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產能過剩 “瘋狂”擴產是“原罪”?

星之球科技 來源:全國能源信息平台2021-03-24 我要評論(0 )   

光伏產(chan) 能過剩這一話題又被炒了起來,其實不管是光伏產(chan) 業(ye) 的高峰,還是低穀,產(chan) 能過剩這個(ge) 詞都會(hui) 被屢屢提起。那麽(me) 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到底是不是產(chan) 能過剩?擴產(chan) 是不是“原罪”?...

光伏產(chan) 能過剩這一話題又被炒了起來,其實不管是光伏產(chan) 業(ye) 的高峰,還是低穀,產(chan) 能過剩這個(ge) 詞都會(hui) 被屢屢提起。那麽(me) 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到底是不是產(chan) 能過剩?擴產(chan) 是不是“原罪”?


矽料卡了“產(chan) 能過剩”的脖


2020年升級了2019年的擴產(chan) 勢頭,據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計:2020年擴產(chan) 總資金超3400億(yi) ,矽片、電池、組件三者擴產(chan) 規模均超300GW,總規模超940GW,矽料端擴產(chan) 規模則相對保守,為(wei) 26.9萬(wan) 噸。2020年為(wei) 史上最大擴產(chan) 年度。2021年前兩(liang) 個(ge) 月的巨額的擴產(chan) 規模並不足以支撐2021年產(chan) 能過剩的言論。落實到其他幾個(ge) 主要環節來看,則似乎能夠更好支撐這一觀點。


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1年,矽片端,以隆基、中環為(wei) 首的國內(nei) 企業(ye) 矽片總產(chan) 量達295GW,兩(liang) 者占比超60%;電池端,我國有效產(chan) 能將達到244GW;組件端,僅(jin) 隆基、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東(dong) 方日升六組件巨頭的產(chan) 能超200GW。


對於(yu) 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量,現有多方機構及個(ge) 人都較為(wei) 看好——IHS預測為(wei) 183GW,澎博預測為(wei) 150-194GW,中信證券分析認為(wei) 165GW,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副理事長兼秘書(shu) 長王勃華預測在150-170GW之間。如果按照2021全球新增裝機165GW、容配比1:1.2、2900噸多晶矽生產(chan) 1GW組件的標準計算,對應的矽料需求量為(wei) 58萬(wan) 噸。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副秘書(shu) 長馬海天表示,2021年全球多晶矽供應量極限在57萬(wan) -58萬(wan) 噸。


由此不難發現,囿於(yu) 多晶矽供應量,2021年全球新增裝機量理論上的高點是在165GW,所用組件為(wei) 198GW。按照此標準,僅(jin) 我國2021年的矽片產(chan) 能及6大組件巨頭的產(chan) 能即可以滿足全球新增裝機需求。


矽片、電池、組件相較而言的確產(chan) 能過剩,矽料則處於(yu) 緊平衡狀態。從(cong) 現有情況判斷2021年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情況,應該為(wei) 產(chan) 能的結構性過剩,主要原因是矽料“拉了後腿”。


企業(ye) 為(wei) 何蜂擁擴產(chan) ?


經曆2008年多晶矽的“慘痛”教訓之後,為(wei) 什麽(me) 企業(ye) 從(cong) 2019年之後再次拉開擴產(chan) “狂潮”?某業(ye) 內(nei) 人士坦言——逼不得已。


該人士認為(wei) ,平價(jia) 時代逼著企業(ye) 加速降本增效的步伐,大尺寸成為(wei) 有效手段,210、182矽片應運而生,進而帶動其他環節的發展和改良,乃至改造、新建。


王勃華預判:2021年大尺寸組件占據半壁江山,158.75占比降至5%,156.75將逐漸成為(wei) 曆史。而進入2021年各項招標也印證此觀點。據世紀新能源網不完全統計,在近期較為(wei) 有代表性的五個(ge) 招標項目中,總招標容量近15GW,大尺寸(210/182)組件占比近77%,達11.2GW。


