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他坐到了市六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寶安代表團(龍華組)的會(hui) 場內(nei) ,帶著他的經曆,與(yu) 代表們(men) 分享:“深圳是一塊風水寶地,造就了我今天豐(feng) 盛的人生收獲,和小小的個(ge) 人成就。”他是市人大代表、傑普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健。
“深圳是創業(ye) 者的天堂”
劉健首先拋磚引玉:“深圳是一個(ge) 創新型城市,在先進製造業(ye) 上是一個(ge) 上下遊產(chan) 業(ye) 的聚集區,擁有較為(wei) 完善的上下遊產(chan) 業(ye) 鏈,以及硬件科技、物流、技術等相關(guan) 配套齊全。”
3年前,省外某市計劃建激光產(chan) 業(ye) 園,當地看中了劉健團隊的光纖激光器核心技術,欲將其引進。“當時他們(men) 開出了極具誘惑力的報價(jia) ,但我們(men) 明白,缺的不是錢,是土壤。所以我沒去。”
在他看來,深圳高度的市場化,優(you) 質的創業(ye) 環境,還有各項人才扶持計劃,對創業(ye) 者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2010年10月,深圳推出扶持海外高層次人才的 “孔雀計劃”,納入計劃者可享受落戶、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麵的待遇政策。同時,在創業(ye) 啟動、項目研發、政策配套、成果轉化等方麵支持創新創業(ye) 。作為(wei) “孔雀計劃”的獲益者之一的劉健,對此一直心存感激。“深圳市政府對海外高層次人才的這種關(guan) 心,不是說隻給一筆科研經費了事,會(hui) 持續跟進你的項目、需求,但從(cong) 不幹預,隻做服務,甚至在各種政策的時候,都會(hui) 提前主動征求我們(men) 的意見,非常明確自己的角色和定位。”
他認為(wei) ,深圳的領導層,不僅(jin) 具有服務意識,更重要的是,具備較高的專(zhuan) 業(ye) 素養(yang) ,給企業(ye) 的鼓勵政策、措施也比較實在。這種舒適的創業(ye) 環境,對於(yu) 創業(ye) 人才而言,就是天堂。
“要把‘深圳質量’推廣到全世界”
如今,深圳市傑普特電子技術有限公司在他的主導下,已成為(wei) 光纖激光器研發領軍(jun) 者,項目滲透到海內(nei) 外,不少國外先進智能產(chan) 品都運用了他研發的技術,目前已擁有40多項專(zhuan) 利。而劉健在2012年,也摘得深圳市科學技術獎勵(青年科技獎)獎項,此項榮譽,深圳僅(jin) 4人榮獲.這項2011年新設的獎項,主要授予年齡不超過35周歲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條件為(wei) 在自然科學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的、創新性的成就和做出突出貢獻;在技術創新和產(chan) 業(ye) 化方麵做出重要貢獻,並取得顯著應用成效;在科學技術普及、科技交流、產(chan) 學研合作、科技創業(ye) 投資、科技管理等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產(chan) 生顯著社會(hui) 效益或經濟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許勤市長提到的“大力發展信息經濟,搶占未來發展製高點”“加快建設全光網城市”等與(yu) 劉健的研究方向不謀而合。“移動互聯、大數據、雲(yun) 計算等信息經濟的要素,都跟我們(men) 公司研究的通信技術、激光技術息息相關(guan) ,而我讀博期間研究的就是全光網,我們(men) 公司現在也在做世界上最先進的光纖激光技術。”對於(yu) 公司未來的發展,劉健在會(hui) 場躊躇滿誌與(yu) 代表們(men) 分享。
此外,他還有更遠大的目標。“以前我們(men) 的產(chan) 品推出去會(hui) 寫(xie) MADE IN CHINA,現在要寫(xie) MADE IN SHENZHEN,因為(wei) ‘深圳質量’已經得到很多外國人的認可,以後我將透過我們(men) 的產(chan) 品,致力把‘深圳質量’推廣到全世界。”劉健在人代會(hui) 的分組討論會(hui) 上說。
“想吸引人才,生活配套要跟上”
劉健與(yu) 傑普特走到現在,更多將目光瞄準了海外高層次人才。這也是深圳未來建設國際化城市的重要導向——人才國際化。“深圳名聲在外,不缺吸引力,缺的是這批海歸真正落戶後,如何安定‘軍(jun) 心’。”劉健一語道出了其中的關(guan) 鍵。
目前,深圳的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先進製造業(ye) 多分布在原特區外,越來越多的高端人才聚集在這裏生活。顯然,原特區外的居住環境,與(yu) 歐美國家相比,遜色許多。
“你想想看,當一個(ge) 海歸,從(cong) 歐美發達國家來到號稱‘花園城市’的深圳,最後他租住的房子是比較髒亂(luan) 差的地方,怎麽(me) 能讓他的家人安心。”說到這,劉健憂心忡忡,“原特區外吸引高端人才的生活配套要跟上。”
事實上,為(wei) 了解決(jue) 人才居住配套問題,深圳已出台了一係列扶持政策,如《深圳市人才安居辦法》和《深圳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產(chan) 業(ye) 配套住房的意見》。但劉健認為(wei) 這仍是“杯水車薪”。的確,以他所在的轄區為(wei) 例,麵對龍華現在“破四”的房價(jia) ,這些政策,可以暫時緩解人才的租房問題,若想要在此安居買(mai) 房,仍有一段路要走。
放眼省外,同樣是人才高地的武漢,專(zhuan) 門把高層次人才安排到一個(ge) 集標準化生產(chan) 、科技研發、綜合辦公樓、人才公寓、商業(ye) 綜合等於(yu) 一體(ti) 的科技產(chan) 業(ye) 園區。“武漢把這一塊做得非常漂亮,相當於(yu) 再造一個(ge) 新城,把舊城隔開。”考慮到深圳的實際,劉健話鋒一轉,“深圳回國人才多,分布在各個(ge) 企業(ye) 、各個(ge) 區域,也較難形成這種人才聚集區。”
劉健建議,深圳可以多在原特區外建設一些海外留學生公寓,抑或是學生創業(ye) 園區。
晶報見習(xi) 記者 戴霖碩/文 記者 高雷/圖
原標題: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