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深度解讀

江蘇省激光專利知識產權分布現狀

來源:江蘇激光聯盟2020-07-29 我要評論(0 )   

導讀:本文分析了全球激光專(zhuan) 利的現狀以及我國主要省份的激光專(zhuan) 利現狀,重點放在江蘇省省內(nei) 專(zhuan) 利的分析研究上。全球專(zhuan) 利分布格局全球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地域分布圖1 全球有效發...

導讀:本文分析了全球激光專(zhuan) 利的現狀以及我國主要省份的激光專(zhuan) 利現狀,重點放在江蘇省省內(nei) 專(zhuan) 利的分析研究上。


全球專(zhuan) 利分布格局

全球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地域分布

undefined

圖1 全球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地域分布與(yu) 國內(nei) 法律狀態構成


根據上圖,美國、日本、中國占據第一梯隊,三國國內(nei) 的有效發明擁有量均超過5000件,其中美國超過10000件,超越了日本位居第一,占全球總量的近40%,代表美國市場的激光器領域在技術先進性、市場競爭(zheng) 激烈度方麵都是世界首位;日本雖然申請勢頭呈現下滑,但依靠著多年技術積累仍居世界第二,有效發明擁有量占全球總量的23%,近年來與(yu) 美國的差距在逐漸拉大;中國位列第三位,有效發明擁有量占全球總量的15%,但僅(jin) 為(wei) 美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差距仍然十分明顯;盡管近十年中國國內(nei) 專(zhuan) 利申請總量增長迅猛,直逼美、日兩(liang) 國,但目前在以有效發明擁有量為(wei) 代表的專(zhuan) 利質量上仍與(yu) 美國有較大差距。與(yu) 申請量情況一致,歐洲專(zhuan) 利局、韓國、德國、中國台灣在有效發明擁有量方麵處於(yu) 第二梯隊。


undefined

圖2 全球專(zhuan) 利申請地域分布及PCT專(zhuan) 利申請構成


上圖展示了全球專(zhuan) 利申請的主要受理局分布情況,包括多個(ge) 國家受理局和兩(liang) 個(ge) 國際/區域受理局(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和歐洲專(zhuan) 利局)。中國、日本、美國占據第一梯隊,其受理的專(zhuan) 利申請量均超過30000件,其中中國受理的專(zhuan) 利申請量超過70000件,超過日、美兩(liang) 國的總和,說明我國對於(yu) 工業(ye) 用激光智能裝備的需求越來越強,國內(nei) 激光企業(ye) 的數量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也爭(zheng) 相進入國內(nei) 市場搶占份額;結合前文的申請趨勢分析,我國國內(nei) 的申請量如此巨大主要來源於(yu) 最近十年的快速增長。隨著國內(nei) 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逐步深化,我國對於(yu) 工業(ye) 用激光智能裝備的需求越來越強,國內(nei) 激光企業(ye) 的數量快速增加,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也爭(zheng) 相進入國內(nei) 市場搶占份額,如此帶動了近十年國內(nei) 專(zhuan) 利申請量迅猛增長。


日本、美國兩(liang) 國申請總量差距不大,近年來由於(yu) 日本申請人將專(zhuan) 利申請重心從(cong) 國內(nei) 逐漸轉移到國外,因此造成日本國內(nei) 專(zhuan) 利申請量出現下滑趨勢;而美國一直是各國申請人海外專(zhuan) 利申請的首選地,國內(nei) 專(zhuan) 利申請穩步增長,加之美國政府近年來推行將製造業(ye) 帶回美國的政策,美國國內(nei) 市場容量勢必增加,也將帶動專(zhuan) 利量繼續上升,預計未來幾年之內(nei) 申請總量將超越日本;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歐洲專(zhuan) 利局、韓國、德國受理的專(zhuan) 利申請量處於(yu) 第二梯隊,申請量在9000~13000之間;中國台灣、澳大利亞(ya) 、加拿大、俄羅斯屬於(yu) 第三梯隊,申請量在2000~5000之間,全球專(zhuan) 利申請的地域分布情況與(yu) 各國/地區市場規模基本一致。


