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家的重要戰略,對內(nei) 對外意義(yi) 重大
拜登上任第一天,就簽署文件重新加入了《巴黎氣候協定》,探討光伏,可以先從(cong) 這些國際間的協議說起。這份協定算是最後的集大成者,之前經曆了近二三十年,才最終艱難達成,主要經過大概是這樣:
(1)首先是1992年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討論確立了溫室氣體(ti) 減排的大方向;
1997年又在日本簽署了《京都議定書(shu) 》,正式把應對氣候變暖提升成了有法律約束的國際公約,約定發達國家從(cong) 2005年開始承擔減少碳排放量的義(yi) 務,而發展中國家則從(cong) 2012年開始承擔減排義(yi) 務。
當時還隻是定了目標,並沒有確定具體(ti) 的量,免得打消發展中國家的積極性。不過當時引入了一個(ge) 重要概念:碳排放權,這相當於(yu) 是一個(ge) 虛擬的可交易的商品,而且慢慢的具有了法律約束力。
(2)然後是2009年的《哥本哈根協議》,此時暴露出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真實意圖,他們(men) 提出發達國家在2006-2050年分配的人均排放權是發展中國家的2.3~5.4倍,但是當時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卻是發達國家的5倍多,說白了就是想用碳排放權來剝削發展中國家。
這當然遭到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堅決(jue) 反對,也包括我國。
(3)經過各方的激烈爭(zheng) 吵,最終在2015年達成了《巴黎氣候協定》,其中並沒有強迫大家定碳排放減少目標,而是轉為(wei) 各個(ge) 國家自己來定。
我國作為(wei) 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之所以積極倡導,是有著國內(nei) 和國際兩(liang) 方麵考慮的。
先看國內(nei)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我們(men) 迅速推出了4萬(wan) 億(yi) 的放水,主要搞的是工業(ye) 產(chan) 能和基礎建設,在之後幾年,經濟迅速反彈,但也留下了巨大的後遺症,就是落後產(chan) 能嚴(yan) 重過剩。所以2015年,也就是《巴黎氣候協議》通過的那年,我們(men) 開始了轟轟烈烈的供給側(ce) 改革,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轉變發展方式,去除過剩的工業(ye) 產(chan) 能;
同時,我國是個(ge) 貧油國家,海上石油運輸又嚴(yan) 重依賴馬六甲海峽,能源安全一直是個(ge) 隱患。所以,大力發展新能源,與(yu) 《巴黎氣候協定》在方向上是一致的,正好利用這個(ge) 機會(hui) ,一舉(ju) 兩(liang) 得。
從(cong) 國際方麵看,美元的一個(ge) 重要錨點就是石油,而石油在工業(ye) 上的應用,就是最大的碳排放來源,可以說碳排放權和石油美元本質上就是競爭(zheng) 對手,碳排放權崛起的另一麵,就是石油美元地位被削弱,對打破石油美元霸權有重要意義(yi) 。
所以我們(men) 對內(nei) 發力發展新能源,對外又承擔了大國的減排義(yi) 務,一下子就占據了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地位,以後大家都按《巴黎氣候協定》來搞綠色能源,搞光伏和風力發電,中國就成了最大的供應商,是最重要的玩家。下麵是2019年光伏個(ge) 環節中我國的產(chan) 能和產(chan) 量占比情況:
過去在美元錨定石油之後,美國人擔心石油越挖越多會(hui) 引發人們(men) 對美元價(jia) 值稀釋的擔心,所以他們(men) 提出了一個(ge) 流傳(chuan) 甚廣的假說,叫石油枯竭。80年代說石油再過三十年就會(hui) 用盡,90年代說50年會(hui) 用盡,實際上過去40年了,現在石油不但沒枯竭,反而隨著勘探和開采技術的進步越挖越多,別說五十年,可能200年也用不完,所以現在也沒人提這個(ge) 假說了。
據估計,2025年光伏將成為(wei) 全球最廉價(jia) 的能源,競爭(zheng) 力充沛。現在我們(men) 已經在廣州搞了碳排放權交易所,未來可能還要推出碳排放權期貨的全球化交易,利用我們(men) 在綠色能源產(chan) 能上的優(you) 勢,搞不好我們(men) 會(hui) 成為(wei) 未來的全球碳排放權交易中心。
二、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介紹
