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能源環境新聞

光伏大戰②:矽料價格一路高企,如何化解?

星之球科技 來源:界麵新聞2021-06-17 我要評論(0 )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雄心勃勃的“雙碳”目標對新能源行業(ye) 如一劑持久性的強心針,各地方政府、各大國企紛紛轉向,各路企業(ye) 都在尋找新能源行業(ye) 迸發的機會(hui) ,期待搭上新能源...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雄心勃勃的“雙碳”目標對新能源行業(ye) 如一劑持久性的強心針,各地方政府、各大國企紛紛轉向,各路企業(ye) 都在尋找新能源行業(ye) 迸發的機會(hui) ,期待搭上新能源快速發展的列車。其中,將擔任主力的光伏行業(ye) ,猶如明星,萬(wan) 人矚目,盛況空前。

最令人津津樂(le) 道的是,光伏電站已實現“平價(jia) 上網”,光伏產(chan) 業(ye) 發展已經沒有天花板,“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形勢一片大好,行業(ye) 一路高歌。然而,從(cong) 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光伏矽料價(jia) 格飆漲,從(cong) 每噸6萬(wan) 元左右飆升至近25萬(wan) 元,隨之而來的矽片難求、電池片和組件一天一價(jia) ,連背板、支架、逆變器等都紛紛提價(jia) ,且仍然看不到降價(jia) 的曙光。

一方麵,國內(nei) 光伏行業(ye) “平價(jia) 上網”受到嚴(yan) 重挑戰;另一方麵,價(jia) 格波動上漲使得光伏相關(guan) 協議難以執行,毀約比例急劇上升;同時,海外光伏項目執行難度加大,國際契約信譽嚴(yan) 重受損。

是行業(ye) 壟斷之故,是金融機構操作,是生產(chan) 端故意存貨惜售,是終端恐慌性需求,還是另有隱情?矽料價(jia) 格還能回歸到每噸5-6萬(wan) 元的美好時光嗎?

本文拋磚引玉,期待引發更廣泛的討論。

一、光伏需求持續爆增?

在“雙碳”目標刺激下,各中央能源企業(ye) 、地方能源國企以及地方政府對新能源發展處於(yu) 持續亢奮中。幾乎每天都會(hui) 見到能源國企與(yu) 地方政府簽約的盛大場麵和相關(guan) 新聞,簽約內(nei) 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基地”建設和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基地建設越大越震撼,其中光伏絕對是主角,小於(yu) 1 GW的基地都不好意思公布出來。

資料來源:世紀新能源網

各地方國企、民企以及各路掮客,都已出動跑馬圈地,集中式、分布式、BIPV、“光伏+”等各種模式紛紛出籠,地方政府根據其擁有的風光資源待價(jia) 而沽,或參股、或交換產(chan) 業(ye) 投資、或其他訴求。

如果以上項目能正常實施,加上龐大規模的存量項目,以及未公開、未統計的各類光伏項目,“十四五”期間,國內(nei) 每年光伏電站投資將不少於(yu) 150 GW,遠超過正常理性預期。

關(guan) 於(yu) 理性預期,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等機構預測,2021年國內(nei) 新裝電站規模應在55-65 GW,其他一些機構預測為(wei) 60-80 GW。

圖1:中國光伏行業(ye) 協會(hui) 預測表(CPIA)

國家能源局下發的《關(guan) 於(yu) 2021年風電、光伏發電開發建設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對2021年新裝規模並沒有指標限製,規模大小由各地方政府及各地並網消納新增能力確定,但要求電網企業(ye) 對年度非水最低消納責任權重所必需的新增並網項目,其保障性規模不低於(yu) 90 GW,留給行業(ye) 很大的想象空間。

再考慮國際市場,包含中國在內(nei) ,未來5年全球新裝規模預測如下圖。2021年保守預測為(wei) 150 GW,樂(le) 觀預測或達170 GW,彭博社甚至預測今年全球新增裝機將超過200 GW。隨著中國“雙碳”目標推進,中國將成為(wei) 全球光伏增長最快、也最不確定的因素。

圖2:全球光伏新裝規模預測(CPIA)

二、矽料供給短期不足?

