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光伏發電平價(jia) 上網的第一年。不過,去年下半年延續至今的矽料緊缺和漲價(jia) ,讓平價(jia) 上網之年並不平靜。
在財聯社記者今年1月的調研反饋中,組件商給出的報價(jia) 多在1.40元到1.50元/W之間。而據4月中廣核新能源2021年第一批組件集采開標顯示,部分標段企業(ye) 投標均價(jia) 單瓦已有超1.80元/W記錄,較去年四季度1.35元/W漲幅超過30%。
產(chan) 業(ye) 鏈普漲之下,幾家歡喜幾家愁:上遊矽料企業(ye) 加足馬力擴產(chan) ,不過在2022年底新增產(chan) 能釋放之前,矽料的緊俏程度難有好轉;中遊矽片和電池片企業(ye) 忙於(yu) 長單鎖量和接力漲價(jia) ,幾乎和上遊矽料同步進入議價(jia) 模式,以此轉嫁成本壓力;組件端,不斷刷新的投標價(jia) 格,也讓組件衝(chong) 破2元的猜測甚囂塵上。
對此,有業(ye) 內(nei) 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在碳中和和碳達峰的引導下,行業(ye) 高景氣度毫無疑問將長期持續。不過,在“擁矽為(wei) 王”的競爭(zheng) 後,產(chan) 能過剩的危機仍然難以忽視。
行業(ye) 高景氣度利好業(ye) 績
2020年雖然有疫情衝(chong) 擊,但是光伏行業(ye) 卻逆勢發展,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2020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48.20GW,較2019年增長60.08%。而根據IHSMarkit預計,2021年裝機量將再創紀錄,達到61GW,安裝量保持大幅增長。
由於(yu) 一季度通常是光伏裝機淡季,疊加矽料漲價(jia) 傳(chuan) 導,此前組件企業(ye) 開工率僅(jin) 5-6成左右。不過,日前財聯社記者從(cong) 多家組件出貨商處了解到,進入二季度以來,組件訂單已逐漸排滿,在產(chan) 能充分釋放情況下,出貨情況預計好於(yu) 去年同期。
在行業(ye) 高景氣度下,光伏企業(ye) 營收延續向好。上遊環節中,矽料銷售企業(ye) 大全新能源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入為(wei) 2.56億(yi) 美元,毛利達到1.19億(yi) 美元。通威股份(600438SH)一季度營業(ye) 收入為(wei) 106.18億(yi) 元,同比增長35.69%,淨利潤8.47億(yi) 元,同比增長145.99%,實現業(ye) 績大爆發。矽片環節中,中環股份(002129SZ)一季度實現營收74.63億(yi) 元,同比增長65.23%;淨利潤約5.41億(yi) 元,同比增長114.58%。
不過,在上遊錄得營收淨利雙增的情況下,最接近終端電站的組件企業(ye) ,卻呈現另一番景象:隆基股份(601012SH)雖然陷入巨虧(kui) 傳(chuan) 言,但得益於(yu) 一體(ti) 化程度較高,一季度實現營業(ye) 收入158.54億(yi) 元,同比增長84.36%;淨利潤25.02億(yi) 元,同比增長34.24%。
而東(dong) 方日升(300118SZ)、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JKS)等組件巨頭則多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麵:晶澳科技第一季度營收約69.56億(yi) 元,同比增長51.52%;淨利潤約1.57億(yi) 元,同比下降45.11%;扣非淨利潤約0.59億(yi) 元,同比下降82.70%。東(dong) 方日升一季度營業(ye) 收入為(wei) 38.5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44%,不過淨利潤為(wei) 5590.1萬(wan) 元,,下降68.28%,扣非淨利潤為(wei) 6545.04萬(wan) 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3.47%。晶科能源則出現業(ye) 績雙降,一季度營收約7.06億(yi) 元,同比下降0.24%,淨虧(kui) 損1.11億(yi) 元。
行業(ye) 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組件企業(ye) 雖然在頻繁向上遊開拓,不過實際產(chan) 能多在建設中,且未涉足矽料生產(chan) ,因此毛利率大幅下降。
產(chan) 業(ye) 鏈“漲聲”密集
即使產(chan) 業(ye) 遇價(jia) 格波動,不過光伏的發展暫未受到衝(chong) 擊。據CPIA消息,2021年一季度,我國多晶矽產(chan) 量超過10萬(wan) 噸,同比增長4%,組件產(chan) 量超過30GW,同比增長超40%,新增裝機量同比增幅也在40%以上。從(cong) 產(chan) 品進出口看,多晶矽進口呈現量跌價(jia) 長,進口量約為(wei) 2.92萬(wan) 噸,同比下降30%,但進口額卻增長了2.4%,這也從(cong) 另一個(ge) 側(ce) 麵反映出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的上漲。
