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資本市場

浙江大學趙偉教授談“後跑路”時段民企和地方政府選擇

星之球科技 來源:未知2013-10-16 我要評論(0 )   

1.1 抓中小企業(ye) 就是抓區域經濟的未來未來 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xing) ,有機會(hui) 參加這樣一個(ge) 專(zhuan) 門針對中小企業(ye) 發展問題的論壇! 關(guan) 於(yu) 抓中小企業(ye) 的意義(yi) ,我很認同剛才周其仁教授的...

  1.1 抓中小企業(ye) 就是抓區域經濟的未來未來

   非常榮幸也非常高興(xing) ,有機會(hui) 參加這樣一個(ge) 專(zhuan) 門針對中小企業(ye) 發展問題的論壇!

   關(guan) 於(yu) 抓中小企業(ye) 的意義(yi) ,我很認同剛才周其仁教授的一個(ge) 講法:抓中小企業(ye) 就是在抓未來,是一種具有戰略眼光的舉(ju) 措。因為(wei) 今天好多大企業(ye) 都是昔日的中小企業(ye) 成長起來的。我們(men) 現在講全球經濟發展,美國應是個(ge) 標杆,我們(men) 來看美國領軍(jun) 的大企業(ye) ,好多都是由昔日的中小企業(ye) 成長起來的。這裏別的企業(ye) 不講,單講一個(ge) 企業(ye) 即可。哪家企業(ye) ?就是蘋果。蘋果公司什麽(me) 時候創立呢?1976年4月份創立的,最初三個(ge) 合夥(huo) 人,喬(qiao) 布斯和另外兩(liang) 個(ge) 。到了1977年1月份的時候,也就是將近一年之後要重組的時候,三個(ge) 合夥(huo) 人有一個(ge) (韋恩)不想幹了要退股。退了多少錢?——800美金!他的股份當時占整個(ge) 蘋果公司股份的十分之一。就是說,過了一年蘋果公司的市值才隻有8000美金!想想看那是多大點的一個(ge) 企業(ye) ?典型的微型企業(ye) !但誰能料到三十年之後,也就是金融危機發生後接下來那年,蘋果公司居然成了全球市值第一的巨型公司!你能想到嗎?

   就我們(men) 這個(ge) 聚焦中小企業(ye) 的論壇而言,迄今堅持搞了10年,應該說很有特點,同時主辦者很有戰略眼光。所以我聽到這個(ge) 論壇以後,馬上把別的事推掉,接受了邀請。因為(wei) 對這個(ge) 話題我特別感興(xing) 趣!

   講演題目也是預約的,多半屬於(yu) 命題講演。主辦方希望我講講浙江,就列了這樣一個(ge) 題目——“集群、跑路與(yu) 中小企業(ye) 選擇”。十年前一提到浙江經濟,相信人們(men) 馬上想到的是溫州、義(yi) 烏(wu) ,想到是浙江那些領軍(jun) 的民營企業(ye) 經營者,或者說在全國民企中間有“話語權"的民營企業(ye) 家。現在提到浙江經濟和民營企業(ye) ,也會(hui) 立馬想起一個(ge) 詞——“跑路"。時下浙江經濟很不好。我來玉林的當天上午,省長召集我們(men) 谘詢委的專(zhuan) 家去開會(hui) ,坦陳浙江經濟麻煩很多,溫州是個(ge) “標杆”。如果說十年前看浙江經濟,可以說最好的,發展最有活力的地區是溫州,現在你要看浙江經濟,麻煩最大因而風險最大的也要屬溫州了!什麽(me) 風險?好多老板不願意做實業(ye) 了,找不到好的投資項目,正在對做實業(ye) 失去信心!所以這就是問題,就是風險!

    1.2中小企業(ye) :從(cong) 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說起

    講到中小企業(ye) ,幾乎等同於(yu) 在說民營企業(ye) 和民營經濟。在中國,中小企業(ye) 幾乎全部是民營的。關(guan) 於(yu) 民營企業(ye) ,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難以回避:

    一個(ge) 是"集群"。我們(men) 看凡是在一個(ge) 地方形成民營中小企業(ye) 的集群,那個(ge) 地區的經濟就形成一種發展氣候。如果形成集群,也就是企業(ye) 出現紮堆現象,企業(ye) 相鄰而設,像滾雪球那樣,越做越大,中間不斷冒出來一些龍頭企業(ye) 。那麽(me) 這個(ge) 地區——無論小區域還是大的地區——經濟就有活力,發展就快。否則,如果是幾家企業(ye) 在那兒(er) 單打獨鬥,形不成集群態勢,那兒(er) 的產(chan) 業(ye) 多半成不了氣候,地區經濟也就缺乏活力。