2020年第二季度,隨著新產(chan) 能擴產(chan) ,矽料價(jia) 格跌破6萬(wan) 元/噸,一些矽料企業(ye) 紛紛減產(chan) ,甚至停產(chan) ,連矽料巨頭OCI、瓦克也一度停產(chan) 。矽料市場疲軟,引起矽片、電池片、組件價(jia) 格下跌。盡管在疫情期間,下遊用戶安裝光伏電站積極性高漲,拉動對組件及上遊矽料需求,矽料市場仍然在低價(jia) 均衡中出清。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光伏作為(wei) 未來的主力能源為(wei) 各界高度關(guan) 注,各類光伏電站簽約規模宏大,組件、電池片和矽片產(chan) 能擴張加快,而矽料投資規模大,擴產(chan) 速度慢,技術含量高,無法滿足產(chan) 業(ye) 下遊急劇擴張的需求。

國內(nei) 外矽料企業(ye) 的產(chan) 能規劃大致如下:

(一)通威股份(600438.SH):目前9萬(wan) 噸產(chan) 能,分布在樂(le) 山、包頭、保山三大矽料生產(chan) 基地,包頭通威二期和保山通威產(chan) 能各4萬(wan) 噸,四川通威二期4萬(wan) 噸產(chan) 能目前建設中,2021年底產(chan) 能最多或達21萬(wan) 噸左右;

(二)保利協鑫(03800.HK):合計產(chan) 能10.5萬(wan) 噸,分布在新疆與(yu) 徐州生產(chan) 基地,樂(le) 山10萬(wan) 噸顆粒矽尚在建設中,包頭與(yu) 弘元新材合建30萬(wan) 噸顆粒矽項目仍在計劃中;

(三)新疆大全:目前8萬(wan) 噸產(chan) 能,2022年或將新增4萬(wan) 噸產(chan) 能,達到12萬(wan) 噸產(chan) 能;

(四)新特能源(01799.HK):目前8萬(wan) 噸產(chan) 能,包頭一期10萬(wan) 噸產(chan) 能預計2022年建成投產(chan) ,包頭二期10萬(wan) 噸產(chan) 能尚在計劃中;

(五)東(dong) 方希望:目前有7萬(wan) 噸產(chan) 能,2021年底-2022年或將實現20萬(wan) 噸產(chan) 能;

(六)亞(ya) 洲矽業(ye) :目前有2萬(wan) 噸產(chan) 能,2021年底產(chan) 能或將達到5萬(wan) 噸。

由於(yu) 全國範圍內(nei) 的“雙控雙降”高壓政策,這些規劃中的新產(chan) 能未必能如期如願投產(chan) 。

數據來源:光伏新聞網

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必須對應對等數量的光伏組件、電池片、矽片和矽料。假設容配比為(wei) 1.25,如果全球新裝裝機為(wei) 160GW,矽片需求為(wei) 200GW,矽料需求大致達58.4萬(wan) 噸。

顯然,麵對飆漲的終端需求,從(cong) 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全球矽料產(chan) 能嚴(yan) 重不足,差距甚大。

三、輪番飆漲折騰多久?

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矽料價(jia) 格一路上漲,至2021年5月底,價(jia) 格高達22萬(wan) /噸,一周一變,“一夜回到十年前”。

矽料價(jia) 格傳(chuan) 遞效應明顯,曾經寬鬆的矽片市場一片難求,價(jia) 格每周跳躍,對電池片和組件製造企業(ye) 帶來巨大壓力。

一是矽料漲價(jia) ,矽片隨漲且供應緊張,供應成本和供應不確定性給這些企業(ye) 帶來巨大壓力;二是這些企業(ye) 近期投資規模較大,產(chan) 能擴張加快,近半產(chan) 能將閑置,還本付息負擔很重;三是終端市場競爭(zheng) 慘烈,電站投資人不斷殺價(jia) ,電池片與(yu) 組件製造企業(ye) 進退失據。

矽料輪番暴漲還將延續多久?

