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銅及銅合金選區激光熔化成型的難點:
金屬材料對激光的吸收率直接影響激光增材製造成形件質量。盡管選區激光熔化成形銅及銅合金零件目前已經有了大量的研究,但依然是難以解決(jue) 銅對1064nm波長激光的高反射率問題。有學者對純銅板材及球形純銅粉末進行了激光吸收率實驗,檢測結果表麵純銅板對1064nm波長激光的吸收率隻有4%,球形度較高的銅粉激光吸收率為(wei) 44%,近球形銅粉的激光吸收率為(wei) 32%,激光吸收率較低直接導致激光增材製造過程中激光能量散失,熔池溫度過低,成形件會(hui) 出現粉末未熔化,孔洞,致密度低等缺陷,進一步影響成形件的力學、導熱和導電性能。#銅合金激光吸收率 #3d打印銅合金
激光功率600W,掃描速度1000mm/s,得到致密度為(wei) 97.8%的純銅試樣
銅粉激光吸收率的影響因素:
如何提高銅對1064nm波長的激光吸收率,對於(yu) 當下的選區激光熔化成形的銅零件質量至關(guan) 重要。以下將從(cong) 多個(ge) 方麵對激光吸收率進行研究。
1. 粒度的影響
三種不同粒度分布的純銅粉末對不同激光的反射率如下圖所示,可見銅粉對激光的反射率會(hui) 隨著波長的增加而增加,尤其在於(yu) 高於(yu) 550nm波長的波段,銅粉對激光的反射率迅速增加,這也是盡管1046nm紅外激光有著良好的致熱性但是SLM成形銅零件較為(wei) 困難的主要原因。40-160um純銅粉對1064nm波長激光的吸收率為(wei) 21.8%,15-53um範圍的激光吸收率為(wei) 22%,5-35um範圍的激光吸收率為(wei) 39.4%。
圖 三種粒度分布的純銅粉末對不同波長激光的反射率及在1064nm波長出的激光反射率
金屬粉末的激光吸收率收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粉末材料本身的性質之外,還收到粉體(ti) 顏色、溫度、顆粒表麵質量、激光入射角度等因素的影響。粒度的變化引起銅粉色澤及激光在粉末顆粒間反射次數的變化,粉體(ti) 顆粒越小,粉末色澤越暗,在一定範圍內(nei) 粉末粒度越小粉體(ti) 對1064nm波長激光的吸收率越高。金屬粉末的粒徑越小,激光在粉體(ti) 之間的反射次數會(hui) 增加,間接提高粉體(ti) 對激光的吸收率。
2. 合金化的影響
測試Cu-0.8 wt% Cr粉末的激光反射率並與(yu) 純銅粉末的激光吸收率對比,Cu-0.8wt%Cr粉末在1064nm波長處的激光反射率為(wei) 69.5%,相對於(yu) 同等粒度分布純銅粉末的激光反射率有所下降,但是仍高於(yu) 5-35um純銅粉的激光反射率,如下圖所示。已有實驗表明,與(yu) 銅相比Cr具有更高的光吸收值,並且Cr元素固溶在Cu晶格畸變也會(hui) 對激光吸收率產(chan) 生影響,因此在相同的15-53um粒度範圍內(nei) ,由於(yu) 加入了0.8wt%的Cr元素,Cu-0.8wt%Cr粉末的激光吸收率大於(yu) 純銅粉末的激光吸收率,在1064nm處,Cu-0.8wt%Cr粉末的激光吸收率為(wei) 30.5%,而15-53um純銅粉末該數值為(wei) 22%。
Cu-0.8wt%Cr在不同波長的激光反射率和在1064nm處的激光吸收率
3. 表麵改性的影響
納米TiC是一種粒徑小,比表麵積大,表麵活性高的黑色粘性粉末,通常作為(wei) 增強相加入金屬基體(ti) 中提高材料性能,納米級的粉末在激光熔池中能夠快速均勻化,納米TiC在不同波長處的激光吸收率如下圖所示,由圖可見納米TiC的激光反射率並沒有隨著波長增長呈現大幅度波動,在1064nm波長處其激光吸收率依舊高達96.7%。以下將通過納米TiC表麵改性來提高銅及銅合金粉末的激光吸收率。
