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此前連續20周上漲的高純晶矽,在經過兩(liang) 周的博弈後終於(yu) 出現下跌,讓我國乃至全球光伏產(chan) 業(ye) 都鬆了一口氣。
據矽業(ye) 分會(hui) 數據顯示,年初我國矽料價(jia) 格為(wei) 84元/kg,在組件企業(ye) 接連簽訂長單合同及市場擔憂下,矽料價(jia) 格猶如脫韁之馬,一度高達220元/kg,漲幅超過160%。
這給下遊產(chan) 業(ye) 鏈造成了巨大壓力,矽片電池片價(jia) 格連連上漲,疊加其它輔材價(jia) 格上升。組件企業(ye) 在完成此前訂單交付後,開工率持續低迷,部分安裝商也停止接單保持觀望狀態,讓原本應該風起雲(yun) 湧的光伏產(chan) 業(ye) 出現了不該有的寧靜。
隨著矽料價(jia) 格下跌,光伏產(chan) 業(ye) 再次活躍。截至7月7日收盤,光伏產(chan) 業(ye) 指數大漲5.33%,收於(yu) 4223.41點。光伏企業(ye) 股價(jia) 幾乎悉數上漲的同時,還誕生了A股第五家市值千億(yi) 的光伏企業(ye) 福斯特,跟此前已邁進千億(yi) 市值的隆基股份、通威股份、陽光電源、中環股份,組成了“光伏五巨頭”。
截至7月7日收盤,光伏五巨頭中隆基股份市值遙遙領先,高達4865億(yi) (7月8日已突破5000億(yi) 大關(guan) );其餘(yu) 四家企業(ye) 市值都在1000~2000億(yi) 之間,差距相對較小。累計市值高達10640億(yi) 元,已成功突破萬(wan) 億(yi) 市值。
作為(wei) 我國可再生能源關(guan) 鍵,我國光伏企業(ye) 在過去十幾年所付出的努力,讓光伏變成了我國的優(you) 勢產(chan) 業(ye) ,也吸引了很多本在美股上市的企業(ye) 回歸A股,共鑄光伏康莊大道。
不過,雖然光伏得到了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重視,也收獲了投資者的青睞。但在市值方麵,跟同為(wei) 可再生能源發展重點的鋰電產(chan) 業(ye) ,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鋰電產(chan) 業(ye) 絕對龍頭為(wei) 寧德時代,截至7月7日收盤,其股價(jia) 收於(yu) 542.5元,總市值高達12635億(yi) 元(7月8日已突破13000億(yi) ),超過了光伏五巨頭市值總和。

圖片來源:寧德時代
業(ye) 績領先,政策支持力度旗鼓相當
據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收503.13億(yi) 元,同比增長9.90%;歸母淨利潤為(wei) 55.83億(yi) 元,同比增長22.43%。表現非常不錯。
但光伏企業(ye) 的財報就不如寧德時代嗎?顯然並非如此。
2020年,隆基股份實現營業(ye) 收入545.83億(yi) 元,同比增長65.92%;實現歸屬於(yu) 母公司的淨利潤85.52億(yi) 元,同比增長61.99%。

圖片來源:隆基股份
在營收、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率三項關(guan) 鍵數據上,僅(jin) 隆基股份就在寧德時代之上。
政策方麵,光伏和鋰電都經曆過國家的大力支持,且在補貼力度大幅降低後,成功進入了主角階段。
如今,鋰電和光伏都擁有了獨立生命力,無需補貼也能實現自我造血。鋰電的重要應用場景電動汽車,車型覆蓋了從(cong) 幾萬(wan) 元到百萬(wan) 元的價(jia) 格區間,且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光伏也走進了千家萬(wan) 戶,“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已成為(wei) 現實。
然而,正如前文所說,光伏五巨頭的市值總和依然不敵寧德時代,隆基股份還不到寧德時代的50%。其中差距,恐不在此。
產(chan) 業(ye) 鏈技術含量差距

在鋰電產(chan) 業(ye) 鏈中,電芯製造和PACK組裝是技術含量最高的環節之一,寧德時代恰好是這一環節的龍頭企業(ye) 。
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 Research公布的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相關(guan)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車上的裝機量達137GWh,寧德時代為(wei) 34GWh,市占率為(wei) 24.82%,已是連續第四年坐上頭把交椅。

