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高度關(guan) 注HJT 產(chan) 業(ye) 化對包括邁為(wei) 股份在內(nei) 的設備公司帶來的機遇,但是我們(men) 認為(wei) 邁為(wei) 股份不僅(jin) 僅(jin) 是一家光伏設備公司,公司更是一家具備核心技術的平台型公司。邁為(wei) 股份依托印刷、真空、激光三大技術,致力於(yu) 打造多層次立體(ti) 化的業(ye) 務儲(chu) 備,其在OLED 設備領域的布局和發展潛力同樣值得重點關(guan) 注。
技術延展性+前瞻性研發不斷抬升平台型公司成長天花板。公司以研發為(wei) 驅動,推進產(chan) 品升級迭代,在絲(si) 網印刷設備領域已穩居龍頭地位。2018 年,公司確立了依托印刷、激光和真空三方麵技術研發,打造多層次立體(ti) 化業(ye) 務布局的戰略規劃,憑借可外延拓展的技術、前瞻性研發、經驗和服務優(you) 勢,縱向向光伏激光設備和HJT 整線業(ye) 務延伸,橫向向OLED 麵板設備拓展。當前公司平台型戰略成效初現,未來有望帶動成長天花板不斷抬升。
OLED 激光設備業(ye) 務有望打開公司第二成長極。
5G 換機潮+OLED 滲透率提升推動OLED 需求釋放。隨著5G 網絡建設普及,5G 技術應用有望帶動新一輪換機潮,Omdia 預計,在AMOLED 顯示技術滲透率提升的驅動下,智能手機AMOLED 顯示屏需求有望從(cong) 2019 年4.7 億(yi) 片提升至2026 年的9.6 億(yi) 片,年複合增速10.6%,持續增長。
國產(chan) 麵板廠商逐步崛起,產(chan) 能建設推升設備需求,邁為(wei) OLED 布局有望覆蓋6%~7%整線設備價(jia) 值量。根據我們(men) 的統計,國內(nei) 當前升級/在建/擬建OLED麵板產(chan) 能規劃超過60 萬(wan) 片/月,投資額超4700 億(yi) 元,激光設備需求有望超280億(yi) 元。我們(men) 測算,邁為(wei) 股份已有或正在布局的OLED 激光設備品類有望覆蓋6%~7%的整線設備價(jia) 值量,所能對接的市場空間超160 億(yi) 元。
激光技術平台再延伸,OLED 業(ye) 務有望打造又一靚麗(li) 增長點。我們(men) 認為(wei) 戰略定力+外延拓展技術實力+積極的下遊合作將助力OLED 業(ye) 務將成為(wei) 公司平台化戰略的又一重要支撐,進一步打開成長空間。1)管理團隊優(you) 勢互補,業(ye) 務始終圍繞印刷、激光、真空三大技術平台展開,具備清晰戰略規劃及強大戰略定力;2)公司已擁有的高精度定位、控製等相關(guan) 技術儲(chu) 備、服務優(you) 勢及供應鏈管理經驗在光伏激光領域已獲良好驗證,未來有望得到複製和遷移,未來向OLED 激光設備領域的進一步拓展值得期待;3)積極與(yu) 下遊展開合作積累Know-how 經驗,有望展現較強接單能力。公司中標的維信諾固安AMOLED麵板生產(chan) 線激光項目成功打破日韓企業(ye) 壟斷,目前設備已處於(yu) 量產(chan) 階段,產(chan) 量、良率、穩定性數據均具備一定優(you) 勢,未來有望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盈利預測、估值及評級:我們(men) 維持預計公司2020-2022 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24、4.59 和6.16 億(yi) 元,考慮到增發後的股本變化,備考EPS 5.68、8.05 和10.81元,對應PE 52、37 和28 倍。長期來看,公司依托印刷、真空和激光三大技術打造平台型公司,HJT 設備市場空間廣闊,公司作為(wei) HJT 設備產(chan) 業(ye) 化的積極推動者有望持續成長,激光領域,公司在延伸光伏激光設備的基礎上,已切入OLED 激光設備領域,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維持12 個(ge) 月內(nei) 目標價(jia) 352.88元,對應2021 年PE 40 倍,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因素:異質結產(chan) 業(ye) 化進展不及預期,OLED 麵板擴產(chan) 不及預期,公司設備量產(chan) 推進不及預期。
機構:華創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趙誌銘/魯佩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