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盡管當前用在3D打印鈦金屬置換關(guan) 節上的塗料能夠更具有自然感覺的表麵,使其與(yu) 髖關(guan) 節和膝關(guan) 節周圍區域的組織銜接,但這種材料較之天然骨質仍然缺乏剛性,並可能導致病人需要一個(ge) 更長的恢複時間才能夠再次行走。
華盛頓州立大學大學機械與(yu) 材料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致力於(yu) 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
這個(ge) 研究團隊的負責人是Susmita Bose教授,在過去10年裏,她一直帶領團隊從(cong) 事3D打印骨材料和改進材料的骨植入技術的研究。近日,她的研究團隊剛剛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供的180萬(wan) 美元、為(wei) 期5年的研究資金,以找出最終的解決(jue) 方案,使3D打印骨骼更好地融入生物結構。
Susmita Bose教授
在初步研究中,Bose教授和團隊嚐試使用納米材料製作塗層,使當前的3D打印骨科植入物強度更高、具備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下一步,研究團隊將使用這筆資金進一步開發這些納米材料,將把一些混合離子如鎂、鋅和鈣等用到現有的塗料中。據了解,該小組還將嚐試添加少量的抗生素和其他藥物的配方,以加快愈合時間和方便手術後的護理。
自從(cong) 應用以來,3D打印的骨骼由於(yu) 它們(men) 的重量、密度和表麵紋理而受到外科醫生的青睞,當然還包括他們(men) 的製造和定製的成本很低。此外,常見於(yu) 天然骨頭上的多孔結構表麵也很容易被3D打印骨骼所複製,使其能夠更好地跟周圍的組織結合在一起。而使用其它製造方法造出的人造骨表麵往往很光滑,不利於(yu) 人體(ti) 組織附著。
而且,這些3D打印骨骼技術與(yu) 更好的塗層解決(jue) 方案一起,將對年輕的骨植入病人,尤其是那些由於(yu) 骨骼生長需要在10-15年後重新進行手術的病人特別有利。
雖然這項研究重點是在髖關(guan) 節和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中使用的3D打印骨骼,但對於(yu) 其他部位,如頭骨和下頜骨,的3D打印骨置換手術也會(hui) 有很大的正麵影響。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