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如何發展芯片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11月21日,第十九屆“華創會(hui) ”海智助力“芯驅動”專(zhuan) 場上,國內(nei) 外院士、專(zhuan) 家,圍繞著湖北省“一芯驅動、兩(liang) 帶支撐、三區協同”區域和產(chan) 業(ye) 發展布局,為(wei) 武漢芯片產(chan) 業(ye) 加快發展積極建言獻策。
“哪個(ge) 國家掌握芯片產(chan) 業(ye) 的核心技術就占領了GDP的製高點。”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耶魯大學教授馬佐平說,湖北堅持把芯片以及光電子信息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戰略性、先導性和特色支柱產(chan) 業(ye) ,這個(ge) 決(jue) 定非常及時。國務院批複武漢建設國家存儲(chu) 器產(chan) 業(ye) 基地是湖北、武漢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的重大機遇。“即使使出‘洪荒之力’,想盡辦法,也要迎難而上。”
中國芯片與(yu) 世界尖端差距仍明顯,武漢如何實現追趕反超?嘉賓們(men) 紛紛建言。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尹周平認為(wei) ,在柔性光電子產(chan) 業(ye) 的研發上,中國、湖北武漢起步並不晚,目前與(yu) 其他國家處於(yu) 同一個(ge) 起跑線,可加大研發力度,這將成為(wei) 武漢未來的產(chan) 業(ye) 突破點。
“激光是21世紀最快的刀,精度最高的尺。”2007年回國創業(ye) 的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閆大鵬看好光纖激光領域的芯片應用,他說,激光技術產(chan) 業(ye) 與(yu) 武漢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結合很緊,大力研發激光產(chan) 業(ye) 相關(guan) 芯片將更有力推動武漢高科技產(chan) 業(ye) 整體(ti) 發展。
“‘變道超車’非常現實,可實現。”複旦大學特聘教授周華觀點獨特,他認為(wei) ,在CPU芯片製造領域,核心技術與(yu) 市場已被壟斷,難以撼動。他指出,以馬佐平為(wei) 代表的華人華僑(qiao) 專(zhuan) 家目前正在進行新型存儲(chu) 器研發,力求更快計算力、更低功耗率,將代表未來存儲(chu) 器生產(chan) 新方向。據他所知,不少像馬佐平這樣的海外專(zhuan) 家有意與(yu) 武漢進行合作。“武漢是國家存儲(chu) 的高地,在曆史關(guan) 口上,一定可以‘變道超車’,占領未來市場份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