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20年,風吹雨打,曆經跌宕,我們(men) 經曆過一些風調雨順的好日子,也經曆過多次晦暗血腥的洗牌。我們(men) 有好的經驗,也有難忘的教訓。如今,在零碳經濟大趨勢下,在“一片大好”的產(chan) 業(ye) 形勢下,我們(men) 有必要回顧產(chan) 業(ye) 過往的一些“怪現象”,我們(men) 稱之為(wei) “光伏十誡”。本文沒有任何貶損之意,意在梳理產(chan) 業(ye) 過往的一些現象,引以為(wei) 戒,更好前行。
光伏一誡:過度“自嗨”,自娛自樂(le) ,曾經“行裏熱鬧行外冷”,“雙碳”目標下,更要定位好自己,用行動搏取更好的未來!


過去5年中,光伏最為(wei) “自嗨”的年份,應該是2017年,黑鷹光伏曾經統計過,這一年,光伏產(chan) 業(ye) 的各種展會(hui) 和論壇超過300場,幾乎是天天有會(hui) ,人山會(hui) 海,終年不絕。
當時有不少光伏人“調侃”:不是在開會(hui) ,就是在去開會(hui) 的路上。
也就在2017年,不但會(hui) 議多,而且各種獎項多!從(cong) 年初到年尾,從(cong) 2017跨到2018,頒獎不斷,熱鬧不斷。無數的企業(ye) 家,無數的企業(ye) 為(wei) 光伏行業(ye) 嘔心瀝血,優(you) 秀者、有突出貢獻者得到各種嘉獎,這確實是好事,但很多獎項純粹自娛自樂(le) ,甚至是“自己給自己頒獎”。
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2017年,各種平台頒出的獎項,獲獎企業(ye) |個(ge) 人將近1000家(次)。有的企業(ye) 一年得到的各種獎項甚至超過30個(ge) 。這確實是個(ge) “龐大”的數據。

並無任何貶損之意,隻是我們(men) 要反思的是:當我們(men) 呼喊著“厲害了,我的光伏!”,當我們(men) 自詡“世界上最清潔的能源”,當我們(men) 預判未來“年新增裝機70GW以上”的時候,所有的事實真如我們(men) 所感觸、所預料、所期許的一樣嗎?
記得2020年,曾有三位光伏龍頭企業(ye) 的董事長都和黑鷹光伏說了同樣的話:我們(men) 行業(ye) 的“宣傳(chuan) ”、“發聲”、我們(men) 的一些活動,雖然都必須去做,但其實還是有不小的“自嗨”成分,自娛自樂(le) ,甚至自我麻痹。
“光伏發展那麽(me) 多年了,取得了那麽(me) 大成績,但你跨出這個(ge) 行業(ye) 聽聽,你到全國層麵的平台去說說看,有多少人真正願意靜下心來聽我們(men) 講光伏?願意聽的少,聽得懂的更少,聽了後觀念上有所改變那就是‘阿彌陀佛’了。”
列個(ge) 數據:黑鷹光伏曾統計發現,建國以來,中國共培養(yang) 出超過210位煤炭、石油和礦業(ye) 界的院士,其中中科院超過140位,工程院超過60位。但能和新能源“擦邊”的院士,沒有。
這並非妄自菲薄!誠然,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成就比肩高鐵,諸多第一澆鑄無數獎杯,任何讚許與(yu) 驕傲都情理之中。
隻是,從(cong) 更寬闊更長遠的視野來看,以光伏為(wei) 代表的新能源依然“道阻且長”。
那麽(me) ,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是否已經足夠強大?是,也不是!