為(wei) 滿足市場需求,上馬210設備實現向下兼容成為(wei) 諸多企業(ye) 的選擇。“即使力推182的企業(ye) ,其所上的新產(chan) 線也是210產(chan) 線。”某一線組件廠商相關(guan) 負責人說。該負責人表示,雖然原有部分產(chan) 線可以進行升級到182產(chan) 線,但已幾乎是極限,占比很小。210產(chan) 線幾乎都是新建。隨著大尺寸組件在市場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各廠家加快更新換代的速度,以便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一線龍頭企業(ye) 憑借自身實力和底蘊,加快垂直一體(ti) 化的程度,以擴產(chan) 搶占市場份額;二、三線企業(ye) 為(wei) 了獲得生存的市場份額,需要擴產(chan) ,生產(chan) 市場適配產(chan) 品。“大家努力擴產(chan) ,也是對未來的市場和發展空間充滿了信心,否則不會(hui) ‘砸錢’的。”該負責人強調。


近期,逆變器企業(ye) 、支架企業(ye) 、玻璃企業(ye) ,紛紛發聲,聲明已具備與(yu) 210係列匹配的相應產(chan) 品。210係列產(chan) 品的產(chan) 業(ye) 鏈愈發完善和完整。


伴隨著大尺寸成為(wei) 主流, 182與(yu) 210之爭(zheng) 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相較而言,按照現有182、210的產(chan) 能來看,並不能滿足未來市場的需求,所以擴產(chan) 的腳步或將繼續,直至決(jue) 出勝負。不難理解中環“產(chan) 能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說法。


擴產(chan) 不會(hui) “肆無忌憚”


進入2021年之後,光伏企業(ye) 擴產(chan) 的腳步並未停下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末,除擴產(chan) 的光伏玻璃外,多晶矽累計擴產(chan) 24.5萬(wan) 噸,矽棒、矽片超100GW,電池達33GW,組件為(wei) 30GW。進入3月,特變、隆基、晶澳等企業(ye) ,紛紛發力擴產(chan) 。


企業(ye) 的“瘋狂”擴產(chan) 會(hui) 一直進行下去麽(me) ?


某組件企業(ye) 高管表示,擴產(chan) 是多方麵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企業(ye) 也承受著較大的經濟壓力,所以擴產(chan) 不會(hui) 一直如此瘋狂。現今部分環節的產(chan) 能過剩現象已經明顯,而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主要受矽料限製,但隨著新產(chan) 能的落地,行業(ye) 預判到2022年,矽料可能實現產(chan) 能過剩現象。


中信證券相關(guan) 分析認為(wei) ,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在200GW左右,對應所需的矽料在70萬(wan) 噸。此需求量,與(yu) 2022年多晶矽產(chan) 能幾乎持平。但是伴隨著多晶矽企業(ye) 的擴產(chan) ,多晶矽供應量出現產(chan) 能過剩成為(wei) 可能。


當然,企業(ye) 並非可以無限製地擴產(chan) 下去。相關(guan) 政策給予擴產(chan) 套上了“緊箍咒”。


3月11日,工信部網站發布了《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2021年本)》和《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公告管理暫行辦法(2021年本)》。兩(liang) 文件將從(cong) 3月15日起實施。


文件提出,引導光伏企業(ye) 減少單純擴大產(chan) 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新建和改擴建多晶矽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wei) 30%,其他新建和改擴建光伏製造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為(wei) 20%。


文件還明確:新建和改擴建企業(ye) 及項目產(chan) 品:多晶矽電池和單晶矽電池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20.5%和23%。多晶矽組件和單晶矽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8.4%和20%。矽基、CIGS、CdTe 及其他薄膜組件的平均光電轉換效率分別不低於(yu) 13%、16%、15%、15%。


此外,內(nei) 蒙古也於(yu) 2月25日發布《關(guan) 於(yu) 確保完成“十四五”能耗雙控目標任務若幹保障措施(征求意見稿)》。在加快推進高耗能行業(ye) 結構調整方麵提出,控製高耗能行業(ye) 產(chan) 能規模,從(cong) 2021年起,不再審批無下遊轉化的多晶矽、單晶矽等新增產(chan) 能項目,確有必要建設的須在區內(nei) 實施產(chan) 能和能耗減量置換。


相關(guan) 政策的出台或者為(wei) 快速擴產(chan) 的光伏企業(ye) 、產(chan) 業(ye) 予以更好保護,在發展和擴產(chan) 過程中,如何尋找到最為(wei) 合適的平衡點,需多方麵共同努力。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