我國沒有一家單位進入全球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前20名。



江蘇省的專(zhuan) 利分布現狀


七省市專(zhuan) 利申請趨勢對比分析

undefined

圖5 七省市專(zhuan) 利申請趨勢對比


中國的激光產(chan) 業(ye) 在地域上呈現出很強的集聚性,目前已經形成華中,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四大激光產(chan) 業(ye) 帶。


武漢光穀是國內(nei) 一大極具規模的光電產(chan) 業(ye) 集群中心,是名副其實的fun88官网平台穀,擁有完整激光產(chan) 業(ye) 鏈,集中了國內(nei) 激光領域眾(zhong) 多專(zhuan) 家和技術人才,擁有專(zhuan) 業(ye) 化、規模化的產(chan) 學研國家級基地,科研資源豐(feng) 富、技術儲(chu) 備雄厚。以其為(wei) 代表的華中區域產(chan) 品最為(wei) 全麵,在低、中、高功率激光設備方麵均有涉及,集聚了國內(nei) 超過200家知名激光企業(ye) ,包括華工科技、銳科激光、金運激光、高德紅外等激光領域知名企業(ye) 。華中區域的代表省份湖北的專(zhuan) 利申請量一直穩固增長,與(yu) 我國激光產(chan) 業(ye) 不斷發展的大趨勢一致,但年申請量與(yu) 廣東(dong) 、江蘇、北京存在一定差距,與(yu) 浙江、上海相當,略高於(yu) 山東(dong) ,2015年之後,湖北、浙江的申請量都開始提速,呈現出超越北京的趨勢,目前申請總量排名全國第五。

珠三角地區是fun88官网平台產(chan) 業(ye) 的另一大集聚中心,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主要分布深圳、廣州、東(dong) 莞、佛山這幾大城市,珠三角激光產(chan) 業(ye) 群的重心在大族激光領銜的深圳。深圳擁有大族激光、光韻達、聯贏激光、創鑫激光、傑普特光電等眾(zhong) 多業(ye) 內(nei) 知名企業(ye) ,涉及的激光應用領域非常廣泛。在市場化運作方麵,深圳有著華中區域難以匹敵的優(you) 勢,2014年深圳的激光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已經超過武漢,成為(wei) 了激光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第一城市,珠三角地區的激光產(chan) 業(ye) 出口額占到全國激光產(chan) 品出口的三成以上。廣東(dong) 的專(zhuan) 利申請趨勢也一直保持上升態勢,2012年之後,廣東(dong) 申請量出現激增,並在2016年超越江蘇成為(wei) 年度申請量首位,在2017年繼續擴大優(you) 勢,目前高居年申請量第一位,申請總量也穩居全國第一位。


環渤海地區是繼華中、珠三角之後形成的又一激光產(chan) 業(ye) 重地。環渤海區域的激光產(chan) 業(ye) 技術研發實力較強,以北京為(wei) 代表的市場聚集了大批IT、通信行業(ye) 相關(guan) 企業(ye) ,對激光產(chan) 品的需求旺盛。蓬勃的市場需求,帶動了這一區域激光產(chan) 業(ye) 的發展。總體(ti) 而言,環渤海區域的激光企業(ye) 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沈陽、大連、濟南等城市。北京、山東(dong) 的專(zhuan) 利申請增幅一直較為(wei) 穩定,總申請量目前分別排名全國第三和第七。


長三角區域也是我國激光產(chan) 業(ye) 主要聚集帶之一,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溫州、蘇州、寧波等地,擁有眾(zhong) 多激光元器件、激光器以及激光應用設備製造廠家,產(chan) 業(ye) 鏈已經完善,且當地製造業(ye) 較為(wei) 發達,對激光器及激光裝備需求旺盛。長三角區域高校、科研院所眾(zhong) 多,為(wei) 產(chan) 業(ye) 人才和技術研發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對產(chan) 業(ye) 發展推動作用明顯。長三角區域的江蘇、上海、浙江位列全國申請量前列,總申請量分別在全國第二、第四和第六,區域整體(ti) 位居全國首位。


