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競爭新格局:矽料緊平衡,電池結構性短缺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浪財經2020-11-23 我要評論(0 )   

一邊是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市公司股價(jia) 的不斷上漲,而另一邊,行業(ye) 內(nei) 的競爭(zheng) 格局已在悄然發生變化。近期,通威股份在與(yu) 機構投資者的交流中表示,隨著下遊矽片企業(ye) 新增產(chan) 能如期釋...

一邊是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市公司股價(jia) 的不斷上漲,而另一邊,行業(ye) 內(nei) 的競爭(zheng) 格局已在悄然發生變化。

近期,通威股份在與(yu) 機構投資者的交流中表示,隨著下遊矽片企業(ye) 新增產(chan) 能如期釋放,高純晶矽供應愈發緊張,預計在未來一年內(nei) 矽料的供需將會(hui) 維持在一個(ge) 緊平衡狀態。

相關(guan) 數據顯示,從(cong) 供給端來看,隨著上一輪投資的新擴產(chan) 矽料產(chan) 能在2019年持續釋放,2020年新增產(chan) 能僅(jin) 東(dong) 方希望3萬(wan) 噸,保利協鑫2萬(wan) 噸,國內(nei) 其他部分企業(ye) 的產(chan) 能在陸續檢修、退出。與(yu) 此同時,海外產(chan) 能也遭受影響。韓國OCI、韓華退出光伏多晶矽市場,預計退出約10萬(wan) 噸。2021年行業(ye) 除了通威8萬(wan) 噸產(chan) 能年末投產(chan) 外,沒有其他新增產(chan) 能。因此,2021年矽料總體(ti) 增量有限。

需求端來看,根據矽業(ye) 分會(hui) 統計,2020年上半年國內(nei) 矽料市場的需求量為(wei) 23.8萬(wan) 噸,其中單晶矽料需求量為(wei) 20.4萬(wan) 噸。根據預測,2021年的矽片需求量為(wei) 56.5萬(wan) 噸,矽料總體(ti) 供給缺口為(wei) 1.5萬(wan) 噸。一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在2021年終端市場大尺寸、高效化需求預期下,這將有助於(yu) 拉動高品質矽料需求持續增長,高純單晶用料市場將維持緊平衡狀態。

事實上,今年以來通威與(yu) 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合作頻繁,而矽料供應也自然成為(wei) 合作焦點。

9月25日,通威發布公告,宣布與(yu) 隆基合作。根據《合作協議》,多晶矽料供需合作雙方以每年10.8萬(wan) 噸多晶矽料的交易量為(wei) 基礎目標。隆基的矽料需求優(you) 先從(cong) 通威采購,通威矽料優(you) 先保障給隆基。

根據通威規劃,21年底通威將達到11.5-15萬(wan) 噸多晶矽產(chan) 能,此次10.18萬(wan) 噸合作將占通威70%的產(chan) 能。對於(yu) 隆基而言,麵對當下矽料供給偏緊張的局麵,尋求上遊穩定供貨來源也是十分必要。

無獨有偶,11月17日,通威股份發布公告,將與(yu) 天合光能合作,共同成立項目公司並投資四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鏈項目,合計投資額150億(yi) 元。

從(cong) 項目細分來看,包括4萬(wan) 噸矽料項目,投資額40億(yi) 元;15GW拉棒項目,投資額50億(yi) 元;15GW切片項目,投資額15億(yi) 元;15GW高效晶矽電池項目,投資額45億(yi) 元。

兩(liang) 家企業(ye) 合作,不僅(jin) 僅(jin) 是矽料供需雙方的合作,而是能夠進一步打造“矽料+矽片+電池”一體(ti) 化布局。

據悉,通威除了是矽料行業(ye) 龍頭外,電池行業(ye) 市占率為(wei) 14%,排名行業(ye) 第一。此番進軍(jun) 矽片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一體(ti) 化下有望進一步放大成本優(you) 勢。

