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碳達峰碳中和戰略下,新能源行業(ye) 的關(guan) 注度持續上升,作為(wei) 新能源重要組成的光伏行業(ye) 備受關(guan) 注。近日,各大光伏生產(chan) 企業(ye) 頻頻宣布擴產(chan) ,相關(guan) 企業(ye) 的股價(jia) 也在不斷上漲。
光伏行業(ye) 是否“過熱”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電力數據顯示,2020年的光伏新增裝機量達到48.2GW,相比2019年大幅增長了近60%。有觀點認為(wei) ,光伏行業(ye) 當前存在“過熱”的現象。
弘達光伏創始人劉繼茂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按照國家製訂的碳中和目標,2021年光伏風電可再生能源比例要達到11%,對應光伏要增加60GW以上,2020年48.2GW的安裝量不算過熱。
“我不太認同光伏行業(ye) ‘過熱’,說‘火熱’還是比較貼切的,剛剛平價(jia) 上網的光伏產(chan) 業(ye) 跌跌宕宕地走到今天著實不容易,行業(ye) 發展的春天其實剛剛來到,也正在迎接高光時刻。”北京特億(yi) 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本報記者表示。
在中國並購公會(hui) 信用管理專(zhuan) 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安光勇看來,光伏目前在某些程度上的確是過熱,太陽能有自身的特點,很難通過光伏來完全取代目前的火力發電等,光伏隻能在滿足條件的一些特定的場景中才能發揮出自己的作用。
祁海珅對本報記者進一步表示,當前行業(ye) “火熱”的現象主要來源於(yu) 全球低碳經濟的發展需求,平價(jia) 上網成為(wei) 了“引燃點”,加上強大資本力量的驅使,這把火隻是燒得稍微快了一點,感覺光伏產(chan) 業(ye) 好像過熱了,但平價(jia) 上網隻是起點,光伏電價(jia) 0.3元、0.2元、0.1元甚至是幾分錢一度電,會(hui) 在未來十年或者二十年逐步出現,光伏“廉價(jia) 能源”的屬性會(hui) 被最大價(jia) 值地發揮出來。
引導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
麵對光伏行業(ye) 這一輪大發展,行業(ye) 應該如何應對?
在劉繼茂看來,企業(ye) 如果瘋狂重複擴產(chan) 會(hui) 對行業(ye) 造成極壞的影響,會(hui) 導致矽料價(jia) 格連續上漲,矽片也跟著漲價(jia) ,造成組件和安裝環節無利可圖,投資商觀望,如果任其發展下去,要麽(me) 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難以完成,要麽(me) 轉到風電等其它可再生低碳新能源。
記者了解到,3月11日,工信部發布了《光伏製造行業(ye) 規範條件(2021年本)》,引導產(chan) 業(ye) 加快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文件提出,引導光伏企業(ye) 減少單純擴大產(chan) 能的光伏製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chan) 品質量、降低生產(chan) 成本。
安光勇認為(wei) ,光伏生產(chan) 企業(ye) 持續大量投資,到了後期,當政府無法為(wei) 光伏行業(ye) 提供補貼時,國內(nei) 需求會(hui) 縮小。光伏企業(ye) 現在應重新考慮並調整自己的發展戰略,對於(yu) 未來的國內(nei) 和全球需求也得重新調查和研究。
“建議需要擴張的企業(ye) ,看清全局產(chan) 業(ye) 鏈供求關(guan) 係,有計劃、有節製地進行有效產(chan) 能的釋放。”祁海珅進一步強調。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guan) 鍵期、窗口期。中央財經委員會(hui) 第九次會(hui) 議提出要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ti) 係,控製化石能源總量,著力提高利用效能,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深化電力體(ti) 製改革,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
而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光伏業(ye) 應如何參與(yu) 其中?
在劉繼茂看來,構建以新能源為(wei) 主體(ti) 的新型電力係統,需要新能源產(chan) 業(ye) 和電力係統上下遊通力合作,各司其職,緊密配合,才成完成,擴產(chan) 隻是其中一步,光伏行業(ye) 需要不斷開發新技術,以降本增效為(wei) 主線。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