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日本半導體(ti) 製裁韓國事件刷屏半導體(ti) 圈!
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省7月1日正式宣布,自7月4日起,包括“氟聚酰亞(ya) 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3種材料將限製向韓國出口。理由則是“經過相關(guan) 部門的討論,認為(wei) 日韓之間的信賴關(guan) 係明顯受到了損害”。
日本經濟產(chan) 業(ye) 省公告截圖(圖片來自網絡)
此前日本對韓采取了出口手續簡化的優(you) 待措施,但如今日本擬在7月4日將韓國剔除出白名單外。這意味著日本供應商今後向韓方出口相關(guan) 材料,每一項合同都得申請,獲得批準後才能進行貿易。
另有媒體(ti) 稱,審查時間預計約90天。
作為(wei) 回應,韓國產(chan) 業(ye) 通商資源部長成允模當天表示,將對日本限製對韓出口半導體(ti) 原材料等貿易措施提交世界貿易組織(WTO)訴訟,並將依照國際法以及韓國國內(nei) 法采取必要措施進行反製。
美國製裁華為(wei) ,理由是可能危害國家安全。日本製裁韓國半導體(ti) ,給出的理由是出於(yu) “安全考慮”。這一幕何其相似,但我們(men) 總能相似的事件中得到一些啟發,美國製裁華為(wei) 引起全球半導體(ti) 及電子行業(ye) 遭受巨大動蕩,如今的日本製裁韓國半導體(ti) 勢必也會(hui) 引起一波產(chan) 業(ye) 動蕩。
本文將從(cong) 三個(ge) 方麵來講這出大戲:
-
一場主演還未登場的存儲(chu) 芯片大戲
-
日本科技並未沒落,反而強大到令人窒息!
-
日本為(wei) 什麽(me) 要對韓國出“大招”?
1
一場主演還未登場的存儲芯片大戲
日本雖然具有一定的硬實力,但一言不合就任性,以“低調”著稱的日本大概率不可能做出此舉(ju) 動,便有了以上猜想。
此前,6月15日東(dong) 芝半導體(ti) (TMC)的停電事件引發業(ye) 界的“漲價(jia) ”猜想。相關(guan) 信息可以查閱往期推送《重磅:7月1日起,閃存產(chan) 品價(jia) 格或將出現10-15%漲幅!》,但由於(yu) 2019年智能手機及服務器的需求量將低於(yu) 原先預期以及上半年CPU缺貨對筆記本電腦出貨仍略有影響等因素,東(dong) 芝半導體(ti) 的停電事件並未撬動整個(ge) 內(nei) 存市場的變化。
WD(Western Digital Corp,西部數據,以下簡稱“西數”)於(yu) 近日發布以下通知:
如果從(cong) 需求供給來看,在全球芯片市場如此低迷的情況下,在存儲(chu) 芯片庫存和供給大於(yu) 需求的情況下,為(wei) 什麽(me) 關(guan) 於(yu) NAND Flash價(jia) 格上漲的消息——一個(ge) 看起來不太合理的消息會(hui) 從(cong) 西數傳(chuan) 來?
這世間很多看起來不合理的一件事,如果聯係起另一件事又會(hui) 顯得極其合理。
就像前幾天我們(men) 粉絲(si) 說得一樣:
日韓矛盾,果然讓三星沿著預定的軌道配合演出。
從(cong) 整個(ge) 內(nei) 存市場來看,上次出事的東(dong) 芝半導體(ti) 四日市工廠,由東(dong) 芝、西部數據共同影響,是雙方NAND閃存的主力工廠,承載了全球 40%的產(chan) 能。如果按照日本券商的假設預測——假設當時有五成晶片因停電受損,另有15%到20%的晶圓必須再重製,將影響全球NAND晶片供應量達2%到3%,如果恢複正常時間生產(chan) 再延後,影響將可能加大。
那剩下的產(chan) 能在哪?韓國!數據顯示,韓國掌控全球70%的DRAM、以及50%的NAND flash市場。
如果說2%—3%不足以影響市場,那麽(me) 增加的70%,50%的變量因素呢?
