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傅”做磨具過去都是經驗很難總結傳(chuan) 授,而今通過AI大模型打造行業(ye) 通用知識庫,1秒內(nei) 就能響應用戶的各類知識提問。工業(ye) 焊接、產(chan) 品塗膠工藝中的缺陷調試,過去需要花費不少時間,現在在AI大模型加持下,自研軟件將調試時間大大縮短,缺陷檢出率高達99.99%。像上述AI大模型產(chan) 業(ye) 應用正在武漢加速落地。
9月1日,百度旗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xi) 平台“百度飛槳”宣布:在武漢市漢陽區設立百度飛槳(武漢)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賦能中心,持續為(wei) 區域企業(ye) 、高校院所、硬件廠商、開發者等生態夥(huo) 伴賦能。
飛槳+文心一言打造人工智能“動力裝置”
目前,百度人工智能四層框架“芯片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芯片可以理解為(wei) 硬件技術算力;飛槳為(wei) 框架層,集深度學習(xi) 核心框架、基礎模型庫、端到端開發套件、豐(feng) 富的工具組件於(yu) 一體(ti) ,它為(wei) 文心一言及背後的大模型做支撐,結合大模型結構特色和量化技術,完成推理引擎優(you) 化版本儲(chu) 備;最終由各類插件連接千行百業(ye) ,從(cong) 而得以應用。
百度AI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豔軍(jun) 表示,百度將基於(yu) 百度飛槳(武漢)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賦能中心,整合百度AI技術服務、解決(jue) 方案及生態資源,全麵支持武漢產(chan) 學研用各界低門檻、高效率地應用AI技術和資源,攜手推動複合型AI人才培養(yang) 及重點產(chan) 業(ye) 智能化升級。文心一言的基礎模型文心大模型近期升級至3.5版本,得益於(yu) 與(yu) 飛槳深度學習(xi) 平台的協同進化,效果和效率大幅提升。
對接落地賦能武漢千行百業(ye)
飛槳加速了文心一言麵向全社會(hui) 開放,實時響應、穩定支持文心大模型在各方的落地應用。當前,已凝聚800萬(wan) 開發者,服務22萬(wan) 家企事業(ye) 單位,創建了80萬(wan) 個(ge) 模型。飛槳與(yu) 文心大模型已累計服務覆蓋1730家武漢企業(ye) ,重點賦能181家企業(ye) 的AI應用;與(yu) 武漢市6所高校達成“鬆果基地”校企合作,22所本地高校已使用飛槳教學並開設學分課程;11個(ge) 飛槳領航團在武漢成立,成員超1500人。
華中科技大學人工智能與(yu) 自動化學院副院長鍾勝表示,大模型與(yu) 機器視覺等技術迅速發展,催生新的研究難題,這對產(chan) 業(ye) 智能化與(yu) AI人才培養(yang) 提出了新的要求。
湖北省瞪羚企業(ye) 武漢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建平介紹表示,基於(yu) AI大模型,益模科技打造了模具製造行業(ye) 通用知識庫,可在1秒內(nei) 響應用戶的各類知識提問;同時為(wei) 企業(ye) 構建專(zhuan) 有知識庫,將有經驗的資深手藝人的知識沉澱為(wei) 企業(ye) 資產(chan) 。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企業(ye) 對於(yu) 視覺檢測的需求正在發生變化,開始思考如何通過技術革新來降低AI產(chan) 業(ye) 落地的成本。
武漢市科技“小巨人”企業(ye) 象點科技總經理劉亦銘分享了一款基於(yu) 飛槳的智能工業(ye) 視覺平台軟件PixAI,集模型訓練和方案搭建為(wei) 一體(ti) ,通過完全圖形化的界麵,無須編寫(xie) 代碼即可生成複雜的工業(ye) AI視覺檢測方案,用於(yu) 解決(jue) 激光焊接缺陷、塗膠缺陷等複雜外觀瑕疵的檢測難題,缺陷檢出率高達99.99%。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