“是”,源於(yu) 中國光伏在全球的競爭(zheng) 力、地位和成就。“不是”,源於(yu) 與(yu) 傳(chuan) 統能源、傳(chuan) 統電力的比較,具體(ti) 而言,就是光伏在全國整體(ti) 發電量的占比中依然“弱勢”。
在2019年的一場重要論壇上,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李俊峰向在場的企業(ye) 家拋出了一個(ge) 問題。
“我前幾天剛剛參加了一個(ge) 很重要的會(hui) 議,參會(hui) 的有新能源行業(ye) 的,也有傳(chuan) 統能源行業(ye) 的。當時我們(men) 討論了一個(ge) 問題——‘到2050年,光伏在全國發電總量中的占比能達到多少’。我給你們(men) 每個(ge) 人三次機會(hui) ,你們(men) 猜猜別人是怎麽(me) 回答的,跳出光伏行業(ye) 自身,其他行業(ye) 是怎麽(me) 看的。”
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的答案是:“10%、20%、30%”。正泰新能源總裁陸川的答案是:“30%、35%和40%。”
而李俊峰公布的答案是:“低方案是1.5%,高方案是3%。這就是‘對立’情緒,是很多傳(chuan) 統能源的從(cong) 業(ye) 者對光伏的認知和定位。”
簡言之,與(yu) 傳(chuan) 統能源、傳(chuan) 統電力對比,光伏依然弱小,依然任重道遠,依然需要管理部門、行業(ye) 協會(hui) 和機構、成千上萬(wan) 的企業(ye) 、媒體(ti) ,乃至我們(men) 每個(ge) 從(cong) 業(ye) 者一起努力,才能搏取更好的未來。
光伏二誡:行業(ye) 輿論環境隻有褒獎,隻說好話,多元的、批評的產(chan) 業(ye) 輿論環境嚴(yan) 重缺失!


回顧光伏行業(ye) 20年,總是有那麽(me) 幾年,總有那麽(me) 個(ge) 階段,整個(ge) 行業(ye) 的輿論環境你好我好大家好,有褒獎,隻說好話,多元的、批評的產(chan) 業(ye) 輿論環境嚴(yan) 重缺失!
還記得光伏“531新政”後幾天的輿論事件嗎?“531”新政出台後,不少媒體(ti) 做了反思、組織討論,甚至直接指出政策“一刀切”可能帶來的產(chan) 業(ye) 災難。
但很快,很多內(nei) 容就“被刪除”,不少媒體(ti) 被相關(guan) 機構或相關(guan) 領導“打招呼”。一句話,批評的話是不能說的。
非常讚同行業(ye) 自身觀察者紅煒在“531”後一篇文章中的觀點:當一個(ge) 產(chan) 業(ye) 的其他製約機製嚴(yan) 重弱化到沒有的時候,輿論的監督和導向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了。但是這一作用,隻能發揮於(yu) 多元、具有批評和自我批評精神的產(chan) 業(ye) 輿論環境中。遺憾的是,中國光伏仍不具有這樣的產(chan) 業(ye) 輿論環境。
第一,中國光伏還沒強大到可以鼓勵批評與(yu) 自我批評的時期,光伏企業(ye) 家還沒有強大到可以鼓勵批評與(yu) 自我批評的歲數。一個(ge) 人的成長,從(cong) 不自信到自信的表現之一,是具有主動的歡迎批評與(yu) 自我批評的承受力......如果這個(ge) 產(chan) 業(ye) 發展的不那麽(me) 快,也許它還沒那麽(me) 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和企業(ye) 發展的實在是太快了,就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結果就是身體(ti) 的成長與(yu) 意識的成熟並不相匹配,產(chan) 業(ye) 處於(yu) 隻能說好不能說不好、我不說你不好你也不能說我不好的青春期,總之這還是一個(ge) 不夠自信的產(chan) 業(ye) 。
第二,成長中的光伏產(chan) 業(ye) 輿論機構目前還是典型的寄生生態。一個(ge) 強大的產(chan) 業(ye) ,應當擁有敢於(yu) 批評的獨立媒體(ti) 。遺憾的是,光伏產(chan) 業(ye) 還在成長中,媒體(ti) 還在很大程度的寄生中。它的結果也隻能是:產(chan) 業(ye) 的輿論環境,隻有企業(ye) 家喜歡聽的那一種聲音。不像在互聯網產(chan) 業(ye) ,批評騰訊、阿裏、小米的文章俯拾皆是。潘亂(luan) 的一篇《騰訊沒有夢想》,讓馬化騰親(qin) 自冷靜作答。
第三,大部分光伏分布式市場中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觀點。分布式光伏市場......對於(yu) 市場中的輿論、觀點,在市場好的時候,他們(men) 願意相信好的消息。在市場不好的時候他們(men) 更願意相信不好的消息。信息的影響力總是被放大了的。
光伏三誡:惡意的低價(jia) 競爭(zheng) ,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


很長時間,很多階段,光伏產(chan) 業(ye) 都曾出現“惡意”的低價(jia) 中標現象。
低價(jia) 中標,未必是壞事;但“惡意”的低價(jia) 中標必然傷(shang) 害整個(ge) 產(chan) 業(ye) 的健康發展。
進入“平價(jia) 時代”後,光伏產(chan) 業(ye) 是否還會(hui) 出現惡意的低價(jia) 中標、惡意的低價(jia) 競爭(zheng) ?不好說!