   另一個(ge) 是"跑路"。這個(ge) 關(guan) 鍵詞應該說是2010年下半年“流行”起來的。“跑路”是溫州話的一種說法,說白了就是債(zhai) 務人出外躲債(zhai) 。以前是"楊白勞躲債(zhai) ",現在是"黃世仁躲債(zhai) "——“老板”跑出去躲債(zhai) 。民營企業(ye) 資金鏈斷裂,一走了之。這是兩(liang) 年前“跑路”的內(nei) 涵。近期的“跑路”則有新了的涵義(yi) :有錢人拿錢出走海外,在美國、澳大利亞(ya) 或者歐洲等地,花幾百萬(wan) 甚至上千萬(wan) 美金買(mai) 豪宅,有些豪宅閑放在那裏。前兩(liang) 天媒體(ti) 上說,有中國富翁在澳大利亞(ya) 花1500萬(wan) 澳元買(mai) 了別墅,放在那兒(er) 供子女當留學的宿舍用——做學生宿舍!這反映了一個(ge) 什麽(me) 跡象呢?反映了時下民營企業(ye) 或中小企業(ye) 經營者的迷茫,同時反映了沿海乃至整個(ge) 中國經濟麵臨(lin) 的一種風險,什麽(me) 風險?資本外逃和已集聚產(chan) 業(ye) 的可能衰敗!現在一些有錢人,實際上稍微有那麽(me) 點錢的人,就想著法子把子女送到海外留學,然後在那兒(er) 買(mai) 房子,置辦資產(chan) 。資本外逃如果形成一種趨勢的話,集群起來的產(chan) 業(ye) 很快就會(hui) 消亡,所以這確是一種風險!

   這裏先聚焦浙江。為(wei) 什麽(me) 要聚焦浙江?一個(ge) 重要的原因是浙江民營經濟最發達。一談到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ye) ,馬上想到的是浙江。還有,浙江是全國民營經濟發展的一個(ge) “風向標”,全國來看民營經濟發展勢頭如何,環境好不好,隻要看看浙江大體(ti) 上就清楚了。我看到兩(liang) 三年前玉林市委書(shu) 記(文明同誌)曾提出,要把玉林打造成"廣西的溫州"。相信這個(ge) 提法的含義(yi) ,很大程度上是想借鑒浙江經驗,把玉林打造成民營企業(ye) 發展的一片熱土,中小企業(ye) 集群的高地。

    所以今天我想要講的有兩(liang) 塊:一塊是圍繞這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詞,談一下浙江在這方麵的以往經曆,包括成功與(yu) 不怎麽(me) 成功甚至一些失敗的案例。民營企業(ye) 經營者中間有種傾(qing) 向,成功則大吹大擂,失敗則銷聲匿跡。這樣在好些人的印象中,似乎民企全是成功的。故而我要講一些失敗的案例。另一塊是結合玉林現狀,理出點經驗和教訓。昨天聽了一下玉林市領導和企業(ye) 界的介紹,走訪了幾家企業(ye) ,得了一些印象和感性認識。我特別留意了一下玉柴。因為(wei) 玉柴在玉林乃至整個(ge) 廣西,算是一張"金名片"了,在浙江你找不到這樣好的有特點的企業(ye) 。一家企業(ye) 產(chan) 值就占了玉林全部工業(ye) 產(chan) 出的三分之一以上。我特別關(guan) 注這種大的龍頭企業(ye) ,它能不能在當地起帶頭作用,與(yu) 中小企業(ye) 打通?浙江的問題也是小企業(ye) 和大產(chan) 業(ye) 的關(guan) 係問題,但在浙江,你找不出像玉柴這樣的企業(ye) ,即打入一個(ge) 國家意義(yi) 的大產(chan) 業(ye) ,創造這樣大的產(chan) 值,而且經營得這麽(me) 好,又有自主品牌,在全國市場有這樣好的聲譽。浙江產(chan) 業(ye) 幾乎全都是輕、小、薄的,被稱作"小狗經濟"。最賺錢就是"兩(liang) 瓶水",娃哈哈和農(nong) 夫山泉,還有“一件襯衫”——亞(ya) 戈爾什麽(me) 的,鮮有玉柴這種打入大產(chan) 業(ye) 的大企業(ye) 。#p#分頁標題#e#

   我們(men) 的問題是,能不能把這種大的龍頭企業(ye) 跟當地的中小企業(ye) 來個(ge) 對接?這是題外之意,這裏先回到主題,先談浙江在這方麵的經曆。

    1.3 產(chan) 業(ye) 集群與(yu) 浙江經濟奇跡

    談及浙江經濟,多半難以回避一個(ge) 說法,這便是"浙江奇跡"。國外經濟界許多談中國經濟奇跡的文章,舉(ju) 的例子大多是浙江的。就是說談中國經濟奇跡離不開浙江奇跡。客觀地來說,浙江經濟確有奇跡。關(guan) 於(yu) 浙江經濟奇跡,我的研究提出了三個(ge) :

    第一個(ge) 是增長奇跡。改革開放頭30年,浙江省的人均國民收入增速是中國各省裏麵最快的。從(cong) 2003年起,浙江人均GDP排名一直位居全國各省第一,改革開放起步時期是全國第14名。你想它有什麽(me) 樣的資源和政策優(you) 勢?地下沒有什麽(me) 值錢的資源,改革開放前期沒有得到什麽(me) 優(you) 惠政策,但它的經濟發展卻如此塊,的確是個(ge) 奇跡!

