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下發通知,9月份正式公布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可以說已經全麵鋪開。按比例推算,這輪裝機熱的安裝規模將超過1000GW,按3.5元/瓦計算,將有逾3萬(wan) 億(yi) 元的市場規模。”泓達光伏創始人劉繼茂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除了民用市場外,在國家“雙碳”目標下,一些高能耗企業(ye) 的電費開支將會(hui) 大幅增加,這類企業(ye) 也在積極參與(yu) 光伏電站項目建設。
對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的未來發展形勢,遠光軟件區塊鏈應用事業(ye) 部給出了一組樂(le) 觀的數據:到2035年,光伏總裝機規模有望達到30億(yi) 千瓦,全年發電量為(wei) 3.5萬(wan) 億(yi) 千瓦時,占當年全社會(hui) 用電量的28%左右。
在政策推動和產(chan) 業(ye) 聚焦下,光伏板塊成為(wei) 市場的熱門話題。從(cong) 6月20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guan) 於(yu) 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以來截至10月20日,四個(ge) 月時間,光伏產(chan) 業(ye) 指數(931151)漲幅達53.40%。
企業(ye) 降成本
居民“光伏養(yang) 老”
如果你在大興(xing) 國際機場乘機,就會(hui) 發現機場跑道外側(ce) 和部分建築的屋頂上有成片的光伏板,這裏便是國內(nei) 首個(ge) 飛行區跑道旁建設的光伏項目。
北京首都機場節能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雪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隨著機場大功率設備的使用與(yu) 增加,機場每年消耗的電量以億(yi) 為(wei) 單位計算,如此龐大的供電壓力一直都是困擾機場發展的重要課題,通過機場光伏項目,可有效緩解機場區域供電側(ce) 供應不足,同時又能做到節能減排,助力綠色機場構建。
在機場北一跑道南側(ce) 區域的草地上,整齊的鋪設著成片光伏板,李雪剛表示,該項目對光反射、光汙染等問題進行反複論證,最終通過相關(guan) 部門的評審,確定在跑道周邊草地上建設光伏是安全可行的。項目采用“自發自用,餘(yu) 電上網”模式,為(wei) 大興(xing) 機場提供綠色能源,降低用電成本。
北京大興(xing) 區作為(wei) 全國676個(ge)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之一,民用屋頂分布式光伏在陸續投建中。大興(xing) 區采育鎮村民楊真(化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幾年前村裏就有相關(guan) 政策,但願意參與(yu) 的人不多,一方麵是要對屋頂做改造,另一方麵是對光伏項目不感興(xing) 趣。
“現在不一樣了,聽說有新的政策,我們(men) 隻要把屋頂租出去,不需要花錢就能給安裝光伏,發的電自家用還便宜,又有一筆租金費,可以說相當劃算了。”楊真說。
今年以來在政策推動下,屋頂分布式光伏發展迅猛,目前已有多地宣布啟動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由於(yu) 前景好、收益高,一些居民將屋頂分布式光伏稱為(wei) “光伏養(yang) 老”。
“我家屋頂安裝光伏太陽能板花了不到9萬(wan) 元,大概5年多能回本。”河北省衡水市何莊鄉(xiang) 的李敏(化名)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光伏發電輸送到電網,每個(ge) 月根據發電量發放收益。“具體(ti) 主要取決(jue) 於(yu) 天氣,太陽好的時候一個(ge) 月最高拿到1800元,前段時間下雨,收益不太好,但平均下來一天也能拿到50元左右。”