在光伏人的記憶中,特別是在產(chan) 業(ye) 景氣度低迷的時候,往往會(hui) 發生大量低價(jia) 低質中標事件,給產(chan) 業(ye) 長遠發展留下了很大的隱患。最低價(jia) 中標,帶來的一種不良後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導致產(chan) 品質量不過關(guan) ,甚至釀成安全事故。畸形的價(jia) 格折射出畸形的供求關(guan) 係、產(chan) 業(ye) 環境和信用缺失。惡意的低價(jia) 中標,結果往往是“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搶別人的單,斷自己的路”。
以低價(jia) 接單的企業(ye) 隻看重眼前利益,看似迫不得已的個(ge) 體(ti) 選擇卻在危害行業(ye) 整體(ti) 的健康發展。這樣的經營模式持續不了多久,而且在行業(ye) 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企業(ye) 也喪(sang) 失了從(cong) 產(chan) 品開發、工藝創新等方麵提升的能力,其發展道路隻能越走越窄。
不過,與(yu) “低價(jia) 競爭(zheng) ”帶來的“劣幣驅逐良幣”向對應的是,從(cong) 2020年至今,行業(ye) 因供應鏈戰爭(zheng) 導致的“漲價(jia) 競爭(zheng) ”,帶來的到底是“劣幣驅逐良幣”還是“良幣驅逐劣幣”?
在往後,光伏平價(jia) 後,迅猛發展的產(chan) 業(ye) 裏,是否還會(hui) 出現惡意的低價(jia) 競爭(zheng) ?完全有可能。
光伏四誡:產(chan) 業(ye) 火熱時一湧而上,遇到“寒冬”一哄而散,最終留下一地雞毛!


光伏,曾經是一個(ge) 看起來“門檻很低”的產(chan) 業(ye) 。
最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到2011年光伏行業(ye) 火爆發展,企業(ye) 、資本、地方政府,一湧而上。甚至,一些做服裝、搞水泥等等和光伏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ye) ,也想到光伏行業(ye) 分一杯羹。就在那兩(liang) 三年,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園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到了2012年,全國31個(ge) 省市大力扶持光伏產(chan) 業(ye) ,各地產(chan) 業(ye) 園達到300多家。“舉(ju) 國建光伏”的形勢將光伏產(chan) 能推向高位,而國內(nei) 市場遲遲未能開啟。
後來的故事眾(zhong) 所周知,伴隨歐美雙反,光伏遇寒,很多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和核心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迅速被產(chan) 業(ye) “掃地出門”,可謂一哄而散,一地雞毛。
再往前,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由於(yu) 產(chan) 能需求大、投資門檻低,光伏組件的擴張一度十分瘋狂。根據當時的統計數據,2007年國內(nei) 從(cong) 事光伏組件生產(chan) 企業(ye) 有200多家,到2008年猛增至近400家。到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國內(nei) 有超過300餘(yu) 家光伏組件企業(ye) 倒閉,一度剩下隻有50家左右。
時至今日,“一湧而上”的現象依然火爆。雖然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的發展和空間已不可同日而語,但各路資本的湧入,必然也會(hui) 帶來新的風險。我們(men) 看到,從(cong) 2019年至今,各種各樣的資本“跨界”光伏,國有資本加速跑馬圈地,強烈衝(chong) 擊光伏固有利益分配與(yu) 競爭(zheng) 格局。從(cong) 過去兩(liang) 年進擊光伏的資本來看,黑鷹光伏認為(wei) 有三大類:
其一,眾(zhong) 所周知,以“五大四小”為(wei) 代表的國有資本強勢進擊光伏電站投資環節,極大改變了下遊的競爭(zheng) 格局,進入十四五,國有資本將是新能源電站投資的絕對主力。
其二,以中煤集團、神華集團、中國石油、中海油、中石化十多家傳(chuan) 統煤炭、油氣企業(ye) 為(wei) 代表的大型傳(chuan) 統能源企業(ye) ,強勢進擊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不同環節,迅速增加了光伏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格局的變量。