    第二個(ge) 可稱作"富民奇跡"。這裏有個(ge) 說法叫"藏富於(yu) 民"。就是說老百姓普遍較為(wei) 富裕。何以藏富於(yu) 民?因為(wei) 中小企業(ye) 和個(ge) 體(ti) 戶多,每個(ge) 家庭賺點錢,大部分都歸了自己。分配製度上看,民營經濟個(ge) 體(ti) 戶奉行的是"個(ge) 人得大頭,集體(ti) 得小頭,國家得零頭",有些還偷稅漏稅。國有企業(ye) 的分配製度,以前毛澤東(dong) 時代定下的規矩是,"國家得大頭,集體(ti) 得小頭,個(ge) 人得零頭",當然後來有些改變,但富民效應要差許多。習(xi) 主席在浙江當省委書(shu) 記的時候有次找我們(men) 幾個(ge) 專(zhuan) 家座談,就談到浙江這種富民現象。他認為(wei) 浙江在全國可能會(hui) 率先形成一個(ge) "橄欖形”社會(hui) ,中間中等收入的人比較多,兩(liang) 端特別富的和特別窮的人比較少。他還算了一筆賬,他說浙江已有幾百萬(wan) “浙商”及個(ge) 體(ti) 經營戶,每個(ge) 浙商家裏算上三口人,加上他們(men) 的父母五口人,就有兩(liang) 千多萬(wan) 人。浙江人口一共不到5000萬(wan) 人(當年),有兩(liang) 千多萬(wan) 人已經達到中等收入水平。隨著這個(ge) 收入群體(ti) 的擴大,有可能率先形成中等收入階層占多數的社會(hui) 。他還說,一個(ge) 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數的社會(hui) ,猶如一個(ge) 橄欖形的社會(hui) 是最穩定的!

    第三個(ge) 是小區域經濟平衡發展奇跡。我做過比較,在沿海最富的三個(ge) 省——浙江、廣東(dong) 和江蘇中間,浙江省內(nei) 小區域之間的人均國民產(chan) 出差距最小。廣東(dong) 省最富的地區是深圳,最窮的地區是梅州,深圳的人均GDP是梅州的7.2倍(我算的這個(ge) 數據是2009年的);江蘇省最富的地區是蘇州,最窮的是蘇北泰興(xing) ,兩(liang) 者間的差距是8.3倍。浙江最富的地區是杭州,最窮的地區是麗(li) 水,二者人均國民收入差距是1.2倍,或者說杭州是麗(li) 水的2.2倍。浙江小區域基本平衡發展,差距不是很大。像麗(li) 水的房價(jia) 都漲到4萬(wan) 塊一平米了,幾乎要趕上杭州了。我認為(wei) 你看看一個(ge) 地區的房價(jia) ,就基本可以看出這個(ge) 地區的民間財富集聚狀況。杭州的房價(jia) 是蘇州的兩(liang) 倍多,為(wei) 什麽(me) 這樣?因為(wei) 杭州私人有錢,蘇州則是公家有錢。你公家的錢是不能炒房的,所以蘇州的房價(jia) 趕不上杭州。

    什麽(me) 因素促成了浙江經濟奇跡?可以找到許多,但最重要的是製度改革,浙江製度改革的靈魂是民營化。說明白點就是發展私營經濟,把把公家的企業(ye) 改成私營的。但我們(men) 卻不能說是私營或私有化,隻能叫民營或民營化。全國工商聯前任主席黃孟複曾講過,在中國隻能講民營經濟,不能講私營經濟,就好像右手,你隻能叫"非左手",不能叫右手!但大家心裏知道是指什麽(me) 。

    浙江發展民營經濟方麵,四個(ge) 小區域我覺得最值得研究。我曾經提出,製度轉型的“浙江模式”是四個(ge) 小區模式的匯集。哪四個(ge) 小區域模式?

    第一個(ge) 是溫州模式。早期改革,留著原有的公有經濟不去管,在公有之外再造了一個(ge) 經濟體(ti) 係,即私營經濟體(ti) 係。經濟界把這種模式叫做“體(ti) 製外創新”,我叫做體(ti) 製外再造模式。

    第二個(ge) 是蕭山模式。這個(ge) 外麵關(guan) 注較非少,是我最先提出來的。我把蕭山模式叫做"體(ti) 製內(nei) 突圍"模式。什麽(me) 含義(yi) ?就是把原來公家的企業(ye) 改為(wei) 私人的企業(ye) ,從(cong) 公有製“突圍”。這種改製你不要管別的,你光看魯冠球的萬(wan) 向一家企業(ye) 的變遷史就略知一二。魯冠球經常講的一句話是,我們(men) 是1958年七個(ge) 人的一個(ge) 鐵匠鋪、78年一家農(nong) 機修造廠,88年的一家外經貿部定點出口企業(ye) ,而今發展成了一家跨國公司。但你仔細想想,1958年的鐵匠鋪一定是公家的,1978年的農(nong) 機廠一定是公社的,甚至1988年的出口供貨企業(ye) 也是縣辦公有性質的。但後來卻成了私營企業(ye) 。這是改革的結果。改革把國家企業(ye) 改成了廠長經理持股的非公企業(ye) ,後來經營者通過各種法子把公家的股份擠了過去,變成完全的私營企業(ye) 。這就是體(ti) 製改革的“蕭山模式”,從(cong) 體(ti) 製內(nei) 公有製"突圍"出去了。

    第三個(ge) 是義(yi) 烏(wu) 模式,也屬於(yu) 體(ti) 製外創新模式,但創新或再造的首先是個(ge) 市場——小商品市場,先有市場,然後殺回來,依托市場發展了製造業(ye) ,製造業(ye) 也是體(ti) 製外的,是私營的。#p#分頁標題#e#

   第四個(ge) 是寧波模式,寧波原本是計劃經濟的堡壘,公有製主宰,後來也改製了。通過怎樣的路徑模式改的製?我把它叫“內(nei) 外夾擊,內(nei) 部生變”的模式。外部有兩(liang) 股力量在那兒(er) 攻:一股是海外那幫人組成的“寧波幫”,“幫主就是包玉剛,能帶來新思想,要來好政策。一股是外資。內(nei) 部是臨(lin) 近地區私有經濟,主要是溫州台州的私營經濟。寧波正是通過引進外資和發展民營經濟,實現了製度轉型的。我查過《寧波市誌》,寧波上世紀90年代引進的外資,基本上都是以合資形式進行的。要求與(yu) 當地國有企業(ye) 合資,通過合資,把公有製改成了非公有的。內(nei) 部則受溫州台州影響,積極極發展民營經濟。兩(liang) 麵一用力,串通僵化的計劃體(ti) 製給攻破了!

