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小米汽車旗下的首款量產(chan) 車,以“先進智能科技”為(wei) 標簽的 C 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小米 SU7 於(yu) 北京正式發布,上市 27 分鍾大定即突破 5 萬(wan) 台。其中,小米 SU7 Pro 及小米 SU7 Max 搭載禾賽超高清遠距激光雷達 AT128,具備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分別於(yu) 4 月和 5 月開啟交付。
小米 SU7 是領先科技企業(ye) 小米邁入新能源汽車賽道的首款力作,在車型設計上充分展現小米造車的硬核實力。為(wei) 了尋找車身曲線與(yu) 性能平衡的最優(you) 解,禾賽助力小米定義(yi) 並推出了獨特的一體(ti) 式激光雷達方案,將禾賽 AT128 激光雷達以“瞭望塔式”布局於(yu) 小米 SU7 的車頂,以獨有的“鵝卵石”設計將激光雷達高度降低了 2 mm,風阻係數降低了 4 counts ,使小米 SU7 在外觀和性能上達到了優(you) 雅與(yu) 速度感的完美共存。
在智能駕駛方麵,小米智能駕駛全棧自研的技術構架,包含了道路大模型、超分占用網絡和變焦 BEV 等領先算法的先進架構,並將端到端感知決(jue) 策大模型技術在國內(nei) 首次量產(chan) ,取代了此前用於(yu) 感知、決(jue) 策、規劃的多個(ge) 模塊,讓智能駕駛直接從(cong) 一端輸入圖像,一端輸出行駛軌跡,小米端到端大模型是迄今類人思考程度最深的智駕算法。
小米 SU7 Pro 和 Max 版本采用 Xiaomi Pilot Max 智駕方案,集成了 NVIDIA DRIVE Orin 算力平台以及禾賽 128 線的超高清激光雷達,在軟硬件深度協同的基礎上,大幅增強了感知可信度,使小米 SU7 具備領先的高階智駕能力。據悉,小米的智能駕駛研發團隊超過 1000 人,預計年底突破 1500 人,目標是今年進入行業(ye) 第一陣營。小米智駕城市 NOA 計劃 4 月開啟用戶內(nei) 測,5 月開通 10 城,8 月全國開通。
作為(wei) Xiaomi Pilot Max 的關(guan) 鍵感知硬件,禾賽 AT128 內(nei) 部集成 128 個(ge) 獨立 VCSEL 激光器,具備 200 米超遠距探測能力,以每秒 153 萬(wan) 的超高點頻輸出海量三維實時數據,其業(ye) 內(nei) 領先的成像能力能夠捕捉豐(feng) 富的物體(ti) 細節,無懼光線明暗變化,為(wei) 小米 SU7 的智能駕駛係統提供穩定強大的感知輸入和安全冗餘(yu) ,深度賦能全場景輔助駕駛,進而讓更多人參與(yu) 到汽車從(cong) 出行載具全麵進化到先進的移動空間的非凡旅程。
目前,AT128 已獲 16 家主機廠和 Tier-1 客戶超過 60 個(ge) 車型的量產(chan) 定點,是市場上極少數已在 10 萬(wan) 台量級上成功曆經一年以上用戶實際應用質量驗證的車載激光雷達產(chan) 品之一,贏得了客戶和消費者廣泛認可。禾賽作為(wei) 全球激光雷達行業(ye) 領軍(jun) 企業(ye) ,不久前成功達成了 30 萬(wan) 台交付裏程碑,並且成為(wei) 車載激光雷達行業(ye) 中首個(ge) 單月交付量突破 5 萬(wan) 台的公司。禾賽強大的製造交付能力、經過市場嚴(yan) 格驗證的極高產(chan) 品質量,都將為(wei) 小米汽車的量產(chan) 提供堅實的支持。
未來,禾賽科技與(yu) 小米汽車將繼續深化合作,秉承著「人車家全生態」的整體(ti) 戰略,攜手推進智能駕駛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領域的拓展,實現科技跨越,人車合一,為(wei) 全球用戶帶來更多安全、美好的出行體(ti) 驗。
關(guan) 於(yu) 禾賽:
禾賽科技是一家全球化的激光雷達研發與(yu) 製造企業(ye) 。公司產(chan) 品廣泛應用於(yu) 支持高級輔助駕駛係統(ADAS)的乘用車和商用車,以及自動駕駛汽車。禾賽的激光雷達技術也致力賦能各類機器人應用,例如無人配送車和封閉區域內(nei) 的物流機器人等。禾賽在光學、機械、電子、軟件等激光雷達核心領域有著卓越的研發能力和深厚的技術積累,其激光雷達產(chan) 品已成功經過市場驗證。禾賽將激光雷達的製造工藝融入到研發設計流程中,在促進產(chan) 品快速迭代的同時,保證高性能、高可靠性與(yu) 高性價(jia) 比。禾賽的客戶包括全球主流汽車廠商、自動駕駛和機器人公司,遍及全球 40 多個(ge) 國家。
轉載請注明出處。