一種觀點認為(wei) ,隨著今年年底幾大矽料產(chan) 能投產(chan) ,矽料市場供求大致平衡,缺口不大,市場將回歸理性。

另一種觀點認為(wei) ,今年投產(chan) 的矽料項目仍然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市場將延續目前的狀況,價(jia) 格還有上升空間。

第二種觀點目前占先,“擁矽為(wei) 王”開始成為(wei) 主流觀點,一些投機者躍躍欲試,推動矽料市場持續發燒。

矽料的供求圖如下:

圖3:矽料供求價(jia) 格模型

2020年第二季度,需求D1與(yu) 供給S1在E1處相交,均衡價(jia) 格在P1=6萬(wan) 元/噸,全球矽料有效產(chan) 能Q1=45萬(wan) 噸。第三季度,中國“雙碳”目標以及2030年1200 GW的非水可再生電力最低目標提出後,終端市場突然發力並持續發燒,延伸到電池片和組件,需求從(cong) D1,向右擴展到D2,持續擴展到D3,矽料價(jia) 格在E2處達P2=15萬(wan) 元/噸,再到E3處P3=25萬(wan) 元/噸。

由於(yu) 矽料投資周期長,矽料供應到曲線拐點後,無論市場價(jia) 格如何上升,全部產(chan) 能挖潛滿產(chan) ,短期內(nei) 供應量增加極其有限,從(cong) Q2增加到Q3,價(jia) 格彈性接近於(yu) 零。

2021年底,當新產(chan) 能投產(chan) 後,供給曲線右移從(cong) S1增加到S2,如果需求沒有進一步右移,均衡點從(cong) E3到E4,價(jia) 格將緩和從(cong) P3到P4,P4=15-20萬(wan) 元/噸,但國內(nei) 外終端需求太猛,難以降到拐點向左區域,再難回到5-6萬(wan) 元/噸。

從(cong) 上圖可見,即使到2022年底,新投產(chan) 的產(chan) 能仍然有限,而全球需求有增無減,國內(nei) 需求更快上升,矽料價(jia) 格回歸到5-6萬(wan) 元/噸幾無可能。

矽料價(jia) 格上升的天花板在哪裏?答案是終端需求。

在國內(nei) 光伏項目平價(jia) 上網,國際上很多國家競價(jia) 上網的前提下,矽料價(jia) 格存在一個(ge) 平衡點。在這一平衡點,電站投資企業(ye) 仍然可以,也必須賺取最低允許的利潤率,矽料企業(ye) 同時實現利潤最大化。這一價(jia) 格平衡點是動態的,如果電站投資的非技術成本居高不下,甚至上升,價(jia) 格平衡點會(hui) 下浮;反之,如果非技術成本下降,價(jia) 格平衡點則會(hui) 上浮。

四、一路高企是否有解?

有觀點認為(wei) ,矽料行業(ye) 主要生產(chan) 廠商隻有五六家,有壟斷嫌疑。

2020年第二季度矽料價(jia) 格還在5-6萬(wan) 元/噸,為(wei) 什麽(me) 這幾家企業(ye) 老板沒有在這之前加強溝通,降低產(chan) 能,統一價(jia) 格,形成壟斷?而他們(men) 不斷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不斷降低成本,擴大份額,試圖打敗競爭(zheng) 對手。

實際上,一些技術低、成本高的矽料生產(chan) 企業(ye) 在過去兩(liang) 三年內(nei) 已被迫退出市場。另外,也沒有證據表明,矽料行業(ye) 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協會(hui) 主動摻和,拉幫結派,夥(huo) 同各企業(ye) 抬價(jia) 。

也有觀點認為(wei) ,有的企業(ye) 故意囤貨惜售,坐等漲價(jia) 。矽料生產(chan) 企業(ye) 供不應求,已經在銷售後幾個(ge) 月的產(chan) 量,客觀上不存在這種可能;矽片企業(ye) 擔心斷供,大有可能增加一些矽料用於(yu) 庫存,一方麵可以對衝(chong) 未來價(jia) 格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麵可保證其生產(chan) 的安全供應,但沒有證據表明他們(men) 意圖在市場上轉手倒賣,以從(cong) 中獲利。

還有觀點認為(wei) ,存在金融資本爆炒矽料,這更是無稽之談。因為(wei) 矽料市場透明,都是現貨直接交易,既沒有期貨市場,甚至沒有現貨交易市場,怎可能有資本炒作?

顯然,矽料價(jia) 格一路高企,主要是供給受限,而終端需求在“雙碳”目標下增加太快,電池片與(yu) 組件投資規模太大,而且,預期的終端需求更大,電池片與(yu) 組件製造企業(ye) 開始了恐慌性采購。

一路高企的矽料價(jia) 格是否可能回到從(cong) 前5-6萬(wan) 元/噸?