圖片來源:聚和新材招股書(shu)
隆基股份則是2020年的新科組件出貨量冠軍(jun) ,單晶組件出貨量24.53GW,同期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約140GW,市占率約17.5%。
在市占率的差距之外,光伏組件的技術含量也相對較低,毛利率自然不高。早期我國光伏企業(ye) ,大多以組件為(wei) 切入點也是基於(yu) 這個(ge) 原因,上遊原材料嚴(yan) 重依賴進口,因此在歐美取消政策補貼後,我國光伏企業(ye) 也遭到了致命打擊。
此外,隆基股份還是矽片龍頭,但並沒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其他的千億(yi) 光伏企業(ye) 則來自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多個(ge) 環節。
通威股份是矽料和電池片雙龍頭;陽光電源是逆變器龍頭;中環股份是矽片巨頭;福斯特是光伏膠膜龍頭,在組件成本中的占比有限,市場規模本就不大,市值較低也在情理之中。
無法深度綁定客戶
寧德時代在成立後不久,就遇到了豪華品牌寶馬集團,耗時兩(liang) 年完成了後者的嚴(yan) 格要求,質量穩定性達到了行業(ye) 領先水平,也讓其開始聲名鵲起,成為(wei) 了很多車企的首選,很多車企甚至把搭載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作為(wei) 賣點。讓寧德時代擁有了極大的主動權。
在訂單紛至遝來的情況下,寧德時代更是通過跟車企成立動力合資公司的形式,進行深度綁定。如今,寧德時代已跟一汽、北汽等六大國企成立了合資公司,同時還跟全球銷量最高的電動車企特斯拉簽署了供貨協議,可謂是萬(wan) 事俱備。
相比於(yu) 寧德時代的“穩定”,光伏五巨頭就要“動蕩”許多。
2011年至今,無錫尚德、英利集團、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都曾登頂組件出貨量冠軍(jun) ,然後迅速被其他企業(ye) 趕超;
通威股份的矽料產(chan) 能要到今年年底才能趕超保利協鑫,但後者的顆粒矽很有可能讓其再次反超;

圖片來源:通威股份
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出貨量已連續多年位居華為(wei) 之後,想要反超存在較大難度;
中環股份是矽片龍頭,但產(chan) 能和毛利率都不及隆基股份;
福斯特是光伏膠膜領域的“大膜王”,但其市場規模本就不大,因此市值不高。
在進入平價(jia) 時代後,光伏產(chan) 業(ye) 鏈的各個(ge) 環節,依然存在很大的進步空間,技術路線更迭導致頭部企業(ye) 地位並不穩固。歸根結底,無法深度綁定客戶,是限製光伏企業(ye) 市值上升的重要因素。
政策延續性
在公布“雙碳”期限之前,已有多個(ge) 國家公布禁售燃油車期限,並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2020年,全球汽車工業(ye) 都遭受巨大打擊,但在高額補貼之下,新能源逆勢增長。據EV Sales銷量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車累計銷量為(wei) 312.48萬(wan) 輛,較去年同期增長41%,占據全球汽車市場4%的市場份額。
其中,歐洲大部分國家都出台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高額補貼,以幫助傳(chuan) 統車企轉型。預計在2021年的銷量還會(hui) 再創新高。

光伏新增裝機量在2020年也實現了大幅增長,中國,美國,越南,日本,德國,澳洲,巴西,韓國,印度,荷蘭(lan) 是排名前十的光伏市場。
其中,日本德國新增裝機量較為(wei) 穩定,但越南、巴西、印度等就存在政策延續性的問題,越南就因電力係統較為(wei) 薄弱的原因,在年初宣布要限製光伏發展,對光伏企業(ye) 的布局造成了較大衝(chong) 擊。
相比於(yu) 新能源汽車政策的穩定,光伏產(chan) 業(ye) 的政策穩定性,相對就要遜色很多,加上光伏的競爭(zheng) 力主要來源於(yu) 平價(jia) ,原材料和海運等價(jia) 格的上升,都會(hui) 影響其發展前景,才讓寧德時代能以一己之力力壓光伏五巨頭。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