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十四五”時期,光伏企業如何重塑新角色?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台2020-11-25 我要評論(0 )   

“2020年至2025年,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國光伏將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時期;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wei) 中國第一大電源,約占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

“2020年至2025年,中國光伏將啟動加速部署;2025年至2035年,中國光伏將進入規模化加速部署時期;到2050年,光伏將成為(wei) 中國第一大電源,約占當年全國用電量的40%左右。”聯合國馬德裏氣候變化大會(hui) 《中國2050年光伏發展展望》中這樣預測。 未來,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空間巨大;當下,光伏企業(ye) 依然麵臨(lin) 變數。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光伏企業(ye) 如何重塑新角色?

11月15日,在以“變革融合安全綠色”為(wei) 主題的2020第五屆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論壇上,多位專(zhuan) 業(ye) 人士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持續降低光伏度電成本

過去10年間,中國企業(ye) 引領全球光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將光伏產(chan) 業(ye) 帶入平價(jia) 時代。

“實現營收18.43億(yi) 元,同比增長42.33%”。這是今年上市以來,江蘇中信博(143.920, -5.28, -3.54%)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博”)交出的成績單。對於(yu) 光伏支架這個(ge) 細分領域來說,中信博這樣的成績著實可觀。

在中信博高級副總裁容崗看來,光伏電站的規模從(cong) 千瓦級發展到吉瓦級,這是百萬(wan) 倍的增長。不管技術怎麽(me) 變,規模多麽(me) 大,初心就是降低光伏度電的成本,讓所有人都用得上。

容崗表示,這幾年光伏企業(ye) ,尤其是頭部光伏企業(ye) ,一直在堅持推動降低光伏發電成本,並呼籲降低光伏非技術成本,在政府、企業(ye) 等共同努力下,整個(ge) 行業(ye) 取得了很大進展。

但容崗同時也認為(wei) ,光伏行業(ye) 實現平價(jia) 還遠遠不夠,仍然需要挑戰極限,繼續創造更大的價(jia) 值。

容崗表示,這些年,光伏組件功率不斷上升,單片電池尺寸不斷上升,逆變器容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些技術賦能讓光伏發電更便宜。

“目前光伏跟蹤支架在中國大型地麵電站的滲透率非常低,在北美洲滲透率超過80%,但在中國隻有7%,是全球窪地。”容崗舉(ju) 例說,對發電企業(ye) 來說,使用跟蹤支架有兩(liang) 個(ge) 利益增長點,一是發電量增加,二是使發電曲線更加平滑,尤其對高輻照地區、高容配比電站削峰的損失可以小很多。

談及跟蹤支架的發展時,容崗自信地說,目前發電企業(ye) 所擔心的投資回報率和跟蹤支架穩定性,中信博已經通過技術解決(jue) 了。

在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李振國看來,就綜合成本來說,國際上已經出現了1.3美分/度電的上網電價(jia) ,但中國目前上網電價(jia) 還在3毛/度電左右。未來30年,光伏仍然會(hui) 有比較大的降幅空間。據機構預測,從(cong) 2020年到2050年,光伏發電整體(ti) 成本還會(hui) 下降60%~70%。

光伏是間歇性、非連續的能源,如何“查漏補缺”,實現平衡,是光伏業(ye) 界一直擔憂的問題。

對此,李振國表示,從(cong) 市場角度說,最重要的是從(cong) 需求側(ce) 解決(jue) 。可以通過電力市場化形成需求側(ce) 響應,解決(jue) 大概20%至30%的電力供需不平衡問題。同時,也可以通過抽水蓄能、化學儲(chu) 能和氫能進行調節,實現削峰填穀。

多措並舉(ju) 實現“碳中和”目標

談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時,國務院原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hui) 第七屆、第八屆理事長石定寰表示,作為(wei) 一個(ge) 發展中國家,我們(men) 是全球能源第一生產(chan) 大國和消費大國,是煤炭產(chan) 能最多的國家,要從(cong) 這樣一種局麵轉型到“碳中和”,任務十分艱巨。“我們(men) 應該把目標落實到各個(ge) 省,地方政府部門也應該提出自己的自主貢獻方案和自主貢獻目標,上下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完成這個(ge) 任務。”石定寰建議。

在水利水電規劃設計總院(10.210, -0.07, -0.68%)新能源部主任趙太平看來,要實現這些目標,“十四五”時期非化石能源必須要加速發展。

他進一步解釋說,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大概75%左右,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60億(yi) ~80億(yi) 千瓦,我們(men) 仍然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趙太平表示,2060年要實現碳中和,首先是要節約和提高能效,降低總體(ti) 的能源消費總量。其次,碳減排、碳捕捉和碳匯依然是很重要的方式,其中主要是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針對“十四五”期間或者是今後更長期間的總體(ti) 思路,趙太平提出“五個(ge) 並舉(ju) ”,即集中式和分布式/分散式並舉(ju) ,陸上和海上並舉(ju) ,就地利用與(yu) 跨省外送並舉(ju) ,單品種開發和多品種協同並舉(ju) ,單一場景和綜合場景並舉(ju) 。

“在碳高峰來臨(lin) 之前,風光發電占比大約在40%左右的水平。”李振國表示,在這個(ge) 時候,可以不依賴大規模的儲(chu) 能,使用多能電源互補的形式可以解決(jue) 問題。他舉(ju) 例說,像今天德國的風光發電占比已經達到42%,並沒有依賴大規模的儲(chu) 能就可以實現電力平衡。但是他認為(wei) ,要實現“碳中和”目標,非化石能源發電占比將要達到97%甚至100%,這時就需要通過多種儲(chu) 能、可再生能源製氫、需求側(ce) 響應以及電動汽車應急用途,來實現日常電力的平衡狀態。

針對光伏產(chan) 業(ye) 未來發展,李振國建議,一是製定與(yu) “碳中和”相適應的階段性能源發展目標。之前國家提出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提升0.5個(ge) 百分點,“碳中和”目標提出後,非化石能源占比每年需要提升1.7%~2%。從(cong) 國家層麵來說,需要更積極的政策來推動新能源的發展;二是優(you) 化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發展環境,強化要素支撐。玻璃以及其他原材料的大幅度漲價(jia) ,讓光伏新能源的成本下降出現遲滯;三是國家引導國內(nei) 的傳(chuan) 統能源產(chan) 業(ye) ,主動謀劃新能源的戰略轉型。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