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進入平價(jia) 上網的關(guan) 鍵之年。據中國能源報近日報道,經國家能源局相關(guan) 人士證實,2021年我國新增風電、光伏裝機目標已經確定:合計新增1.2億(yi) 千瓦。這一目標,符合行業(ye) 預期。
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產(chan) 業(ye) 新增裝機規模將遠高於(yu) “十三五”,這使得業(ye) 內(nei) 對行業(ye) 的發展充滿期待。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光伏新增裝機量年均70GW至90GW,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1.矽料:價(jia) 格有望維持高位
矽料:2021年供給釋放有限,價(jia) 格支撐下頭部公司盈利有望超預期。
2021年,供給端依然沒有明確產(chan) 能釋放,依然維持供需緊平衡狀態,矽料價(jia) 格有明顯支撐。預計明年價(jia) 格將維持在高位區間,領先企業(ye) 有望保持高毛利率。
雖然顆粒矽明年產(chan) 能落地較快,將有5萬(wan) 噸左右,但是完全取代西門子法還需時間,因此西門子法矽料(通威股份)的供需緊張依然存在。

(研報社)
此外,下一代電池技術如HJT、TOPCON等基於(yu) N型矽料技術,龍頭廠商加快產(chan) 能轉化,率先完成布局的企業(ye) 有望獲得超額收益。
通威股份是矽料行業(ye) 的佼佼者,現有矽料產(chan) 能8萬(wan) 噸(占行業(ye) 現有產(chan) 能的16%左右),穩居行業(ye) 第一梯隊。
公司憑借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將矽料生產(chan) 成本控製在3.95萬(wan) 元/噸水平,而未來新產(chan) 能平均生產(chan) 成本3.65萬(wan) 元/噸,處於(yu) 行內(nei) 最低水平線上。
按矽料目前8.2萬(wan) 元/噸的價(jia) 格來看,毛利率能達到50%以上,在2021年矽料價(jia) 格維持高位的情況下,有望為(wei) 公司業(ye) 績增長提供強勁驅動力。
2.玻璃:結構性供需緊張
玻璃:2021年總體(ti) 供需緊平衡,寬版玻璃將出現結構性供需缺口。
在2020Q4行業(ye) 旺季來臨(lin) 時,供給不足導致光伏玻璃價(jia) 格快速上漲,相比低點時漲幅達到75%。2021年各季度新增產(chan) 能在3000噸/天左右,整體(ti) 維持緊平衡狀態,價(jia) 格有支撐。但該環節可能存在超白浮法產(chan) 能進入,設備的轉換一個(ge) 季度即可完成,對供給形成支撐,若下遊對超白浮法接受度上升,則可能造成光伏玻璃價(jia) 格回落。

(研報社)
在組件大型化的趨勢下,玻璃將出現結構性供需缺口。
根據目前各廠商披露的擴產(chan) 計劃,假設2021年新投產(chan) 窯爐全部可以生產(chan) 182/210組件所需的寬版玻璃,並考慮浮法玻璃替代部分背板玻璃的情況,理論能夠支撐182及210組件產(chan) 量最高為(wei) 56.26GW,而目前大組件總共產(chan) 能規劃95GW,大組件需要的寬版玻璃缺口為(wei) 48.74GW。
因為(wei) 新建窯爐和改造窯爐需要0.5-1.5年左右,結構性缺口或將在下半年好轉。
3.矽片:明年價(jia) 格可能下行
矽片:2021年供給釋放加速,價(jia) 格或將下降,影響企業(ye) 盈利。
高額盈利以及對未來需求增長的預期下,各個(ge) 廠商積極擴產(chan) 造成2021年供給過剩,但估計一線廠商因優(you) 秀的產(chan) 品品質訂單依然相對飽滿,開工率維持較高水平。
此外,矽片大尺寸趨勢確立並帶來技術紅利。
以210矽片和166矽片為(wei) 例,對於(yu) 下遊終端光伏電站來說,使用210矽片的545W組件較166矽片的445W組件節省BOS成本0.136元/W上下,這對於(yu) 以經濟性為(wei) 出發點經營的光伏電站來說具有較強吸引力。
