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hui) 議指出,《中國製造2025》是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邁向中高端的重要抓手,實施兩(liang) 年來取得明顯成效。下一步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要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以市場為(wei) 導向,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強化創新驅動和政策激勵,把發展智能製造作為(wei) 主攻方向,與(yu) “互聯網+”和大眾(zhong) 創業(ye) 、萬(wan) 眾(zhong) 創新緊密結合,打造勇於(yu) 改革創新、成果不斷湧現、具有引領作用的“示範方陣”,促進整個(ge) 製造業(ye) 向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型升級,加快建設製造強國。
一要攻關(guan) 鍵、強基礎。以高端裝備、短板裝備和智能裝備為(wei) 切入點,狠抓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加快突破傳(chuan) 感器、工業(ye) 軟件、工控係統等瓶頸製約,集中支持重點領域創新發展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改造提升急需裝備的工程化、產(chan) 業(ye) 化,啟動實施新材料等研發和應用重大工程,持續提升基礎研究、開發應用和係統集成能力。
二要加快建設工業(ye) 互聯網雲(yun) 平台和基於(yu) 互聯網的開放式“雙創”平台,積極支持大中小企業(ye) 融通發展、服務業(ye) 與(yu) 製造業(ye) 有機結合,鼓勵製造、電信、軟件等企業(ye) 跨界合作,發展網絡化協同研發製造、大規模個(ge) 性化定製、服務型製造等新模式。
三要抓好試點示範。因地製宜建設“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群)和智能製造示範區,擇優(you) 創建一批“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支持在政策和製度創新上先行先試,形成智能製造創新氛圍和產(chan) 業(ye) 集群,打造新的增長區域。
四要提高產(chan) 品和服務品質。弘揚企業(ye) 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創客品質,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建立優(you) 質製造標準體(ti) 係。對接多樣化消費升級需求,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
五要優(you) 化發展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改革。完善市場監管,強化知識產(chan) 權保護。健全技術入股、股權激勵等收益分配機製,更好調動科技人才積極性。通過整合中央多種專(zhuan) 項基金加大擔保貼息力度、在有條件的地方建立信貸風險補償(chang) 機製、引導社會(hui) 資本投入等,形成促進製造業(ye) 升級的合力。
六要擴大開放和國際合作,實現優(you) 勢互補、共贏發展。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