    所以浙江發展靠了什麽(me) ?靠了兩(liang) 招:一招是民營化。這是浙江體(ti) 製轉型的靈魂及經濟活力之源,如果這個(ge) 停滯了甚至逆轉了,浙江經濟一定會(hui) 有麻煩,這是我的看法。另一個(ge) 是產(chan) 業(ye) 集群,以前浙江政府部門一些研究者稱其為(wei) “塊狀經濟”,實際上就是經濟學家們(men) 講的產(chan) 業(ye) 集群。浙江產(chan) 業(ye) 集群最多。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夕,全省產(chan) 值超過10億(yi) 元的產(chan) 業(ye) 集群區有312個(ge) ,產(chan) 值超過百億(yi) 元的集群區有72個(ge) 。集群起來的企業(ye) 基本上都是中小企業(ye) 。這些產(chan) 業(ye) 集聚區是怎麽(me) 發展起來的?這裏我講兩(liang) 個(ge) 案例:一個(ge) 是溫州樂(le) 清柳市鎮。柳市鎮是全國最大的低壓電器生產(chan) 中心,前幾年“農(nong) 電”改造的時候,那裏兩(liang) 家低壓電器製造龍頭企業(ye) 正泰和德力西雙雙產(chan) 值超過兩(liang) 百億(yi) 元——每一家都是兩(liang) 百億(yi) 的銷售額!這兩(liang) 家企業(ye) 當時號稱農(nong) 電改造低壓電器產(chan) 品的將近三分之一,是由它們(men) 提供的。柳市低壓電器產(chan) 業(ye) 的發展,就是一個(ge) 產(chan) 業(ye) 集群發展的經典案例。

    事情是這樣發生的:文化革命末期,柳市鎮某村有位姓謝的村民去安徽淮北煤礦探親(qin) ,他的親(qin) 戚是煤礦跑采購的,告訴他礦上有種叫做交流觸電頭的部件短期,這個(ge) 部件是礦井裏用來鏈接電路的。說這個(ge) 東(dong) 西大企業(ye) 不願生產(chan) ,小企業(ye) 也沒生產(chan) ,到處都買(mai) 不到。溫州人敢為(wei) 天下先,說你拿給我看看,他親(qin) 戚就給他找了兩(liang) 隻,拿回家琢磨後居然給造了出來。拿到煤礦上一試很管用。他找了一位中學教師畫了一張圖紙,交煤礦獲準拿到訂貨。然後就開工製造。那時什麽(me) 東(dong) 西都短缺,采購員之間互通信息,本身就構成一個(ge) 網絡。市場之大可想而知。過了一兩(liang) 年以後全村人都在造那種產(chan) 品。但是有一天露餡兒(er) 了,有家煤礦冒冒失失一下子給那個(ge) 村子匯了16萬(wan) 塊錢,這在當時是筆很大的款項,驚動了地委。派工作組下來一查,認定這是在搞資本主義(yi) ,立馬給滅掉——抓人加沒收。然而事情到此並沒完。一種產(chan) 業(ye) 一旦在某個(ge) 地方落戶生根,就有一種生生不息的慣性,像小草那樣"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到了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那裏又開始造低壓電器產(chan) 品了,電開關(guan) 、電插頭,都造起來了,這中間曲曲折折,溫州市政府打擊過多次,抓過好些人,但是就沒有壓住,這個(ge) 低壓電器產(chan) 業(ye) 就這麽(me) 發展起來了,完全靠民營經濟。

    第二個(ge) 案例是義(yi) 烏(wu) 國際小商品市場的興(xing) 起。義(yi) 烏(wu) 市場現在的名氣很大,影響遠及海外,據說在國際小商品批發價(jia) 格方麵它有"定價(jia) 權"。可是你能想到它最初的樣子嗎?這個(ge) 國際小商品城市是怎麽(me) 發展出來的?有一個(ge) 經典的說法是,"一位擺攤的婦女找新來的縣委書(shu) 記'討說法'引出一個(ge) 國際大市場"。所謂討說法就是而今令各方頭疼的上訪。什麽(me) 原因?1981年的時候,有個(ge) 常在街上擺攤的婦女,老給工商局抓,有天她聽說新調來一位縣委書(shu) 記,便去縣委門口等,終於(yu) 等著了,和縣委書(shu) 有了一番'討說法'。那位縣委書(shu) 記後來回憶說,這個(ge) 婦女找到我,她講了她有三個(ge) 孩子,老公有病,家裏地很少,種的糧食幾個(ge) 月就吃完了,大半年沒有糧吃,靠她在街上擺攤賣點針頭線腦什麽(me) 的賺一點錢,養(yang) 家糊口。但常常給政府的人驅趕、沒收,生意沒法做。最後那位婦女扔下一句話:日子沒法過了,幹脆我把孩子交給你們(men) 政府,你們(men) 給我養(yang) 著咋樣?那位縣委書(shu) 記當時就說你回去擺攤吧,我告訴他們(men) 不要再抓你了。這下好了,這個(ge) 婦女不僅(jin) 僅(jin) 自己繼續擺攤,而且還告訴她的小姐妹,領導講了不抓了,咱們(men) 就接著擺。結果把那條街全給擺滿了。然而領導答應這個(ge) 事,是有風險的,那年頭個(ge) 人小買(mai) 賣往往和投機倒把甚至資本主義(yi) 扯上關(guan) 係,事後他立馬召集縣委縣政府班子研究,研究的結論是先試一試,把那條街劃出來,讓工商局想辦法監管起來。工商局在那條街上修了一批水泥台,編上號,上麵搞了個(ge) 遮陽棚,這就是最初的攤位,被戲稱作“草帽市場"!這就是義(yi) 烏(wu) 國際小商品城的原形。後來從(cong) 街上搬入室內(nei) ,經過多次搬遷,形成了巨大的室內(nei) 市場。幾年前經過第八次搬遷以後,現在搞的大市場,那個(ge) 交易大廳有多大?比北京首都機場的T3航站樓還要大。義(yi) 烏(wu) 市場發展的每一步政府都在管,不斷增加攤位供應量,政府控製攤位交易,因此攤位租賃費沒有漲上去,這節省了市場交易成本,增加了市場吸引力。義(yi) 烏(wu) 國際小商品市場就是這樣的集聚起來的。