納米TiC對不同波長激光的反射率及在1064nm波長處的激光反射率
采用球磨的方式將納米TiC包覆在銅粉表麵,分別在三種粒度分布的純銅粉中加入0.05%、0.1%、0.2%、0.3%、0.4%質量分數的納米TiC並使用UV-3600Plus紫外分光光度計測試每種粉末的激光反射率。由下圖可知納米TiC的加入明顯降低了純銅粉的激光反射率,並且隨著納米TiC含量的增加激光反射率越來越小,呈有規律的梯度下降。納米級尺寸的TiC通過球磨的方式均勻的包覆在銅粉表麵,遮蓋了銅粉原來的金屬光澤,再加上納米TiC本身對激光的高吸收率,顯著降低了銅粉的激光反射率。
三種純銅粉末加入不同質量分數納米TiC後對不同波長激光的反射率。(a:5-35um, b:15-53um, c:40-160um)
4. 合金化+表麵改性的影響
添加不同質量分數納米TiC的Cu-0.8wt%Cr粉末在不同波長的激光反射率如下圖所示,波長相同時,銅粉激光反射率隨著加入納米TiC質量分數的上升而下降,當加入的納米TiC質量分數為(wei) 0.4wt%時,粉末激光吸收率為(wei) 67.3%。測試結果表麵合金化+表麵改性的方法依舊能夠有效降低粉末的激光吸收率,這也為(wei) 提高合金粉末的激光吸收率提供了一種思路。
添加不同質量分數納米TiC的Cu-0.8wt%Cr粉末對不同波長激光的反射率
5. 氧化處理
將三種純銅粉末以及Cu-0.8wt%Cr合金粉末放入剛玉坩堝中分別加熱至50℃、150℃、250℃、350℃並保溫5min,室溫下(RT)與(yu) 氧化處理後測試等得到的激光反射率如下圖所示。三種純銅粉末在50℃與(yu) 150℃並保溫5min條件下,其激光吸收率與(yu) 未氧化處理粉末的激光吸收率相比變化較小,當溫度升高至250℃並保溫5min後,粉末的激光反射率有了明顯的下降,並在350℃保溫5min的條件下達到了最大值,在350℃保溫5min的條件下5-35um、15-53um、40-160um三種純銅粉末的激光吸收率分別為(wei) 61.7%,68.3%,64.8%。Cu-0.8wt%Cr粉末在50℃與(yu) 150℃氧化處理後激光吸收率從(cong) 30.5%分別提升到了41.2%,42.3%,在250℃和350℃氧化處理後激光吸收率分別提升到了76.9%,77.4%,與(yu) 相同粒度分布的純銅粉末相比氧化處理後激光吸收率提升較大。
不同粉末分別在50℃、150℃、250℃、350℃保溫5min條件下不同波長處的激光反射率(a:5-35um, b:15-53um, c:40-160um,d: Cu-0.8wt%Cr)
結論:
提高金屬粉末激光吸收率的途徑有很多,但是在提高粉末激光吸收率的基礎上,是否能保證成形件質量需要實驗來驗證,比如粉末粒徑越小,激光吸收率越高,但並不是說金屬粉末粒徑越小越好,因為(wei) 選區激光熔化設備的鋪粉厚度是一定的,粉體(ti) 粒徑小於(yu) 設備的最小鋪粉厚度就無法正常鋪粉,所以合適的粒徑不能隻看激光吸收率;對於(yu) 合金化與(yu) 表麵改性方法,現有的銅合金已有成熟的體(ti) 係,微量元素的加入對成形件質量的影響需要實驗驗證;表麵氧化的方法有效降低了銅粉末對激光的反射率,但是對於(yu) 金屬增材製造的粉末來說,粉末氧含量越低其表麵活性越小,熔化效果越好,成型致密度越高,盡管氧含量的增加使得粉末的激光反射率降低,但是要將粉末氧含量控製在合理範圍內(nei) 。
參考文獻:《銅及銅合金粉末的激光吸收率及其選區激光熔化成形研究》,申繼標,昆明理工大學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