漲價(jia) 潮中,關(guan) 於(yu) 組件價(jia) 格的大幅上漲,東(dong) 方日升相關(guan) 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遊原材料漲價(jia) ,對組件環節肯定會(hui) 有一定的影響,從(cong) 目前開標的幾個(ge) 項目中我們(men) 就可看出組件價(jia) 格未來的一個(ge) 趨勢,但是未來最終的價(jia) 格還是需要看上遊原材料。”
同時,晶澳科技人士也對記者表示,公司組件價(jia) 格遵循市場定價(jia) 原則,價(jia) 格高低主要視下遊電站裝機需求和收益率要求而定。麵對成本上升,公司通過長單保障供應、新產(chan) 能降本、提高庫存周轉等措施積極應對。
業(ye) 內(nei) 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組件是光伏產(chan) 業(ye) 鏈中距離終端電站最近的環節,電站是否要對產(chan) 業(ye) 鏈漲價(jia) 買(mai) 單,直接決(jue) 定組件出貨情況。根據業(ye) 內(nei) 測算矽料每上漲1萬(wan) 元/噸,矽片成本平均上漲0.206元/片,折合到組件端會(hui) 平均上漲0.03元/W。
以此測算,矽料價(jia) 格達到20萬(wan) 元/噸後,組件價(jia) 格將逼近2元/W。而據矽業(ye) 分會(hui) 5月19日最新消息,本周國內(nei) 單晶複投料價(jia) 格區間在17.4-20萬(wan) 元/噸,成交均價(jia) 為(wei) 19.44萬(wan) 元/噸;單晶致密料價(jia) 格區間在17.2-19.8萬(wan) 元/噸,成交均價(jia) 為(wei) 19萬(wan) 元/噸,已經臨(lin) 近上述估值。
大舉(ju) 擴產(chan) 後存過剩危機
對於(yu) 矽料價(jia) 格上漲的原因,通威股份董事長謝毅近期表示,由於(yu) 前幾年矽料項目投資回報不大,行業(ye) 擴產(chan) 少,導致目前矽料供給不足,未來18個(ge) 月或者更長時間,矽料供給或將持續緊張,價(jia) 格可能會(hui) 持續向好。
首創證券研報分析認為(wei) ,2021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超過170GW,對應矽料需求將達到57.65萬(wan) 噸/年,2021年矽料有效產(chan) 能約為(wei) 58.5萬(wan) 噸,預計今年全年矽料價(jia) 格將維持高位,矽料供應緊缺的局麵將延續到2022年上半年。
在新增矽料產(chan) 能釋放之前,下遊企業(ye) 都要麵對一邊搶市場、一邊搶供應的競爭(zheng) 。組件端中,大尺寸矽片引發的市場競爭(zheng) 越發激烈,隆基股份預計今年182的出貨量近20GW,東(dong) 方日升2021年210大矽片組件年化產(chan) 能也達到17GW。
搶奪市場需要大舉(ju) 擴產(chan) ,而在上遊供應趨穩後,對下遊產(chan) 能過剩的隱憂開始出現。減產(chan) 意味下遊市場的缺失,而據行業(ye) 網站不完全統計,2020年國內(nei) TOP10組件企業(ye) 發布了超550GW的擴產(chan) 規劃,其中電池組件擴產(chan) 規模348.8GW,矽片擴產(chan) 規模202.7GW。
相關(guan) 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底,僅(jin) 隆基、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東(dong) 方日升TOP6企業(ye) 組件產(chan) 能達155.2GW,2021年底這六家企業(ye) 的組件產(chan) 能預期將再增54%,達到239GW。
分析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2020年被稱為(wei) “史上最大的擴產(chan) 年”,企業(ye) 擴產(chan) 的底氣來自於(yu) 對終端裝機市場的看好,但是隨著這些擴產(chan) 的產(chan) 能在2022年下半年開始釋放,市場一定會(hui) 出現供大於(yu) 求的局麵,“因為(wei) 上遊材料價(jia) 格瘋漲,給上遊企業(ye) 帶來了很好的收入,所以企業(ye) 在去年和今年都緊張了密集的擴張,但是這些產(chan) 能不會(hui) 立即釋放,到了明年底,甚至後年這些產(chan) 能會(hui) 大規模產(chan) 出,到時候市場將會(hui) 出現產(chan) 能過剩局麵,從(cong) 而會(hui) 導致產(chan) 品價(jia) 格的下滑。”
此外,廖薇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上遊端的大型上市公司為(wei) 了爭(zheng) 搶市場開始擴產(chan) ,但是那些中小型企業(ye) 也跟隨這些大型企業(ye) 腳步,那麽(me) 將會(hui) 麵臨(lin) 被洗牌出局的境地,“產(chan) 能過剩局麵出現後,上市公司能扛住壓力,因為(wei) 他們(men) 有融資渠道,但是中小型光伏企業(ye) 就會(hui) 麵臨(lin) 貨賣不出去,資金麵臨(lin) 緊張的局麵,那麽(me) 自然會(hui) 出現大魚吃小魚,甚至被清洗出局的情況。”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