   這裏還有個(ge) 問題,義(yi) 烏(wu) 開始是市場,那它後來何以同時成了一個(ge) 小商品製造中心呢?要搞清楚這種"變身"的緣由,隻看一家企業(ye) 的曆史就可以了。哪家企業(ye) ?浪莎襪業(ye) 。相信在座的女士們(men) 若買(mai) 襪子,肯定知道浪莎,它號稱亞(ya) 洲最大的織襪廠。怎麽(me) 發展起來的?是由三兄弟販襪子,從(cong) 扒火車販襪子,到辦織襪廠,從(cong) 一個(ge) 小企業(ye) 成長起來的。這個(ge) 廠的老板我見過,他的故事是這樣的,改革開放初期他們(men) 三兄弟常跑廣東(dong) 批發襪子,跑了幾年以後,跑生意的人太多了,火車帶行李的人太多,動輒罰款、行李收錢,生意沒法做了,正在犯難的時候,他經常進襪子的攤主講了,你幹嗎在我這裏進襪子?何以不買(mai) 幾台織襪機自己去織?他開竅了,嚐試著買(mai) 了三台織襪機,回來一織,拿到市場賣的很好。從(cong) 三台織襪機,到亞(ya) 洲最大的織襪廠,這是一個(ge) 成功的案例!

#p#分頁標題#e#1.4 浙江經濟:民企老板“跑路”暴露的問題

    上麵講的是浙江經濟以往發展成功的經曆和案例。現在我們(men) 看時下的問題,問題全集中在一個(ge) 詞上——“跑路”。現在一提民企,浙江小區域經濟麵臨(lin) 的問題,這個(ge) 詞不能不提。什麽(me) 是"跑路"?就是出國躲債(zhai) 。這是早期的涵義(yi) 。在我看來,這個(ge) 詞兒(er) 近期有了新涵義(yi) ,跑路不僅(jin) 僅(jin) 是躲債(zhai) ,還有一些有錢人把錢弄到海外,有資本外逃傾(qing) 向。跑路的原因我們(men) 來看,我把它分成淺表的,深層的和實質的三個(ge) 層次:淺表性的原因看是民間融資資金鏈斷了,民營企業(ye) 融資難;深層的原因是民資、民企"雙布局",一方麵浙江有大量的民間資本,溫州號稱有8000億(yi) 的遊資在那兒(er) 等著投資,2010年,浙江全省據說有2萬(wan) 億(yi) 的民間資本隨時等著投資。拿錢投什麽(me) ?沒地方炒了,有人拿錢買(mai) 人民幣,新印刷出來的人民幣一版一版的買(mai) ,買(mai) 一車回去。買(mai) 去幹嗎?希望將來作為(wei) 紀念幣增長值。因為(wei) 是鈔票,至少不會(hui) 化為(wei) 烏(wu) 有。就是說一方麵錢多了沒地方投,另一方麵還借不到錢——融資難。因為(wei) 民資資本投資空間狹小,幾乎所有的有利可圖的大產(chan) 業(ye) 都是央企、國企控製著,民資不讓你進去。這裏的實質是什麽(me) ?是體(ti) 製改革的停滯甚至倒退。反金融危機的四萬(wan) 億(yi) 刺激,一大半是給政府花了,另一半給國企花了,浙江以民營經濟為(wei) 主,沒有拿多少。"跑路"是上一輪粗放的滯後效應。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原本在緊縮,眼看要起到效果了,但金融危機襲來以後,馬上變成保增長,推出大力度刺激政策,結果又來了一次粗放。一粗放什麽(me) 都漲,股價(jia) 、房價(jia) 輪番漲,浙商好多人不做實業(ye) 了,拿著錢炒股、炒房、炒礦、炒煤,最後等到四萬(wan) 億(yi) 花完了,經濟低潮來了,股市崩盤,原材料價(jia) 格回落,全賠了,經營者不跑路才怪呢!

