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商學院特約研究員 徐思敏
差之毫厘,謬以千裏。這句話同樣適用在IPO企業(ye) 招股書(shu) 撰寫(xie) 上。英諾激光招股書(shu) 數據頻現矛盾,保薦人是否做到勤勉盡責?
5月18日,英諾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諾激光”)創業(ye) 板IPO注冊(ce) 生效。該公司的主營業(ye) 務為(wei) 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微加工激光器和定製激光模組。
在排隊期間,英諾激光四度更新招股說明書(shu) 。時代商學院此前發布《行業(ye) 競爭(zheng) 加劇,英諾激光營運能力持續弱化》和《英諾激光毛利率畸高,前三季存業(ye) 績下滑風險,因集中確認收入遭問詢》,對英諾激光IPO進行持續跟蹤報道,並指出近幾年該公司核心產(chan) 品售價(jia) 劇降,毛利率畸高,存貨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逐年下滑,營運能力持續弱化。
在跟蹤研究過程中,時代商學院發現英諾激光於(yu) 2019年6月和2020年9月遞交的招股書(shu) 中多處數據存在差異,且與(yu) 供應商、客戶年報披露數據相悖,其招股書(shu) 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此外,該公司的員工離職率逐年攀升,海外市場虧(kui) 損,前景堪憂。
01
招股書(shu) 數據打架,供銷數據存出入
資料顯示,英諾激光擬登陸在創業(ye) 板,並分別於(yu) 2019年6月28日、2019年12月20日、2020年6月24日和2020年9月28日四度更新招股書(shu) 。
然而,時代商學院研究發現,其於(yu) 2020年9月與(yu) 2019年6月的披露招股書(shu) 多處數據存在出入。
2019年6月的招股書(shu) 顯示,2017年英諾激光主要原材料振鏡的平均單價(jia) 為(wei) 10072.21元/個(ge) ;2017年和2018年的電費采購額分別為(wei) 255.31萬(wan) 元和353.77萬(wan) 元。
而2020年9月的招股書(shu) 則顯示,2017年振鏡的平均單價(jia) 為(wei) 10069.95元/個(ge) ;2017年和2018年的電費采購額分別為(wei) 242.52萬(wan) 元和371.87萬(wan) 元。
對比可見,兩(liang) 版招股書(shu) 的數據存在明顯差異,具體(ti) 如圖表1所示。
此外,招股書(shu) 還顯示,英諾激光2017年第五大客戶為(wei) 帝爾激光(300776.SZ),當年度該公司對帝爾激光的銷售金額為(wei) 958.74萬(wan) 元。然而,帝爾激光2017年年報雖沒有顯示前五大供應商的名字,但與(yu) 上述數額最接近的是帝爾激光第三大供應商,采購金額為(wei) 923.8萬(wan) 元,兩(liang) 者有34.94萬(wan) 元之差。
無獨有偶,英諾激光招股書(shu) 與(yu) 供應商福晶科技(002222.SZ)年報的相關(guan) 數據同樣有所出入。
據招股書(shu) ,2018—2020年,福晶科技(002222.SZ)均為(wei) 英諾激光的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各期末,英諾激光對福晶科技的采購金額分別為(wei) 3024.6萬(wan) 元、2076.5萬(wan) 元和3427.79萬(wan) 元。
雖然福晶科技的年報中也沒有披露前五大客戶的名字,但對比其銷售額數據發現,其銷售數據與(yu) 上述采購額最為(wei) 相近的分別為(wei) 當年的第二名客戶、第四名客戶、第一名客戶,銷售額分別為(wei) 3086.61萬(wan) 元、2227.75萬(wan) 元和3512.4萬(wan) 元。顯然,英諾激光招股書(shu) 中披露的采購額均低於(yu) 福晶科技年報披露的銷售額。
需注意的是,此次IPO,英諾激光的保薦機構是長城證券,保薦代表人為(wei) 孫曉斌、張國連。公開資料顯示,長城證券分類評級結果連續兩(liang) 年下降,2018—2020年的評級分別為(wei) A級、BBB級、B級,2020年下降兩(liang) 級,且近一年來多次收到監管機構的處罰。從(cong) 評級結果和被罰情況看,長城證券似乎問題不小。
英諾激光兩(liang) 版招股書(shu) 數據矛盾,且與(yu) 客戶、供應商之間的供銷數據也存較大出入,其招股書(shu) 信息披露真實性存疑,其保薦機構的盡職調查是否充分?保薦代表人孫曉斌、張國連是否勤勉盡責,對英諾激光的信息披露資料進行了審慎核查?
02
離職率逐年攀升,海外市場虧(kui) 損
除招股書(shu) 數據“打架”外,英諾激光的經營隱患不少。
招股書(shu) 顯示,2017—2019年,英諾激光的員工整體(ti) 離職率分別為(wei) 13.41%、20.21%和24.09%。其中,中國地區員工離職率分別為(wei) 13.56%、17.92%和23.22%,美國地區員工離職率分別為(wei) 13.1%、26.17%和27.27%。
可見,該公司員工離職率逐年攀升,且近兩(liang) 年美國地區員工離職率均遠高於(yu) 國內(nei) 。如圖表2所示。
時代商學院發現,英諾激光人才流失嚴(yan) 重的背後,或許與(yu) 其海外市場的經營惡化有關(guan) 。
2017—2019年,英諾激光境外銷售收入分別為(wei) 3415.64萬(wan) 元、3890.54萬(wan) 元和3031.53萬(wan) 元,占各期營業(ye) 收入的比例分別為(wei) 13.71%、13.41%和8.55%,逐年下降。
同時,截至2021年5月18日,英諾激光有2家境外子公司,分別為(wei) 奧科激光和AOC。其中,2018—2020年,奧科激光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1.96萬(wan) 元、-2.94萬(wan) 元和-2.32萬(wan) 元,處於(yu) 持續虧(kui) 損狀態。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家子公司AOC主要從(cong) 事在中國境外地區銷售的激光器的研發、生產(chan) 和銷售,是英諾激光開展境外市場業(ye) 務的主體(ti) 。2018—2020年,AOC的淨利潤分別為(wei) 1644.44萬(wan) 元、-265.41萬(wan) 元和-721.4萬(wan) 元,其中2019年AOC由盈轉虧(kui) ,2020年虧(kui) 損加大。
時代商學院認為(wei) ,一方麵,英諾激光的員工離職率逐年攀升,人才流失嚴(yan) 重,不利於(yu) 日常經營的穩定;另一方麵,其海外市場經營惡化,子公司持續虧(kui) 損,疊加國內(nei) 產(chan) 品售價(jia) 持續下滑,收入增速大幅放緩,持續盈利能力堪憂。兩(liang) 者結合來看,該公司經營前景堪憂。
03
總結
在製造業(ye) 持續複蘇的背景下,在5G和PCB行業(ye) 景氣度提升的驅動下,激光設備行業(ye) 景氣度不斷提升,行業(ye) 拐點已經出現。
然而,在整個(ge) 激光行業(ye) 態勢上行、未來可期的市場浪潮中,英諾激光卻節節敗退。
在信息披露上,招股書(shu) 前後不一,與(yu) 供應商和客戶年報數據大有出入,信披真實性存疑;在公司經營上,人才流失日益嚴(yan) 重,子公司頻頻虧(kui) 損,海外業(ye) 務持續惡化,營收增速放緩。這樣的公司能否禁得住市場和時間的考驗呢?
英諾激光雖已成功注冊(ce) ,其未來的發展之路仍困難重重。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