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電池組件生產(chan) 工藝

太陽電池組件生產(chan) 工藝流程圖
一、電池測試
由於(yu) 電池片製作條件的隨機性,生產(chan) 出來的電池性能不盡相同,所以為(wei) 了有效地將性能一致或相近的電池組合在一起,應根據其性能參數進行分類;電池測試即通過測試電池的輸出參數(電流和電壓)的大小對其進行分類,以提高電池的利用率,做出質量合格的電池組件。
二、正麵焊接
正麵焊接是將匯流帶焊接到電池正麵(負極)的主柵線上,匯流帶為(wei) 鍍錫的銅帶,使用的焊接機可以將焊帶以多點的形式點焊在主柵線。焊接用的熱源為(wei) 一個(ge) 紅外燈,利用紅外線的熱效應進行焊接,焊帶的長度約為(wei) 電池邊長的2倍,多出的焊帶在背麵焊接時與(yu) 電池片背麵電極相連。
三、背麵串接
背麵串接是將電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個(ge) 組件串。電池的定位主要靠一個(ge) 模具板,上麵有放置電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電池的大小相對應,槽的位置已經設計好,不同規格的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
操作者使用電烙鐵和焊錫絲(si) 將“前麵電池”的正麵電極(負極)焊接到“後麵電池”的背麵電極(正極)上,這樣依次將電池片串接在一起並在組件串的正負極焊接出引線。
四、層壓敷設
背麵串接好且經過檢驗合格後,將串接電池片、玻璃和切割好的EVA、玻璃纖維、背板按照一定的層次敷設好,準備層壓。玻璃事先塗一層試劑,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強度。
敷設時保證電池串與(yu) 玻璃等材料的相對位置,調整好電池間的距離,為(wei) 層壓打好基礎。敷設層次由下向上依次是:玻璃、EVA、電池、玻璃纖維、背板。
五、組件層壓
將敷設好的電池放入層壓機內(nei) ,通過抽真空將組件內(nei) 的空氣抽出,然後加熱使EVA熔化將電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後冷卻取出組件。層壓工藝是組件生產(chan) 的關(guan) 鍵一步,層壓溫度、層壓時間根據EVA性質決(jue) 定。目前主要使用快速固化EVA,層壓循環時間約為(wei) 25分鍾,固化溫度為(wei) 150℃。
六、修邊
層壓時EVA熔化後由於(yu) 壓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邊,所以層壓完畢應將其切除。
七、裝框
類似於(yu) 給玻璃裝鏡框一樣給玻璃組件裝鋁合金框,增加組件的強度,進一步地密封電池組件,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邊框和玻璃組件的縫隙用聚矽氧烷樹脂填充,各邊框間用角鍵連接。
八、焊接接線盒
在組件背麵引線處焊接一個(ge) 盒子,以利於(yu) 電池與(yu) 其他設備或電池間的連接。太陽能接線盒為(wei) 用戶提供了太陽能電池板的組合連接方案,它是介於(yu) 太陽電池組件構成的太陽電池方陣和太陽能充電控製裝置之間的連接器,是一門集電氣設計、機械設計與(yu) 材料科學相結合的跨領域的綜合設計,屬太陽能組件的重要部件。
接線盒的構造:一般太陽能接線盒包括上蓋和下盒。上蓋與(yu) 下盒通過轉軸連接,其特征在於(yu) :在下盒內(nei) 平行布置有數條接線座,每相鄰兩(liang) 接線座之間通過一個(ge) 或多個(ge) 二極管連接。上蓋或下盒是用導熱材料製作的,其產(chan) 品類型現已有:灌膠式接線盒、屏幕牆接線盒、小組件接線盒等。
九、組件測試
測試的目的是對電池的輸出功率進行標定,測試其輸出特性,確定組件的質量等級。太陽電池組件參數測量的內(nei) 容,除常用的和單體(ti) 太陽能電池相同的一些參數外,還應包括絕緣電阻、絕緣強度、工作溫度、反射率及熱機械應力等參數。
