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繼上月剛公布億(yi) 元Pre-A輪融資後,EDA軟件企業(ye) 芯華章再次宣布,完成近億(yi) 元Pre-A+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中芯聚源和鬆禾資本參與(yu) 投資,Pre-A輪投資人雲(yun) 暉資本和大樹長青繼續跟投,本次融資資金重點投入在研發力量在全球的部署以及EDA與(yu) 前沿技術的融合突破上。

資料顯示,芯華章是一家EDA智能工業(ye) 軟件級係統研發商,於(yu) 2020年3月創立。芯華章致力於(yu) 集成電路電子自動化領域,可為(wei) 半導體(ti) 行業(ye) 用戶提供芯片設計、EDA智能軟件和係統等產(chan) 品。
據悉,芯華章涉及的業(ye) 務場景屬於(yu) EDA技術密度最高,需求量最大的芯片驗證環節。創始人兼董事長王禮賓表示,公司的目標是突破現有技術壁壘,開發出全流程EDA驗證工具與(yu) 係統,推出包含硬件仿真器、FPGA原型驗證、形式驗證、智能驗證、邏輯仿真等產(chan) 品與(yu) 平台。
“小而精”的產(chan) 業(ye) ,如何打通半導體(ti) “任督二脈”?
數字經濟時代,EDA已成為(wei) 產(chan) 業(ye) 數字化發展的重要建設工具之一,其用範疇很廣泛,機械、電子、通信等領域都有EDA的身影。但如此重要的產(chan) 業(ye) ,在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中卻有著“小而精”的身影,它產(chan) 值較小但又極其重要。
ESD Alliance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EDA市場規模達到97億(yi) 美元,2019年全球EDA市場規模達到105億(yi) 美元。相比於(yu) 動輒上千億(yi) 美元的半導體(ti) 市場來說不值一提,但如果缺少了EDA全世界的芯片設計公司則會(hui) 寸步難行。
EDA是廣義(yi) CAD的一種,是細分的行業(ye) 軟件。對於(yu) 整個(ge) 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鏈來說,EDA軟件應用最多的環節在於(yu) 半導體(ti) 設計環節。由於(yu) 完整的芯片中通常包含數十億(yi) 甚至更高以上數量的晶體(ti) 管,因此設計過程中所需的模擬和驗證手段都要借助EDA軟件,通過EDA工具工程師可以在計算機上,完成從(cong) 概念、算法、協議等開始設計電子係統,將電子產(chan) 品從(cong) 電路設計、性能分析到設計出IC版圖或PCB版圖的整個(ge) 過程。的話幾乎難以完成。
可以說,EDA軟件對於(yu) 半導體(ti) 設計企業(ye) 的重要性,不亞(ya) 於(yu) 光刻機對台積電、中芯國際等半導體(ti) 製造企業(ye) 的重要程度。同樣,EDA的重要性也讓其成為(wei) 了半導體(ti) 設計上遊環節的核心產(chan) 業(ye) ,和光刻機一樣,國內(nei) 麵臨(lin) 著“卡脖子”的處境。
目前,國內(nei) 尚未開發出自主可控的高端EDA軟件,在高端芯片設計領域嚴(yan) 重依賴進口。市場上主流的EDA軟件由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三家公司壟斷,哪怕國內(nei) 排名第一的華為(wei) 海思半導體(ti) ,也需要獲得相應的EDA授權。而在2019年,這三家美國大廠就依據美國政府要求終止了與(yu) 華為(wei) 合作,雖然華為(wei) 已獲得當時版本EDA工具的永久授權,短期內(nei) EDA禁令影響不會(hui) 太大,但是由於(yu) 無法更新升級至新版本的EDA工具,給國內(nei) 芯片技向前發展極為(wei) 不利,因此大力發展國產(chan) EDA軟件迫在眉睫。
國內(nei) EDA產(chan) 業(ye) 發展現狀與(yu) 不足
國內(nei) EDA產(chan) 業(ye) 發展還要從(cong)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說起,當時國內(nei) 眾(zhong) 多高科技領域都受困於(yu) “巴統”的禁運,集成電路領域也不例外,為(wei) 了更好的發展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國家在1986年動員了全國17家單位,200多位專(zhuan) 家共同開發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係統。
