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今日要聞

“中國製造2025” 有了自貿區版本,武漢光穀準備這麽幹!

星之球科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7-09-10 我要評論(0 )   

製造業(ye) ,被稱為(wei) 立國之本、興(xing) 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製造2025”,規劃出加快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路線圖。在這個(ge) 路線圖上,自貿區能做什麽(me) ?自貿區又該...

製造業,被稱為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製造2025”,規劃出加快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路線圖。
 
在這個路線圖上,自貿區能做什麽?自貿區又該怎麽做?
 
近日,武漢自貿區發布消息稱,東湖高新區(武漢自貿片區)即將出台《光穀製造2025行動綱要》及其實施方案、推進政策等。
 
自貿區能做什麽?武漢光穀的答案是,在未來十年,圍繞十大領域打造一批特色產業基地,包括光通信與移動通信,新型顯示及智能終端,集成電路,激光,智能裝備,生物醫藥,高性能醫療器械,智能網聯汽車與新能源汽車,綠色與能源管理等。
 
自貿區怎麽幹?武漢光穀的答案是,實施六大工程,全麵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強產業基礎配套和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服務型製造和生產性服務業,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推進重點產業國際化發展。
 
壓力下的轉型
“美國有矽穀,中國有光穀”是武漢人耳熟能詳的話,而這句話的底氣來自於經濟數據。
 
2016年,光穀五大支柱產業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生物醫藥均跨入千億規模,自2013年以來平均每年增加一個千億級產業。今年1-7月份,光穀外貿出口占武漢全市出口的62.3%,占湖北全省外貿出口的34.5%。
 
這些經濟數據,也證明了武漢光穀製造業的實力。但與此同時,光穀製造業也麵臨著內外競爭壓力,迫切需要轉型升級。武漢大學教授鄒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光穀主打的光纖光纜、生物醫藥、智能裝備等產業的提檔升級需求度很高,國內各個高新區、自貿區都在這些領域努力發展,光穀企業在技術上是不斷提升的,但如果不能形成自主創新的能力,率先推出下一代產品,那麽競爭優勢就不具有持續性。
 
不僅僅是國內,國外的製造業也在新興製造領域持續發力。即將出台的“光穀製造2025”提出,要建成有全球影響力的特色製造業創新中心,而從全球範圍來看,發達國家製造業也在形成製造回流的浪潮,如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再工業化戰略,都在瞄準新一輪產業結構升級所帶來的機遇,光穀企業要參與全球製造業競爭的挑戰也不小。
 
“在某些行業細分領域中達到世界頂尖,是有可為的。”鄒薇認為,“光穀製造2025”實質意義應該是升級增效,而不是盲目擴大規模,不一定要在全產業鏈上達到很高的水平,但在某些軟件、關鍵零部件上形成國際競爭力甚至形成不可替代的優勢,是企業可以突破的方向。“小的(頂尖)領域越來越多,產業品質才能不斷提升。”
 
事實上,湖北有關部門也已經在這方麵有所動作。今年8月份,湖北省經信委決定在全省支柱產業細分領域開展隱形冠軍企業培育工作,走“專特新精”發展道路。東湖高新區隨即跟進,組織企業申報隱形冠軍,申報條件則是企業主要從事製造業特定細分產品市場。
 
產業鏈需補齊
 
製造業要升級,首先要補足產業鏈。中國製造業的問題就在於處在產業價值鏈的低端。怎麽補足產業鏈?
 
記者了解到,東湖高新區曾在去年12月份征集“光穀製造2025”項目作為專項資金參考依據,不僅征集了各大產業的工業項目,而且也征集了部分生產性服務項目,列入計劃後都將得到重點支持。而光穀也已經出現一批為製造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企業,如為製造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的軟件供應商開目軟件,基於互聯網和IT技術的新型語言服務供應商傳神信息等,從企業管理、產品設計、運營銷售到出口翻譯等各個環節,都有企業投資落戶。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光穀製造2025”規劃調研的225家企業中,隻有8家屬於現代服務領域,相比工業製造企業數量仍然偏少。
 
此前華中科技大學自貿區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波對記者表示,東湖高新區(武漢自貿區)的傳統貿易是弱項,但集中精力去做跨境電商、互聯網+等生產研發服務,可以取得沿海地區相對沒有的優勢。
 
鄒薇也認為,以前光穀都是引入單個企業,現在更多考慮上下遊的產業鏈,在生產研發上可以互助,對一些產業鏈條沒有補齊的,也應該在企業落戶的時候預留足夠的空間,未來引入與之相伴生的產業,這樣光穀可能形成若幹比較大的產業集群。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