一種觀點認為(wei) ,舉(ju) 報主流矽料企業(ye) 漲價(jia) ,應有震懾效應,迫使矽料企業(ye) 降價(jia) 。加之,近期國家高層發聲,關(guan) 注大宗商品漲價(jia) 。事實上,近期大宗商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鋼材、貴金屬等輪番漲價(jia) ,市場行為(wei) 已經完勝於(yu) 行政幹預。短期內(nei) ,行政手段或有臨(lin) 時效應,中長期趨勢還將服從(cong) 市場。

有企業(ye) 提議,矽料價(jia) 格應回歸到月度議價(jia) 規則,而不是近期的周議價(jia) 或由矽片生產(chan) 企業(ye) 報價(jia) 。顯然,這不治標更不治本。如果漲價(jia) 是一個(ge) 趨勢,無非是每周漲一次,還是每月漲一次,並不改變整體(ti) 趨勢。

有專(zhuan) 家建議,終端需求要降溫,特別是國有企業(ye) ,在光伏電站投資板塊,要謹慎行動。一方麵,國有能源企業(ye) 大多已經製定了“雙碳”目標以及新能源投資“十四五”規劃,隻要達到最低回報,投資的動力難以壓製;另一方麵,實現“雙碳”目標,需要國有能源集團用新能源替代傳(chuan) 統能源,而光伏注定將成為(wei) 未來的主力能源,所以即使在組件、支架、逆變器等統統漲價(jia) 的情況下,終端需求依然難以壓製。

還有企業(ye) 呼籲,請行業(ye) 協會(hui) 出麵,協調電池片和組件企業(ye) 謹慎擴大產(chan) 能,控製好電池片和組件產(chan) 能,對矽片和矽料需求就會(hui) 下滑,價(jia) 格或將回歸正常。

實際上,單個(ge) 企業(ye) 的擴張都是理性的,單個(ge) 企業(ye) 理性擴張導致整體(ti) 產(chan) 能擴張非理性,使得電池片和組件的產(chan) 能遠超過矽料的產(chan) 能,這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或所謂“內(nei) 卷”。行業(ye) 協會(hui) 負責人多次呼籲產(chan) 能已經嚴(yan) 重過剩,每家企業(ye) 都希望其他企業(ye) 控製住投資,而本企業(ye) 乘機大規模擴張。

在終端需求無法壓製,電池片和組件大規模擴產(chan) 的情況下,矽料價(jia) 格如何回歸正常?

可供選擇的方案就是大幅度增加供給,從(cong) S2到S3,再到未來的S4、S5。

如何大幅度增加供給?

一是鼓勵多個(ge) 主體(ti) 投資,使得矽料主流生產(chan) 企業(ye) 超過10家以上,避免未來可能的寡頭壟斷及密謀價(jia) 格,雖然至今尚未發生,但不代表未來不可能,需防患於(yu) 未然。

二是國家層麵放開矽料、甚至光伏支架等生產(chan) 企業(ye) 的火電指標,鼓勵地方政府多上快上矽料項目及相應的火電機組。

目前,每公斤矽料耗電約60度左右,5萬(wan) 噸矽料產(chan) 能每年將消耗約30億(yi) 度電量。考慮水電資源豐(feng) 富的地區已經沒有“棄電”可用,如果不配備相應的自備電廠或就近火電,矽料產(chan) 能將無法擴大。理想中的“Clean Energy for Clean Energy(即清潔能源製造清潔能源)”或“Solar for Solar(光伏電造光伏產(chan) 品)”完全實現目前尚不具備現實條件,但可以在風光資源豐(feng) 富的地方,就近利用部分風光電力。

考慮5萬(wan) 噸矽料的產(chan) 能,對應未來光伏電站裝機近15GW,發電25年以上,光伏電站的發電量將是矽料、矽片、電池、組件以及各種輔材生產(chan) 總體(ti) 耗電量的10倍以上。也就是說,用現在傳(chuan) 統火電1度電換取未來25年10度以上的綠電,這個(ge) 賬是非常劃算的。為(wei) 保證可再生電力加快發展,我們(men) 仍然必須依靠傳(chuan) 統火電,由傳(chuan) 統火電“扶上馬,送一程”。

假設,當2022年底,國內(nei) 矽料產(chan) 能達到200萬(wan) 噸,2023年底達到300萬(wan) 噸,2024年底達到400萬(wan) 噸時,矽料價(jia) 格可能會(hui) 回到5-6萬(wan) 元/噸。