     所以大概兩(liang) 年前我寫(xie) 過一篇文章,《第一財經日報》登過,主題叫“四因素合圍浙江奇跡"。哪四個(ge) 因素?第一個(ge) 是市場化遭遇"國進民退"。第二個(ge) 是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遭遇壟斷行業(ye) 狙擊;第三個(ge) 是國際化遭遇"後危機"險惡的環境——國際市場大起大落;第四個(ge) 最要命,是城市化遭遇高房價(jia) 。我曾經講過,浙江的城市化是一種"新古典"城市化,怎麽(me) 說呢?就是跟歐洲古典城市化有些像,先是老板進城,然後是打工者跟著進城。現在的問題是,老板進城了,在城市買(mai) 了房,但打工跟進來以後,發現城裏房價(jia) 太貴了,買(mai) 不起,他還得回到農(nong) 村,這就是問題!

後跑路時段,說給地方政府和企業(ye) 的

——在第十屆中國(玉林)中小企業(ye) 論壇的講演(下)

趙 偉(wei)

(浙江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導)

   2.1 “後跑路時段”:民企在分化

   麵對“跑路潮”,民營企業(ye) 家也有分化,有的跑了,有一些沒跑。看看都是哪些人跑路了?溫州一位姓胡的"眼鏡大王",跑得最有聲色了,全國的媒體(ti) 都報過。此公放著好端端的眼鏡生意不去專(zhuan) 心做強,眼鏡一年一兩(liang) 個(ge) 億(yi) 的利潤,原本很好的。後來聽信政府“忽悠”,說光伏產(chan) 業(ye) 是國家戰略性產(chan) 業(ye) ,拿錢去投資,前後大概投了好多個(ge) 億(yi) ,結果招致巨額虧(kui) 空。所以我後來寫(xie) 文章調侃說,這位眼鏡大王搞錯了,他搞的那種“光”是光學的光,讓人給忽悠到光伏的“光”裏麵去了,結果輸了個(ge) 淨光,隻好一走了之。我以為(wei) 這是政府產(chan) 業(ye) 政策的失誤,好端端的企業(ye) 家給政府政策忽悠了。還有一些民營企業(ye) 家給某些發明家忽悠了。浙江早先有個(ge) 叫陳金義(yi) 的民營企業(ye) 家,當年和魯冠球齊名,曾經是全國優(you) 秀民營企業(ye) 家,浙江省政協常委,2004年的福布斯中國富豪第34名。現在在哪兒(er) ?找都找不到了!為(wei) 什麽(me) ?跑路了!他相信人家的一個(ge) 發明——"水變油",在油裏麵摻點水能夠提高燃燒率!這個(ge) 技術或許在實驗室做出來是可以的,但商業(ye) 上沒有價(jia) 值,成本太高,投資肯定玩完,結果給坑了。所以做企業(ye) 處處都有陷阱。不僅(jin) 政府政策,還有專(zhuan) 家什麽(me) 的會(hui) 來忽悠你!我這個(ge) 水變油行,實驗室可以,但是做出來你能賺錢嗎?最後資金吃驚,不得不"跑路",一走了之!

    還有一個(ge) 浙商叫邱繼寶,一度曾是全國最大的縫紉機生產(chan) 商,有官員戲稱其"國寶",因為(wei) 出口的縫紉機最多,給國家“創匯”不少。後來也銷聲匿跡了。為(wei) 什麽(me) ?賺錢了受政府鼓動盲目鋪攤子,欠了一屁股債(zhai) 。最後他算是條漢子,沒跑路,因為(wei) 他在政府那兒(er) 的虛銜比較多,和政府關(guan) 係密切,所以最後地方政府幫他重組了。為(wei) 什麽(me) 邱繼寶把攤子能做的那麽(me) 大?因為(wei) 政府全力支持,銀行貸款很容易拿到,拿了貸款幹什麽(me) ?盲目鋪攤子,攤子超過自己的經營能力,最後玩完了!

 #p#分頁標題#e#  當然仔細來看,並不是所有的浙江民企都有問題,都辦不下去了,實際上是有不少成功的,很成功的案例。其中馬雲(yun) 的阿裏巴巴屬於(yu) 佼佼者。或許在做的都知道,阿裏巴巴當初創立的時候,就十幾個(ge) 人,幾十萬(wan) 資金,很典型的小企業(ye) 。但是它一下子引進高盛的投資——海外投資。它搞的這個(ge) 產(chan) 業(ye) 就是電子商務平台,最先進的,當年具有超前性。現在我們(men) 回頭看馬雲(yun) ,還是有超前意識,現在他“殺”到金融領域了,“支付寶”加“餘(yu) 額包”帶有明顯的金融特征。還有魯冠球的萬(wan) 象,是中國最早比較成功地“走出去”的民營企業(ye) ,多年後看,目前還算個(ge) 跨國公司——民營企業(ye) 發展起來的跨國公司。還有李書(shu) 福的吉利。誰能想到吉利那樣的企業(ye) ,後來居然買(mai) 了沃爾沃,經營的這樣好。2013年頭三個(ge) 季度,李書(shu) 福的吉利和沃爾沃公司出口的國產(chan) 汽車跟零部件,名列全國汽車行業(ye) 前茅。當初誰能看出李書(shu) 福?他沒多少文化,一個(ge) "草根"出身的老板,也沒什麽(me) 背景!

