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足跡
2016年8月23日下午,在青海考察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了解該企業(ye) 發展光伏全產(chan) 業(ye) 鏈及科技研發、生產(chan) 經營等情況,到車間視察太陽能電池生產(chan) 線,察看成品展示,了解製絨、刻蝕、鍍膜、絲(si) 網印刷、高溫燒結等生產(chan) 工藝。他對青海依托日照充足、光熱資源富集等優(you) 勢發展清潔能源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習(xi) 近平指出,發展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要做好規劃和布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突出規範性和有序性。他希望國有企業(ye) 帶頭提高創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更好的創新成果和產(chan) 品,在創新發展方麵發揮更大引領作用。

黃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員工正在進行DCS操作。本報記者 張鵬 攝

黃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員工正在進行電子級矽料清洗作業(ye) 。本報記者 張鵬 攝

IBC電池組件生產(chan) 車間。李龍 攝
奮進答卷
一個(ge) 囑托,激勵一群人砥礪前行。
當時間的指針指向2016年8月2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視察國家電投黃河水電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西寧分公司時指出,發展光伏發電產(chan) 業(ye) ,要做好規劃和布局,加強政策支持和引導,突出規範性和有序性。
牢記囑托,砥礪奮進。五年後的今天,黃河公司用一組數據回應總書(shu) 記的關(guan) 切:
——電力裝機規模達到2545.04萬(wan) 千瓦,清潔能源占比89.7%,資產(chan) 總額1523.15億(yi) 元,是國家電投集團的骨幹產(chan) 業(ye) 集群;
——擁有18座電站,水電裝機超千萬(wan) 千瓦,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水力發電企業(ye) ,打造了黃河上遊水電基地;
——在青海、甘肅、寧夏、陝西等地開發光伏電站和風電項目,已形成新能源裝機規模1198.8萬(wan) 千瓦,是全球最大的光伏電站運營商;
——持續推進青海省兩(liang) 個(ge) 千萬(wan) 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
——在西寧建成年產(chan) 3300噸電子級多晶矽、1.2億(yi) 片矽片、60萬(wan) 噸電解鋁和30萬(wan) 噸炭素項目;
——在西安、西寧兩(liang) 地建成年產(chan) 太陽能電池1100兆瓦及組件625兆瓦生產(chan) 線。
科技創新
縱橫自有淩雲(yun) 筆,對黃河公司來說,這支筆是創新。創新的第一筆寫(xie) 在龍羊峽水光互補850MWp並網光伏電站。
從(cong) 2012年塔拉灘上架起第一塊光伏電板,到現在規劃占地規模達到609平方公裏的塔拉灘生態光伏園,黃河公司光伏維檢公司生產(chan) 技術部副主任宦興(xing) 勝就一直在守護著這片“光伏海洋”,他見證黃河公司通過一條大河、一片荒漠,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水光互補光伏電站,在全球開創傳(chuan) 統能源與(yu) 新能源協調運行的先河。
光伏發電雖好,但也存在間歇性、波動性和隨機性較大的問題。為(wei) 此,黃河公司主導相關(guan) 科研院所,共同研發了水光互補協調運行控製係統,將光伏發電轉換為(wei) 安全穩定的優(you) 質電源,提高了光伏發電電能質量,較好地實現了水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快速補償(chang) 的功能,解決(jue) 了光伏發電的安全並網問題。
“水力發電與(yu) 光伏發電聯合控製,提高了電網送出線路的利用率和經濟性,這一技術填補了國內(nei) 大規模水光互補的關(guan) 鍵空白,為(wei) 我國清潔能源提供了互補的新型發展模式。不僅(jin) 如此,通過水光互補,龍羊峽水電站送出線路年利用小時可由原來設計的4621小時提高到5019小時,極大地提高了水電站送出線路的經濟效益。”宦興(xing) 勝說。
創新的第二筆寫(xie) 在2019年底建成投產(chan) 的IBC高效電池組件生產(chan) 線。
“你們(men) 看,公司停車棚上的光伏板用的就是我們(men) 生產(chan) 的N型IBC電池組件。”6月9日,走進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IBC研發主任工程師吳翔先帶我們(men) 參觀了該公司生產(chan) 的IBC電池組件實際運用場所。吳翔說,相較於(yu) 行業(ye) 內(nei) 的PERC、TOPCon等電池,它最大的優(you) 勢就是轉換效率高。