根據專(zhuan) 利申請趨勢可以看出,近年來國內(nei) 激光產(chan) 業(ye) 的區域格局也在慢慢發生變化,以廣東(dong) 為(wei) 代表的華南地區繼續鞏固國內(nei) 最大激光產(chan) 業(ye) 集聚地的地位;憑借工業(ye) 基礎的優(you) 勢,江蘇作為(wei) 華東(dong) 地區的主力軍(jun) 開始帶動長三角區域向華南地區發起了挑戰;華中、環渤海產(chan) 業(ye) 帶的代表區域湖北、北京、山東(dong) 、天津、遼寧也在穩步增長,但其產(chan) 值在全國總產(chan) 值中所占比例由於(yu) 廣東(dong) 、江蘇的快速增長以及西部產(chan) 業(ye) 帶崛起等因素將有所下降。下一小節將對主要省市專(zhuan) 利類型及發明專(zhuan) 利情況作詳細分析。


4.1.2主要省市專(zhuan) 利申請類型及發明專(zhuan) 利情況分析

undefined

圖6 全國各省市專(zhuan) 利分布情況


從(cong) 申請總量上看,廣東(dong) 、江蘇遙遙領先於(yu) 其他省市,專(zhuan) 利申請總量均超過了10000件,北京、上海、湖北、浙江處於(yu) 第二梯隊,申請總量均超過5000件,山東(dong) 、四川、陝西、安徽、天津、福建申請總量超過2000件,處於(yu) 第三梯隊。


undefined

圖7 國內(nei) 主要省市專(zhuan) 利申請類型構成


undefined

圖8 各省市發明申請和有效發明占比對比


不過根據發明申請占總申請量比例以及有效發明占總申請量比例來看,廣東(dong) 發明申請占比在十五個(ge) 省市中最低,可見專(zhuan) 利申請總量主要來自實用新型的貢獻。


在申請量總量較多的省市中,北京、上海、江蘇發明申請占比較高,尤其是北京的發明申請占比達到了71%,其他省市中,黑龍江、吉林、安徽、遼寧的發明申請占比都較高,都超過了60%,尤其是黑龍江省的發明申請占比高達76%,位居國內(nei) 第一,其有效發明專(zhuan) 利占比以34%也居於(yu) 國內(nei) 第一,可見黑龍江省整體(ti) 盡管專(zhuan) 利申請量較少,但其專(zhuan) 利質量相當高,這主要是因為(wei) 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在黑龍江省激光產(chan) 業(ye) 發展中扮演著舉(ju) 足輕重的角色。


北京、陝西也得益於(yu) 其科教資源在產(chan) 業(ye) 中發揮的引導作用,有效發明占比均超過了20%,其中北京在有效發明擁有量上超越了江蘇,幾乎與(yu) 廣東(dong) 持平;而專(zhuan) 利大省廣東(dong) 、江蘇兩(liang) 者的有效發明占比都僅(jin) 為(wei) 14%,排名靠後,說明專(zhuan) 利數量和質量並未得到均衡發展,但由於(yu) 其申請基數都遠多於(yu) 其他省市,因此在發明申請、有效發明的絕對數量上仍領先其他省份。


廣東(dong) 和江蘇在申請總量上遙遙領先其他省市,但廣東(dong) 的發明申請占比在十五個(ge) 省市中最低,北京、上海、江蘇的發明申請占比較高,說明廣東(dong) 和江蘇專(zhuan) 利數量和質量並未得到均衡發展。