   看看這些成功的——至少到目前為(wei) 止還算成功的——浙江民營企業(ye) 家,他們(men) 成功的秘訣表現在什麽(me) 地方?我以為(wei) 關(guan) 鍵在是守住了自己的本份,一個(ge) 執著,同時有遠見。比如說溫州的那位"眼鏡大王",實際上是天生的眼鏡生產(chan) 商,最擅長做眼鏡生意。這個(ge) 行當前景也不錯的。現在讀書(shu) 的孩子戴眼鏡的這麽(me) 多,家長也舍得在這上麵花錢,這個(ge) 市場實際上很大,幹嗎給忽悠,打入自己很不熟悉的產(chan) 業(ye) ,結果出了問題誰都不管!很顯然,沒有守住自己那塊“鑽石寶地”。

     2.2 “羊皮卷”故事的寓意

    這裏給大家講一個(ge) 故事——《鑽石寶地》。我曾經寫(xie) 過一篇博文,題目就叫《守住自己的鑽石寶地》。我認為(wei) 那些跑路的企業(ye) 家,那些失敗的經營者,失敗的原因之一,多半是沒有守住自己的那塊“鑽石寶地”。這個(ge) 故事寫(xie) 在一本書(shu) 叫《羊皮卷》的書(shu) 裏,是個(ge) 美國人講的真實的故事。

    講的是這樣一個(ge) 真實的故事:中東(dong) 地區——敘利亞(ya) 、伊拉克那一帶,一個(ge) 最大的鑽石礦的發現。那一帶原來有一個(ge) 農(nong) 莊,莊主從(cong) 父親(qin) 那裏繼承了一塊土地,經營得很好,一家人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農(nong) 莊有小山流水,有不錯的農(nong) 地,房子也不錯,一家人衣食無憂,自由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來了一位僧人,飯後跟他聊天說:你知道世界上什麽(me) 最值錢嗎?是鑽石,如果你有指甲蓋那麽(me) 大一塊鑽石,就買(mai) 幾座這樣的農(nong) 莊,如果你有更大的鑽石說,富可敵國,甚至可能做國王。聽了這個(ge) 故事以後,他平生第一次睡不著覺了。天不亮就去找那僧人,討教尋找鑽石的方法。那人說你得去找,在什麽(me) 地方能找到?兩(liang) 山夾一水的地方,清溪流過去,底下有發光的沙子,沙子底下八成就有鑽石。好了,他輕信了這個(ge) 說法,把莊園賣了,把他的妻子兒(er) 女托付給鄰居,留了一點點錢,帶著幾乎所有的積蓄滿天下去找鑽石,最後到西班牙巴塞羅那地中海沿岸,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完了,也沒有找到鑽石,最後跳海自殺了。講到這裏,這個(ge) 故事沒完。沒想到買(mai) 了他農(nong) 莊的那個(ge) 人,有天在後山去飲駱駝,偶然發現沙子裏有一塊非常漂亮的石頭,拿過去放在客廳,後來有人發現那是一塊鑽石,並且認為(wei) 那山裏頭還有鑽石,結果發現了中東(dong) 地區的最大的鑽石礦!

    這個(ge) 故事給大家什麽(me) 啟示?如果那個(ge) 人他不要輕信別人的說法,守住他那塊農(nong) 莊,說不定哪天他也會(hui) 發現鑽石。做企業(ye) 也一樣,連續在一個(ge) 行當做十年,你一定很有經驗,眼光也不錯了。你得有一種執著,你不要輕信別人的說法,更不要輕信政府的某些產(chan) 業(ye) 政策,尤其是不要去湊什麽(me) 戰略性產(chan) 業(ye) 的熱鬧,一弄所謂戰略性產(chan) 業(ye) ,大家一哄而上,肯定過剩,就沒賺頭了!

    2.3 區域產(chan) 業(ye) 集群:政府該做的和不可做的

    下麵想就玉林的中小企業(ye) 集群和區域經濟發展談點看法。

    關(guan) 於(yu) 玉林產(chan) 業(ye) ,三點印象很深:第一點是產(chan) 業(ye) 都很踏實,專(zhuan) 心做實業(ye) 的人很多。為(wei) 什麽(me) 做實業(ye) 的人這麽(me) 多?

    一個(ge) 重要原因顯然是房價(jia) 沒有怎麽(me) 漲。昨天聽市裏介紹,從(cong) 2004年到現在玉林的房價(jia) 也就從(cong) 一千四五百塊,漲到3000塊多一點,沒怎麽(me) 漲,對投資者誘惑不太大,所以做實業(ye) 的人就能安心做實業(ye) 。

 #p#分頁標題#e#   第二個(ge) 是沒有看到像四川綿陽那種現象。綿陽我以前去過,看了一下稱之為(wei) “大數底線不長草”現象。有長虹那麽(me) 大的家電企業(ye) ,但看不到多少關(guan) 聯產(chan) 業(ye) 集聚,看不到廣東(dong) 順德那種情形。順德是家電之都,綿陽不是。玉林有“玉柴”這樣的大企業(ye) ,也有眾(zhong) 多圍繞玉柴發展的中小企業(ye) ,大企業(ye) 跟小企業(ye) 的共存共榮,互為(wei) 依托格局已經形成。許多小企業(ye) 在給玉柴做配套。

    這裏我想先給地方政府講幾句,政府究竟應該怎麽(me) 樣去營造造一種好的環境?政府可以做的與(yu) 不可做的。

    政府首先應管住房價(jia) ,防止房價(jia) 暴漲。以免引誘民間投資去搞炒作,墜入虛擬經濟,形成"錢追錢"的虛擬經濟鏈條。如若那樣就沒人願意做實業(ye) ,地方經濟就虛化了!沒什麽(me) 依托!