絕緣電阻測量是測量組件輸出端和金屬基板或框架之間之間的絕緣電阻。在測量前先做安全檢查,對於(yu) 已經安裝使用的方陣首先應檢查對地電位、靜電效應,以及金屬基本、框架、支架等接地是否良好等。
可以用普通的兆歐表來測量絕緣電阻,但選用電壓等級大致和待測方陣的電路開路電壓相當的兆歐表。測量絕緣電阻時,大氣的相對濕度應不大於(yu) 75%。絕緣強度是絕緣本身耐受電壓能力。
作用在絕緣上的電壓超過某臨(lin) 界值時,絕緣將損失而失去絕緣作用。通常,電力設備的絕緣強度用擊穿電壓表示;而絕緣材料的絕緣強度則用平均擊穿電場強度,簡稱擊穿場強來表示。擊穿場強是指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發生擊穿的電壓除以施加電壓的兩(liang) 電極之間的距離。
在室內(nei) 測試和室外測試兩(liang) 種情況下,對參考組件的形狀、尺寸、大小的要求不一致。在室內(nei) 測試的情況下,要求參考組件的結構、材料、形狀、尺寸等都盡可能和待測試組件相同。
而室外陽光下測試時,上述要求可稍微放寬,即可以采用尺寸較小、形狀不完全相同的參考組件。在組件參數測量中,采用參考組件來校準輻照度要比直接用標準太陽電池來校準輻照度更好。
地麵用太陽電池組件長年累月運行於(yu) 室外環境,必須反複經受各種惡劣的氣候條件及其他多變的環境條件,並要保證在相當長的額定壽命(通常要求15年以上)內(nei) 其電性能不發生嚴(yan) 重衰退。
在每一個(ge) 項目進行前後均需觀察和檢查組件外表有無異常現象,最大輸出功率的下降是否大於(yu) 5%,凡是外觀發生異常或最大輸出功率下降大於(yu) 5%者均為(wei) 不合格,這是各項試驗的共同要求。
高壓測試是指在組件邊框和電極引線間施加一定的電壓,測試組件的耐壓性和絕緣強度,以保證組件在惡劣的自然條件(比如雷擊等)下不被損壞。
振動、衝(chong) 擊檢測:振動及衝(chong) 擊實驗的目的是考核其耐受運輸的能力。振動時間為(wei) 法向20分鍾、切向20分鍾,衝(chong) 擊次數為(wei) 法向、切向各3次。
冰雹實驗:在近海環境中使用的太陽電池組件應進行此項試驗,在5%氯化鈉水溶液的霧氣中儲(chu) 存96小時後,檢查外觀、最大輸出功率及絕緣電阻。更嚴(yan) 格的檢驗還有地麵太陽光輻照實驗、扭彎實驗、恒定濕熱儲(chu) 存、低溫儲(chu) 存和溫度交變檢驗等等。
十、包裝入庫
太陽電池組件驗收合格後就可以包裝入庫。
隨著非晶矽太陽電池的發展,在研究采用同晶體(ti) 矽太陽電池一樣的超光麵封裝方式,把集成型太陽電池襯底玻璃直接用作受光麵的保護板,各單元電池的連接也不用導線,所以能使組件的組裝工藝變得特別簡單。
按照用途、目的、規模,太陽電池分為(wei) 各種種類的組件:
1、用於(yu) 電子產(chan) 品的組件.為(wei) 驅動計算器、手表、收音機、電視、充電器等電子產(chan) 品,一般需要1.5伏至數十伏的電壓。而單個(ge) 太陽電池產(chan) 生的電壓小於(yu) 1伏,所以要驅動這些電子產(chan) 品,必須使用多個(ge) 太陽電池元件串聯連接才能達到要求電壓。
2、聚光式組件。太陽電池發電新係統是在聚焦的太陽下工作的,它分為(wei) 透鏡式和反光式兩(liang) 種。聚光所必須的大麵積凸透鏡采用透鏡,它是把分割的凸透鏡曲麵連接在一起。
反光式又有兩(liang) 種形式,一種是采用拋物麵鏡,太陽電池則放在聚焦點上,另一種是底麵放置太陽電池,側(ce) 麵配置反光鏡。太陽電池除了采用單晶矽太陽電池以外,常采用轉換效率較高的砷化镓太陽電池。
此外還有熒光聚光版型太陽電池,是把所有吸收的太陽電池光通過熒光板變為(wei) 熒光,熒光在熒光板內(nei) 傳(chuan) 播,最後被聚集於(yu) 放置著太陽電池的端部。
3、混合型組件。光熱混合型組件是為(wei) 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讓太陽光發電又發熱的器件。這種混合型組件有聚光型光熱混合型組件和聚熱器型光熱混合型組件等等。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