各省市PCT專(zhuan) 利申請對比

undefined

圖10 各省市PCT專(zhuan) 利申請排名


上圖反映了各省市PCT專(zhuan) 利申請的排名,可見廣東(dong) 幾乎占據我國PCT專(zhuan) 利申請總量的半壁江山,其他各省市與(yu) 廣東(dong) 都有很大的差距,說明廣東(dong) 申請人國際化視野領先全國,企業(ye) 、高校都積極的參與(yu) 全球競爭(zheng) ,其中以大族激光為(wei) 代表,作為(wei) 全國激光產(chan) 業(ye) 的龍頭,大族激光對整個(ge) 廣東(dong) 的激光產(chan) 業(ye) 的帶動作用彰顯無遺。江蘇在PCT專(zhuan) 利申請量方麵排名全國第三,但與(yu) 第二名的北京也有較大差距,說明江蘇省申請人整體(ti) 的國際化視野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通過對七個(ge) 省市的申請人和PCT情況分析發現,廣東(dong) 、浙江、湖北和山東(dong) ,企業(ye) 在產(chan) 業(ye) 中占據主導作用;北京、上海兩(liang) 地,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激光產(chan) 業(ye) 領域發揮作用更明顯;江蘇的專(zhuan) 利申請推動力也主要來源於(yu) 企業(ye) ,但企業(ye) 的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不高,可見江蘇省高校、科研院所在激光產(chan) 業(ye) 技術研發領域還具備充分的潛力有待挖掘。


undefined

圖11 江蘇省各地市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有效發明擁有量排行


undefined

圖12 江蘇省各地市專(zhuan) 利類型和法律狀態對比


根據上麵三圖,蘇州在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有效發明擁有量兩(liang) 項數據上都高居榜首,蘇州是省內(nei) 激光企業(ye) 最大的集聚地,擁有包括德龍激光、領創激光、天弘激光、迅鐳激光、光韻達光電等業(ye) 內(nei) 知名企業(ye) ,在高校和研究院所方麵擁有蘇州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yu) 納米仿生研究所等,因此蘇州成為(wei) 了江蘇省激光產(chan) 業(ye) 的排頭兵,但蘇州的有效發明占比僅(jin) 為(wei) 13%,低於(yu) 全省平均值14%,反映了蘇州專(zhuan) 利申請以實用新型為(wei) 主,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率較低,專(zhuan) 利質量方麵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南京憑借雄厚的高校、科研院所資源在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有效發明擁有量方麵都排名第二位,盡管專(zhuan) 利申請數量僅(jin) 接近蘇州的一半,但南京有效發明擁有量占比方麵,南京達到了16%,南京專(zhuan) 利申請以發明為(wei) 主,失效專(zhuan) 利占比(26%)也遠低於(yu) 全省平均水平(37%);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東(dong) 南大學、南京航天航空大學等高校在此領域擁有雄厚的技術研發實力,中科煜宸、中科神光、牧鐳激光、德朔實業(ye) 等知名企業(ye) 也為(wei) 技術成果的產(chan) 業(ye) 化應用提供了載體(ti) ,南京還與(yu)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共建了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該研究院專(zhuan) 注於(yu) 激光領域的技術研發及項目孵化,也為(wei) 南京該產(chan) 業(ye) 的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正是由於(yu)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ye) 的均衡發展,使得在專(zhuan) 利管理水平和創新質量方麵,南京仍占據著全省的高地。