首先看一下最近幾年的預測裝機量,國內(nei) 和全球的增速都在20%左右。下麵這張產(chan) 業(ye) 鏈的圖畫得比較清楚,後麵我們(men) 逐個(ge) 環節看一下:
1.矽料環節
通威股份和保利協鑫(港股)是雙寡頭,市占率分別在15%左右,預計在2023年市占率能達到30%多。
通威股份早前以傳(chuan) 統的飼料生產(chan) 為(wei) 主,2016年集團將光伏業(ye) 務注入,目前兩(liang) 大業(ye) 務差不多各占一半。公司從(cong) 事傳(chuan) 統的飼料業(ye) 務30多年,在長期充分競爭(zheng) 、毛利率較低的市場生存中,憑借成本優(you) 勢突出重圍。
而矽料本身就是化工標準品,沒有什麽(me) 差異化,成本就是製勝關(guan) 鍵。公司在切入光伏領域後,複製飼料成功經驗,將成本做到最低,僅(jin) 為(wei) 行業(ye) 平均水平的60%-70%。這也能看出,優(you) 秀的公司即使換了賽道,也大概率作的不差;而對於(yu) 那些自身領域都做不好,指望跨界並購從(cong) 而鹹魚翻身的公司,就需要打一個(ge) 大問號。
2. 矽片環節
矽片是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核心材料,按材料結構可分為(wei) 單晶矽片和多晶矽片。早期多晶矽因為(wei) 技術成熟,性價(jia) 比高,占據主流;但是單晶矽的材料純度更高,電學和機械性能更加優(you) 異,轉換效率提升空間更大,以隆基為(wei) 代表的公司經過不斷研發投入,目前單晶矽片的份額不斷上升,已成為(wei) 應用的主流。
矽片環節是隆基市占率在42%,絕對龍頭,同時也是組件龍頭,中環股份排名第二,2020年兩(liang) 家的市占率合計到了60%左右。由於(yu) 單晶矽發展迅速,行業(ye) 毛利率近幾年穩定在25%-30%,吸引了不少新玩家入局,行業(ye) 內(nei) 大量擴產(chan) ,2020年宣布的擴產(chan) 計劃涉及313GW(2020-2023年陸續投產(chan) ),但上遊矽料的供給比較剛性,產(chan) 量並沒有大幅增長,因此矽片今年很可能是產(chan) 業(ye) 過剩的局麵,價(jia) 格戰幾乎不可避免,毛利率應該會(hui) 隨之下降。
3.電池和組件環節。
電池環節通威仍然是龍頭,下圖是2019年底的市場份額:
不過電池環節的集中度和毛利率都是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最低的,目前也是盈利最差的環節,關(guan) 注的意義(yi) 最低。
組件環節就是將全麵的電池,加上采購的光伏玻璃,最終組裝起來的過程。這個(ge) 環節很多企業(ye) 都是一體(ti) 化的,即同時生產(chan) 矽片、電池以及最後的組件等,以盡可能發揮協同優(you) 勢,降低成本。行業(ye) 龍頭仍然是隆基,公司也在近年持續加碼PERC電池產(chan) 能,逐步形成了一體(ti) 化的模式,充分發揮上下遊聯動的協同降本與(yu) 保障供應的優(you) 勢。下麵是公司各環節產(chan) 能的對比情況:
另外,在組件環節生產(chan) 還會(hui) 用到光伏膠膜,是一種關(guan) 鍵的封裝材料。膠膜在總成本中占比不高,大約在4%左右,所以組件廠商對其的價(jia) 格敏感度不高,但因為(wei) 起到重要的保護作用,所以對質量要求比較高,認證周期也比較長。這個(ge) 行業(ye) 競爭(zheng) 格局也不錯,福斯特是全球龍頭,占據了半壁江山。
因為(wei) 膠膜和麵積相關(guan) ,所以電池技術進步帶來的功率提升,對膠膜用量的影響不大。因此,根據龍頭的產(chan) 量情況,也能從(cong) 側(ce) 麵對行業(ye) 的冷暖有一個(ge) 認知。福斯特采用“以銷定產(chan) ”的模式,從(cong) 訂單和產(chan) 能規劃情況來看,未來應該是能滿足客戶需求的。
4. 玻璃環節
相對傳(chuan) 統平板玻璃而言,光伏玻璃技術要求高,產(chan) 線建設周期較長,需求1-2年,進入壁壘更高。國內(nei) 已經形成信義(yi) 光能和福萊特的雙寡頭格局,2020年合計市占率預計達到60%。根據測算,2021年供需仍然會(hui) 是緊平衡,但隨著產(chan) 能跟上來,後麵幾年的產(chan) 能會(hui) 比較充裕。
另外,前段時間汽車玻璃龍頭福耀定增30億(yi) ,也準備進軍(jun) 光伏玻璃,行業(ye) 未來很可能會(hui) 階段性的產(chan) 能過剩。
5. 逆變器和儲(chu) 能環節
逆變器通過電力開關(guan) 器件(IGBT、MOSFET等)的高頻率開合來“調整”電壓波形,將光伏產(chan) 生的可變直流電壓轉換為(wei) 市電頻率交流電。逆變器處於(yu) 產(chan) 業(ye) 鏈中遊,種類眾(zhong) 多,可以分為(wei) 微型逆變器、組串式逆變器和集中性逆變器,應用範圍分別從(cong) 小型建築到中大型建築和場地。
