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價(jia) 格上漲的傳(chuan) 導過程中,缺乏議價(jia) 能力,行業(ye) 極度分散的低端製造業(ye) 可能會(hui) 淘汰掉一部分落後產(chan) 能。
“從(cong) 明天開始,由於(yu) 上遊鋼材價(jia) 格的上漲,我們(men) 的產(chan) 品價(jia) 格也要上調5%。”5月14日,山東(dong) 臨(lin) 沂三威精密鑄造有限公司負責人尉世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今年以來,鋼材價(jia) 格的暴漲令尉世友倍感壓力。像尉世友這樣境況的中小企業(ye) 主不在少數,他們(men) 同樣正經曆著煎熬。
進入5月份,國內(nei) 鋼材市場依然延續上漲態勢,鋼材價(jia) 格已突破 2008年的前期高點,創下曆史新高。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國內(nei) 工業(ye) 生產(chan) 穩定恢複,鐵礦石、有色金屬等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上行,生產(chan) 領域價(jia) 格繼續上漲。從(cong) 環比看,PPI上漲0.9%,漲幅比上月回落0.7個(ge) 百分點。受需求增加和鐵礦石等原材料成本上升影響,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e) 價(jia) 格上漲5.6%,漲幅擴大0.9個(ge) 百分點。
鋼鐵行業(ye) 是國家重要的原材料工業(ye) 之一,地產(chan) 、汽車、家電、機械、造船等均是鋼鐵行業(ye) 重要的下遊行業(ye) 。鋼材價(jia) 格的飆漲,令下遊企業(ye) 受到了劇烈衝(chong) 擊。在層層傳(chuan) 導下,一些行業(ye) 的終端市場開始承壓。
“後悔接單”
尉世友在鑄造行業(ye) 摸爬滾打了多年,自認為(wei) 已經摸透了原材料價(jia) 格的走勢規律。但今年鋼材價(jia) 格的詭異行情,讓他也難以看懂。
“往年來看,年後鋼材價(jia) 格通常是比較平穩的,沒想到今年漲得這麽(me) 凶,像我們(men) 所用的不鏽鋼,半個(ge) 月時間就漲了30%。”尉世友介紹,年前,他曾想過要囤一些原材料,但就是一念之差,年後再去訂貨時,價(jia) 格已經飛漲。“有一段時間是一天一個(ge) 價(jia) ,現在想想,挺後悔沒有年前囤點貨。”
4月27日,中國鋼鐵工業(ye) 協會(hui) 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主要用鋼行業(ye) 實際鋼材消費增長47%。在鋼鐵產(chan) 量增長、國內(nei) 外需求大增等因素影響下,鋼價(jia) 大幅上揚,帶動鋼鐵行業(ye) 盈利水平大增,二季度鋼企盈利預計繼續衝(chong) 高。
上遊鋼企保持較高盈利水平,下遊企業(ye) 的日子則沒那麽(me) 好過。
以機械設備行業(ye) 為(wei) 例,機械設備行業(ye) 主要采用上中遊鋼材、銅鋁等有色金屬、橡膠塑料以及各種零部件。機械類企業(ye) 營業(ye) 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比約在60%-80%,其中鋼材作為(wei) 直接投入原材料約占比15%-20%,因而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對機械行業(ye) 造成較大衝(chong) 擊。
蘇州一家機械企業(ye) 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鋼材、銅鋁等原材料價(jia) 格持續上漲,企業(ye) 已經是微利在運營。“之前接到的訂單,由於(yu) 已經簽訂了合同,隻能按原價(jia) 執行,這就意味著我們(men) 要虧(kui) 損去做。”
家電企業(ye) 同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在近日一場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中,家電企業(ye) 小熊電器就表示,“目前當務之急是應對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
鑄造行業(ye) 麵臨(lin) 的挑戰更為(wei) 嚴(yan) 峻。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了多家鑄造企業(ye) ,企業(ye) 負責人均表示,目前企業(ye) 在微利狀態運營,有的訂單則是虧(kui) 損在做。
“我們(men) 采購原材料必須要現金結算,但跟客戶通常是月結,現在不但利潤微薄,而且資金壓力也很大。” 尉世友無奈地說。
鑄造行業(ye) 開始抱團漲價(jia)
由於(yu) 上遊原材料的持續上漲,下遊企業(ye) 訂單難以盈利乃至虧(kui) 損,許多企業(ye) 的接單意願明顯降低,另外,由於(yu) 原材料價(jia) 格的劇烈波動,一些行業(ye) 違約現象頻發。在這樣的困境下,有的行業(ye) 開始抱團取暖。
深圳宏昌金屬鑄造廠負責人肖先生在跟同行交流中了解到,原材料價(jia) 格暴漲壓力下,一些企業(ye) 已經暫停生產(chan) ,“有的工廠已經給員工放假了。”
