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機器人產業莫重蹈光伏產業的覆轍

星之球科技 來源:解放日報2015-08-14 我要評論(0 )   

機器人產(chan) 業(ye) 需要厚積薄發,對政府和企業(ye) 來說,應花更多的精力突破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製係統等核心技術,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產(chan) 值等指標。

   一場機器人產業的“跑馬圈地”正在上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擬建和已建成的機器人產業園多達35個,機器人公司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增加了300多家。工業轉型升級、“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發布,無疑為機器人產業描繪出無限美好的市場前景。然而,當下的狂熱,卻讓人隱隱感到不安,好像看到了當年光伏產業蜂擁而上的影子。
 
  當前,國內勞動力成本每年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對很多勞動密集型產業,如電子裝配業來說,成本壓力越來越大,“機器換人”的聲音日益高漲。這意味著國內機器人市場潛力巨大,一批嗅覺敏銳的企業開始搶占市場。但由於缺乏核心技術,國內機器人市場近九成被外資企業占據,本土產品僅占一成,且大多淪為配套角色。更讓人憂心的是,僅發那科、安川、庫卡、ABB四家跨國企業,就占據國內六成市場份額。相比之下,700多家本土機器人企業產值和市場份額少得可憐。
 
  如今,為了快馬趕超,國內機器人產業迎來一個政策利好期。數十個省市提出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並提出少則百億元、多則幾千億元的發展目標,各地機器人產業園更成為新的“圈地大戶”。
 
  但政策往往是把雙刃劍。用好了,能成為企業發展的利器;用偏了,可能給產業帶來災難。就如當年的光伏產業,在各種優惠政策吸引下,不管有沒有能力,不看市場需求量,先上馬再說。一個全新行業經不起外界一點風吹草動,硬是被自己人“玩壞了”。眼下,機器人產業如此狂熱,也有步入歧途的風險。筆者曾接觸過一家滬上機器人企業,對外說得天花亂墜,細細問來,其生產的機器人核心部件沒一個是自己的,掙的就是加工費。
 
  轉變迫在眉睫。拿地多、占地大,與提高核心競爭力沒有根本關係。機器人產業需要厚積薄發,對政府和企業來說,應花更多的精力突破精密減速器、伺服電機及驅動器、控製係統等核心技術,而不是一味追求短期產值等指標。
 
  對任何一個新興產業來說,狂熱的開始,多以慘淡收場。當下,也許是時候給機器人產業潑一潑冷水了。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