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9月3日訊 據德國《商報》日前報道,作為(wei) 全球汽車零部件龍頭之一,博世已完全放棄開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
博世放棄的主因在於(yu) 技術的複雜性及漫長的開發時間。該公司一位發言人證實稱,“考慮到技術的複雜性和上市時間,博世不久前決(jue) 定,不再對激光雷達傳(chuan) 感器的硬件開發投入任何額外資源。”報道猜測,博世或是在7月作出這一決(jue) 定。
與(yu) 此同時,博世計劃將技術與(yu) 資金轉向雷達等其他傳(chuan) 感器技術。
但即便如此,博世也坦承,激光雷達對L3級自動駕駛非常重要。博世自己將不再生產(chan) 激光雷達組件,而將從(cong) 其他公司供應。博世也將在內(nei) 部保留足夠的專(zhuan) 業(ye) 知識儲(chu) 備,以便評估相關(guan) 激光雷達產(chan) 品,並根據需要將其集成到自動駕駛功能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另一汽車零部件巨頭采埃孚也已退出激光雷達競逐。采埃孚曾投資1億(yi) 美元左右,參股激光雷達“鼻祖”Ibeo,但隨著Ibeo申請破產(chan) ,采埃孚也放棄了激光雷達。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激光雷達已遭到行業(ye) “拋棄”。例如比亞(ya) 迪旗下騰勢品牌N7車型已於(yu) 7月正式上市,這是比亞(ya) 迪車係中首款上市的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據比亞(ya) 迪發布的公開消息,下半年將有多款搭載激光雷達的車型上市,包括搭載3顆激光雷達的仰望U8豪華版,以及“方程豹”首款量產(chan) 車型“豹5”。
如今,汽車行業(ye) 價(jia) 格戰影響下,車載激光雷達行業(ye) 在一定程度上承壓。
中信證券指出,一方麵,中低端車型在價(jia) 格戰下,為(wei) 保銷量和份額,或不得不犧牲一部分智能化配置;小鵬等自研能力較強的玩家或也將進一步跟進特斯拉“純視覺路線”。而另一方麵,高端車型受價(jia) 格戰影響相對較小,深耕高階智駕功能並以此為(wei) 差異化賣點的車企有望受益於(yu) FSD對汽車智能化進程的推動,但同時也需把握時間窗口加速打磨智駕產(chan) 品,激光雷達可從(cong) 感知端提供更為(wei) 豐(feng) 富的三維點雲(yun) 數據,或可從(cong) 硬件端一定程度助力國內(nei) 車企彌補與(yu) 特斯拉在軟件和工程層麵的差距。
放眼整個(ge) 激光雷達行業(ye) ,禾賽、圖達通先後推出新品,除速騰采用MEMS路線外,ToF激光雷達基礎架構愈發趨同,在這種情況下,成本控製和量產(chan) 交付的能力顯得愈發重要。
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短期來看,各激光雷達廠商出貨量將主要取決(jue) 於(yu) 下遊車企客戶的汽車銷量和選配率,未來1-2年城區領航功能的陸續落地或對激光雷達選配有所提振。中期來看,國內(nei) 中低端車型在成本壓力下或不得不犧牲一部分智能化配置,而高端車型或可借激光雷達從(cong) 硬件端彌補一部分差距。
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