結合矽片行業(ye) 的產(chan) 能擴張來看,2021年單晶矽片產(chan) 能或達到210GW,遠超出全年160GW的光伏裝機需求,行業(ye) 將出現過剩局麵。
但是,目前大尺寸矽片產(chan) 能還較低,假如下遊對大尺寸組件的需求超出預期,則矽片行業(ye) 或將出現結構性短缺的情況,大尺寸布局相對領先的公司有望受益。
4.電池片:產(chan) 能結構性緊張
電池片:2021年總體(ti) 產(chan) 能足夠,但將出現大型化電池片結構性緊平衡。
電池片行業(ye) 正麵臨(lin) 技術迭代,HJT將成為(wei) 未來主流電池技術。
但在2-3年內(nei) ,單晶PERC電池憑借成熟工藝帶來的較強經濟性仍將是行業(ye) 內(nei) 的主流。
而在光伏行業(ye) 大型化趨勢的背景下,2021年電池行業(ye) 或將出現結構性緊平衡,率先布局大尺寸電池的廠商更加受益。
5.膠膜:盈利能力提升
膠膜:2021年供需緊平衡,優(you) 質賽道盈利提升。
受下遊旺盛需求及原材料eva樹脂漲價(jia) 影響,膠膜價(jia) 格快速上升,在2021年供需緊平衡的情況下,若原材料價(jia) 格沒有顯著變化,膠膜價(jia) 格有望繼續維持高位。另一方麵,膠膜價(jia) 格與(yu) eva樹脂價(jia) 格價(jia) 差加大,有望繼續增厚企業(ye) 毛利率。產(chan) 品結構優(you) 化支撐盈利性。
因雙麵組件滲透率的提升以及白色EVA對單麵組件發電效率提升的影響,POE和白色EVA有望在未來成為(wei) 主要產(chan) 品,該類產(chan) 品盈利更為(wei) 優(you) 秀,助力龍頭企業(ye) 盈利能力更進一步提升。
另外福斯特市占率不斷提升,2019年已達到57%,優(you) 秀的市場格局有效防止競爭(zheng) 者進入行業(ye) ,因此在2021年依然維持供需緊平衡狀態。
6.逆變器:受益海外需求恢複
逆變器:疫情恢複下,將受益於(yu) 全球裝機景氣度提升。
國產(chan) 逆變器近年隨國內(nei) 市場好轉而迅速進步,目前在性價(jia) 比上領先海外企業(ye) ,價(jia) 格低於(yu) 海外企業(ye) 約60%,具有較強吸引力。
華為(wei) 與(yu) 陽光電源已晉升為(wei) 全球龍頭,市占率合計35%,而其他廠商份額較為(wei) 分散,市占率在3%~8%不等。雖然國內(nei) 廠商產(chan) 品不具有價(jia) 格優(you) 勢,但盈利能力不輸海外競爭(zheng) 對手,毛利率均可達到30%以上水平。另一方麵,在疫情影響下,國內(nei) 廠商加速產(chan) 品出海,海外收入占比的提升有助於(yu) 盈利提升並擴大市場影響力。
組串式性價(jia) 比凸顯,高盈利增加公司業(ye) 績彈性。組串式因更多MPPT增加發電量和更好的運維便利性,逐漸成為(wei) 逆變器的主流趨勢。組串式逆變器滲透率有望達到80%以上。另一方麵,組串式逆變器溢價(jia) 空間大毛利率高,提高組串式出貨產(chan) 比有利於(yu) 提升盈利能力。
7.跟蹤支架:滲透率逐步提升
跟蹤支架:滲透率將逐步提升。
跟蹤支架對光伏電站的效益體(ti) 現在發電量的提升。相比起傳(chuan) 統固定支架,目單軸跟蹤支架對光伏電站發電量提升的幅度在7%-37%之間,效益可觀。
隨著光伏跟蹤支架成本降低,采用跟蹤支架成為(wei) 降低度電成本、提高光伏電站收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從(cong) 數據上來看,雙麵組件(未來組件趨勢)和跟蹤支架的組合在全球93%的區域可以達到最低的度電成本,有望成為(wei) 未來電站主流組合。
2019年中國光伏電站市場跟蹤支架占比為(wei) 16%,預計到2025年跟蹤支架占比將上升到25%以上,市場規模有望從(cong) 200億(yi) 元提升至650億(yi) 元左右。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