其三,過去的2020年,一些與(yu) 光伏“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ye) ,開始跨界光伏。甚至,這些“跨界”者中,剛剛出現了吉利集團的身影——這是繼比亞(ya) 迪後,有一家整車製造企業(ye) 進入光伏領域。
以上這些“新勢力”的進入,將強烈衝(chong) 擊光伏產(chan) 業(ye) 固有的競爭(zheng) 格局,產(chan) 業(ye) 蛋糕有可能將重新劃分:
其一,光伏行業(ye) 的技術進步以及市場對高效組件追求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的快速發展,產(chan) 品迭代速度不斷加快,後進的跨界巨頭確實有彎道超車的機會(hui) 。
其二,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已走向成熟,市場格局脈絡相對清晰,大的蛋糕已經瓜分完畢,這對於(yu) 後進者來說,有機遇,但更是個(ge) 挑戰。
其三,對於(yu) 民營企業(ye) 來說,他們(men) 最大的短板就是資金鏈緊張,以及缺乏專(zhuan) 業(ye) 的光伏人才,很可能會(hui) 在跨界征途中翻船。而對於(yu) 國企和央企巨頭來說,錢對他們(men) 不是問題,問題是並購的項目是否是優(you) 質項目,能否帶動集團實現綠色轉型是個(ge) 挑戰。
《光伏投資框架2021》一文提醒:從(cong) 成長股的估值來看,光伏龍頭,無論是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三大巨頭,還是一些組件和逆變器龍頭,我覺得都是合理的。然而,我仍然要提醒一點是,對於(yu) 新進入者大家還是謹慎一些。光伏行業(ye) 不是有錢就能搞的產(chan) 業(ye) ,他現在的門檻遠超你的想象,所以不要線性思維而低估了光伏龍頭的護城河而去投資一些阿貓阿狗,有可能在紅火的產(chan) 業(ye) 鏈背景下你並不賺錢。
光伏五誡:過往營銷困局:費力未必有用,除了賣力叫賣的疲憊和觥籌交錯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獲呢?更有效和更專(zhuan) 業(ye) 的差異化營銷在哪裏?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特別是2018年“531”之前,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大大小小展會(hui) 不斷。展會(hui) 多,代表行業(ye) 熱鬧有希望,但展會(hui) 多,不代表很多企業(ye) 的營銷水平就高。這裏沒有任何貶低的意思,隻是陳述我們(men) 這個(ge) 產(chan) 業(ye) 過往存在的一種現象,以及大家的一些思考。
在我們(men) 的印象中,曾經很多光伏展會(hui) ,人流攢動,震耳欲聾,聲嘶力竭,論壇趕場,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就是中國各行業(ye) 展會(hui) 的一個(ge) 縮影。當人群散去,每個(ge) 廠商參展人員除了賣力叫賣的疲憊和觥籌交錯的醉意,真的有多大收獲呢?
以下內(nei) 容我們(men) 引用了“光伏薈”《從(cong) 濟南光伏展看中國光伏營銷困局》的部分內(nei) 容:對於(yu) 大品牌來說,這隻是全國各地巡展計劃表中的普通一站而已;對於(yu) 小品牌或者說沒有品牌的廠商來說:雖然人家唱主角,咱弄個(ge) 標攤也來湊湊熱鬧,蹭蹭人氣,祈求能通過現場叫賣把幾千元的攤位費給收回來;而對於(yu) 不大不小的品牌來說是最痛苦的:品牌力不大,展位不敢小,產(chan) 品沒特色,銷量上不去,人前陪笑臉,人後愁莫展。
翻開一個(ge) 某中產(chan) 品牌廠商的宣傳(chuan) 折頁,恨不得自己所有的優(you) 點都寫(xie) 在臉上,密密麻麻、花裏胡哨,看半天都沒看出他有什麽(me) 突出的優(you) 點。再看看其他中產(chan) 的特裝展位,也無非把產(chan) 品掛出來、技術講出來,香肩露出來,大長腿露出來,然後突然把音量放大,通過勁歌熱舞來把人群吸過來。他們(men) 理所當然地認為(wei) ,中國人喜歡湊熱鬧,而中國男人喜歡看大長腿,所以我索性就投其所好吧。
然而,你隨便抓一個(ge) 男性觀眾(zhong) 來問:你是來濟南光伏展看大長腿的嗎?他肯定非常堅定的告訴你,俺是來尋找商機、尋找商業(ye) 價(jia) 值的!沒錯,他並沒有違心地騙你,所有的光伏人都是來尋找價(jia) 值的!而你給他低價(jia) 、給他小誘餌、給他大長腿、給他紙醉金迷,這絕對不是一個(ge) 有追求的光伏人來濟南想要看的!
