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thestar報道,從(cong) 多股勢力對Silterra的競購看來,全球半導體(ti) 競賽正在加速。
報道指出,全球半導體(ti) 行業(ye) 進入了黃金時代,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yu) 中美貿易戰以及從(cong) 手機,汽車到冰箱等幾乎所有產(chan) 品的增長。
同時,作為(wei) 最大的半導體(ti) 消費國,中國麵臨(lin) 供需不匹配的局麵,因此他們(men) 被迫嚴(yan) 重依賴外部供應。
與(yu) 美國的貿易緊張局勢隻會(hui) 使情況變得更糟,因此,中國現在正積極尋求發展其國內(nei) 芯片製造格局,以使該國自給自足。
這意味著,盡管中國將在國內(nei) 提高其半導體(ti) 製造能力,但來自該國的公司也有機會(hui) 在國外建立業(ye) 務來滿足對芯片的巨大需求。
在世界其他地方,他們(men) 對半導體(ti) 領域中的新交易和產(chan) 能提升的興(xing) 趣也與(yu) 日俱增。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C Insights匯編的數據,在前兩(liang) 年出現收縮之後,2019年半導體(ti) 並購(M&A)活動同比增長22%至317億(yi) 美元。
本周早些時候,在納斯達克上市的Nvidia宣布可能是半導體(ti) 曆史上最大的一筆收購。
這家圖形處理巨頭表示,他將以400億(yi) 美元的價(jia) 格從(cong) 日本軟銀手中收購芯片設計公司ARM。該交易預計需要18個(ge) 月才能完成。
回到兩(liang) 個(ge) 月前,另一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芯片製造商ADI公司宣布將以210億(yi) 美元的價(jia) 格收購競爭(zheng) 對手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Inc。
盡管全球範圍內(nei) 對半導體(ti) 製造的興(xing) 趣一直在上升,但從(cong) 長遠來看,這通常是一項很難管理的業(ye) 務。
以馬來西亞(ya) 為(wei) 例,該國創建兩(liang) 家半導體(ti) 晶圓製造商的野心由於(yu) 各種原因而未能實現。
1st Silicon(M)Sdn Bhd由Sarawak政府於(yu) 1998年成立,旨在發展戰略性高科技產(chan) 業(ye) ,但這是一項無利可圖的冒險,最後通過被德國X-Fab並購而挽救。
與(yu) 此同時,盡管政府在其25年的發展中投入了數十億(yi) 林吉特,但國資控股的Silterra還是失敗了。
據報道,這家晶圓製造商現在開始出售,有趣的是,於(yu) 2006年收購了1st Silicon公司的X-Fab據稱也是Silterra的競標者之一。似乎並非隻有馬來西亞(ya) 晶圓製造商努力掙脫利潤。
新加坡企業(ye) 也麵臨(lin) 類似的問題。政府擁有的特許半導體(ti) 製造公司是該城市進入晶圓製造的關(guan) 鍵,盡管取得了較早的成功,但該企業(ye) 依然慘淡經營。
到了2009年,該公司被出售給位於(yu) 加利福尼亞(ya) 的GlobalFoundries。GlobalFoundries是世界領先的特種晶圓製造廠,由阿布紮比的主權財富基金Mubadala擁有100%的股份。
盡管晶圓製造是一個(ge) 很難操作的行業(ye) ,但並非對所有參與(yu) 者而言都是虧(kui) 損的。
中國台灣的跨國公司台灣半導體(ti) 製造公司(TSMC)和聯合微電子公司(UMC)在半導體(ti) 代工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功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從(cong) 他們(men) 的成功看來,強大的研發能力、規模經曆、成本管理以及企業(ye) 領導的審慎是供公司成功的關(guan) 鍵。展望未來,半導體(ti) 行業(ye) 肯定會(hui) 發生強勁變化,而中國的需求將是主要推動力。
由於(yu) 貿易和外交關(guan) 係的摩擦,中國認為(wei) 有必要在國內(nei) 加速其芯片開發產(chan) 業(ye) 以提高自給自足。
彭博社早前報道稱,該國正在為(wei) 到2025年的未來五年內(nei) 為(wei) 廣泛的應用提供所謂的第三代半導體(ti) 的廣泛支持,包括新的5G通信,能源汽車和家用電器。
可以肯定的是,甚至在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擔任總統之前,中國就已經開始了實現芯片自給自足的努力。
在2015年,中國定下目標,計劃使中國的集成電路(IC)產(chan) 業(ye) 到2020年實現40%的自給率,到2025年增至70%。
然而,根據IC Insights的一份報告,到2019年,中國IC的總產(chan) 量僅(jin) 占中國1250億(yi) 美元芯片市場的15.7%。
IC Insights的預測顯示,到2025年,中國可能無法實現70%的自給自足目標。
就目前而言,真正重要的是,無論是否實現了70%的目標,中國在增長其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方麵的勢頭都越來越大。
在數字化的背景下,全球對芯片的需求不斷增長,推動了中國產(chan) 量的增長,這是全球半導體(ti) 行業(ye) 的主要催化劑。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