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電子加工新聞

未來科學大獎物質科學獎花落激光等離子:上海交大張傑獲獎

星之球科技 來源:澎湃新聞2021-09-14 我要評論(0 )   

9月12日,2021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傑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wei) 100萬(wan) 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製。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wei) 了...

9月12日,2021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張傑摘得三項大獎之一的“物質科學獎”。獎金為(wei) 100萬(wan) 美元,使用方式不受限製。
將未來科學大獎頒發給他,是為(wei) 了獎勵他通過調控激光與(yu) 物質相互作用,產(chan) 生精確可控的超短脈衝(chong) 快電子束,並將其應用於(yu) 實現超高時空分辨高能電子衍射成像,和激光核聚變的快點火研究。張傑教授是世界知名的激光等離子體(ti) 物理學家,在高能量密度物理和激光聚變物理前沿研究領域做出多項重要學術貢獻,並因此於(yu) 200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德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08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2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年獲得激光聚變與(yu) 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領域國際最重要的獎項-愛德華·泰勒獎章,他也是世界範圍內(nei) 首位獲得該項榮譽的華人科學家。
張傑教授領導的上海交大激光等離子體(ti) 實驗室研究團隊,連續三期(九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ti) 資助(2012-2020),長期與(yu) 美國、英國、日本的重要科研機構開展高水平的國際合作,是國際學術界相關(guan) 領域最有影響的團隊之一。
在過去的30多年的時間裏,張傑教授在激光等離子體(ti) 研究領域培養(yang) 了100多名博士,他們(men) 中的大多數都活躍在激光等離子體(ti) 研究領域,並在國內(nei) 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獲得了教職和研究崗位。張傑還是全國培養(yang) 出蔡詩東(dong) 等離子體(ti) 物理獎獲得者最多的博士生導師之一。
張傑教授主持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還是兩(liang) 期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目前作為(wei) 首席科學家主持中科院“新型激光聚變方案”先導專(zhuan) 項研究。
張傑教授曾先後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1998)、香港“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199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學者(1999)、中國科學院優(you) 秀百人計劃獲得者(2002)、中國光學學會(hui) 王大珩光學獎(2002)、中國物理學會(hui) 饒毓泰物理獎(2003)、世界華人物理學會(hui) “亞(ya) 洲成就獎”(2004)、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2006)、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2007)、第三世界科學院TWAS物理獎(2007)、中國科學十大進展(2011)、美國核學會(hui) 愛德華·泰勒獎章(激光聚變與(yu) 高能量密度領域國際最高獎項)(2015)、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hui) 傑出科技成就集體(ti) 獎(2018)。
2006年-2017年任上海交通大學校長,2017年-2018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第十七屆、十八屆中央委員會(hui) 候補委員,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目前擔任中國物理學會(hui) 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致遠學院榮譽院長。
他曾任亞(ya) 太物理學會(hui) 聯合會(hui) 主席、香港特區高等教育資助委員會(hui) (UGC)委員、香港特區科研資助委員會(hui) (RGC)委員、新加坡國家研究理事會(hui) (NRF)外國專(zhuan) 家評審委員、德國洪堡基金會(hui) (AvH)外國專(zhuan) 家谘詢委員會(hui) 委員。他還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在物理領域設立的Comstock Prize和美國物理學會(hui) 在等離子體(ti) 領域設立的Ronald Davidson等離子體(ti) 物理獎遴選委員會(hui) 委員。他是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2008)、英國女王大學榮譽博士(2010)、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榮譽博士(2011)、美國羅切斯特大學榮譽博士(2013)。
未來科學大獎是中國首個(ge) 世界級民間科學大獎,由未來論壇於(yu) 2016年創立,下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yu) 計算機科學獎三個(ge) 獎項,單項獎金100萬(wan) 美元(約650萬(wan) 元),每個(ge) 獎項由四位捐贈人共同捐贈。大獎采取提名邀約製和國際同行評議製。在獎項評審過程中,有包括諾獎得主、圖靈獎得主、菲爾茲(zi) 獎得主以及數十位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的科學院、工程院院士,參與(yu) 了未來科學大獎的提名與(yu) 評議過程。
未來科學大獎每年在中國北京舉(ju) 辦頒獎典禮,對為(wei) 全人類做出重大科研成果的科學家予以表彰。頒獎典禮同期舉(ju) 行的科學峰會(hui) ,旨在邀請全球範圍內(nei) 卓有建樹的科學家,分享科學發展的前沿成果,探討學科交叉與(yu) 學術創新,推進科學主導的產(chan) 業(ye) 應用。
曆屆獲獎人
2016年至今,未來科學大獎共評選出20位獲獎者,獲得了科學和社會(hui) 領域的廣泛認可。他們(men) 分別是:
生命科學獎
2016 盧煜明(Yuk-Ming Dennis LO)
2017 施一公
2018 李家洋 袁隆平 張啟發
2019 邵峰
2020 王振義(yi) 張亭棟
物質科學獎
2016 薛其坤
2017 潘建偉(wei)
2018 馬大為(wei) 馮(feng) 小明 周其林
2019 王貽芳 陸錦標(Kam-Biu LUK)
數學與(yu) 計算機科學獎
2017 許晨陽
2018 林本堅(Burn J. LIN)
2019 王小雲(yun)
2020 彭實戈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