5月11日,位於(yu) 江門市的廣東(dong) 現代鑄造有限公司發出了暫停生產(chan) 和供貨的通知,通知單中提到,由於(yu) 鑄造行業(ye) 原材料“奪命”漲價(jia) 且供應極其緊張,現在鑄造材料的成本已遠超企業(ye) 的毛利,企業(ye) 已到虧(kui) 損不起的境地。
“目前所有原材料除價(jia) 格高漲外還要求現金交收,而我司跟客戶都是月結結算,造成我司資金周轉極其困難,單原材料的差價(jia) 已導致我司無法繼續生產(chan) ,現已接單未交貨的所有訂單都無法繼續生產(chan) 和交貨。”廣東(dong) 現代鑄造公司表示。
中信建投期貨鋼礦研究員趙永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最近他們(men) 接觸了很多製造業(ye) 企業(ye) ,包括終端的工程機械製造、集裝箱加工、家電企業(ye) 和中端的鋼結構加工、銅管加工等,整體(ti) 來看涉及到金屬需求的行業(ye) 普遍在漲價(jia) 。
受原材料漲價(jia) 衝(chong) 擊,鑄件漲價(jia) 成為(wei) 鑄造廠不得不采取的生存措施,一些地區則通過鑄造協會(hui) 發出提價(jia) 通知單,以抱團的方式提高議價(jia) 權。
5月10日,南平市政和縣鑄造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調價(jia) 通知單表示,2020年初以來,鑄造企業(ye) 原材料大幅上漲,致使鑄造企業(ye) 的成本大幅提升,企業(ye) 虧(kui) 損麵持續加大。為(wei) 了使鑄造企業(ye) 能夠健康生存和發展,協會(hui) 決(jue) 定,自2021年5月11日起,對鑄件價(jia) 格作出調整,其中上調幅度在每噸1000元—1200元之間。
5月11日,溫州市龍灣區鑄造協會(hui) 也發出鑄件調價(jia) 通知。通知單提到,為(wei) 了鑄造行業(ye) 持續健康的發展,經商議決(jue) 定自2021年5月12日起,對鑄件價(jia) 格作出調整,其中,碳鋼鑄件在原價(jia) 格基礎上每噸上調1500元,各種工藝的不鏽鋼鑄件在原價(jia) 格的基礎上同樣每噸上調1500元。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來看,上遊漲價(jia) 更容易,而下遊則比較困難,行業(ye) 集中度及需求端客戶結構差異,是導致上下遊定價(jia) 權出現巨大差異的兩(liang) 個(ge) 重要原因。在價(jia) 格上漲的傳(chuan) 導過程中,缺乏議價(jia) 能力,行業(ye) 極度分散的低端製造業(ye) 可能會(hui) 淘汰掉一部分落後產(chan) 能。
終端市場“隨行就市”
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飆升,終端消費市場影響如何?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了解到,原材料價(jia) 格的大幅上漲,有的行業(ye) 已經向終端市場傳(chuan) 導。
家電、家具等與(yu) 消費者息息相關(guan) 的行業(ye) ,受鋼材等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的影響也很大,一係列連鎖反應下,這些行業(ye) 的終端市場已經經過幾輪漲價(jia) 。
自今年1月起,家電行業(ye) 就開始掀起漲價(jia) 潮。美的集團、海信、奧克斯等家電龍頭陸續發出調價(jia) 單,調價(jia) 單的內(nei) 容大同小異:由於(yu) 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不得不對旗下產(chan) 品進行提價(jia) 。
來自奧維雲(yun) 網的數據顯示,今年家電市場各品類價(jia) 格均有所上漲, 4月監測數據顯示,彩電線下均價(jia) 同比增長31.3%,洗衣機整體(ti) 行業(ye) 線下均價(jia) 同比增長5.5%,空調線下整體(ti) 均價(jia) 同比增長7.9%。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以來,國內(nei) 多家電動三輪車企業(ye) 也紛紛開啟提價(jia) 行動。
日前,江蘇宗申車業(ye) 有限公司在給經銷商的調價(jia) 通知單中表示,因原材料市場供應和價(jia) 格走勢持續上漲,給公司正常生產(chan) 經營帶來巨大壓力,為(wei) 保證產(chan) 品品質和環節持續上漲的經營壓力,自2021年5月1日起對摩托車、電動車全係列產(chan) 品價(jia) 格逐步調整。
天津大安電動車有限公司在近日也向經銷商發出調價(jia) 通知單,其中提到,進入5月以來,鋼材價(jia) 格持續狂漲飆升,造成公司成本上漲壓力加劇,已經無法繼續支撐,公司決(jue) 定於(yu) 5月11日全線產(chan) 品進行價(jia) 格調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大安電動車旗下產(chan) 品價(jia) 格調整幅度為(wei) 100元—300元不等。
有的企業(ye) 則開始執行“隨行就市”舉(ju) 措,作為(wei) 電動三輪車領域的龍頭企業(ye) ,金彭集團日前給經銷商的通知單顯示,根據原材料價(jia) 格變化,原有電三產(chan) 品價(jia) 格執行“隨行就市”機製,每10天調整一次,實行“一品一價(jia) ”。
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文章
熱門資訊
精彩導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