當矽料產(chan) 能預期增加很快,盡管終端需求非常旺盛,電池片與(yu) 組件企業(ye) 會(hui) 將庫存降到最低,甚至僅(jin) 根據組件訂單采購電池片,電池片企業(ye) 根據訂單采購矽片,同樣矽片企業(ye) 根據訂單采購矽料。

隻有當矽料供給的增加(或矽料產(chan) 能的增加)遠超過組件需求增加的時候,供給曲線和需求曲線才會(hui) 在拐點左側(ce) 相交,矽料生產(chan) 僅(jin) 賺取正常利潤;如果供求處於(yu) 緊平衡,即供求曲線相交與(yu) 拐點右側(ce) ,價(jia) 格就會(hui) 非常敏感,大幅上漲將成為(wei) 必然。

五、政策可否大有作為?

價(jia) 格暴漲對行業(ye) 危害很大,光伏行業(ye) 未能幸免。

矽料暴漲,主要源於(yu) 供不應求;

支架漲價(jia) ,由於(yu) 鋼材漲價(jia) ;

邊框漲價(jia) ;由於(yu) 鋁材等大宗商品漲價(jia) ;

銀漿漲價(jia) ,由於(yu) 銀漲價(jia) ;

逆變器漲價(jia) ,主要源於(yu) 芯片供不應求;

……

矽料和輔材價(jia) 格暴漲,導致光伏組件價(jia) 格不斷攀升,其危害已經開始顯現:

一是光伏行業(ye) 技術創新和產(chan) 品升級微不足道,創新升級動力減弱,下遊各種提高功率、降低成本的收益都流向上遊資源性企業(ye) ;

二是從(cong) 矽片生產(chan) 到電站投資建設產(chan) 業(ye) 鏈條上的各種毀約增加,企業(ye) 信譽和商業(ye) 規則遭受破壞;

三是國際上各種光伏項目難以執行,中國企業(ye) 信譽嚴(yan) 重受損,各種國際糾紛快速增加;

四是“雙碳”目標受到嚴(yan) 重影響,可替代傳(chuan) 統電力的可再生能源增長乏力,甚至難以為(wei) 繼,悲觀氣氛蔓延,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標恐難以實現。

由於(yu) 近期成本的異動,光伏電站投資的成本構成中,組件成本占約40-60%;組件成本構成中,約50-70%是電池片成本;電池片成本構成中,主要是矽片成本;矽片成本中,主要是矽料成本。

追根溯源,矽料占組件成本比重最高。行業(ye) 有關(guan) 專(zhuan) 家測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矽料每上漲1萬(wan) 元/噸,矽片成本平均上漲0.206元/片,電池片與(yu) 組件成本平均將上漲0.03元/瓦。

期待矽料價(jia) 格回歸常態,或者需要下遊需求大幅度降低,或者需要矽料供給大幅度提高,在下遊需求無法降溫的現狀下,大幅度增加矽料供給是唯一的可選項。

大規模矽料生產(chan) 需要消耗相當的電量。在清潔能源還不能提供持續不斷、成本低廉的電力時,必須給矽料生產(chan) 配以傳(chuan) 統火電,並鼓勵多個(ge) 主體(ti) 持續不斷的投資,國家相關(guan) 部門需特批火電的配套支持,讓矽料供給超過需求的增長速度,矽料價(jia) 格才會(hui) 回歸到5-6萬(wan) 元/噸的美好時光。

在“雙控雙降”政策高壓下,國家相關(guan) 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很難給矽料新產(chan) 能項目打開新增火電配套的“綠燈”,這就導致光伏行業(ye) 長期發展的“悖論”和“囚徒困境”。

傳(chuan) 統火電支持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發展,每度火電可以孵化出10倍以上的清潔電力,用1度電的火電排放換取10度以上零排放、零汙染的光伏電力,其經濟效益和綠色效益不言而喻。

發展光伏行業(ye) ,政策大有可為(wei) 。

由漲價(jia) 引起的光伏大戰,表麵上是在原料企業(ye) 與(yu) 下遊企業(ye) 之間,實際上是一場供求嚴(yan) 重失衡引起的潛在危機。矽料供應嚴(yan) 重不足以及新產(chan) 能投資受阻主要在於(yu) “雙控雙降”政策的“一刀切”。如果不給矽料新產(chan) 能以特殊的火電政策,矽料價(jia) 格將難以回調,光伏發展將大受影響,行業(ye) 危機或將再度爆發,“雙碳”目標也將大打折扣。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