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光操控微液滴定向運動繪製出熊貓圖案、將音樂(le) 信號轉換成液滴運動...這一係列現象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
華南理工大學蔣淩翔教授
近期,華南理工大學前沿軟物質學院蔣淩翔教授團隊與(yu) 暨南大學納米光子學研究院李宇超副教授團隊合作利用光-熱-力多物理場耦合成功實現了相分離微液滴的高時空精度操控。
談及實驗的基本原理,蔣淩翔提到:“某些特定的分子具有受熱發生液液相分離的特性,形成的兩(liang) 相都是液體(ti) 且含有大量水分,其中一相含有更多溶質,另一相含有溶質較少。”
實驗過程中,研究人員將激光聚焦在金膜上,從(cong) 而產(chan) 生局部分解溫度,響應溶液熱點,從(cong) 而產(chan) 生單個(ge) 光熱液滴。
穩定的熱場確保空間精度能夠達到 1μm,快速的加熱和響應速度確保時間精度維持在 0.1 秒。
運用激光聚焦技術可根據需要決(jue) 定相分離液體(ti) 的形成、溶解、定位、成型和動態重構。研究人員進一步編程激光聚焦微液滴,用時間連續的方式編排微液滴圖案,製作出高保真的微尺度液體(ti) 動畫。
相關(guan) 論文以《具有時空精度和功能複雜性的光熱可編程液體(ti) 》(Optothermally programmable liquids with spatiotemporal precision and functional complexity)為(wei) 題,發表於(yu) Advanced Materials 雜誌,並列第一作者是暨南大學博士後陳熙熙、武田麗(li) 和碩士黃丹敏。
激光誘導液液相分離
圖 | 光熱相分離原理(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整個(ge) 研究最關(guan) 鍵的步驟是用溫度誘導液液相進行分離,采用將激光照射在金膜上的方法進行加熱。照射的過程中會(hui) 產(chan) 生等離子體(ti) 效應,定點加熱微液滴,產(chan) 生局部的溫度差,誘導分子發生液液相分離。
圖 | 產(chan) 生光熱液滴的實驗裝置(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實驗使用的裝置包括一台倒置熒光顯微鏡和掃描光係統。激光由聲光偏轉板(Acousto Optical Deflectors,AOD)調製,通過擴束器擴展,聚焦在 60× 水浸物鏡的成像平麵上。
據介紹,實現光熱液液相分離的關(guan) 鍵是光學技術。該技術可以在 100×100μm2 的工作場中偏轉單個(ge) 高頻激光束(高達100kHz),產(chan) 生高達 2500 個(ge) 焦點,用白光 LED 光源進行熒光激發。
熒光圖像使用綠色熒光濾鏡或紅色熒光濾鏡進行拍攝,用高速相機和彩色相機記錄。
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低臨(lin) 界溶液溫度(LCST)體(ti) 係開展實驗
圖 | UCST 和 LCST 係統原理圖(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液液相分離的過程中會(hui) 達到高臨(lin) 界溶液溫度(UCST,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與(yu) 低臨(lin) 界溶液溫度(LCST,low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在較低的溫度下,強烈的分子間相互作用(如氫鍵)導致混合焓為(wei) 負,並在兩(liang) 組分之間形成混相。這些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往往具有高度的方向性,並且需要付出一定熵代價(jia) 。
當加熱到臨(lin) 界溫度以上時,熵項主要通過打破定向分子間相互作用釋放自由度驅動相分離。
圖 | 實驗中選取的低臨(lin) 界溶液體(ti) 係(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圖 | 低臨(lin) 界溶液溫度體(ti) 係組分結構(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低臨(lin) 界溶液溫度已在多種聚合物或小分子體(ti) 係中被觀察到。
此次的光熱實驗選取 7 個(ge) 具有代表性的 LCST 體(ti) 係進行,由小分子、合成聚電解質、蛋白質組成,在不同的激光束溫度與(yu) 時間下實現液液相分離。
用激光束控製微液滴排列 將光能轉化為(wei) 熱能
圖 | 光熱相分離微液滴實現的“熊貓抱竹”圖案(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液體(ti) 具有表麵張力,會(hui) 維持自身的形狀,因此難以控製,利用激光光斑的排列可使液體(ti) 產(chan) 生不同的形狀與(yu) 圖案,如點、線性、圓形、三角形和方形液滴等。
具體(ti) 來講,研究人員通過控製激光的分布與(yu) 功率等參數,把光能轉換為(wei) 熱能,控製光熱相分離液體(ti) 產(chan) 生相應圖案。
液滴隨著熱場的分布排列成不同的複雜圖案,以形成的“熊貓抱竹”圖案為(wei) 例,圖像的空間分辨率達到 1μm 左右。呈現出的熊貓輪廓清晰,高度模仿出了原始的熊貓圖形。
圖 | 光熱相分離微液滴產(chan) 生的“化繭成蝶”液體(ti) 動畫(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研究團隊運用液滴的受力與(yu) 其本身具有的可塑造性,使微液滴在激光的移動軌跡下同時運動、重組,成功達到動態重構的目的,實現了可編程化精確操控。
在激光的動態、精準操控下,液滴有序排列,繪製出“化繭成蝶”的全過程液體(ti) 動畫(由毛毛蟲蛻變為(wei) 蟲繭和蝴蝶)。
圖 | 微液滴呈現音樂(le) 可視化的效果、構造仿生微反應器(來源:Advanced Materials)
基於(yu) 上述應用,研究團隊深挖可編程微液滴的其它應用場景。音頻信息順利轉化成為(wei) 微液滴的運動行為(wei) 圖案,將樂(le) 曲的可視化動態效果展現給聽眾(zhong) 。
最後,團隊實現了蛋白質、染料分子等多種微觀樣品之中的微液滴定點富集、運輸等,還利用微液滴重組出時間與(yu) 空間可調控的模擬生物微觀反應生物係統,加強級聯酶促反應,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應用於(yu) 微電子與(yu) 細胞生物學領域
液液相分離技術將能夠在微電子、非平衡物理和細胞生物學等領域產(chan) 生影響。
例如,液體(ti) 繪畫可以通過引入交聯單體(ti) 進行固化,從(cong) 而使液液相分離產(chan) 生永久結構。
含有濃縮電解質的液型可作為(wei) 通向液回路的可重構導線,產(chan) 生固有的非平衡係統。激光照射連續輸入的能量可以驅動液滴內(nei) 外對流,有可能在更大的範圍內(nei) 引導流體(ti) 流動。
這種光熱轉化策略可以使活細胞實驗達到亞(ya) 細胞精度,通過工程細胞表達熱敏蛋白,並將其培養(yang) 在具有金塗層的培養(yang) 基基底上。
“雖然激光聚焦技術已被常規用於(yu) 操縱固體(ti) 顆粒或微加工固體(ti) 材料,但在信息加密、載荷傳(chuan) 輸和反應定位方麵具有功能複雜性。我們(men) 期望它能進一步應用於(yu) 生物分子凝聚的亞(ya) 細胞組織和非平衡係統的可編程調製等場景。”蔣淩翔說。
參考資料:
Xixi Chen,Tianli Wu,Danmin Huang,Jiajia Zhou,Fengxiang Zhou,Mei Tu,Yao Zhang,Baojun Li,Yuchao Li,Lingxiang Jiang(2022).Optothermally Programmable Liquids with Spatiotemporal Precision and Functional Complexity.Advanced Materials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