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ye) “門檻”再提升,引導光伏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
3月15日,由工信部發布的《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2021年本)》(以下簡稱《規範條件2021》)正式開始施行。《規範條件》從(cong) 生產(chan) 布局與(yu) 項目設立、工藝技術、資源綜合利用及能耗、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環境保護五個(ge) 方麵對光伏製造行業(ye) 提出要求。其中明確指出,引導光伏企業(ye) 減少單純擴大產(chan) 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

光伏製造門檻再提升
推動企業(ye) 提質增效
作為(wei) 光伏產(chan) 業(ye) 技術進步和生產(chan) 布局的引導性文件,工信部自2013年第一次發布《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每2-3年會(hui) 根據行業(ye) 發展情況進行更新。當前施行的《規範條件2021》,已是我國光伏製造行業(ye) 的第四部行業(ye) 規範,引導企業(ye) 提質增效措施力度不斷提升。
相較於(yu) 之前施行的《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2018年本)》,《規範條件2021》將多晶矽及單晶矽電池、多晶矽及單晶矽組件、矽基、銅銦镓硒(CIGS)、碲化鎘(CdTe)及其他薄膜組件等產(chan) 品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最低標準均有所提升。
《規範條件2021》要求,針對現有光伏製造企業(ye) 及項目產(chan) 品,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雙麵電池按正麵效率計算,下同)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9%和22.5%,晶矽組件和單晶矽組件(雙麵組件按正麵效率計算)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7%和 19.6%,矽基、銅銦镓硒(CIGS)、碲化鎘(CdTe)及其他薄膜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2%、15%、14%、14%;針對新建和改擴建企業(ye) 及項目產(chan) 品,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20.5%和 23%,多晶矽組件和單晶矽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8.4%和 20%,矽基、CIGS、CdTe 及其他薄膜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3%、16%、15%、15%。
在與(yu) 2020年發布的征求意見稿進行比較時,記者發現,多晶矽電池及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最低標準均有所提升,新建和改擴建企業(ye) 及項目的多晶矽電池及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又提高了0.5%和0.6%。
根據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提供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位於(yu) 技術尖端的PERC黑矽多晶電池量產(chan) 平均轉換效率為(wei) 20.8%,將將越過剛公布的行業(ye) 門檻。對此,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在當前平價(jia) 市場,要費大力氣讓多晶矽產(chan) 品的光電轉換率達到標準要求,莫不如直接選用單晶矽材料”。在政策引導與(yu) 市場選擇的雙重作用下,曾火熱多年的單晶、多晶的市場爭(zheng) 奪戰或將正式落幕。
前行步伐規範有序
推動行業(ye) 持續健康發展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指引下,我國光伏市場將進入下一個(ge) 快速發展階段。”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王勃華表示,據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預測,2021年我國光伏行業(ye) 新增裝機規模可達到55-65吉瓦,“十四五”時期國內(nei) 年均新增裝機規模可達到70-90吉瓦,市場前景明朗。
利好的市場預期也給予了光伏企業(ye) 快速擴張的勇氣。據業(ye) 內(nei) 不完全統計,2020年,隆基股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晶科、天合光能等13家光伏龍頭企業(ye) 公布的擴產(chan) 項目多達40個(ge) ,範圍覆蓋了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還包含逆變器、玻璃、膠膜等輔材,累計投資額達到千億(yi) 元。
值得注意的是,產(chan) 能快速擴張帶來的不隻是喜悅,隨之而來的還有產(chan) 業(ye) 鏈供應緊張。如2020年下半年,在光伏行業(ye) 搶占補貼的最後時刻,光伏玻璃製造業(ye) 未能跟上腳步,大尺寸及2mm玻璃結構性緊缺,3.2mm玻璃每平米均價(jia) 4個(ge) 月漲幅超過100%,嚴(yan) 重緊缺的產(chan) 能直接導致價(jia) 格失控,多位光伏企業(ye) 負責人公開表示被玻璃“刺”了一刀。
為(wei) 加強光伏行業(ye) 管理,引導產(chan) 業(ye) 持續健康發展,本次印發的《規範條件2021》在生產(chan) 布局、工藝技術等方麵做出了明確要求。如,引導光伏企業(ye) “減少單純擴大產(chan) 能的光伏製造項目”,“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矽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wei) 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wei) 20%”。同時,首次提出光伏製造企業(ye) 應“實現高品質產(chan) 品的批量化生產(chan) ”。王勃華指出,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光伏行業(ye) 仍將麵臨(lin) 產(chan) 業(ye) 鏈供需緊張狀況,矽料周期性緊缺、背板膠結構性緊缺、玻璃結構型緊缺等問題可能繼續困擾行業(ye) 發展,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各企業(ye) 應簽訂長單,保障產(chan) 品穩定供應。
麵對碳達峰、碳中和的迫切要求,《規範條件2021》還在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環境保護方麵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引導企業(ye) 提高能源利用率,打造綠色供應鏈,持續開展清潔生產(chan) ,為(wei) 推動我國清潔低碳發展作出更積極貢獻。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