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cong) “囚徒困境”到“內(nei) 卷”:光伏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波動難止息
4月15日,隆基股份發布了最新的價(jia) 格公示,所售單晶矽片價(jia) 格全麵上調。
與(yu) 3月25日的報價(jia) 相比,隆基182矽片價(jia) 格提升0.3元/片,漲至4.86元;166矽片和158.75矽片價(jia) 格均上升0.25元/片,分別漲至4元、3.9元。
對此此番價(jia) 格的調整,外界並不感到意外。上周,另一家國內(nei) 單晶矽片龍頭企業(ye) 中環股份也上調了旗下產(chan) 品價(jia) 格——常規尺寸G1、M6(170μm厚度)矽片價(jia) 格上調0.2元/片至3.76元、3.93元/片,大尺寸M12(175μm厚度)矽片價(jia) 格上調0.17元/片,為(wei) 6.33元/片。
此外,根據PVInfolink的數據,過去一周,國內(nei) 各類型單晶矽片的平均價(jia) 格均實現不同程度的上漲。“近期矽料供應緊張,價(jia) 格漲幅過大,對矽片、電池、組件成本帶來了直接壓力,可能傳(chuan) 遞到電站係統端,帶來度電成本的反彈。”一位光伏企業(ye) 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近期矽料漲價(jia) 勢頭難止。
根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e) 協會(hui) 矽業(ye) 分會(hui) (下稱矽業(ye) 分會(hui) )的統計,截至4月14日周期,國內(nei) 單晶複投料價(jia) 格區間在13.7-14.3萬(wan) 元/噸,成交均價(jia) 為(wei) 14.02萬(wan) 元/噸,周環比上漲4.01%;單晶致密料價(jia) 格區間在13.4-14.1萬(wan) 元/噸,成交均價(jia) 為(wei) 13.60萬(wan) 元/噸,周環比上漲3.82%。
這是今年以來矽料價(jia) 格連續十次向上跳漲。今年年初,國內(nei) 單晶複投料、單晶致密料的成交均價(jia) 分別為(wei) 87.6元/kg、85元/kg。最新的價(jia) 格與(yu) 之相比,漲幅已經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矽業(ye) 分會(hui) 的調研,本周絕大多數矽料企業(ye) 訂單已簽至4月底,甚至有訂單簽至5月中旬,其中包括長單和散單,成交價(jia) 維持上漲走勢,根本原因仍是矽料環節階段性供不應求。
“今年以來多晶矽價(jia) 格的持續上漲,一方麵是矽料供應基本無增量的同時,矽片擴產(chan) 增量陸續釋放,供需階段性不匹配支撐價(jia) 格持續上漲;另一方麵是市場對於(yu) 全年矽料供不應求現狀可能持續的預判,使下遊更加堅定地及時采購矽料,以避免無米下鍋的困境。”矽業(ye) 分會(hui) 分析稱。
矽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讓業(ye) 內(nei) 仿佛又回到了2020年。去年,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經曆了一場過山車式的波動。上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行業(ye) 需求低迷並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下滑。但自7月份起,產(chan) 業(ye) 鏈供需矛盾緊張,多晶矽、光伏玻璃、膠膜等材料價(jia) 格上漲。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波動與(yu) 行業(ye) 需求密切相關(guan) 。去年上半年,因疫情導致需求端出現影響,國內(nei) 光伏產(chan) 業(ye) 一度出現“價(jia) 格戰”。為(wei) 了刺激需求,國內(nei) 矽片、電池廠商均下調了產(chan) 品價(jia) 格。
實際上,產(chan) 品價(jia) 格下滑在光伏行業(ye) 並不少見。一方麵,技術成本的進步給予了產(chan) 品價(jia) 格向下的空間;另一方麵,平價(jia) 時代的到來使得光伏產(chan) 品價(jia) 格必須進入下行通道。但合理的降價(jia) 理由背後卻也存在著非理性的“價(jia) 格戰”。2018年,當“531光伏政策”導致行業(ye) 需求急劇下降後,產(chan) 業(ye) 鏈掀起了大規模的降價(jia) 。
龍頭廠商的低價(jia) 策略使得其他企業(ye) 不得不跟進,產(chan) 業(ye) 陷入了“囚徒困境”:“不降價(jia) 必死,降價(jia) 等死”。
但時隔半年後,這樣的情況反轉。
2020年下半年,矽料率先開啟了產(chan) 業(ye) 鏈價(jia) 格上漲的開端。產(chan) 業(ye) 鏈供需緊張已經成為(wei) 光伏行業(ye) 當前麵臨(lin) 的挑戰之一,如矽料、玻璃仍緊缺,各大企業(ye) 開始紛紛簽訂長單,保障產(chan) 品供應。
而在今年,當光伏玻璃價(jia) 格企穩並小幅下滑後,逆變器卻接棒漲價(jia) 。
4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國內(nei) 光伏逆變器頭部企業(ye) 固德威、古瑞瓦特先後發布了價(jia) 格調整說明——兩(liang) 家公司逆變器產(chan) 品價(jia) 格提升幅度為(wei) 10%-15%,調整日期分別為(wei) 4月12日、4月13日。至於(yu) 其他幾家光伏逆變器企業(ye) ——陽光電源、錦浪科技、上能電氣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回複稱暫時未有提價(jia) 打算,但有企業(ye) 表示“會(hui) 根據市場情況再看”。
“逆變器漲價(jia) ,主要原因是IGBT/芯片物料短缺及芯片、銅、PCB電路板等原材料持續漲價(jia) 造成的。”上能電氣解決(jue) 方案事業(ye) 部總經理王躍林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產(chan) 業(ye) 鏈目前掀起的新一輪漲價(jia) 潮,使得上下遊博弈加劇,造成行業(ye) 內(nei) 卷嚴(yan) 重,給行業(ye) 順利實現全麵平價(jia) 潑了冷水。
“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應該以產(chan) 業(ye) 發展大局為(wei) 重,增進共識,共同克服供應鏈上的挑戰,促進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前述光伏企業(ye) 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