光伏太陽能板業(ye) 務員小張向記者介紹,由於(yu) 組件成本漲價(jia) ,此前確實能做到5年多回本,但現在大概需要6年時間。不過按現在的市場行情來看,年回報率在17%左右,還是很劃算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農(nong) 村安裝光伏太陽能板卻並不容易。“安裝太陽能板,不是想裝就能裝,主要得看村裏變壓器的容量,目前我們(men) 村就隻有幾戶人家裝了。”李敏說。
“能不能安裝光伏太陽能板,要看村裏安裝的人多不多,多了的話不一定能裝上。”小張對記者解釋說,農(nong) 村的變壓器容量有限,一般覆蓋率連5%都不到。
解決(jue) 農(nong) 網容量不足,是光伏發展需要突破的一個(ge) 關(guan) 口。此外,隨著新技術的運用,傳(chuan) 統的附著在建築物上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材料(BAPV),有被新技術引領的建築一體(ti) 化光伏(BIPV)取代的趨勢,其將使光伏成為(wei) 建築物外部結構的一部分。
頭豹研究院研究員趙子豪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相比BAPV,BIPV不需要通過支架固定。BIPV將光伏組件和建材融合,不需要暴露在外,安全性更高,使用壽命更長,同時允許一定程度的定製化設計。除了應用於(yu) 屋頂光伏場景外,還可以作為(wei) 幕牆、遮陽板等在更多場景應用,BIPV作為(wei) 光伏建材更適用於(yu) 增量建築的建設,是未來企業(ye) 發展的重點方向。
資本搶地盤
新技術占優(you) 勢
目前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主要以屋頂主體(ti) (產(chan) 權所有者)出租屋頂和投資商共享發電收益為(wei) 主,有一部分是業(ye) 主自投。北京特億(yi) 陽光新能源總裁祁海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政策推動下,能源型的央企、國企已經大舉(ju) 進入分布式光伏市場,一些民營光伏企業(ye) 和融資能力比較強的上市公司,也在積極拓展分布式光伏業(ye) 務,央企、國企+民企合作的業(ye) 務類型越來越普遍。
因此,光伏建設模式也在改革,不再是傳(chuan) 統的單一企業(ye) 出資承包項目。某科技公司項目經理吳德成對記者說,光伏行業(ye) 正在積極推進“1+1+X”模式,即1家具備實力的大型能源企業(ye) 作為(wei) 牽頭企業(ye) ,負責提供資金、專(zhuan) 業(ye) 人員,協助地方摸排資源、編製方案、統籌推進項目建設;1家金融機構與(yu) 牽頭企業(ye) 合作,提供綠色信貸支持;若幹屬地平台公司根據產(chan) 業(ye) 鏈分工參與(yu) 屋頂資源協調落實、運行維護信息檢測平台等。因為(wei) 要由大型光伏建設企業(ye) 牽頭,光伏行業(ye) 龍頭有望在此輪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中,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
分布式光伏可降低建築在日常運行中的能耗,而大規模建設與(yu) 新技術運營,在施工工藝和安裝方麵提出更高標準,對於(yu) 業(ye) 內(nei) 企業(ye) 來說,也將帶來新的優(you) 勝劣汰。
頭豹研究院研究員楊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自有產(chan) 品和技術能自然遷移至BIPV應用場景內(nei) 的企業(ye) ,或是自有解決(jue) 方案的應用場景和BIPV有重疊的企業(ye) ,將有機會(hui) 參與(yu) 此輪BIPV的建設發展。”
技術驅動下,光伏與(yu) 建築學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分布式光伏有望給整個(ge) 光伏產(chan) 業(ye) 帶來巨大增量空間。據業(ye) 內(nei) 人士預測,未來1年-2年,分布式光伏市場將迎來全麵爆發。
晶科科技董秘常陽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已參與(yu) 申報了40餘(yu) 個(ge) 縣區的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且多數縣區已完成向省級能源部門的方案申報。同時公司已與(yu) 20餘(yu) 個(ge) 縣區完成戰略簽約,擬鎖定項目規模近8GW。