“所有的光伏產(chan) 品都要尊重其本身的價(jia) 值。回歸價(jia) 值,價(jia) 值營銷,才是光伏營銷的根本出路。”
“請每一位光伏廠商捫心自問,你的品牌的核心價(jia) 值在哪裏?”
話說回來:光伏人作營銷,真不容易啊。
光伏六誡:部分企業(ye) 家熱衷玩弄資本,對技術創新,先進產(chan) 能的布局、員工發展與(yu) 福利等方麵卻不上心!


不少光伏企業(ye) 家非常熱衷玩資本,也非常喜歡包裝炒作各種先進概念。而在幹實事上,事情進展剛剛到第一步,企業(ye) 家便對外宣稱已經做到了第二步甚至第三部。等行業(ye) 與(yu) 媒體(ti) 等著某企業(ye) 吹的牛落地時,卻發現不了了之,雲(yun) 裏霧裏。
與(yu) 此同時,一些熱衷玩弄資本的企業(ye) 家,在企業(ye) 稍有規模後,對技術創新,研發投入、先進產(chan) 能的布局、員工發展與(yu) 福利等等方麵卻不上心。
資本往往是一把雙刃劍,資本與(yu) 實業(ye) 結合得好,往往能助力企業(ye) 快速發展。但對於(yu) 以紮實的製造和技術創新驅動的光伏產(chan) 業(ye) 而言,如果一家企業(ye) 小有成就就開始放鬆實體(ti) ,企業(ye) 家或高層把大量精力放在玩資本,老想著靠資本“一夜衝(chong) 天”,那這家企業(ye) 可能就危險了。
講個(ge) “極端例子”:2015年,李河君憑借引以為(wei) 傲的漢能在股市的優(you) 異表現,以個(ge) 人身價(jia) 1655億(yi) 成為(wei) 中國富豪之首。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李河君的首富位置還沒坐穩,就因為(wei) 集團的經營模式不合規被調查,引得股市動蕩,他20分鍾虧(kui) 了千億(yi) ,很快,首富風光不再。
再講個(ge) 例子:某光伏上市企業(ye) 認購私募基金委托理財炒股,結果在不到一個(ge) 月內(nei) 連踩三隻閃崩股,基金淨值出現負值。這次事件不僅(jin) 導致這家企業(ye) 2020年出現近1.7億(yi) 元非經常性損失,同時,也讓其股價(jia) 在2020年1月11日以跌停板收盤,下跌20.03%,報9.50元/股,總市值73.94億(yi) 元,蒸發約18.5億(yi) 元。
從(cong) 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曆史回顧,類似企業(ye) 的最終結局,往往並不樂(le) 觀。黑鷹光伏曾大量詢問過從(cong) 某某某光伏企業(ye) 離職的中高管,為(wei) 什麽(me) 離開那家企業(ye) ?我們(men) 常常得到這樣類似的回答:老板愛玩資本,不實在,對員工利益的關(guan) 注度低。
光伏七誡:很多光伏企業(ye) 沒有應對周期變化和“寒冬”的經驗和準備,潮水突然退去,立馬成為(wei) “裸泳者”!


