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在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線上峰會(hui) 上,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和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學部委員餘(yu) 永定共同呼籲,中國一定要成為(wei) 真正的製造業(ye) 大國,要留住外遷的企業(ye) 。曹德旺認為(wei) ,要成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強國,首先要降低製造業(ye) 的成本。此外,他還建議,國家要讓人民靜下心來去思考興(xing) 邦強國從(cong) 我做起。“應該取消富豪榜的評比,(評比)不利於(yu) 教育我們(men) 的國民,我們(men) 要樹立袁隆平那樣的榜樣。”
那麽(me) ,如何判斷一個(ge) 國家是製造業(ye) 大國、強國?中國成為(wei) 製造業(ye) 大國、強國的路徑有哪些?我認為(wei) ,製造業(ye) 強國的實現需要通過兩(liang) 個(ge) 維度,除科技核心技術的創新外,還要重視數字化的融合。
我們(men) 國家製造業(ye) 規模較大,且產(chan) 業(ye) 鏈豐(feng) 富完整,從(cong) 這一角度來說,我們(men) 是製造業(ye) 大國。製造業(ye) 強國應該更多從(cong) 質量角度來考慮,核心在於(yu) 工業(ye) 體(ti) 係的完善程度,尤其是看“卡脖子”的核心環節能不能掌握在自己手裏,以及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度、技術含量、數字化程度。更具體(ti) 一些,製造業(ye) 強國需要從(cong) 三個(ge) 角度去評判:工業(ye) 供應鏈條是否完整強大,工業(ye) 設計是否強大,品牌力和影響力是否強大。中國的製造業(ye) 強國之路,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如果以往通過土地資本等生產(chan) 要素的投入,就能夠使製造業(ye) 規模快速擴大,那麽(me) 從(cong) 大國到強國則是核心技術的突破。這種技術性的創新,往往需要反反複複的實驗來突破獲取,不存在突如其來或是突發奇想就能實現。所以想要成為(wei) 製造業(ye) 強國的核心需要加大這一方麵的投入,提高轉換效率,靠原本封閉式的創新,很難實現突破。目前,我國在機製改革方麵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企業(ye) 家們(men) 要更關(guan) 注核心技術的創新。以往核心技術不能很快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不能在市場中直接發生效益。而目前通過科創板等,可以為(wei) 研發階段的企業(ye) 籌集資金和分享風險,技術與(yu) 生產(chan) 力的轉換機製較以往暢通。關(guan) 注技術創新,從(cong) 國家角度來說,要繼續優(you) 化市場環境、創新市場機製,從(cong) 製度上為(wei) 製造業(ye) 的核心技術發展優(you) 化環境;以市場為(wei) 引導,打通科研機構與(yu) 企業(ye) 對接的‘最後一公裏’。當前,製造業(ye) 強國的實現需要通過兩(liang) 個(ge) 維度,除依靠科技核心技術的創新外,還要重視數字化的融合。一直以來,尤其是疫情以來,大家更清晰地看到數字化技術發展趨勢,如區塊鏈技術、AI人工智能技術等,有一些已經有了成熟的應用端,而綜合來看,我們(men) 的經濟整體(ti) 而言也呈現出數字化趨勢。實踐證明,數字化創新對工業(ye) 互聯網、工業(ye) 大腦和產(chan) 業(ye) 互聯網等製造業(ye) 的一係列供應鏈,以及客戶優(you) 化、客戶匹配,工廠內(nei) 的設計環節等各方麵都有很大效率的提升,能夠促進製造業(ye) 更快更好的轉型升級。“我認為(wei) 這應該引起更多的製造業(ye) 企業(ye) 家及相關(guan) 部門的重視”。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