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學者:工匠精神對於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意義重大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政府網2017-05-22 我要評論(0 )   

中國已是世界第一製造業(ye) 大國,但“中國製造”與(yu) 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日前,由艾豐(feng) 經濟發展研究院、中國工人出版社、廣東(dong) 誌高空調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讓中...

中國製造要變“將就”為“講究”
 
中國已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但“中國製造”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存在一些差距。日前,由艾豐經濟發展研究院、中國工人出版社、廣東誌高空調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讓中國製造再次偉大”——2017中國製造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各方專家就此展開討論。
 
減輕負擔,製造業企業才能輕裝上陣。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經濟體製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高尚全認為,在中國製造業從中低端水平向中高端水平發展的過程中,沒有改革創新不行。減稅降費,不僅是製造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且是供給側改革的一個重要舉措。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石軍說:“要改變中國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麵,就需要減輕企業負擔,不能讓製造業企業背著不必要的包袱同國外企業賽跑。”他認為,降低企業成本的改革創新要打組合拳,停止增加企業成本的其他項目,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稅費成本、融資成本、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勞動力成本、用地成本,同時創新企業經營機製。
 
缺少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是中國製造不夠強的原因之一。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封凱棟說,中國製造要變“將就”為“講究”,需要靠自主創新和整體勞動隊伍技能水平的提高。工匠精神正是提倡勞動者鑽研技藝、技術的價值,是我國勞動隊伍整體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基礎。勞動者技能對於現階段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增長,實施製造強國戰略意義重大。
 
誌高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李興浩認為,製造業的另一個核心就是智能製造,推進智能製造是中國製造轉型升級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國核心和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為50%左右,新產品開發70%靠外來技術。《中國製造2025》提出,到2020年我國核心關鍵技術的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達到70%,這將是一個巨大的進步。目前誌高正加強自主創新,已經在製冷領域6次刷新並保持全球節能紀錄。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