    其次,政府該做的是,應在推動打通大企業(ye) 、大產(chan) 業(ye) 和中小企業(ye) 之間的聯係上下功夫。比如占你們(men) 工業(ye) 產(chan) 值三分之一以上的“玉柴”,我覺得地方政府圍繞這棵“大樹”要好好做文章,它的產(chan) 值四百多億(yi) ,能不能通過中小企業(ye) 集群再加四百億(yi) ?第一步四百億(yi) ,第二步八百億(yi) ,這樣才能做成一個(ge) 大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超一流的大產(chan) 業(ye) 。

      第三個(ge) 是製度環境建設,這個(ge) 最重要。製度要有靈活性,中西部地區若跟沿海地區甚至北京上海一個(ge) 政策,顯然是不行的。製度有利於(yu) 特定產(chan) 業(ye) 集群,這裏再講個(ge) 故事:一個(ge) 是美國好萊塢作為(wei) 世界電影之都興(xing) 起的故事。美國電影業(ye) 最初是在紐約那一帶開始,何以好萊塢小鎮後來居上,成為(wei) 全球電影之都?原因就是好萊塢小鎮離大城市太遠。離洛杉磯90英裏,上世紀初葉那兒(er) 的公路很差,開車要將近一天時間。好萊塢有個(ge) 什麽(me) 好處呢?專(zhuan) 利製度實施較差。當時拍電影幾乎所有技術都由大發明家愛迪森的公司壟斷,在東(dong) 部拍電影要交很高的專(zhuan) 利費,但是到了好萊塢可以規避掉不少專(zhuan) 利費,所以製片廠看中這個(ge) 地方,再加上加利福尼亞(ya) 的氣候,這就成功地促成了電影業(ye) 集群。前段時間寫(xie) 了篇文章,提出這樣的問題:西部欠發達地區,有些政策和法律的實施,可否具有一定靈活性?

     政府最不可以做的,就是“像指揮軍(jun) 隊那樣”指揮產(chan) 業(ye) 。現在最差的就是政府聽信少數專(zhuan) 家一家之言,把把產(chan) 業(ye) 分為(wei) 所謂戰略性和非戰略性的,列出幾個(ge) 產(chan) 業(ye) ,然後像指揮千軍(jun) 萬(wan) 馬那樣指揮企業(ye) 和投資者一哄而上。這實際上是大躍進“全民煉鋼”的擴大版,曆史已經證明那絕對玩完!因為(wei) 一個(ge) 產(chan) 業(ye) 所能容納的企業(ye) 是有限的,再好的產(chan) 業(ye) 如果企業(ye) 太多了,最後就是競爭(zheng) 的無利可圖,形成過剩。所以地方政府要做的,是把競爭(zheng) 環境弄好,把基礎設施修好管好,把社會(hui) 治安弄好,讓企業(ye) 家自己去判斷。隻有企業(ye) 家才明白,哪裏有增長點。政府是外行,怎麽(me) 能主宰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

     這裏還想給企業(ye) 家們(men) 講幾句。老實說,麵對企業(ye) 家我是外行,因為(wei) 迄今沒做過企業(ye) ,隻是個(ge) 旁觀者。但古語說的好,“旁觀者清,當事者迷”!就這個(ge) 意義(yi) 而言,旁觀者也有一定發言權。我想給在座的企業(ye) 家要講的,就是告誡大家要順勢而為(wei) ,但前提是要識大勢。什麽(me) 是大勢?現在是一個(ge) 經濟全球化的新階段,這個(ge) 新階段哪些方麵的變化最明顯,將影響我們(men) 的生活?你首先得搞清楚。最明顯的一個(ge) 變化是有了互聯網,到處可以移動上網。你有一部手機或者平板電腦什麽(me) 的,即便在遙遠的西藏,你若有個(ge) 好點子,在網上一發布,一夜之間全天下都知道了。同樣,做企業(ye) 的,你隻要有一部好的手機,可以移動上網,就可以遙控你的企業(ye) 。這意味著什麽(me) ?意味著到了我們(men) 時下所處的全球化新階段,距離不再是問題,我們(men) 再不想我們(men) 離北海多遠,離廣州有多遠,離北京多遠,距離不再重要!

     還有“外包”,我如果有個(ge) 想法,有個(ge) 專(zhuan) 利,我想大批量製造,可以發包給別人去造。所以玉柴多搞點“外包”,把你的拳頭擰緊做你的創新。

     第三個(ge) 是“離岸”,在外國設公司到玉林來經營,或者在玉林設公司到外國去經營,這是離岸。還有電子商務,在網上的交易幾乎什麽(me) 都能做。有了這些意味著什麽(me) ?距離不再是問題,現在繞地球旅行一圈是挺方便的一件事!

     現在是一個(ge) 思想引領技術與(yu) 製造的時代,而不是技術與(yu) 製造引領思想的時代。你一個(ge) 人有個(ge) 好的思想,好的想法,我們(men) 叫好主意,你可以雇人把你這個(ge) 想法變成藍圖,那就是設計。有了藍圖你缺什麽(me) 技術,就可以發包出去,讓那些研發中心去搞技術,讓微軟替你編程,最後你再發包出去製造。你看蘋果的ipads和手機,是不是這樣造出來的?喬(qiao) 布斯懂得多少技術?喬(qiao) 布斯就是有個(ge) 好的想法,然後他那些設計師都是他雇來的,那些技術要不是他買(mai) 來的,要不是他雇人開發出來的。產(chan) 品誰製造的?中國製造。製造最辛苦。但是你也不要小看,如果大批量製造,它的總的收益也是很高的!

     就談這麽(me) 多,謝謝!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