據日經新聞報導,本周四開始,日商需要申請政府許可,才能輸出三項半導體(ti) 關(guan) 鍵原料至南韓,估計日本當局審理時間要90天,但是南韓業(ye) 者大概隻有1-2個(ge) 月的庫存。
韓國內(nei) 存大廠SK海力士的消息人士透露,該公司沒有3個(ge) 月庫存,倘若遲遲無法從(cong) 日本取得必須原料,恐怕得停產(chan) 。
根據新規,日本將改變對韓出口管理範疇,並從(cong) 7月4日起對特定項目實行出口審查、要求單獨申請出口許可。日本將分兩(liang) 個(ge) 階段加強韓國的出口管製。首先是7月4日以後,要求對氟化聚酰亞(ya) 胺、光刻膠(Resist)和蝕刻氣體(ti) (氟化氫)三個(ge) 產(chan) 品進行單獨許可和審查,這3種材料都是顯示麵板及半導體(ti) 芯片製造過程當中所需的關(guan) 鍵材料。
日本的出口審查所需時間標準是約3個(ge) 月,這有可能影響到韓國企業(ye) 的生產(chan) 。材料的庫存一般是1-2個(ge) 月。
SK海力士的有關(guan) 人士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庫存量“不足3個(ge) 月”。在被問及“如果不能追加采購,3個(ge) 月後工廠是否會(hui) 停止生”時,回答稱“是”。
作為(wei) 此次管製對象的3種產(chan) 品,日本企業(ye) 在全球占有很高的市場份額。例如氟化氫達到8-9成,韓國即使想把采購對象改換成其他國家,也很可能找不到替代品。三星電子回避了具體(ti) 說明,僅(jin) 表示“正在詳細調查情況”。
停產(chan) 比停電嚴(yan) 重得多,過往的“停電事件”尚對市場造成不小的衝(chong) 擊,停產(chan) 這件事帶來的打擊預計已經無法想象。如果日韓雙方遲遲不能解決(jue) 爭(zheng) 端,存儲(chu) 芯片跌價(jia) 的趨勢恐怕將被改寫(xie) 。
2
日本為什麽要對韓國出“大招”?
除了我們(men) 的猜想外,外界分析日本封殺韓國半導體(ti) 可能有兩(liang) 種原因:
1、報複韓國不斷向日本討要戰時勞工賠償(chang) ;
2、日本是在刻意打壓韓國的麵板及存儲(chu) 產(chan) 業(ye) 。
先說說第一種可能產(chan) 生的原因:
首先是曆史問題。1910年至1945年,日本在朝鮮半島施行殖民統治,強征大批勞工至日本做苦力。1965年日韓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日本向韓國提供5億(yi) 美元二戰勞工賠償(chang) 款,當時相當於(yu) 日本外匯儲(chu) 備的四分之一,韓國同意從(cong) 此放棄官方和民間的勞工索賠要求。
2015年12月28日,樸槿惠領導的韓國政府同日本政府簽署《韓日慰安婦協議》。然而,文在寅上台後多次指出,這份協議沒有被韓國民眾(zhong) 接受。
一方(韓國)覺得另外一方道歉不誠懇,不負責沒擔當,另一方(日本)覺得曆史問題已經在曆史中解決(jue) 。
一方在現在時討論問題,一方在過去時討論問題,時空不同也注定了這場協商的尷尬結局。
其次是韓國扣押企業(ye) 財產(chan) 問題。自去年以來韓國法院相繼對日本製鐵、三菱重工等多家日本企業(ye) 做出巨額勞工賠償(chang) 的判決(jue) ,並以此為(wei) 由扣押了這些日本企業(ye) 在韓國的資產(chan) 。韓國的這些做法自然讓日本覺得其違反了雙方在1965年簽訂的官方協議。今年以來,雙方就《日韓請求權協定》展開磋商,但協商一直無果。
再說說第二種可能產(chan) 生的原因:
據了解,日方打算限製日本企業(ye) 向韓國出口的高技術材料包括氟聚酰亞(ya) 胺、抗蝕劑和高純度氟化氫。這些材料是智能手機、芯片等產(chan) 業(ye) 中的重要原材料。據報道,日本企業(ye) 製造的氟聚酰亞(ya) 胺和抗蝕劑分別占全球產(chan) 量的大約90%,氟化氫占大約70%,一旦對韓國施行出口限製,將衝(chong) 擊三星電子、LG電子等韓國主要電子產(chan) 品企業(ye) 。同時日本的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也將會(hui) 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一位韓國業(ye) 內(nei) 人士在接受韓聯社的電話采訪時表示,“日本政府指定的限製出口的三個(ge) 品種是生產(chan) 半導體(ti) 和顯示器麵板所必需的材料。韓國對日依賴度較高,因此出口限製帶來的打擊將非常大。”
但此舉(ju) 對日本必定也會(hui) 產(chan) 生衝(chong) 擊,因為(wei) 韓國是日本的第三大貿易夥(huo) 伴國,兩(liang) 國相互間的經貿依賴度高,日本在半導體(ti) 材料出口方麵對韓國的管製,自然也是對自己造成衝(chong) 擊。
3
日本科技並未沒落,反而強大到令人窒息!