發明擁有量低於(yu) 全省平均值的還有無錫(9%)、揚州(13%)、宿遷(9%)、泰州(8%)、淮安(13%)和連雲(yun) 港(1%)。無錫專(zhuan) 利申請基數較大,擁有亮源激光、明尼電子、視美樂(le) 、慶源激光、德力激光為(wei) 代表的眾(zhong) 多激光企業(ye) ,無錫本地的科研資源主要來自江南大學,相對於(yu) 南京、蘇州有所欠缺,其失效專(zhuan) 利占比為(wei) 全省第二位,達到了44%,僅(jin) 次於(yu) 鎮江(49%);宿遷目前專(zhuan) 利申請量不大,有效發明擁有比例也較低,但從(cong) 2016年初宿城區激光產(chan) 業(ye) 園啟動建設後,陸續引進了華工激光、天弘激光、先河激光等40餘(yu) 家激光企業(ye)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逐步完善,其失效專(zhuan) 利占比僅(jin) 為(wei) 8%,在審專(zhuan) 利比例高達42%,可見宿遷通過激光產(chan) 業(ye) 園建設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最近一兩(liang) 年專(zhuan) 利申請量增長迅速,可以預計未來有效發明擁有量將進一步提升,宿遷的產(chan) 業(ye) 引進模式值得繼續關(guan) 注。


發明擁有量高於(yu) 全省平均值的還有鎮江(18%)、常州(15%)、南通(17%)、徐州(20%)和鹽城(18%)。鎮江有中科四象、天元激光、奧雷光電等知名企業(ye) ,高校方麵還有江蘇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作為(wei) 科研支撐,其發明擁有量占比排名全省第二,但其失效專(zhuan) 利占比也位居全省首位(49%);其中江蘇大學在激光領域有大量的專(zhuan) 利申請,超過鎮江專(zhuan) 利申請總量的一半;江蘇大學在此領域的專(zhuan) 利有效發明占比較高,但同時失效比例也高,可以反映出江蘇大學在激光領域的技術成果較多、專(zhuan) 利創造、撰寫(xie) 答辯能力較強,因此發明授權率高,每年都可以獲得較多有效發明專(zhuan) 利,但專(zhuan) 利應用轉化率較低,多數成果在形成專(zhuan) 利後因未能轉化實施而導致不再維護,因此也造成失效專(zhuan) 利占比較高。徐州的情況跟鎮江近似,申請人以中國礦業(ye) 大學為(wei) 代表的高校為(wei) 主,因此有效發明擁有量占比高,位居全省第一,但同時失效比例也較高,達到了42%,高校科研成果如何在產(chan) 業(ye) 中發揮實際作用,如何轉化為(wei) 當地經濟的助推力,對於(yu) 鎮江、徐州下一階段的發展至關(guan) 重要。


通過對江蘇省內(nei) 各地市申請量、專(zhuan) 利類型和法律狀態的對比發現,蘇州在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有效發明擁有量兩(liang) 項數據上都高居榜首,蘇州是省內(nei) 激光企業(ye) 最大的集聚地;排在第二位的南京由於(yu) 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ye) 的均衡發展,使得在專(zhuan) 利管理水平和創新質量方麵,南京仍占據著全省的高地;其他地市中,宿遷目前專(zhuan) 利申請量不大,有效發明擁有比例也較低,但從(cong) 2016年初宿城區激光產(chan) 業(ye) 園啟動建設後,陸續引進了華工激光、天弘激光、先河激光等40餘(yu) 家激光企業(ye) ,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逐步完善,其失效專(zhuan) 利占比僅(jin) 為(wei) 8%,在審專(zhuan) 利比例高達42%,可見宿遷通過激光產(chan) 業(ye) 園建設實現了“從(cong) 無到有”的跨越式發展,最近一兩(liang) 年專(zhuan) 利申請量增長迅速,可以預計未來有效發明擁有量將進一步提升,宿遷的產(chan) 業(ye) 引進模式值得繼續關(guan) 注。對省內(nei) 各地市總體(ti) 情況了解後。


江蘇省申請人概況

undefined

圖13 江蘇申請人專(zhuan) 利申請量和有效發明擁有量排行



江蘇城市分布概況(附按城市歸納表)

蘇州

昆山思拓機器、蘇州大學、中科院蘇州生物所、中科院蘇州納米所、蘇州德龍激光、蘇州光韻達光電、蘇州領創激光、蘇州蘇大維格光電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東(dong) 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南京德朔實業(ye)


