紛紛進行大規模擴產(chan) ,投資總額近2156億(yi) 元。對此,劉丁濤提出,一方麵,內(nei) 部要擴大內(nei) 需,加大產(chan) 能消耗力度;另一方麵,需對現有產(chan) 能進行逐步優(you) 化升級,確保產(chan) 品滿足市場的同時,實現質的提升。

第三,儲(chu) 能技術有待提高

眾(zhong) 所周知,光伏發電具有不穩定的缺陷,隨著光伏爆發式增長,如果不附帶儲(chu) 能設備,那麽(me) 當一定量級的光伏電站全部上網之後,由此產(chan) 生的消納問題以及對電網的衝(chong) 擊將難以衡量。“儲(chu) 能設備未來將是光伏係統必備搭檔,但其成本高昂,如何突破技術瓶頸降低成本,將在很程度上影響光伏的真正爆發。大力發展儲(chu) 能技術之餘(yu) ,政策還要盡可能引導就近消納、就近消耗,優(you) 先用電、用能大戶配備光伏,提高自身消耗,減少上網餘(yu) 量,降低電網壓力。”劉丁濤補充。

第四,新型“光伏+”應用運維痛點

在傳(chuan) 統集中式電站及大型工商業(ye) 分布式光伏項目領域,運維服務已發展較為(wei) 成熟,但隨著“光伏+”普及,大量戶用光伏及小型“光伏+”應用的後期運維也可能成為(wei) 行業(ye) 難點和痛點。劉丁濤表示,這種分散式的光伏應用無法形成聚集效應,從(cong) 單純的運維角度來看,不具備市場化的可能性,而想要解決(jue) 這一問題,則必須設定行業(ye) 標準及規則,包括上遊產(chan) 品、銷售環節、售後服務,貫徹“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

推動行業(ye) 良性向上發展 完善市場化機製是關(guan) 鍵

整個(ge) “十三五”期間,國內(nei) 光伏企業(ye) 合力帶領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連續5年蟬聯全球裝機規模第一的寶座,同時,大大提高了產(chan) 業(ye) 整體(ti) 技術水平,並降低了生產(chan) 成本。在技術創新和規模效應雙重作用之下,如今,諸多光伏龍頭企業(ye) 紛紛大舉(ju) 擴產(chan) 。那麽(me) ,“十四五”期間,光伏企業(ye) 該如何在快速奔跑中保持健康發展?

“任何一個(ge) 行業(ye) 若想長久健康高速發展,必須實現真正的市場化,一切問題交由市場去解決(jue) 。”劉丁濤認為(wei) ,“十四五”期間,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仍需不斷推動技術進步,實現成本下降再下降,為(wei) 市場化奠定基礎。他建議,在政策層麵,國家應進一步出台利好政策,減輕可再生能源企業(ye) 的非技術成本;在市場化機製方麵,完善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製、綠證交易製度、分布式市場化交易等諸多市場化交易機製,降低門檻和壁壘,推動分布式光伏真正進入市場,由此推動行業(ye) 良性向上健康發展。

劉丁濤透露,“十四五”期間,英利能源科技集團將以全球領先的光伏建築一體(ti) 化和光伏發電綜合解決(jue) 方案提供商為(wei) 戰略目標,通過光伏發電賦能,結合工業(ye) 設計、5G傳(chuan) 輸、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聚焦綠色建築、智慧交通、現代農(nong) 業(ye) 、節能環保、零碳生活等應用場景,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與(yu) 能源智能微網的多能互補,實現能源多能協同供應,為(wei) 智慧城市、智慧園區、美麗(li) 鄉(xiang) 村、特色小鎮等提供一站式綜合智慧能源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