眾(zhong) 所周知,提升光與(yu) 電之間的轉換效率,是確保光伏電站能夠高效運轉不可或缺的“秘鑰”,而如今這把“秘鑰”已被黃河公司牢牢握在了手裏,並且其中所蘊藏的技術不僅(jin) 已領跑全國,更在逐步趕超世界。
“我們(men) 生產(chan) 的IBC電池正麵十分平整,正負電極被完全隱藏在了電池背麵,這樣電池的麵積就增大了,這是我們(men) 生產(chan) 的IBC電池一個(ge) 很大的優(you) 點。而且我們(men) 的IBC電池使用的是N型材質,這使得它在長期使用過程中功率衰減相對較低。”吳翔說。
據了解,目前全球量產(chan) IBC電池的企業(ye) 隻有三家,而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是國內(nei) 惟一一家能夠量產(chan) 轉換效率超過23%的IBC電池的企業(ye) ,而且該公司批量生產(chan) 的IBC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已達到24%,研發效率達25%以上。今後隨著新技術的不斷投入,IBC電池的轉換效率還會(hui) 得到更進一步的提升。
創新的第三筆寫(xie) 在量產(chan) 並批量銷售的電子級多晶矽。
電子級多晶矽是集成電路和分立器件的最基礎原材料,但長期以來生產(chan) 技術被國外壟斷,隻有突破電子級多晶矽生產(chan) 核心技術,徹底打破國外多晶矽企業(ye) 市場壟斷,才能使我國擺脫集成電路關(guan) 鍵基礎材料長期進口受製於(yu) 國外的局麵,保障我國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的戰略安全。
如何才能打破瓶頸?黃河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曆經14年時間,從(cong) 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到工廠設計、設備選型、投產(chan) 運行、不斷創新等艱難曆程,經過科研人員無數次的研究和總結,終於(yu) 攻克了影響電子級多晶矽材料生產(chan) 的核心關(guan) 鍵技術,成為(wei) 國內(nei) 惟一一家量產(chan) 並銷售電子級多晶矽的企業(ye) ,國內(nei) 市場占有率超過20%,真正實現了電子級多晶矽的中國製造。
“為(wei) 攻克生產(chan) 過程中遇到的技術瓶頸,達到安全生產(chan) 、節能降耗、提升產(chan) 品質量的目的,我們(men) 建立了精整、還原、氯化—精餾、電儀(yi) —動力、芯測五個(ge) 技術員工作站,共計37名初、中、高級技術員參與(yu) 了技術研發工作,工作站的建立充分調動了技術員攻克技術瓶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實現電子級多晶矽量產(chan) 化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大作用。”該公司質量保證部和科委會(hui) 辦公室主任李海霞說。
從(cong) 2016年以來,黃河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麵的投入逐年遞增,累計達到14.3億(yi) 元。如今,“科技創新”已然成為(wei) 黃河公司引領企業(ye) 發展、贏得競爭(zheng) 主動權的利器。
永恒記憶
瞬間即是永恒,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的魏蓉說,“五年前總書(shu) 記到公司視察,雖然我隻是向習(xi) 總書(shu) 記遞了一塊矽片,但這個(ge) 瞬間足以激勵我的一生。”
時隔兩(liang) 年再次見到魏蓉,她正在辦公室電腦前核對一些數據,與(yu) 印象中的文靜靦腆有些不一樣,似乎開朗也更自信了。魏蓉2012年從(cong) 學校畢業(ye) 就到了公司,成了電池生產(chan) 車間的一分子,先後從(cong) 事製絨操作員、清洗設備技術員、工藝技術員,2014年擔任清洗工藝工序負責人,現在是公司IBC電池清洗工序工藝主管。
“總書(shu) 記來公司考察時,我作為(wei) 清洗工藝工序負責人負責在第一道工序呈遞和講解矽片,當時總書(shu) 記來到車間後主動和我們(men) 生產(chan) 一線員工握手,我幸運地和總書(shu) 記握了手。這給我帶來很大的鼓舞,也一直激勵著我不斷前行。”
同事評價(jia) ,這幾年在車間裏,魏蓉是學習(xi) 專(zhuan) 業(ye) 知識最刻苦也是進步最快的一個(ge) 人,作為(wei) 公司重點培養(yang) 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魏蓉已經從(cong) 一般產(chan) 線人員成長為(wei) 一名清洗工藝工程師。
2019年底,黃河公司西寧太陽能分公司建成投產(chan) IBC高效電池組件生產(chan) 線,作為(wei) 全球僅(jin) 有的三家、國內(nei) 惟一一家量產(chan) 的高效N型IBC電池組件生產(chan) 線,每道工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電池正式批量生產(chan) 初期,研發工程師和車間一線工人都異常謹慎,但困難和挑戰在所難免。
2020年1月下旬,生產(chan) 出來的電池轉換效率數據突然下降了將近1%,而且此後每天都在下降,這可急壞了所有人。在前期仔細排查每一道工序後,發現問題可能出在清洗環節。