常陽表示:“未來公司將積極發揮在分布式光伏領域的優(you) 勢,以整縣推進為(wei) 契機推動各項業(ye) 務齊頭並進。在加速布局工商業(ye) 分布式光伏的同時,逐步發力戶用市場。”常陽透露,近日公司已聯合戶用領域合作方共同致力於(yu) 戶用光伏項目開發,針對戶用分布式項目建立開發標準與(yu) 要求。
光伏行業(ye) 的技術浪潮和增量空間也推動光伏上市公司的擴張熱情,東(dong) 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中信行業(ye) 分類的光伏板塊31家上市公司中,2015年至2019年隻有10家上市公司啟動定增融資計劃,而近兩(liang) 年這一規模猛增到16家,尤其是在2021年,已有8家公司發布定增計劃。
巨豐(feng) 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表示,今年以來光伏產(chan) 業(ye) 政策不斷,尤其是分布式光伏領域有明確的政策驅動和增量空間釋放,光伏板塊成為(wei) 市場資金和投資者關(guan) 注的焦點。
張翠霞對《證券日報》記者說:“近年來光伏上市公司業(ye) 績和股價(jia) 波動較大,一方麵是產(chan) 業(ye) 鏈供需影響,例如矽料電池片、光伏玻璃等多個(ge) 環節都曾出現過供需不平衡現象,所以具有上下遊一體(ti) 化的光伏公司更受資本青睞;另一方麵,隨著光伏建設鋪開,相關(guan) 運營管理成本增加,也推動行業(ye) 內(nei) 企業(ye) 運用數字技術提升效率,除了比拚規模,光伏企業(ye) 的科技硬實力和綜合成本控製能力,也已成為(wei) 市場評估公司估值的重要標準。”
數字技術賦能
新商業(ye) 空間打開
以區塊鏈為(wei) 代表的數字技術,對於(yu) 光伏產(chan) 業(ye) 持續發展起到了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並開始深入到發電商業(ye) 化環節。
“‘分布式’是區塊鏈的核心理念,能源互聯網與(yu) 區塊鏈天生契合,分布式能源更是如此,分布式光伏的發展正能體(ti) 現這個(ge) 特點。”遠光軟件區塊鏈應用事業(ye) 部總經理黃昭慈對記者表示,電力能源是生產(chan) 資料也是可直接交易的商品,具有市場價(jia) 值,未來隨著能源結構的優(you) 化、發電並網的發展,有望形成以個(ge) 人、集體(ti) 、國家能源發展為(wei) 節點的區塊鏈。
黃昭慈認為(wei) ,通過投資行為(wei) 確權的光伏電站,產(chan) 生的電能既是生產(chan) 資料也是商品,以區塊鏈技術來建設分布式能源交易的平台,在這一場景使用智能合約,以“雙掛雙摘”的形式在分布式能源的交易場景內(nei) 模擬市場定價(jia) 的規則,可以更好地體(ti) 現供需關(guan) 係及市場價(jia) 值。同時,可以促進社會(hui) 資本對光伏電站的投入,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方向與(yu) 要求,創造更多的清潔能源來優(you) 化能源結構。
除了交易外,區塊鏈技術在目前的光伏補貼結算上也有很多應用場景。在電費計算環節,通過將財務規則形成智能合約上鏈,形成共識機製,實現計算自動完成與(yu) 信息共享,如果引入發票機器人,連接光伏用戶、業(ye) 務和財務,則可以構建一個(ge) 以區塊鏈、人工智能為(wei) 載體(ti) 的智能結算係統。
關(guan) 於(yu) 區塊鏈與(yu) 電網體(ti) 係的應用場景,國網區塊鏈科技公司負責人王棟向記者舉(ju) 例,今年9月初,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啟動全國綠色電力市場交易試點,此次試點交易依托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為(wei) 市場主體(ti) 出具可溯源的“綠色電力消費證明”。
王棟表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走綠色發展之路是大勢所趨。以分布式光伏為(wei) 主的新能源成為(wei) 能源電力市場的主要參與(yu) 者。區塊鏈作為(wei) 一種分布式記賬技術,所具有的不可撤銷、不可篡改等技術特性與(yu) 電力交易業(ye) 務形態高度契合。隨著綠色電力市場的不斷完善,未來源、網、荷、儲(chu) 多元市場主體(ti) 進入綠色電力市場,區塊鏈技術將為(wei) 綠色電力市場提供可信、可靠的監管環境和高效、安全的營商環境。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