日本敢用三種材料去製裁韓國,是因為(wei) 它在這些材料的市場上都處於(yu) 絕對支配地位。
盡管日本在芯片設計等領域日漸失勢,日本在半導體(ti) 材料和製造領域有著極為(wei) 強大的研發實力和絕對的領導地位。據SEMI預測,日本企業(ye) 在全球半導體(ti) 材料市場上所占的份額達到約52%,幾乎處於(yu) 壟斷地位。
全球半導體(ti) 行業(ye) 涉及光阻材料的核心技術主要被日本和美國企業(ye) 所壟斷,合占市場份額約95%,其中,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是全球最大的光刻膠生產(chan) 商,另外信越化學、TOK、三菱住友均處於(yu) 行業(ye) 領先地位。
一旦製裁生效,韓國買(mai) 家很難在市場上找到其他替代的供應渠道。
因此,當日本對韓國進行出口管製時,韓國麵板企業(ye) 和半導體(ti) 企業(ye) 必須尋找另一個(ge) 進口國家。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日本限製關(guan) 鍵材料出口韓國,將影響SDC、LGD、SK海力士、三星半導體(ti) 等韓國企業(ye) 的相關(guan) 業(ye) 務,對韓國經濟產(chan) 生重大的影響。
這一消息也使得三星在7月1日下午下跌了0.85%,LG電子下跌了3.28%。
跳脫半導體(ti) 材料領域,縱觀整個(ge) 半導體(ti) 行業(ye) ,日本在半導體(ti) 行業(ye) 的成就仍非常矚目:
在創新領域,2019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 發表了2018-全球企業(ye) 創新排名TOP100——湯森路透還是國家知識產(chan) 權中心,中國科學院的合作夥(huo) 伴,可見其權威性。全球創新企業(ye) TOP100 :日本38家,位居首位,美國33家。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國第一名,2014年之後被日本超越,2015年、2017年日本在百強排名時仍占首位,2016年位列第二名。
在技術領域,2016年的數據顯示,日本有四個(ge) 指標名列世界前茅:
-
一是研發經費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
二是由企業(ye) 主導的研發經費占總研發經費的比例世界第一;
-
三是日本核心科技專(zhuan) 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
四是日本的專(zhuan) 利授權率竟然高達80%,可見其專(zhuan) 利申請的質量。
在全球半導體(ti) 設備製造領域,美國、日本和荷蘭(lan) 控製著全球370億(yi) 美元半導體(ti) 製造設備市場的90%以上。其中,美國的半導體(ti) 製造設備(SME)產(chan) 業(ye) 占全球產(chan) 量的近50%,日本約占30%,荷蘭(lan) 約占17%。
在第三代半導體(ti) 領域,以目前炙手可熱的氮化镓材料為(wei) 例,氮化镓(GaN)是當前最有代表性的寬禁帶半導體(ti) 材料,得益於(yu) 其寬禁帶的天然屬性,可廣泛應用於(yu) 5G移動通信、高功率器件、抗輻照器件、大功率雷達等應用場景中,得到半導體(ti) 領域的廣泛關(guan) 注。數據顯示,從(cong) 1964年到2016年,公開的專(zhuan) 利申請量排名前十名單,被韓國、日本企業(ye) 壟斷,總量超過6529項,占總數的26%。
在人才儲(chu) 備方麵,得益於(yu) 日本強大的教育水平,日本具有深厚的半導體(ti) 人才儲(chu) 備和傑出的領軍(jun) 人物,被半導體(ti) 人最為(wei) 津津樂(le) 道的就是,2014年10月7日,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因發明“高效藍色發光二極管”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分析了這場矛盾的前後及日本科技產(chan) 業(ye) 後,我們(men) 再回到開頭。這場矛盾的主角一定會(hui) 隨著劇情的發展,在合適的時間點出現在舞台中心,一旦主角登場,存儲(chu) 芯片漲價(jia) 還會(hui) 有多遠?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