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 訂閱
閱讀 | 訂閱
產業資訊

投資主力正轉向製造業

星之球科技 來源:新華社新媒體(ti) 2021-01-14 我要評論(0 )   

當前,我國經濟回暖,基建投資托底壓力減輕,房地產(chan) 投資逐漸趨緩,投資引擎正轉向製造業(ye) 。從(cong) 投資三大領域看,當前經濟回升明顯,中央對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管控力度加大,...

當前,我國經濟回暖,基建投資托底壓力減輕,房地產(chan) 投資逐漸趨緩,投資引擎正轉向製造業(ye) 。

從(cong) 投資三大領域看,當前經濟回升明顯,中央對地方政府債(zhai) 務風險管控力度加大,繼續加大傳(chuan) 統基建投資力度的必要性有所降低,但與(yu) 製造業(ye) 關(guan) 係密切的“新基建”投資會(hui) 加碼。房地產(chan) 投資在新監管形勢下也呈放緩態勢。一是新的銀行業(ye) 房地產(chan) 信貸監管政策實施,2021年個(ge) 人住房貸款增速可能會(hui) 有所放緩。有關(guan) 部門對違規涉房貸款監管力度有所加大,限購、限貸政策直接抑製住房信貸擴張。二是在“三條紅線”實施背景下,監管機構對房地產(chan) 開發商財務狀況保持高壓狀態,房企銀行信貸規模增長會(hui) 放緩。與(yu) 基建投資和房地產(chan) 投資相比,製造業(ye) 將擔當今後投資主力。

一方麵,政策護航製造業(ye) 發展。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將“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分別排在了2021年重點任務的前兩(liang) 位。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製造業(ye) 占有重要地位,高技術產(chan) 業(ye) 獲得的投資將遠高於(yu) 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國內(nei) “寬信用”由短貸向長貸延伸,我國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資保持穩定,將進一步支撐製造業(ye) 投資資金需求。

另一方麵,2021年名義(yi) GDP增速、製造業(ye) 投資產(chan) 出率、製造業(ye) GDP占比將為(wei) 製造業(ye) 投資帶來“正能量”,製造業(ye) 投資增速有望大幅回升。

有研究機構認為(wei) ,我國名義(yi) GDP增速在走勢上對製造業(ye) 投資增速一直有牽引作用。在低基數效應下,結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預計2021年我國名義(yi) GDP增速將回升至9%-10%,進而有望帶動製造業(ye) 投資加快增長。

從(cong) 製造業(ye) 投資產(chan) 出率看,隨著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高技術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製造業(ye) 投資產(chan) 出率自2015年以來逐年下降,即製造業(ye) 投資效率持續提升。可以預見,伴隨高技術產(chan) 業(ye) 發展,2021年製造業(ye) 投資產(chan) 出率將繼續回落,製造業(ye) 投資增速有較大提升空間。

從(cong) 製造業(ye) GDP占比看,在《中共中央關(guan) 於(yu) 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hui) 發展第十四個(ge) 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保持製造業(ye) 比重基本穩定”首次作為(wei) 一項量化指標放在了重要位置。2021年作為(wei) “十四五”開局之年,製造業(ye) GDP占比有望保持穩定,相關(guan) 領域投資也有望保持一定力度。

同時,一係列先行指標也預示2021年製造業(ye) 投資具備持續回升基礎。一是製造業(ye) 生產(chan) 繼續穩步恢複。2020年12月,中國製造業(ye) 采購經理指數(PMI)為(wei) 51.9%,已連續10個(ge) 月位於(yu) 臨(lin) 界點以上。其中,生產(chan) 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wei) 54.2%、53.6%,均高於(yu) 臨(lin) 界點。二是製造業(ye) 企業(ye) 利潤持續穩定恢複。目前,規模以上工業(ye) 企業(ye) 的營業(ye) 收入和利潤增速均由負轉正。2020年1月至11月,營業(ye) 收入利潤率為(wei) 6.1%,同比提高0.14個(ge) 百分點。

當前經濟增長已從(cong) 依賴逆周期調節轉變為(wei) 依靠內(nei) 生動能釋放,製造業(ye) 投資將成為(wei) 今後一個(ge) 時期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大看點,製造業(ye) 投資空間潛力巨大。


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未注明其他出處的作品,版權均屬於(yu) fun88网页下载,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獲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nei) 使 用,並注明"來源:fun88网页下载”。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guan) 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其他來源的作品及圖片,均轉載自其它媒體(ti) ,轉載目的在於(yu) 傳(chuan) 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媒讚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men) 刪除。
③ 任何單位或個(ge) 人認為(wei) 本網內(nei) 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請及時向本網提出書(shu) 麵權利通知,並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具體(ti) 鏈接(URL)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後,將會(hui) 依法盡快移除相關(guan) 涉嫌侵權的內(nei) 容。

網友點評
0相關評論
精彩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