市場競爭(zheng) 太殘酷了,經營企業(ye) 太辛苦了。如何應對周期性,如何應對產(chan) 業(ye) 寒冬,是所有企業(ye) 的必選題。
我們(men) 回顧光伏產(chan) 業(ye) 的20年,它的成長性、變化性,往往與(yu) 周期性緊密相隨:光伏產(chan) 業(ye) 除了要跟隨行經濟大環境有經濟周期以外,還會(hui) 有補貼退坡、技術更新迭代帶來的行業(ye) 內(nei) 獨有的周期。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庫存變化帶來的庫存周期,由產(chan) 能變化帶來的產(chan) 能周期,由技術變革帶來的經濟周期。加之經濟危機、國際貿易摩擦、政策劇變等疊加,行業(ye) 周期往往又伴隨產(chan) 業(ye) 洗牌。
一旦激烈洗牌,一些在“溫水”中生活的舒舒服服的企業(ye) 立馬倒閉,產(chan) 業(ye) 一片慘狀。在此過程中,有的企業(ye) 加速崛起,也有企業(ye) 隕落或式微。
不少光伏企業(ye) 大佬都說過,不會(hui) 刻意去成為(wei) “第一”。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過往不少明星企業(ye) ,崛起到隕落,常常就是幾年的時間。現在再看再思考,如今大大小小的數萬(wan) 家光伏企業(ye) ,是否都具備了抗周期、抗波動、抗擊風吹雨打的成熟經驗和能力?答案顯然是否定。過去兩(liang) 三年裏,行業(ye) 稍有波動,便有企業(ye) 、甚至是知名企業(ye) 倒閉、跑路、退市等等,可以說不勝枚舉(ju) 。
我們(men) 看看華為(wei) 的老大是怎麽(me) 思考企業(ye) 經營風險的。記得任正非說過:“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麽(me) 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我們(men) 大家要一起來想,怎樣才能活下去,也許才能存活得久一些。”
光伏這麽(me) 多年的成敗曆史證明,企業(ye) 為(wei) 了消除危機感所做的持續不斷的努力,最終被證明是必要的。
黑鷹光伏判斷,自去年至今,光伏產(chan) 業(ye) 整體(ti) “一片大好”的趨勢下,越來越多的風險和變數再疊加,危機何時“爆發”,是否會(hui) “爆發”,無人能知。在瞬息萬(wan) 變的未來市場,惟有惶者才能生存。
光伏八誡:部分企業(ye) 家好大喜功,過分浮誇,企業(ye) 容易“迷失”自我!


在過往這20年,有多少光伏企業(ye) “迷失自我”,最終消失在曆史的煙淼中?
其實很大的原因與(yu) 企業(ye) 創始人(往往也是掌舵人)的個(ge) 人秉性有關(guan) 係。我們(men) 不難發現,有些光伏企業(ye) 家往往好大喜功,對企業(ye) 自身的實力和競爭(zheng) 力也喜歡浮誇一些。企業(ye) 發展初期,很多企業(ye) 家兢兢業(ye) 業(ye) ,保持實幹和低調,但一旦企業(ye) 企業(ye) 發展順利,迅速壯大後,一些企業(ye) 家的表現往往“天下我有”,“唯我獨尊”。
我們(men) 可以看到,一些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上的不同企業(ye) ,營收規模小幾十億(yi) ,十幾二十億(yi) ,甚至低於(yu) 十億(yi) ,企業(ye) 的管理層或是老大已經在誇誇其談“基業(ye) 長青”,“全球著名”,“全球頂尖品牌”。有的企業(ye) 營收剛過百億(yi) ,企業(ye) 的創始人已在標榜自己掌舵下的企業(ye) 是“偉(wei) 大的企業(ye) ”。
其實,企業(ye) 老大自我標榜,純屬個(ge) 人自由,但從(cong) 過往曆史經驗看,企業(ye) 要長遠發展,在不同的階段,一定要“定位”好自己。不然,我們(men) 常常會(hui) 在一些已經曆經數十上百年,綜合實力超群,已經真正“偉(wei) 大”的企業(ye) 麵前,迷失自己。
光伏九誡:光伏供應鏈矛盾早已有之,何時能構建一種內(nei) 生的、市場化的供需平衡機製、協調機製、競爭(zheng) 機製?