東(dong) 吳證券表示,未來幾年,光伏行業(ye) 的大基調是垂直一體(ti) 化。此次通威和天合的合作,通過擴展矽片產(chan) 能,能夠提升各環節市占率,提高對全產(chan) 業(ye) 鏈的控製力。

招商證券則認為(wei) ,通過合作,通威電池業(ye) 務有望進一步發展。最近一年多來,一體(ti) 化企業(ye) 基於(yu) 下遊客戶資源的優(you) 勢,加大上遊電池、矽片產(chan) 能擴張,某種程度上對公司電池片的出貨和盈利帶來了影響。此次與(yu) 天合深度合作,有望借助天合組件的渠道和品牌鎖定定部分電池片出貨,增長和盈利有望更加穩定。

不過,目前來看,不單是矽料將出現供需緊平衡的問題,在整體(ti) 光伏電池可能供應過剩的情況下,某些型號的電池卻麵臨(lin) 結構性短缺的問題。

總體(ti) 來看,光伏電池表現為(wei) 低端產(chan) 能過剩,高效產(chan) 能不足。大部分電池轉換效率不夠,不利於(yu) 下遊光伏發電成本控製。因此,相當一部分產(chan) 能需要進行替換,實際產(chan) 能較為(wei) 緊張。

2020年3月5日,國家能源局《關(guan) 於(yu) 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的發布,標誌著國內(nei) 光伏平價(jia) 上網的時代已經來臨(lin) 。這也意味著光伏電站補貼將進一步退坡,從(cong) 而倒逼整個(ge) 光伏製造業(ye) ,來提供更低度電成本的電池、組件產(chan) 品。在平價(jia) 上網的驅動下,電池片企業(ye) 麵臨(lin) “囚徒困境”,唯有實施改擴建和新建高效電池產(chan) 能才能破局。

由於(yu) PERC電池技術轉換效率提升已經接近天花板,整個(ge) 光伏製造業(ye) 開始在矽片端進行革新,通過推出更大尺寸矽片產(chan) 品,帶動電池、組件產(chan) 線生產(chan) 效率,降低生產(chan) 成本。

據了解,大尺寸矽片的降本增速明顯。相比於(yu) M2矽片,中環210大矽片可提升1%的光電轉化效率,80%的單片功率,最後將體(ti) 現在度電成本LCOE的大幅下降。

因此,光伏電池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均主動順應行業(ye) 趨勢,開始布局大尺寸產(chan) 能矽片環節,隆基、中環從(cong) 去年開始發布大尺寸矽片,大尺寸潮流正式開啟;電池環節、組件環節各大廠商紛紛投入大尺寸產(chan) 品的產(chan) 能。未來幾年,大矽片滲透率將快速提升。

一直以來,電池片環節就負擔著光伏產(chan) 業(ye) 鏈“將本增效”的主要職責,行業(ye) 內(nei) 的技術迭代也多發生在電池片環節。目前,異質結電池(HJT)、IBC技術、Topcon技術等擁有更高轉換效率的電池技術已經出現。為(wei) 了降低度電成本,一些企業(ye) 已經開始將目光投向新技術。

據悉,通威對電池新技術路線投入最為(wei) 積極,截至2020年4月,通威股份HJT電池最高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4.6%。 當前通威已經在成都和合肥布局了兩(liang) 條異質結產(chan) 線,合計產(chan) 能約250MW。 而隨著進一步降本增效,HJT技術的大規模應用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東(dong) 吳證券預計,2020年行業(ye) 訂單在3-5GWh,未來三年複合增速超過100%。預計到2025年左右,類比於(yu) 過去三年單晶對多晶的替代,HJT將完成對PERC的全麵替代。

不過在電池片的良品率以及產(chan) 線長周期穩定運行方麵,TOPCon和HJT技術都難以比肩成熟的PERC電池技術,短期來看新技術在電池投產(chan) 應用方麵並不普及。“至少三年以內(nei) ,PERC電池技術都將是市場的主流技術”,一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