“1月22日,我們(men) 開始對清洗槽內(nei) 藥液取樣測試金屬離子,我每天爬到設備頂上從(cong) 槽內(nei) 藥液取樣測試金屬離子,發現1月29日槽內(nei) 藥液金屬離子明顯增多,我們(men) 開始查詢IBC供應的氮氣、氧氣、特氣、化學品的批次,發現除了集中供液站鹽酸更換批次時間與(yu) 效率偏低時間相對應,其他大宗氣體(ti) 均不能明顯對應。”
“我們(men) 懷疑是集中供液站的鹽酸存在雜質離子超標,於(yu) 是采取了人工小桶手動倒酸。鹽酸有強烈的腐蝕性,對人體(ti) 的傷(shang) 害非常大,為(wei) 了做好防護,我和同事們(men) 身上穿著除了平時進車間要穿的潔淨服之外,還穿了一層防酸堿服、戴著防酸堿手套、戴著防毒麵罩、穿著防酸堿雨靴,全身上下裏三層外三層包裹得嚴(yan) 嚴(yan) 實實。二十多個(ge) 清洗槽,從(cong) 每個(ge) 門裏出出進進,爬上爬下去倒酸。”
“經過反複排查和改進,電池的轉換效率數據慢慢恢複了,我們(men) 確認是清洗工藝供液鹽酸出了問題,找到症結後問題就迅速被解決(jue) 了。”這一次緊急事件的處理給魏蓉帶來的收獲非常大,她說:“我們(men) 不能全程依賴設備,也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把工作幹得更好。”
“現在想想,我有點後怕。”我問魏蓉怎麽(me) 啦,魏蓉說後來她去體(ti) 檢時醫生說她已經懷孕快兩(liang) 個(ge) 月了,但她根本就沒有發覺。原來,我們(men) 見到魏蓉時,她才剛剛休完產(chan) 假來上班不到一個(ge) 月,提及在家裏的孩子,自信的臉上又多了幾分甜蜜和幸福。
“我隻是一名很普通的一線工程師,做好本職工作是我的分內(nei) 事,每當想起我將矽片雙手遞給總書(shu) 記,總書(shu) 記接過矽片仔細觀看後又遞還給我的那一幕場景,我就充滿了力量,我要繼續夯實和提升專(zhuan) 業(ye) 能力,增強分析和解決(jue) 問題的能力,和同事們(men) 共同開創太陽能電池工藝新高度。”魏蓉說。
記者感言
清潔能源是青海的發展驕傲
在青海,綠色始終是我們(men) 發展的底色。
2021年3月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hui) 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結合青海優(you) 勢和資源,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chan) 業(ye) 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ti) 係,建設體(ti) 現本地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ti) 係。
發揮好青海水風光資源富集優(you) 勢,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chan) 業(ye) 高地,貫徹的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服務的是全國“雙碳”目標,帶動的是青海發展和民生改善,當下的青海構建能源發展新格局的任務越來越清晰。
青海風、光、水能資源稟賦豐(feng) 富,目前已成為(wei) 世界上光伏電站大規模並網最集中的地區。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底,青海電網新能源裝機2460萬(wan) 千瓦,占比超過全網總裝機規模的60%,是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份;從(cong) 綠電7日、9日、15日到綠電31日,青海連續四年實踐探索清潔能源百分之百供電,屢創世界紀錄。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戈壁灘上,一台台風力發電機揮舞著巨型葉片追風蓄能;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塔拉灘,一望無際的光伏海洋在烈日照耀下收獲“伏”利;在龍羊峽口,自巴顏喀拉山磅礴而下的滾滾黃河怒拍礁石匯入峽口,水光互補,偉(wei) 岸壯麗(li) 。
行走在塔拉灘,看得見的綠色正在光伏電板下蔓延,一群“光伏羊”在悠閑吃草;看不見的綠色發出滋滋聲響,那是太陽照射到光伏板上被轉換成電流的聲音。從(cong) 高原來,到中原去,2020年12月30日傍晚,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式投運,這條專(zhuan) 為(wei) 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將來自青海的綠電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原城市,點亮千裏之外的萬(wan) 家燈火。
借力好山好水好風光,青海正走在全國能源轉型的前列。是綠色發展理念給了清潔能源發展的動力,更是綠色能源加速反哺“山青、水綠、天藍”。以“綠”興(xing) “綠”,以“綠”強“綠”之景,在青海比比皆是。
綠水青山是青海的生態優(you) 勢,清潔能源是青海的發展驕傲。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