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請注明出處。
今日要聞
機器人和激光已成中國新興納米研究領域
星之球科技 來源:中國網2017-09-04
我要評論(0 )
2017年8月28日-29日,2017年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hui) 議在北京國際會(hui) 議中心舉(ju) 辦,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會(hui) ...
2017年8月28日-29日,2017年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和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會上聯合發布了《國之大器 始於毫末—中國納米科學與技術發展狀況概覽》(中英文)白皮書。白皮書回顧了中國納米科研如何飛速發展成為當今的全球領導者,揭示了中國的優勢和麵臨的挑戰,並為如何進一步繁榮發展提出了建議。
Nano數據庫分析發現,中國科學家的納米研究涉及多種納米材料,其中最常見的是納米結構材料、納米顆粒、納米片、納米器件和多孔納米材料。
數據庫顯示,在應用研究領域,中國的催化研究有顯著的領先優勢,這也是中國高質量納米科研論文的最熱門領域。此外,中國納米科學家還比較關注納米醫學,以及與能源相關的應用。與其它納米科研強國相比,中國在納米材料的電子學應用方麵還處於相對弱勢。但機器人和激光已成為中國新興的納米研究領域,涉及光子和數據存儲等應用的納米科研論文也有顯著增長。中國有超過80%的論文明確提及論文所描述的納米結構或材料的應用,其比例顯著高於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和法國等多數科研強國。
Nano數據庫還顯示出中國在納米領域的國際合作程度。中國涉及國際合作的納米論文比例從2014年的36%增至2016年的44%,與韓國相近,但明顯低於西方國家,並且合作的增長速度也不如美國、法國、德國等國。美國是中國納米科研領域最大的國際合作國——在Nano數據庫收錄30本頂級期刊中,中國發表的納米方麵的國際合作論文有55%是與美國合作的。排在美國之後的依次為德國、澳大利亞和日本。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0 條相關評論



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服務與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