光伏供應鏈的矛盾已經愈發突出。
最新的消息是,據光伏們(men) 了解,矽料價(jia) 格仍然維持上漲態勢:150元/kg已經買(mai) 不到矽料了。有知情人士透露,矽料長協價(jia) 格已經超過160元/kg,現貨散單更是來到170-180元/kg的水平。按照矽耗量,矽料每漲10元/kg,對應組件上漲3-5分/瓦,從(cong) 當前價(jia) 格水平來看,組件價(jia) 格超過1.8元/瓦已成定局,如果矽料價(jia) 格持續當前走勢,2021年組件要重回2元/瓦時代。
此外,根據光伏盒子調研,目前分布式光伏項目中,組件采購現貨價(jia) 格已經穩定在1.75元/瓦以上(166及以上尺寸)。由於(yu) 分布式項目體(ti) 量較小,同時大部分為(wei) 現貨報價(jia) ,其價(jia) 格較大型集采會(hui) 略高一些。在最近的中核與(yu) 中廣核組件集采中,500瓦雙麵與(yu) 530雙麵均價(jia) 都達到了1.8元/瓦左右,445-450瓦單麵則維持在1.7-1.75元/瓦左右,其中雙麵450瓦最高報價(jia) 至1.898元/瓦。
可以預見,2021年,供應鏈的“戰爭(zheng) ”可能貫穿全年,“定價(jia) 權”的矛盾和爭(zheng) 奪也貫穿全年,“扛不住”的企業(ye) 將被無情清洗。
事實上,縱觀中國光伏發展的20年,供應鏈的不同環節的不平衡、矛盾甚至“戰爭(zheng) ”,其實早已存在,隻是去年今年表現得極為(wei) 突出。
比如說,當年的“兩(liang) 頭在外”之下,雙反一來,全行業(ye) 價(jia) 格暴跌,這也是供應鏈不平衡的突出體(ti) 現。可以說,即使即將進入平價(jia) 時代的今天,光伏產(chan) 業(ye) 也始終還未形成優(you) 質的、高效協同的全供應鏈體(ti) 係。
觀察2020年至今的漲價(jia) 事件,我們(men) 可以發現:固有的、依靠發現產(chan) 業(ye) 鏈供需變化,從(cong) 而按圖索驥的投資策略依然奏效;但另一方麵,也應看到,如今肩負著重大使命,又備受矚目的光伏產(chan) 業(ye) ,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wei) 需要產(chan) 業(ye) 鏈協同。
問題是,按照目前的發展態勢,中國光伏何時才能構建良好的全供應鏈發展生態?何時能構建一種內(nei) 生的、市場化的供需平衡機製、協調機製、競爭(zheng) 機製?
十誡:產(chan) 品質量問題依然存在,千萬(wan) 不能“一顆老鼠屎攪壞一鍋湯”!


過去這麽(me) 多年,中國光伏產(chan) 業(ye) 獲得巨大發展,光伏產(chan) 品質量持續提升。但不可否認的是,由部分產(chan) 品質量問題帶來的隱患和安全問題,以及社會(hui) 口碑問題,都始終存在。
比如,以戶用為(wei) 代表的分布式光伏的發展前景始終被各界看好,但近年行業(ye) 依然亂(luan) 象叢(cong) 生,戶用領域也出現了不少事故;一些不良廠家趁機將降解、拆卸、低質組件以次充好,更有一些電站投資商為(wei) 了降低成本,也給不合格產(chan) 品進入市場留下“缺口”!
相光伏調查報告顯示出以下問題:第一,家用光伏行業(ye) 基礎標準匱乏。第二,家用光伏質量參差不齊。第三,建站選址過錯、設計缺陷。第四,運輸粗暴、違規施工。第五,運維體(ti) 係不健全。
各種質量問題不容忽視:電器短路、停機、燃燒、熱斑、隱裂、功率衰減組件負偏差、電站實地功率預測不準確、逆變器高故障率偏高等等,在一些地方是層出不窮。
具體(ti) 到出現火災這樣的嚴(yan) 重事故,影響的不僅(jin) 是電站的安全,也會(hui) 對電站下方的廠房設施以及人員財產(chan) 安全造成危害,從(cong) 更長遠的視野,影響的是光伏在社會(hui) 上的“口碑”和形象。
伴隨“3060”目標的提出,光伏必將加速進入尋常百姓家,走入千家萬(wan) 戶。在新的發展時期,整個(ge) 行業(ye) 更要注重產(chan) 品質量和服務。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