下圖是2019年逆變器的市場份額情況,相較於(yu) 其它環節,逆變器行業(ye) 的集中度仍較低,這主要是產(chan) 品的標準化難度較大,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電網標準,需要配套不同類型的逆變器來適用電網要求,因此龍頭份額還比較低,華為(wei) 和陽關(guan) 電源分列一二位,仍有較大的上行空間。
行業(ye) 整體(ti) 增速在2021預計仍然較快,未來幾年大概在20%左右。下圖中左邊的單位是GW:
儲(chu) 能對於(yu) 光伏也很重要。清潔能源中,光伏和風電,相對於(yu) 水電來說,一個(ge) 很大的弊端就是不穩定,波峰波穀差異較大:光伏一天中效率最高的大概就3-5小時,風電的不穩定性也很高。由於(yu) 占地麵積較大,因此多建設在土地成本低的中西部地區,這就給電網運輸帶來了很大的挑戰。所以,配合上儲(chu) 能係統,是比較合適的解決(jue) 方案。這塊目前在國外發展的比較快,國內(nei) 的進度和方案要慢一些。
6. 設備環節
設備環節相對來說周期性會(hui) 更加明顯,當行業(ye) 技術有重大突破、或者產(chan) 能緊缺導致利潤高企時,會(hui) 吸引很多玩家增產(chan) 或擴產(chan) ,帶來設備的大量需求。目前看下來,有這樣2個(ge) 中短期的驅動點:
(1)技術的不斷演進,例如HJT電池的發展,以及210大尺寸矽片的發展,會(hui) 使得相關(guan) 企業(ye) 更新設備;
(2)矽片、電池以及玻璃等行業(ye) 的大規模擴產(chan) ,需要新建產(chan) 線。
總的來說,這個(ge) 賽道相對容易跟蹤,比如觀察行業(ye) 的擴產(chan) 情況、公司的預收賬款等科目,但波動可能會(hui) 比較大。
三、2021年矽料很可能緊缺
矽料產(chan) 能和玻璃產(chan) 能一樣,也是一種長產(chan) 能周期、低產(chan) 能彈性的大化工產(chan) 能,這意味著一旦緊缺,就需要通過較長時期的等待才會(hui) 有新產(chan) 能釋放去平衡供求關(guan) 係,所以這個(ge) 產(chan) 業(ye) 環節總是容易出現極端的價(jia) 格。
由於(yu) 186和210大矽片帶來度電成本降低、終端需求爆發以及疫情之下的低利率環境,我國在2020年迎來了史無前例的矽片、電池和組件的擴產(chan) 熱潮。除了矽料的其他所有產(chan) 業(ye) 環節,在2021年底的有效產(chan) 能都會(hui) 達到或超越300GW,而矽料則沒有看到顯著的擴張,除了通威以外都沒有看到像樣的擴張計劃。至2021四季度,矽料產(chan) 出隻可以滿足60%下遊需求,矽料的月度產(chan) 出量增幅不超過8%。
全行業(ye) 2021年有限的50多萬(wan) 噸矽料產(chan) 出已經通過長約的方式鎖定掉了絕大部分,就是說,在之前沒能進行過充分的矽料產(chan) 能布局的企業(ye) ,接下來很可能麵臨(lin) 無料可用的情況。具體(ti) 來看,隆基股份的高瞻遠矚顯而易見,總計鎖定可以滿足76GW產(chan) 出需求的矽料產(chan) 能,所以說,優(you) 秀的公司,無論是洞見力還是執行力,往往都能超越同行。
所以,就今年來說,矽料環節應該是最值得關(guan) 注的,其次,矽片龍頭隆基、逆變器環節、以及增速較快的設備廠商等也很值得關(guan) 注。如果大家覺得跟蹤起來比較困難的話,那麽(me) 光伏ETF也是一個(ge) 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個(ge) 可以看5至10年的賽道,不過當下整體(ti) 的熱度很高,波動也很大,具體(ti) 操作時切忌追高,如果感興(xing) 趣,待到縮量調整時再介入,會(hui) 更容易拿到先手。
我隻是分享一些自己經過分析之後,覺得非常具有投資潛力的公司或者行業(ye) ,給大家的自選股增加一個(ge) 備選項。大家最應該做的就是多看看他們(men) 的邏輯,研究研究這些公司的基本麵價(jia) 值!多自己動動腦子,畢竟錢都是你們(men) 自己的,隻有自己認真思考求證過的東(dong) 西你才能知道真假,明白邏輯,才有信心能拿得住票,少做網絡上的噴子。認同的就點個(ge) 讚,不認同就當沒看。
以合理價(jia) 格從(cong) 中優(you) 選優(you) 質企業(ye) ,不追高,不三心二意,賺企業(ye) 成長的錢,搭上這趟過山車,看沿途的風景,閱人性的變遷,順其自然,走著走著花就開了。
不管是在黑暗的過去,還是猶豫的現在,亦或是未知的將來。我一直相信前途是光明的,而且也正參與(yu) 其中。歲月最後總會(hui) 給長期積極的樂(le) 觀主義(yi) 者一個(ge) 圓滿的交代。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