1933年,首套國產(chan) EDA熊貓係統問世,正式拉開了國內(nei) 曲折而緩慢的EDA發展之路,之後多個(ge) EDA廠商接連湧現,但因為(wei) 各種原因,國產(chan) EDA產(chan) 業(ye) 沒有取得實質性成功。發展至今,華大九天、芯願景、芯禾科技、廣立微、博達微等幾個(ge) 企業(ye) 從(cong) 國產(chan) EDA陣營中嶄露頭角,擔起了國產(chan) EDA軟件研發與(yu) 推廣的重任。然而國產(chan) EDA軟件還存在以下幾方麵的挑戰:
1、壟斷格局難以打破,Cadence、Synopsys和Mentor Graphics三巨頭形成的壟斷格局難以打破;
2、市場份額低,國內(nei) EDA銷售額超過95%由三巨頭瓜分,剩下不到5%的份額中還有Ansy等外國企業(ye) 分食,給華大九天、芯願景、芯禾科技、廣立微、博達微等企業(ye) 留下了極小的市場空間;
3、技術薄弱,國產(chan) EDA在對先進芯片工藝的支持上還停留在28nm階段,而國際上最先進的已經可以支持5nm。其次是芯片設計流程上,國產(chan) EDA產(chan) 品還不足以覆蓋全流程的60%,流程覆蓋率太低;
4、受製於(yu) 人,EDA軟件重要性不言而喻,受製於(yu) 國外,嚴(yan) 重的話甚至影響整個(ge) 芯片產(chan) 業(ye) 。
一直以來,人們(men) 看到國外EDA軟件對先進工藝和完善的流程的支持,畢竟是芯片設計上的重要工具,自然寧可掏錢買(mai) 貴的,也不會(hui) 為(wei) 了省錢買(mai) 便宜的,從(cong) 而也就導致了國產(chan) EDA越來越沒什麽(me) 人關(guan) 注。而近一兩(liang) 年來國際形勢帶來的壓迫下,美國的斷供已成為(wei) 了懸在國內(nei) 半導體(ti) 廠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國人也更加明白,越依賴國外,就越有可能遭遇“卡脖子”。
資本青睞,國產(chan) EDA迎春天?
今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除了影響全球的疫情以外,國內(nei) 還麵臨(lin) 著諸多來自美國的半導體(ti) 核心技術限製。
國家密集出台政策推動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同時,社會(hui) 資本也順應“國產(chan) 化替代”潮流,大力投資EDA企業(ye) ,華大九天、國微思爾芯、概倫(lun) 電子、芯華章都紛紛發布融資信息:
2020年4月,概倫(lun) 電子獲得興(xing) 橙資本、英特爾投資等的億(yi) 元級投資;
2020年7月,華大九天獲得元禾璞華的投資,此前曾獲得大基金、中國電子、蘇州疌泉致芯、深創投、中小企業(ye) 發展基金的億(yi) 元投資;
2020年9月,國微思爾芯獲得大基金、芯鑫租賃、浦東(dong) 科創等的億(yi) 元投資;
2020年9月,廣立微獲得崇福投資、中金浦成的投資;
2020年10月芯華章獲得雲(yun) 暉資本等的億(yi) 元投資……
不難發現,這些EDA企業(ye) 所獲得的投資幾乎都超過億(yi) 元,高昂的投入也證明了國內(nei) 對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發展的決(jue) 心。曾有業(ye) 內(nei) 人士分析認為(wei) ,EDA軟件已經被大規模運用在全球範圍內(nei) ,從(cong) 商業(ye) 角度來說版權擁有者是不會(hui) 對其進行出口封鎖的,何況是麵向中國這麽(me) 大的市場,但是未曾想過別人也會(hui) 針對某家或幾家企業(ye) 進行封鎖。
就如同當初美國的軟件公司Matlab取消了對哈工大、哈工程的正版授權,導致兩(liang) 家高校將無法使用此軟件產(chan) 品做軍(jun) 事科學技術實驗研究的事件一樣。這一代人的努力或許能換來未來好幾代人的便利,實現自主可控的國產(chan) 係統軟件已是刻不容緩。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