無錫

無錫亮源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江陰德力激光設備有限公司


常州

常州天正工業(ye) 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揚州

江蘇揚力數控機床有限公司


徐州

中國礦業(ye) 大學


鎮江

江蘇大學

*注意:以上僅(jin) 為(wei) 代表性單位



從(cong) 申請人排行可以看出,江蘇省專(zhuan) 利申請依靠企業(ye) 和高校、科研院所雙引擎推動,企業(ye) 中以昆山思拓機器、常州天正工業(ye) 、蘇州德龍激光、蘇州光韻達、蘇州領創激光等為(wei) 代表,其中昆山思拓機器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遙遙領先其他企業(ye) 申請人,僅(jin) 次於(yu) 江蘇大學,其專(zhuan) 利主要集中於(yu) 精密加工、微納加工領域,應用覆蓋SMT模板激光切割、陶瓷加工、玻璃切割鑽孔、金屬心血管支架加工、HDI電路板、太陽能電池、半導體(ti) 矽片等多個(ge) 領域,該公司發明專(zhuan) 利授權率超過50%,說明該公司專(zhuan) 利質量整體(ti) 較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2012年申請了300件以上專(zhuan) 利,占公司專(zhuan) 利申請總量的近90%,而近5年專(zhuan) 利申請不足10件,可見其專(zhuan) 利工作欠缺持續規劃性;高校、科研院所以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等為(wei) 代表,江蘇大學早在1997年就創建了激光技術研究所,是國內(nei) 激光領域的專(zhuan) 利大戶,主要研究方向為(wei) 激光衝(chong) 擊強化成形、界麵強度激光檢測、光電子功能材料與(yu) 器件先進製備和激光表麵工程及快速製造等方麵,專(zhuan) 利申請主要涉及激光切割焊接、強激光衝(chong) 擊波先進製造技術、界麵結合強度激光劃痕檢測技術、微結構光纖及其在光纖激光器中應用、激光衝(chong) 擊再製造、激光清洗、金屬材料的鍍覆、激光熔覆增材製造等領域。高校、科研院所在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方麵更為(wei) 突出,可以體(ti) 現高校、科研院所在專(zhuan) 利撰寫(xie) 、審查意見答辯等方麵經驗較企業(ye) 更加豐(feng) 富,整體(ti) 發明授權率較高。


蘇州市集中了省內(nei) 大多數企業(ye) 專(zhuan) 利大戶,而南京市集中了省內(nei) 大多數高校專(zhuan) 利大戶,而其他地市擁有的專(zhuan) 利大戶數量較少,可見江蘇省激光產(chan) 業(ye) 在地域發展上還不夠均衡,多數資源集中於(yu) 南京、蘇州兩(liang) 地,其他地市的產(chan) 業(ye) 潛能尚未得到激發。


通過對各地市主要申請人情況進行梳理分析發現,江蘇省目前主要依靠企業(ye) 和高校、科研院所雙引擎推動,企業(ye) 中以昆山思拓機器、常州天正工業(ye) 、蘇州德龍激光、蘇州光韻達、蘇州領創激光等為(wei) 代表,高校、科研院所以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大學等為(wei) 代表。目前省內(nei) 大多數企業(ye) 專(zhuan) 利大戶都集中在蘇州市,大多數高校專(zhuan) 利大戶則集中在南京市,各地的激光產(chan) 業(ye) 在地域發展還不夠均衡,過於(yu) 集中,其他地市的潛能尚未能得到激發。圖14為(wei) 我省的主要激光技術創新領域。


undefined

圖14 江蘇省激光產(chan) 業(ye) 主要創新主體(ti) 技術領域分布


undefined


undefined


作者:大連理工大學江蘇研究院、江蘇激光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蘇州工業(ye) 園區激光產(chan) 業(ye) 創新聯盟協會(hui) , 本文係:江蘇省重點產(chan) 業(ye) 專(zhuan) 利預警分析結題報告的部分內(nei) 容。


undefined

激光專(zhuan) 利預警分析報告 封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